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从旧金山到华盛顿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从旧金山到华盛顿

作者:万豪根 发表时间:2018-06-25 点击数:128

2013年金秋十月,有了一纸美签在手后,便打开地图寻找隔洋最短的上海赴美往返直飞路线。就这样,选择了美国西北部一个对我来说毫无印象的西雅图,作为我开始去美国自由行的首选城市,然后买了机票,带着相机说走就走。如今全球一体化、互联网联天下,完全可以自己出去看看。虽然我对英文完全不懂,但是自从首次游荡西雅图开始,依靠智能手机翻译软件就能一路畅行后,便决定去美国更多城市看看,就这样一发而不可收。我常常会在网上寻找到实惠便宜的机票后,就会一个人带着相机出发前往。几年来,我就这样在美利坚行行摄摄,看风景、荡马路,一路由西往东,直至最东端的波士顿,其间逛过了美国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市。


我不追求登山探险,不寻觅猎奇异类,而是一个人笃悠悠荡马路,感受异域风情,积淀人文阅历,实在大为过瘾,这些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美利坚这个移民国家里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和人文风貌。


深感如今能够自由走出国门,跨越大洋彼岸,踏进异国他乡,感受异域人情,首先是得益于国家的几十年改革开放,否则永远是痴心梦想而已。行走旅美与数年前的中欧之行和日本之游,都是为了抓紧人生晚年时光,获取他国异域有滋有味生活的体验。在家里放得下,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情况下,何乐而不为呢。


旧金山巴士司机是上海人


携两个女儿和一个外孙到旧金山游玩,在一辆公交巴士车上,我刚上车,一边掏钱一边问女儿,单程票价是多少?不料司机听了挥手朝我,说了一句上海话:“算了,朋友不要买票了!”没想到会遇上这么一位热情友好的上海人公车司机。


车上人多没座位,我就站他驾驶座后面,他一边开车一边亲切地与我聊家常。不料过一会,他话题一转,笑着问我,你们大大小小几个人,为啥要从上海跑到旧金山来玩啊!我说,阿拉在上海呒没事体,过来白相相看风景哬!听我一说,他又反问我“上海风景有味道,旧金山有啥好看呢?” 没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我18岁从上海到这里来,今年48岁了,旧金山来时什么样,现在还是这个样,三十年过去,旧金山没有变过,呒啥看头!”


他乡遇故知,但也没时间更长久地叙谈下去。我想,这位朋友并不是嫌旧金山不好,否则他怎会移民到此,一住三十年了呢。


旧金山当然是有看头的。也许旧金山的城市市容,几十年甚至百来年依然故我,绝对比不上我们这里“三年变个样,五年变大样”的城建速度,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它享誉世界度假之城的名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长年不断就是佐证,充分说明了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首先,旧金山乃至加州引以自豪的金门大桥,就是一道七十多年不变的风景线,它在世界大桥史上的超凡脱俗典范之美,成了经典之作,所以每天前来观赏之客络绎不绝。旧金山的风光明信片里,还少不了一张被当地市民誉为历史建筑骄傲的照片,这就是位于阿拉莫广场旁、现为城市遗产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六姐妹楼”。这组建于1895年的连排六幢不同色彩房屋,在后来发生过对旧金山致命打击的两次大地震中(尤其危害特大的是1906年大地震),旧金山将近514个街区全被破坏殆尽,唯有这六姐妹房屋安然无恙,而且一直完好保存至今,成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所以,来旧金山旅游观光的,大都要到此一睹“六姐妹”芳容。


到旧金山一游,也许没有不去九曲花街的。自驾车去的,则一定会让自己车技在这短短40度斜坡8个弯道上的刺激挑战;徒行游人,则一定要去观赏这个世界唯一最短弯街奇景的。这段山路是全美出了名的又短又窄又陡的Z字型弯道,西高东低,所以汽车只能从西面进入往下单行。整条路由砖铺成,路两旁种满各种植物和鲜花,花团锦簇,景色美丽。站在在花街高处,可以远眺旧金山海湾风景。


旧金山风光奇美,人文故事也引人入胜。那天下午,我从旧金山图书馆出来,沿着市政广场向市政大厅走去。就在市政中心大门左侧马路人行道上,发现一尊较大的林肯总统铜雕坐像,只见一个可爱小女孩正独自一人朝林肯像上爬去,艰难地攀上去后紧紧倚靠林肯像身前,招呼她的母亲拍了照片。这一过程被我拍了下来,事后看看,依然十分有趣。


出身于美国西部贫困家庭的第十六任美国总统林肯,任期内的一大功劳就是废除奴隶制,增强联邦政府权力,推动经济现代化,这是人所皆知的。林肯当过律师,他为“小阿姆斯特朗被人诬告案”的辩护获胜,引起轰动,传为佳谈。青年小阿姆斯特朗被人诬告图财害命,并且已被法庭判定有罪。林肯经过调查,林肯发现法庭定罪主要证据是虚假的,决定予以揭穿。


本案中的关键人物是证人艾伦,他在陪审团面前发誓说:1857年10月18日夜11时,亲眼看见被告在月光下击毙了对方。按照美国法庭惯例,林肯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与原告证人艾伦进行了对质——


林肯:你发誓你看见的是被告?


