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 阿拉喝上了长江水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阿拉喝上了长江水

作者:袁念琪 发表时间:2018-06-22 点击数:225

2010年12月1日,青草沙通水了。清澈的长江水,自长兴岛上青草沙水库源源而来,经江底越江管道奔向都市;上海570多万市民率先喝上优质长江水。


青草沙.jpg

青草沙

 

自从城市有了自来水,它就成为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小到一座城市的市政效率、大至宜居条件的一个重要读数。建造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为上海“十一五”一项重大市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它以总投资170亿元居“十一五”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程。

 

上海,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历史坐标。一百三十多年来,上海人饮用水源主要靠黄浦江的历史由此改变,城市原水供应呈现整体新格局,水源质量和城市生活得到提升。我们这座城市与水的故事,开始了新的一页。


黄浦江:上海最早的水源地


上海建城后,上海人喝什么水?葛元煦在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版的《沪游杂记》里写道:“沪城内河渠浅狭,比户皆乘潮来汲水而食。潮退腥秽异常,故饮者易生疾病,初至之人,尤觉不服。即凿井而饮,水味亦不甘美。”

 

1860年(清咸丰十年),美商旗昌洋行开凿了上海第一口深井。上海地下水丰富,但能达到完全适宜饮用标准的只占20%左右。杯水车薪远远解决不了城市需要,取水过多又将造成城市地表沉降;所以,地下水不能作为城市饮用水的水源。

 

1870年(清同治九年)春,上海首次进行范围较广的水质调查,主持者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官爱德华·亨德生(A.Henderson)。先在黄浦江和苏州河选了12个取样点——黄浦江有外滩、龙华塔上游和虹口港口西等处、直至上游淀山湖、凤凰山与佘山间的河流;于苏州河有米勒平屋处、江西路段等点。所取水样送伦敦英国皇家化学学院做有机氮、氨氮、氯化物和总硬度等水质检验。该院费兰特博士(Dr. Frankland)出具的报告令人欣喜,12个取样点都属可用淡水。而且,上海这两条河的水质优于同期的泰晤士河。

 

依据调查,工部局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提出建自来水厂的三个选址方案:黄浦江上游龙华、凤凰山、杨树浦港附近。八年后,决定在黄浦江下游的杨树浦建水厂。从那时起,黄浦江成为上海城市供水的水源地。

 

“地脉遥通水暗潴,来似瀑布泻琼琚。胜他竹笕将泉引,清除尘埃莫怀渠。”(惜红生:《沪上竹枝词》)上海的自来水出自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在今杨树浦路830号的杨树浦水厂。那一字排开的英格兰古城堡式铁锈红建筑,一栋栋墙面上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着建造年份:最早1881,最近1925。大门两旁是城堡式岗楼,门卫指点道:“地面底下的这些石头还是老样子。上面凹进去的地方,那红砖是老的,没有贴。颜色是不一样吧,要浅点。”

 

1880年(清光绪六年),原工部局董事马勒奥(A·MCLEOD)在沪开水厂申请获准。他赶回英国集资英镑10万,翌年在杨树浦沿黄浦江处买地建厂,从英国运来水厂设备和输水的铸铁管。1883年(清光绪九年)6月29日,水厂正式送水,上海从此有了经沉淀、过滤等工序生产出来的自来水。在出席典礼的来宾中,就有对新事物兴趣颇浓的李鸿章。

 

起初未排输水管,水是用车、船送到订户家。每吨1.5先令,这钱当时可买55只鸡蛋。之后,外侨和接水进户者均按房租5%收水费,一般居民用水由雇工挑送,每担水价按路程算,在4至10文钱间;另有部分用水靠消火栓供水。极少数工厂和商店是用水表计量收费,而市政、消防、公共卫生、工部局和公董局等用水则规定水量、按年收费。

 

据记载,“当时风气未开,华人用者甚鲜,甚至谓水有毒质,服者有害,相戒不用。其后水公司遍赠各水炉、茶馆,于是用者渐众”。自来水很快就登室入户,到1883年就建成了给水系统。有颐安主人《上海市景词》为证:“地藏铁管达江中,曲折回环室内通。更用龙头司启开,一经开放水无穷。”

