风情 . 留在世博园的绍兴味道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留在世博园的绍兴味道

作者:叶永平 发表时间:2018-04-02 点击数:537

2010年的世博会,已经过去七个整年了,当初世博园区内“遍地开花”的新开的餐饮饭店,红红火火了半年。2010年岁末,世博会闭幕,人一走茶就凉,各家饮食店刹那间作“鸟兽散”,回到原来的门面“里面”去了。但是,有一家饭店坚守在世博园内,直至今日。这就是绍兴饭店。


11-这是位于世博会主题馆里的绍兴饭店.jpg

位于世博会主题馆里的绍兴饭店


9平方米小店起家


1985年,初尝农村改革果实的余老先生走出绍兴乡下,带着两个女儿——余红霞和余晓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了上海火车站,走到了霓虹灯下的上海街头。余老先生寻寻觅觅,他在筹划自己的小算盘:绍兴土特产丰富,品种多,农民家里有多余的土特产;而上海市场上当时物资供应不足,许多商品都要凭票供应,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商机”。


人生地不熟,没有难倒余老先生,他有着自己的“定位”:要找一处私房,因为公房出租作商业用房受到政策限制,交通要方便,要街面房,离居民区要近,而且房租不能贵。功夫不负有心人,余老先生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天通庵路1号找到一处街面房,只有9个平方米,余老先生和两个女儿开始了在上海滩的创业。这家名叫“绍兴土特产商店”的招牌,是余老先生自己写的。挂在小店门口墙上,特别醒目。这里有来自绍兴的黄酒、霉干菜等土特产,都是余老先生亲自去进的货。这些土特产,为附近居民带来了乡村的味道,特别是许许多多的在上海的绍兴人和宁波人情有独钟,这些是他们的乡愁,是他们几十年不忘的旧时味道。附近操着一口绍兴话宁波话的上海人,奔走相告,纷纷前来。


小店刚刚起步,为了节省开支也请不起人帮工,只好由女儿充当“强劳力搬运工”。


当年盛夏的一个下午,二十多岁体重才八十五斤的余红霞汗流浃背,一个劲地从黄鱼车上徒手卸车,一声巨响,原来装满24瓶越红酒的木格子由于钉子松动,一箱越红黄酒从黄鱼车上从她的双手中砸在地上,顿时碎玻璃铺满人行道,一块碎玻璃也同时嵌入她的手背,钻心的疼痛,鲜血直流。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干活。创业艰辛,祸不单行。妹妹余晓红又被车撞伤进医院抢救。余红霞触景生情,感叹道,这越红酒里,真是有着我们姐妹俩的血。


当年,绍兴上虞东关越红酒厂改制为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和免检产品,自家妹妹也奇迹般地得到了恢复,9个平方的小店,生意兴隆,一瓶瓶家乡的女儿红酒从绍兴传递到大上海,也为开设绍兴饭店积下了第一桶金。


8-这是绍兴饭店定期到街道居委为居民传授烹饪技艺.jpg

绍兴饭店定期到街道居委为居民传授烹饪技艺


酒好不怕巷子深,绍兴老家的余国潮前来加盟。这个“泥腿子”来到上海,身兼采购员、伙计、送货员,把宁波、绍兴和金华土特产扩张到茶叶、香菇、海产品、霉干菜、绍兴老酒、茴香豆、火腿等20多个品种,跑工厂,找关系,积极寻找业务,创造商机。当时的不少企业过年过节要发放茶叶作为员工福利,他就到杭州茶场去采购。乘深夜零点的火车到杭州,再乘长途汽车到桐庐建德深山茶场,又从山里乘汽车出来,回到上海,那是不闭眼睛的两天两夜。


一个工厂就有几卡车十万多斤的茶叶,跳过繁复的六七个购批销环节,“赚头”是可观的。


接着就是依葫芦画瓢,直接从产地收购香菇、木耳、啤酒等这些在当时供销体制下需要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他曾包了一个车皮,将100吨啤酒运到上海北郊站,时间紧、货物多,余国潮硬是领着4个人,10个小时之内,将啤酒卸下并送到货主手里,同时将空瓶回收,装回车皮,保证了火车的准时开行。那两年,余国潮每晚都睡在仓库的啤酒瓶箱子上,瓶口高高低低不平整,就把啤酒箱纸板压扁了垫在身下。这样每年可以省下600元房租。