艾伦: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被告在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能看清吗?


艾伦: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等方面辨认的?


艾伦: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当时月光正照在他脸上。


林肯:你能肯定是晚上11点吗?


艾伦: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时钟,那时是11点15分。


林肯:你担保你说的完全是事实吗?


艾伦:我可以发誓,我说的完全是事实。


林肯(对众人):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接着,林肯出示了美国的历书证明:10月18日午夜前3分钟,即当晚10点57分,月亮已经落下看不见了。这个铁的事实已明白无疑地说明艾伦是在说谎。


林肯就此做了激动人心的辩护:“证人发誓说他于10月18日晚11点钟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阿姆斯特朗的脸,但那天晚上是上弦月,11点钟月亮已经下山了,哪来的月光?退一步说,就算证人记不清时间,假定稍有提前,月亮还在西边,而草堆在东大树在西,月光从西边照过来,被告如果脸朝大树,即向西,月光可以照到脸上,可是由于证人的位置在树的东面的草堆后,那他就根本看不到被告的脸;如果被告脸朝草堆,即向东,那么即使有月光,也只能照着他的后脑勺,证人怎么能看到月光照在被告脸上,而且能从二三十米的草堆处看清被告的脸呢?”


作伪证的艾伦在无懈可击的辩驳面前,承认是被人收买来陷害被告的。小阿姆斯特朗当庭释放。


1.jpg

众所周知的金门大桥


旧金山的城市建筑遗产“六姐妹”


 

旧金山花街


林肯与小女孩



在费城走近罗丹

    


我在费城饱赏了一次罗丹艺术盛餐。


在我下榻酒店斜对面的公园大道旁,有个被称为罗丹作品世界第二多的罗丹博物馆,那个“世界第一”就是李克强总理访法时去参观过的巴黎罗丹博物馆 。来费城游玩这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机会。罗丹,对于这位堪称人类为数不多的伟大艺术家之一的人物,我们普通百姓似乎也都比较熟悉,因为他的代表作《思想者》几乎人人皆知。还有他的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广为人知。


然而,罗丹除了《思想者》外还有哪些巨作、以及他的人生经历究竟如何,对于我们非专业的草民来说,就讲不出什么道道了。所以,经过这次在费城走近大师、与他众多原作将近几个小时的近距离接触,实在是眼界大开、增长见识。


巨作《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罗丹想要通过《地狱之门》创造整个世界,把人类的种种感情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地狱之门》原定于1884年完成,但罗丹却一再拖延,历时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完成。罗丹去世后,《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最后定型的。1926年,应美国费城罗丹博物馆之请,这件巨作浇铸成青铜雕像陈列在该馆。


《地狱之门》中的《思想者》后来被放大,独立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作。《思想者》按最初的构想,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门顶上的。后来,《思想者》雕塑被放大,拥有三倍于原来的尺寸,成为独立的雕像。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后来,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并把塑像赠给巴黎市立在先贤祠前。 这让罗丹感到了安慰,这是他第一件矗立在巴黎市内公共广场上的作品。《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


“青铜时代”原来的名字是“爱的战士”,这一裸体男人动作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开始。罗丹曾说:他“缓慢地从深深的梦乡里苏醒。”据说, 原题为《爱的战士》,手中原来拿着棍子,后罗丹接受别人建议,将手中棍子去掉,并易名为《青铜时代》。裸体男人被赋予普通的人性,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据史料介绍,当年这件雕刻以惊人的真实性,向陈腐的学院派雕刻发出了有力挑战;由于雕刻如此真实,以至被送到官方沙龙展览时,评委会认为这是从真人身上翻下来的模子,对罗丹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并将雕塑搬出展览厅。但罗丹的这件雕塑被重新展出并被法国政府收购,使罗丹一下子成为全法国知名的人物。


《夏娃》作品中的模特是意大利人丽萨,她是一个矮小却富有弹性的女人,怀有身孕。起初罗丹并不知道丽萨有身孕,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现丽萨的肚子越来越大,才知道丽萨怀有身孕。由于隐情被发现,丽萨紧抱双臂遮掩面孔和乳房。她因为羞涩窘迫所引起的紧张感,却给罗丹创造了灵感。在罗丹看来这非常符合夏娃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后不安、恐惧和羞愧交加的形象。罗丹敏锐抓住这一瞬间动作,用他纯熟的雕刻技法,表现出人物臀部肌肉的紧缩、抽动,跳跃的泥点子塑造出胸腹的颤动之感,使夏娃有了真人的血肉表情,也使这件作品成了一件不朽的经典。