 

一花引来百花开。就在1883年(清光绪九年)到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这十九年里,上海“北市”(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南市”(华界)先后建水厂3座。到1928年,又建闸北水厂。九年后,又有了上海第五座水厂——浦东水厂。到1949年,这五家水厂担负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供水,每日供水量79万立方米,最大日供水量纪录59万立方米。

 

上海有自来水以来,所用水源多为黄浦江,也有过取水苏州河。1909年(清宣统元年),闸北水电公司请德国工程师恩格尔(Engel)调查苏州河水质,定下潭子湾广肇山庄北首河水为源,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建闸北水厂。只过了十七年,这里的水已被严重污染。一是沿岸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入与日俱增。二是工业迅猛发展使大量废水排入河中。此地的沪西工业区不仅是上海四大工业区之一,又是中国轻工业发祥地和“上海纺织业的摇篮”。三是沿河码头泊位占全市内河的16.8%,码头长度占全市18.8%,繁忙的水运加重污染。于是,黑臭出现,原水水质恶化。到1928年,河中的游离氨含量年平均超过2毫克/升,已不宜作为饮用水原水,建在苏州河畔的闸北水厂被迫迁移。从此,这条河就再无资格成为城市水源地了。

 

实际上,黄浦江早已是上海城市供水的第一地面水水源。市区12座水厂中,就有10座全部从黄浦江中、下游取水。但形势不容乐观,在长江枯水期,倒灌长江口的海水影响黄浦江下游,使水中盐度增加,氯化物最高含量曾达3970毫克/升以上,影响了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

 

与此同时,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前进,黄浦江的污染程度也不断加深。污水短时间内不能入海消失,当长江大潮汛时,上推的江水又把污水上溯至黄浦江上游的临江、甚至到闵行。当夏季上游来水少时,因得不到上游清水稀释污染,影响了黄浦江的自净能力。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虽黄浦江受污染,但还有鱼虾。到“大跃进”,兴建了闵行、桃浦等17个工业区和卫星城。工业的蓬勃,排放废水大增,其中所含的高浓度酚和氨等物导致原水水质变坏。到60年代后,黄浦江市区段已出现季节性黑臭,鱼虾就此绝迹。

 

汪松年是原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浦江从长远来看,最多是一个备用水源地,不能作为主要水源地。太湖流域06年时的用水量是354亿,因为太湖流域人口密集,工业、农业、旅游业都很发达。换句话说,2006年时候,它自己产生的水量和实际使用的水量是1:1.42。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它所有的好的水,给太湖流域的人用了1.42次以后就变黄浦江了。”

 

虽然市府出台了多项保护水源水质的法规,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措施;但自上世纪80年代起,黄浦江中、下游的污染日益严重。

 

1982到1984年,上海自来水公司等对黄浦江上游连续三年进行水质勘察,结果表明:黄浦江中、下游水污染重,确定上移取水口至黄浦江上游。1985年,黄浦江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开工,取水口在黄浦江临江段;所供原水量约占市区总供水量的60%。

 

1990年,干流总长83公里的黄浦江已有42公里严重污染。市区段水质严重恶化,年黑臭长达100天以上。1991至1995年的黄浦江水质监测点定期取样检验显示:临江已沦为Ⅲ类,Ⅱ类的松浦大桥水域的水质优于临江。1992年,二期工程设取水口于松浦大桥下游1.8公里的女儿泾旁。到1995年,上海的供水能力已位居世界大城市第五位;全年供水量33.21亿立方米,最大日供水量571万立方米。


长江:上海的第二水源地


1988年,在上海扬罗必凯和DHL采访,老外对我说:平时只喝瓶装水,嫌自来水漂白味重,尤其是不能煮咖啡。

 

这也难怪,为保证自来水质量,水厂不得不采用重氯消毒杀菌的手段,投放量比过去要多4倍。也就在这段日子,不少上海人家都按装了净水器;喝水都靠它。这些净水器升级较快,从只有净化功能的“一化”,发展至能净化、磁化、矿化的“三化”。用了净水器,水质明显改善;但用一段时间要换活性炭。不久,桶装纯净水投放市场,人们撤下了连接水龙头上的净水器,用起了饮水机和桶装水,从家庭到办公室。