1988年,闸北区沪太路319号开出饮食小店“绍兴饭店”,面积46平米,专营绍兴特色菜堂吃、土特产和绍兴黄酒。就在这一年底,余国潮同余红霞完婚,开始了一边安居一边创业的生活。


五张台子撑起市面


在沪太路的第一家绍兴酒家,当时只有五只火车座式台子。店小逼仄,但因为靠近上海火车站的地理优势,从早到夜,顾客盈门。直到半夜十一点半,由广州开来的火车抵达后,火车站北广场的旅客散去,这才意味着今天营业结束。这样方便旅客的营业方式,而且以供应饭、菜、酒、熟菜、面条等大众化品种为主,颇受旅客好评,使小店远近闻名。


9-这是绍兴饭店为地区的百岁寿星祝寿.jpg

绍兴饭店为地区的百岁寿星祝寿


1990年至2002年,他们在泰山支路9号又开办了第二家绍兴饭店。其房东是工商银行,借给他们开店,场地面积有70-80个平方米。泰山支路地理位置靠近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旅客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市口好。1993年3月,新年过好后,他们重新整修店堂,搭阁楼,扩大店面。开饭店,同三教九流打交道,麻烦事不少。对他们这些绍兴出来的普通农民而言,真是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全凭自己的智慧和胆识来解决一切突发事件和矛盾。由于地处棚户区周边,部分食客是社会闲杂人员。一次,两伙食客喝啤酒后发生了口角,其中一个二话不说,拿起啤酒瓶朝对方头上砸去。好说歹说,总算劝开。谁知道,那个流氓还不罢休,叫来几个流里流气的人,守在门口,肆意报复。情急之下,店主只好掏出好烟,递上敬好,好言相劝。再炒几个菜,作为“补偿”,这才平息纠纷。


在余国潮夫妻的心目中,一直规划着绍兴饭店更大的蓝图:绍兴饭店要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挺进,打响绍兴饭店的品牌,形成大型餐饮企业。


7-2005年绍兴饭店荣获“上海著名商标”.jpg

2005年绍兴饭店荣获“上海著名商标”


1995年5月8日,这是绍兴饭店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中山北路988号开出了第三家绍兴饭店。面积600平方米,距离长途汽车站不远,是家像模像样的大饭店。同样,正是中山店的模式,为后来的绍兴饭店门店提供了一个样板。


中山店,租借的是一家工厂用房,因绍兴饭店的特色菜非常受到食客的欢迎,连这家工厂的招待请客,也大都来到“绍兴”。厂里不乐意了,厂办的饭店,冷冷清清,这怎么行。厂领导下令:肥水不外流,不在自己厂里开的饭店请客,不予报销。后来,厂里又生一计,索性以月薪2000元的当年高薪将绍兴饭店的厨师挖去。但是,绍兴味道是“挖”不去的。这种绍兴味道,不是哪一个人的本领,它是一种文化与饮食传承的结晶。


谢晋寄语“乌篷船”


那年,余家经老乡介绍,专程拜访了著名导演谢晋老。得知都是绍兴上虞人,谢导为家乡人在上海开设了绍兴饭店,非常高兴,当场答应他俩的要求光临绍兴饭店“吃家乡饭”。 


那天,他剥着茴香豆,喝着女儿红,吃着臭豆腐,心花怒放,俨然回到小时候的家,离开时欣然命笔:岁月变迁情未变,家肴细品味不改。谢晋语重心长的关照他俩:不能给家乡丢脸,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5-谢晋为绍兴饭店题词.jpg

谢晋为绍兴饭店题词


由此谢老与绍兴饭店结下了深深情缘。一次,他同余家夫妻俩交谈时,再三叮嘱:我们都是绍兴上虞人,上虞是舜的故乡,历史文化的丰厚是别的县市无法比的,这是上虞最宝贵的财产,你们从绍兴上虞走来,一定要在上海发扬光大,好好干,不要给上虞人丢脸,要打出绍兴饭店的品牌,让上海滩所有人知道上海有个绍兴饭店。在谢老的心中,他把绍兴饭店看成是自己晚辈的事业。他一直提醒着:“企业不要急功近利,光顾赚钱,要多对社会作贡献!”