《吻》,是在一次民意调查中被选为国民最喜爱的作品。拥抱在一起的这对男女,源自但丁《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这对不顾一切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当人们望着这生动眩目的杰作时,都不得不为之激动。 罗丹在创作《地狱之门》时,认识了比他小24岁的学生和助手卡米尔。卡米尔不但美貌,而且才华横溢。两人热恋期间,罗丹有不少作品以卡米尔为模特儿。最为著名、缠绵的《吻》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罗丹博物馆建于1929年,规模不大,但其收集作品数量名列世界第二


地狱之门


馆内展品 



巴尔的摩的四川大饭店


那天下雨,呆在酒店房间里看美国地图,发现华盛顿市的右上方有个“巴尔的摩”,看似距离不远,好像靠得很近。一打听,从华盛顿火车站出发,只要坐上四元钱车票的美铁车厢就可到达这个城市。第二天一大早,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短短旅程,就坐火车来到了巴尔的摩,这是一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一无所知的美国城市。


时值酷暑,出了车站,走在街上,感受到了火辣厉害的东美夏日。马路两旁风格各异、富有历史陈旧感的成排建筑,远望前方上空不少飘着星条国旗的游船桅杆…… 这里原来是个宁静又美丽的港口之城。


天色渐暗,凉风拂面,烈日不再。惬意之际,似有饥饿之感。举目四望,马路对面十字街旁,一幢外表不凡、颇有气派的建筑之下,门面写有“四川大饭店”的一家中国餐馆赫然在目,这真让我喜出望外。迫不及待推门而入,只见布置优雅、干净舒适的店堂里,一位年龄稍长、和蔼可亲的大姐迎了过来,说着一口中文,招呼我坐下。接着,另一位个子不高的年轻女同胞朝我走来,她笑容满面、手揣茶杯,说着一口标准的国语,“你好,欢迎!” 这是一杯温热白开水,我一口喝完,向她道谢。她说:“不客气啦﹗你一定肚子饿了,点个菜吃碗饭吧!”这次从美东几个城市一路走来,想不到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能够感受宾至如归的亲切温馨,真是非常荣幸。经过简单交谈,方知她们都是来自台湾的美藉华人。


    肚子真的是饿了,一份香干肉丝家常菜,和着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吃得津津有味,三下两下就全部下肚。两位女同胞人缓步过来,没有急着收拾盆碗,一起同我攀谈起来。听到我说在这里无亲无友,是一个人出来自由行,她们几乎同时睁大眼睛,对我发问:你胆子真大!怎么敢到巴尔的摩来玩啊!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那位个头不高、却是秀丽端庄的女同胞,对我说起了几个月前这里发生震惊全美的暴动骚乱事件。


听她一说,似乎记起了以前新闻媒体好像有过报道,正好店里有无线网络,连忙一查,原来在2015年4月,巴尔的摩发生过严重的暴乱事件。没想到这个巴尔的摩如今就在脚下,但是我在街上行走,一点也没有也感觉到可怖的地方啊。可眼瞎看到她们说起当时情景,依旧一幅很恐怖很害怕的样子。其中那位年龄稍长的大姐,指着店堂对我说,你看暴乱虽过,影响还在,以前来吃饭的人很多,现在来巴尔的摩玩的游客少得多了,饭店顾客也不多了。


走出店门,她们对我的千叮万嘱,“出门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那位给我喝热水的女同胞,再三关照,“不要在外太晚,八点半前就要回酒店”。这里日照长,八点半以后天才会黑下来。


两天时间,我坐免费巴士环城饱览市容,徒步行走华盛顿广场中心,徜徉闻名于世的巴城港口,参观享誉四方的城堡炮台,所见所闻让我感觉四周一片繁忙,主要景点水族馆一带游人如梭,餐厅咖馆高朋满坐,各类商店购物市场琳琅满目,街道上或具深沉历史或又不乏现代气派的各类建筑,非常养眼。


我便决定在巴尔的摩多待几天。我觉得,尽管这个城市黑人甚多,有过骚乱,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巴城的好感,特别是看了几个历史景点,让我知道了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许多载入美国史册的辉煌事件,更加增添对它的尊重和敬意。1812年英国军队火烧华盛顿,巴尔的摩市民奋起抗击英军、击毙英军指挥官;还有费城蒙难时期,巴尔的摩作为临时首都,华盛顿将軍在此指挥作战。更值得一提的,巴尔的摩是伟大美利坚的国旗、国歌诞生地。还有,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也就是从巴尔的摩发出的,美国第一条铁路线也是从巴尔的摩开始铺设。怪不得巴尔的摩早就享有美国 “不朽之城”的称号。这一切,足以让巴尔的摩这个城市和它的市民,感到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同时,还有让我惊叹不已的,在这面积比我们上海宝山区还要小的城市里(上海宝山区面积300平方公里,巴尔的摩208平方公里) ,联邦研究机构61家,大学30所,还有遍及四处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和剧场等等,其中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更是培育了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世界名校。这里还有着美国十大名报之称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巴尔的摩又不愧是个著名的文化城。