 

就在同一时期,为让上海人吃到好水,水厂取水黄浦江里的水源点一移再移。由于上海城市取水量不断增加,已被污染的黄浦江难以承受。此时,我们选择水源地的目光移至长江。

 

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它水量充沛,居世界第三,年平均流量为2930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总量为9240亿立方米。作为上海境内最大的过境河流,常年入海的径流量是黄浦江的100倍,可采水量是黄浦江的300倍。而且是水质良好的II类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标准要求。而黄浦江,只是Ⅲ类到V类水。

 

1986年起,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对长江沿岸徐六泾、白茆和宝钢水库等地进行持续3年、共70项监测项目的水质物理化学、生物学调查。同时,应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物理模型和美国环保协会数学模型试验的成果。就此确定长江作为上海城市供水的地面水第二水源,并选定陈行作为取水点。

 

陈行水库位于宝山罗泾陈行镇岸段,地处长江口南支南港河段。一期工程于1990年11月动工,拉开上海水源地引水长江的序幕。二期工程于1996年6月5日通水。至此,陈行水库的长江引水一、二期工程总供水达130万立方米/日,约占上海市区自来水原水供应总量的五分之一。

 

虽有改观,上海仍日益感受到优质饮用水源缺乏之囧,现有的原水取水规模远不能满足上海市的用水需求。此时的原水,主要来自黄浦江上游和长江口陈行水库这两大水源地;黄浦江占80%,供应规模567万立方米/天;陈行水库只有130万立方米/天。但整座城市的原水总需求1064万立方米/天,三分之一缺口只得靠内河和地下水补充。

 

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以及水资源生态变化,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联合国预测的21世纪饮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按此时的供水规模,到全市原水总需求量为1175万立方米/天的2010年,上海将每天缺水470万立方米;到2020年,按人口2000万计,全市原水总需求量将达1428万立方米/天。供水现状已不能适应上海近期和长远的需要,要开辟一个稳定、可靠、优质的城市新水源地,扭转上海市合格饮用水水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人们再次比较作为水源地的黄浦江和长江:黄浦江属多功能水域,水源水质较差且不稳定。上游引水的取水总量已超过多年平均流量的30%,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若进一步扩大黄浦江取水规模,不仅可供水量有限且受上游和沿岸污染的影响,还将导致上游水位进一步下降产生中下游污水的上溯,水源水质难以达到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要求,对黄浦江生态环境也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战略主攻的方向是长江,上海的取水规模只占其径流量的0.06%。要开发长江优质淡水,扩大长江原水供应量,为上海提供长期优质、稳定和安全的水源,实行水源地双保险的战略举措。中共上海市委、市府提出:“饮用水源地要充分用好长江水源,要有‘百年’战略方案”。


我们选择了青草沙


青草沙通水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天空又是漫天大雪。我在楼前等候第一位采访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师大陈吉余教授。令人惋惜的是,他在2017年逝世。

 

黑色奥迪门开了,身穿黑大衣的陈老,站在飘飘洒洒的雪花里。没想到,那年已虚年九十的他,上台阶不用搀扶。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一聊就一小时出头。

 

这位研究河口的专家说:“我研究长江。我1980年组织全市搞海岸带调查,整个长江口、上海市沿海,我是技术负责。有水文有环境,15个专业,几百个人参加,我知道哪里的水质好,我是有数据的。我派谁去调查我都讲的出来。”


青草沙鸟瞰.jpg

青草沙鸟瞰

 

1989年夏,上海连遇高温,用水问题更为突出。自来水日供水量达到创历史最高纪录的470万吨,而黄浦江上游来水日趋枯竭;引发中下游污水回头上溯,导致自来水质下降,部分地区自来水出现臭味。上海求助邻省,于是太湖开闸放水,以期改善上海各水厂取水口的水质。但终因太湖水下泄流量有限,未起明显效果。上海的饮用水源再一次拉响警报。

 