10-2008年绍兴饭店人为汶川地震募捐.jpg

2008年绍兴饭店人为汶川地震募捐


谢老教诲激励了这对夫妻创业人的勇气,1999年至2004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绍兴饭店柏树店、龙华店、交大店、旗舰店 、大华店相继开业,每次开业仪式上,谢老每请必到,还凭着他的影响力,带着文艺界人士来见证绍兴饭店的开业并予以热情洋溢的鼓励。


交大店开张的那天,骄阳似火, 70多岁的谢老站在话筒前,精神矍铄,声如洪钟:交通大学就像美国的哈佛大学,绍兴饭店开在了交通大学,等于开在了美国的哈佛大学,这是绍兴人的光荣和骄傲。交大文化和绍兴文化互相辉映,希望我们的餐厅要更好的服务于交大,服务于社会。谢老足足演讲了十五分钟,满头大汗,令到场的所有人动容,余家夫妻俩和交大店的员工更是热血沸腾,他们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是谢老为我们呐喊,也是对我们更高的要求!”


4-这是谢晋为绍兴饭店交大店开业时的祝贺.jpg

谢晋为绍兴饭店交大店开业时的祝贺


2003年旗舰店开张时,谢老高兴地称赞道:经过几年的奋斗,绍兴饭店已在上海生根发芽,不再是绍兴鉴湖的小乌篷船,成了一艘航空母舰。


有一次,谢老在外地拍电影,疲惫不堪,回沪后被送入华东医院疗养,吃补品似乎也没用,余国潮给谢晋带去了臭豆腐和女儿红酒,尽管医生竭力阻止,但谢老吃了这些家乡味胃口大开,身体好转。余红霞觉着:这谢老少了这女儿红还真不行!


2004年,绍兴饭店举行品牌研讨会。谢老特意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上海绍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余国潮先生、余红霞女士:作为你们的老朋友和老乡,目睹了你们艰苦创业的整个历程,此时此刻我为绍兴饭店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功而感到高兴,更让我欣喜的是,你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探索、求知,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确定更新的发展目标。


信末署名:你们的老乡、老朋友谢晋。


6-这是谢晋从艺60周年时在绍兴饭店的庆典仪式(左一为绍兴饭店董事长).jpg

谢晋从艺60周年时在绍兴饭店的庆典仪式(左一为绍兴饭店董事长)     


“世博会”的臭豆腐和霉干菜

  

2009年,绍兴饭店以家乡特色为核心竞争力,拿下进驻世博主题馆并成为其永久经营的唯一餐饮企业。


挑选谁来担当世博店的老总呢?余红霞想到了32岁的大华店老总马友江。余总裁同他苦口婆心的交心,讲明了世博店的特殊重要,让他在那里“发热闪光”。马友江深感重任在肩,他斩钉截铁说:“我不会给绍兴饭店的牌子丢脸的!”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12-2010年世博会时的绍兴饭店.jpg

2010年世博会时的绍兴饭店


刚开始,世博店前门可罗雀,马友江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时不时探头张望,看看有客人来吗?原来,世博园区的《导游图》上,“忘记”标出绍兴饭店世博店的位置,是在“主题馆”的楼里,一般游客不熟悉,就没了方向了。


马友江情急之下,派员工连夜悄悄地去园区内张贴《指路条》。谁知浆糊未干,世博园区的有关部门将他找去,一顿劈头盖脑的批评。不过,有关部门也立即在新版《导游图》上标出了绍兴饭店世博店的位置。问题就此得到解决。


绍兴饭店人面临着新店的人文环境陌生、经营模式陌生、消费群体陌生和员工新手多等不利因素,知难而进。适者生存,他们要求,一切以适应世博会安保要求来变更饭店的各项工作。首先,所有的货物进出世博园区,必须填写有关清单和报表,一字不差,哪怕是一个小数点。否则,就会被安保拦阻。清单与货物必须匹配,这是一丝不苟的,没有半点商量余地的。开始,有货车送货,因为食品箱子里的蔬菜里,多放了一份豆腐,马上被拒绝入园,货车只好退了回去。