当然,走在街上也会感觉到与其它城市有所不同之处,就是到东到西录像探头仪安装了很多很多。我在去霍普金斯大学乘坐的公交车里,发现司机座位旁装有牢固的防范隔离门,这也是我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又如,我感觉到在这里所遇的警察,几乎个个都是目光冷竣、表情严肃的样子,不像其它城市常会碰上笑容可掬、热情答问的警察“叔叔”。这些表明,巴尔的摩这个城市的治安管理非常严厉,,因为这个城市的犯罪率在全美排名仍是在前的。


自然,境外行走,也没必要让自己老是处于“谈虎色变”的紧张状态。美国的市民百姓有着高度的文明和教养。拿巴尔的摩来说,四月骚乱暴动过后不久,巴尔的摩成群大批的黑人男女老少,聚集在市政大厅广场,谴责自己孩子们的愚蠢过激行为,并代表他们向全体市民表示深深地的歉意,整个行动整齐有序。有的黑人家长说得好,暴动骚乱不仅伤害了这座城市,而且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家园。


巴尔的摩的四川大饭店


巴尔的摩城市风景



华盛顿纪念碑内的中文石刻

    

在华盛顿市区各处行走,几乎都能看到华盛顿纪念碑这一标志性建筑。这座方尖碑建筑为纪念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兴建,高169多米,底部宽22米多,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建在国会大厦与林肯纪念堂之间的轴线上,四周被一个大绿地包围着,站在林肯纪念堂前湖边远眺纪念碑,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辉,极为壮丽。


美国政府早在1899年就宣布过,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所以网上有人在旅游攻略建议,可以不必专程去看,以便节省时间多看看别的景点。我则不然,还是专程走近纪念碑,瞻仰了好几次。


我了解到,早在很久以前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我们中国和美国之间就有过一段友好趣闻:当年纪念碑开工典礼上,美国总统波尔克宣布,为永远纪念国父华盛顿,决定向全世界征求纪念物。后来向中国征集纪念物时,也许当时由于封闭以及国人视野狭窄原因,竟一时无物可征,美国颇为遗憾。结果是当年清朝的宁波府做了一件聪明事,将在朝廷当官的徐继畬说过赞美华盛顿的一段话刻在石头上,通过一位美国在华传教士之手赠送美国。


这段话被译成英文后发表,让美国朝野上下大受感动。这段话是:“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矗立在国家广场正中央的这个华盛顿纪念碑,碑身外侧是没有任何文字的,而在内墙则镶嵌了188块世界各地捐赠的纪念石,清朝宁波府赠送的这块中文碑就在其内。这件事让我知道了两个中国人的名字,一个就是山西人徐继畬,他在朝廷当官,从未出过国,却通过经常与美国传教士谈话交流,居然用五年时间写了一本专门研究介绍外国的《瀛寰志略》之书,洋洋十几万字,真是非常了不起。还有一个是宁波人张斯桂,是他熟读《瀛寰志略》一书,知道徐继畬在书上对华盛顿的赞语,认为书中对华盛顿之评论乃全书点睛之笔,每每颂之,辄称道不已。其后,他向宁波府推荐釆用,再让美国传教士购得上等石料刻制而成。因此,如果没有徐继畬这本书,没有张斯桂的熟读和推荐,华盛顿纪念碑里就没有这块中文纪念石。


只是,这本《瀛寰志略》后来在我们自己国内的遭遇,却恰恰相反。徐继畬在清朝皇帝眼皮之下,大谈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介绍与推崇,写成《瀛寰志略》这本书,简直是一个奇迹。闭塞昏庸的朝廷,在一批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官员的告发下,《瀛寰志略》这本书被禁,作者徐继畬被削职为民。据说当年日本看到《瀛寰志略》后如获至宝,广泛印制,深得人心,为推动明治维新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段历史如今写入了我们的教科书。自从1996年秋季开始,供全国高级中学使用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课本中, 已有这方面的内容介绍。在2010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二历史期终试卷第30题,就设问: 晚清学者徐继畲1844年称赞当时某一国家“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轨,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 是哪个国家? 




 

华盛顿纪念碑由36491块方形石刻筑成,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


 

 内墙则镶嵌的中文碑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