1991年,李国豪为组长,由翁史烈院士、陈吉余院士等组成的市科协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提出取水长江、于河口江心筑水库的预可行性研究正式立题。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把它视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由此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建造供水系统将远处清水引入城市的发明是罗马人。他们原从台伯河取水,后因罗马发生瘟疫而改把城外山区做水源地。但最近的山泉到罗马也有几十公里,于是筑水道引水。其中,公元前144年建的梅西亚输水道长达62公里。罗马仅在公元前312年到公元226年这五百多年里,就修建了11条大型输水道,保证了城市用水。这一构造城市供水系统的方法,随罗马帝国的扩张传播开来。我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见到这伟大工程:砖石砌起高高支柱、长长的输水道如一桥飞架山谷。


青草沙水库.jpg

 青草沙水库


水源地再指长江,具体指向则从江边转至江心。当时宝钢已在江岸边引水,陈行水库也在建设;另觅新址建库需要一段江岸和一个较宽的滩地,但宝山、浦东大陆岸线已无可建库岸线。即使见缝插针,很有可能遭遇上游污水排放问题。而到江心滩去筑库蓄水,既可获得优质水源,又有大片潮滩和潮汐通道可用。

 

江心引水当有依托,最好的依托就是长江中的岛屿。对比路程远近、管线布局和工程便利等因素,距市区最近的长兴岛,浮现面前。陈吉余院士回顾起他与长兴岛的缘份是超过了半个世纪。1958年第一次去长兴岛,“文革”时呆了三个月,搞“一批二改三用”。

 

时任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莫敖全,公文包塞得满满的:市府1990年第24期《咨询简报》复印件,上有《关于青草沙作为水库开发的建议》。1990年12月6日,《长兴岛青草沙水源地开发研究主题报告》。1990年12月31日,市公用事业、环保、水利局《关于开展长兴岛青草沙水土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心造水库是地球上还未有过的,是否会影响长江口河势?是否会破坏长江口生态环境等。回答这一系列问题,需要第一手资料、需要科学说话。


库区.jpg

库区

 

一个个专家团队组成了;对工程的环境评价、规划选址和河势分析等做了全面、细致的论证,取得了近百项科研成果。其中被攻克的还有世界性难题。

 

研究表明:青草沙优势明显。一是淡水资源充沛:长江水量充沛,占上海过境水资源总量98.8%。青草沙流量约占总流量的48%左右。能成为上海的优良水源地,担负起城市供水的战略储备重任。二是水质优良稳定:国家地表水环境109项监测指标表明是上海境内水质最好的水源地,完全满足国家II类水标准。加上水库天然自净作用,水质还可提高。三是水源易保护:不但江心水库抗污染能力要高于边滩水库,长江口中泓主流这个天然屏障阻隔了城市污水向北扩散。四是运行成本低:全年约三分之二时间可用水闸自流引水方式替代常规泵站取水方式。


水闸.jpg

水闸

 

上海的建设者开始构建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他们是:时任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谭企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海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徐建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如华……

 

1991年到2005年,设计者们这十五年研究使决心坚定,方向更明:开发青草沙水源地具有综合效益,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总体布局,符合上海水源地百年战略。水库建成后,上海将形成以青草沙水源地为主导水源的“两江并举、三足鼎立”的原水供应基本格局,从根本上一举改变上海水源的面貌。

 

2005年12月,《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研究成果》评审论证一致通过。2006年1月20日,“扩大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青草沙水源地”这项重大决策,经市第12届人大第4次会议批准,正式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月1日,市政府决定将青草沙建成上海水源地。12月2日,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批准立项,青草沙水源地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2009年12月,市人大通过《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青草沙水库列入其中。

 

我们选择了青草沙,我们要留住长江水,让它更好地造福上海城和上海人。


水库十个西湖大  建库之难超三峡

 

创建村的秦汉雄,土生土长长兴岛;这位退休教师在岛已五代人。毕竟做过教师、还当过长兴中心小学校长,他带来一张自画的地图;上有中央沙、潘家沙、永定沙(青草沙)。

 