3-这是世博会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为绍兴饭店题词.jpg

世博会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为绍兴饭店题词


囿于世博会的特殊安保制度,每天的进货,是在凌晨三四点钟结束,五点钟运输车辆必须全部离开世博园区。这种运作方式,对饭店的原材料供应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一旦耽误,将导致饭店营业时“无货可供”。


按照园区食品卫生的严格要求,像霉干菜、臭豆腐等是无法供应的,这下对以“霉和臭”为餐饮特色的绍兴饭店而已,无疑是釜底抽薪的“灭顶之灾”。可是,那些慕名而来的食客,就是冲着这个特色而来,怎么办?他们充分发挥200多员工的作用,化整为零,利用员工进出世博园区的特殊便利,将臭豆腐和霉干菜,一小包一小包带入饭店,积少成多,人多力量大,人人为饭店作贡献,想方设法解决原材料。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那些天,萦绕在他们心头的,是如何要在饭店林立的世博园区亮出绍兴饭店的牌子,将绍兴味道介绍给更多的游客!余红霞对员工说:“我们一生就这么一次为世博会服务,时不我待!”


2-这是绍兴饭店总裁与国际展览局主席在世博会的合影.jpg

这是绍兴饭店总裁与国际展览局主席在世博会的合影


绍兴饭店人在烈日下去各个展馆“上门服务”,介绍绍兴饭店的特色及场地服务。靠山吃山,他们费尽心力,“收集”各类紧俏门票,提供给急需的客人。如此良性循环,为世博店带来了好口碑,也带来了更多的客源。


饭店客户提出,他们有个团队来参观世博会,有重要客人千里迢迢来上海,要进入中国馆参观。为了不让客人失望,饭店组织10位员工,大清早从御桥宿舍赶出来,大汗淋漓地去中国馆那里排队领票,一直排了几个小时。中午,客人来饭店吃饭时,看到了那些梦寐以求的中国馆门票,一把握住老总的手:“马总,你真是帮我大忙了!”客人被绍兴饭店人的真诚深深地感动,表示,以后有客人就餐就一定再来绍兴饭店。


13-这是绍兴饭店为世博会志愿者免费提供点心.jpg

绍兴饭店为世博会志愿者免费提供点心


有时,客人对园区的各个展馆不熟悉,希望饭店员工带个路,饭店员工就利用业务联系的“绿色通道”,派人拿着预订单,把客人送到展馆。


在世博会的日子里,绍兴饭店人对每一位客人,都视作上海请来的贵宾,做到了客人服务零投诉,食品卫生安全零事故。这两个“零”,在整个世博会餐饮业中也是令人折服的。世博会闭幕,绍兴饭店世博店获得“最佳细节服务奖”。


随着世博会的闭幕,众多饭店餐厅都纷纷离去。但绍兴味道依然留在了“世博会”,这是当年世博会餐饮业中唯一的一家。

 

“女儿红”醇香久远


余红霞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今激烈的餐饮市场上,没有忧患意识,没有长远眼光,则早晚要被市场淘汰。她又在筹划着绍兴饭店多元化的发展之路。余红霞以上海绍兴饭店这块金字招牌为平台,在2012-2013年斥巨资打造了大华婚礼中心、世博源婚礼中心、大柏树望星空、大宁国际婚礼中心等四个喜庆文化服务中心,引进了一系列高标准的现代化舞美灯光音像设备,设立了录音棚、摄影等配套服务基地。


浙商自草根中来,每一位浙商的成长都伴随着克难攻坚的拼搏,每一位浙商都有一部艰苦的创业史。潮起潮落的上海餐饮市场,曾几何时多少饭店红极一时,却又烟消云散,大浪淘沙,留下傲居市场的民营大中型餐饮企业屈指可数。但绍兴饭店凭借卧薪尝胆的胆剑精神,经近三十年的创业发展,愣是在菜系林立的上海滩,将一个9平方米的小店铺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九店一厂两家子公司,总经营面积达3.5万平方米,员工1500多名,年接待人数250万左右,年营业额逾3个亿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打造成了上海餐饮界的名牌,并连续12年蝉联“上海名牌”,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等。余国潮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余红霞被评为“中国餐饮优秀企业家”。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