浩浩长江顺流而下,一路挟大量泥沙,奔到河口收步驻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冲积沙洲;其中一个是清咸丰年间逐渐形成的长兴岛,另一个是慢慢露头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永定沙。秦老师披露:正是有了这个水源地工程后,才有了“青草沙”这名。老早名叫永定沙,得名是因江中不少沙是忽有忽无不定;惟有它坚定永驻。就像至今不知“永定沙”之名出自何人一样,“青草沙”这美丽清新的地名也不晓其作者。

 

青草沙位于长兴岛西北方、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下方,也就是在长江口的江心部位。正是一个可借天然地形建水库的好地方,因青草沙水域滩面较高,与其相对的是长兴岛西端伸出的沙嘴,在它们之间还伫立一个中央沙;这三点连一线,便于筑堤围成一个半封闭式水域,让江心出平湖。

 

库址一定,接踵而来的是需解决的咸潮回溯入侵、河势稳定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尤其是应对咸潮入侵。青草沙水域濒临长江入海口,常遇咸潮入侵。海洋里的高盐水团随潮汐向上推进、入侵长江,使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和淡水不能饮用。那么,要造多大库容才能保证咸潮入侵长江期间上海的淡水供应?

 

答案是:青草沙水库最大有效库容为5.53亿立方米,设计有效库容4.35亿立方米。

 

“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建设理念的顾玉亮总工程师,是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他比方道:“青草沙水库的面积,等同于整个长兴岛的面积,杭州的西湖与它相比,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10个西湖大的水库,才能保证城市供水量和供水蓄水量,确保至少连续68天供应合格淡水;68天是数据得出的水库被咸潮包围的最长天数。此外,足以抵御长江口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突发性污染事故等。上海城投总公司副总经理、市青草沙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顾金山给出定心丸,“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关闭水库的闸门,有效切断外面污染水体对水源地水质的侵袭。”

 

2007年6月5日,青草沙原水系统建设正式上马。长江青草沙水源地建设指挥部全面协调和推进工程建设,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为实施主体单位,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程融资及建设管理。


施工.jpg

施工


千军万马上岛来,江口浪尖创奇迹。这一重大工程的参建单位来自四面八方,有地方有军队,有上海有外省,有国企有民企;不仅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也表明了上海是全国的上海。

 

在采访青草沙水源地工程的日子里,正是上海少有的冬季里的多雪天。在我的采访本上,记下了建设者们的名字,他们是千千万万英雄的代表——

 

楼启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航局青草沙项目公司总工程师。

 

陈旭中校:武警水电部队青草沙水库项目负责人。

 

杨国祥:上海隧道股份公司总工程师。

 

刘凤华: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草沙岛域管线项目公司经理。

 

叶源新博士: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公司第一项管部高级工程师。

 

……

 

整个工程为三大主体和九个子项目,三大主体是: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长江原水输水隧道(过江管道)和陆域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等。九个子项目为:涵盖水库及输水泵闸、岛屿输水隧道、长江原水过江管、五号沟泵站、金海支线、严桥支线、黄浦江引水工程改造、凌桥支线和南汇支线等。


泵站安装.jpg

 泵站安装


青草沙水库龙口合龙难度超过三峡。据河海大学模型试验结果,龙口水流的瞬时流速达9米/秒,超过三峡水库大坝合龙时瞬时流速7米/秒。

 

合龙那天是2009年12月26日。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公司第一项管部高级工程师叶源新博士告诉我,他的师兄是三峡截流现场总指挥。其博士论文写三峡截流速是4.2米左右,截流流量10000左右;而青草沙最大径直吞吐流量达20000。叶源新感慨道,“所以,难度是相当大的。不采用非常的方法它是完成不了的。”

 

他说的非常方法是框笼设计,他称之“国内创新,国际领先”。为对付遄急的江流,施工团队发明了“型钢框笼”施工法。制作了77个集装箱大小的镂空钢笼,把它们连接起来,沉入800米宽、10多米深的水下。在钢笼沉稳江底后,再把6万多方石块扔入框笼。终于,获得800米龙口截流成功。


输水隧道.jpg

输水隧道

 

被喻为“青草沙动脉”的长江过江原水管工程同样令人瞩目。它位于长江隧道下游约80米处,与其平行相伴。北越江点在长兴岛新开河旁,南越江点在浦东五号沟。单层衬砌结构的过江管共2条,日输水能力超过708万立方米。上海隧道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杨国祥自豪地说,“在国际上,一次过江7.2公里是没有先例的”。

 

2008年4月第一台盾构开始推进到双线贯通,用了不到22个月,比原计划提前60天。这质量和安全双优秀的工程,创造了世界同等项目中的世界纪录;为工程全面推进打下坚实基础。时任上海市长韩正,特为工程建设指挥部发来贺信。

 

此外是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工程的两个亮点:一是青草沙的心脏“亚洲第一泵”——原水输水泵站的24台大型水泵的总功率超过8万千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王如华说,“机组的装机容量就城市供水概念来讲,能称得上是亚洲最大的。”二是陆域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工程采用双主干线双管平行铺设,单管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全部采用地下钢管顶管工艺,其中最大直径2.6米,创下目前世界大口径长距离钢管顶管工艺之最。


输水隧道施工.jpg

输水隧道施工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青草沙建设中唯一的民营企业,负责长兴岛输水管线。副总工程师刘凤华无不骄傲地说,“我们也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们这个盾构在国内的国产盾构中,单条推进距离是最长的,单条推进2.8公里。”他们使用的是价格只有进口一半的国产863盾构。

 

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被建设者们攻克,在建成青草沙江心水库这个最大奇迹的同时;在江心成库、深水筑堤、水库防渗、地基处理、取输水建筑等项目收获的科技创新超过100项。

 

虎年的丰收远不止于此。采访结束了,刚做了父亲的叶源新,满心欢喜地从包里拿出一个个橘黄色盒子,发给在场的记者、编辑和摄像。为了青草沙,他把已在美国工作和事业发展顺利的妻子,说服回了上海。

 

我接过盒子。盖上画着个虎头,右下角写着“诞生礼”。左边贴着张蔚蓝色小贴纸,写着:“叶和予。2010年12月29日,我第一次呼吸到了充满爱的空气,感谢所有爱我的人。”

 

幸福的小婴儿,一出世就能喝到父辈们送来甘甜的清水。


静卧江中的“中华鲟”

 

说到青草沙,总有人会提到古老珍稀的中华鲟。青草沙水库那条高8.5米、长48.41公里的大堤,围起近70平方公里的水面;如“一条静卧长江中的美丽中华鲟。”

 

青草沙水源地工程这一关系到上海民生和城市供水安全的百年工程,经十五年的科学论证和三年半的建设,实现了“十一五”让上海市民喝上青草沙优质原水的目标。

 

2010年12月1日,通水切换正式开始,从这时起到2011年6月中旬,切换共分4个阶段进行,涉切换水量为每天520万立方米。


大堤1.jpg

大堤1

 

第一阶段是2010年12月1日在浦东金海水厂,惠及浦东曹路、金桥、张江和浦东机场地区,共计75万人。2011年1月中旬为切换规模最大的第二阶段,涉及杨树浦、南市、居家桥和陆家嘴水厂,惠及杨浦、虹口、闸北、静安、黄浦和普陀等区420万人。第三阶段是2011年4月15日,受惠是临江水厂及浦东塘桥、花木、北蔡和浦江等地区150万人。最后的第四阶段是2011年6月15日,在长桥和凌桥水厂;惠及徐汇、长宁、闵行、青浦和普陀等区220万人。至此,约1000万人喝上优质长江水。


大堤2.jpg

大堤2

 

上海饮用水源,原取黄浦江水占70%,长江占30%。到2012年南汇支线通水后,饮用水取水比例翻了个,黄浦江和长江的比例由7:3变成3:7。除金山、奉贤、松江等区和青浦、闵行部分地区,上海将全部用长江原水作为自来水厂的生产原水。

 

青草沙水,涓涓流入上海的千家万户;上海利用长江水的计划继续进行。到2015年,上海喝长江水人口达1500万以上。2018年1月,横沙岛上3.6万多常住居民喝上青草沙的水,标志着上海郊区集约化供水的全面完成。

 

好水知时节。处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正在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