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理发大师一跃成美容化妆品巨头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理发大师一跃成美容化妆品巨头

作者:孙孟英 发表时间:2024-03-01 点击数:62

引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理发行业中,有一个名叫朱博群的人,是同行中人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他由一个普通的理发师成为了理发大师,由理发大师成为一家高档理发店的老板,又由理发店老板一跃成为了我国生产美发美容化妆品行业的巨头,由他研制开发的“散花牌”电烫药水,散花牌洗发水、散花牌洗发香皂等化妆用品成为了抢手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从此结束了我国理发业使用洋人化妆产品的历史,对中国理发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朱博群成为了中国专门生产美发美容产品的巨头。

 

image001.jpg

老板朱博群


高中毕业就当理发师

 

朱博群1898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理发世家,祖籍江苏扬州,字广新,号铭卿,外号小胡子,基督教徒,洋名叫雅格,高中文化,懂英文、法文和希腊文。朱博群从小生活在上海英租界闹市中心三马路(今汉口路)弄堂内的老屋里,虽然家宅不大,但毕竟处于闹市中心,因而使朱博群从小见多识广,繁华的都市生活使他耳闻目睹了花花绿绿世界中的芸芸众生之间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为生存而竞争,为求发展而搏弈,为创新而奋斗。

 

朱博群的父亲在云南路理发一条街上开了一家取名云记的中型理发店,由于那时的云南路附近开设有许多妓院、戏院、书场,茶馆等,使社会上的许多文人墨客,梨园名伶,老板经理,军政要人,大家佳秀,名媛佳丽等,都喜欢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一热闹的娱乐区域里,或演戏、或听戏、或看戏、或是寻求“刺激”等,从而使这一地方成为了上海滩上最有持色的“大娱乐圈”,因而这一带理发店生意特别兴旺,再加之朱博群父亲理发技艺高超,他家的云记理发店每天生意红火,顾客满堂,一年能赚不少钱,一家人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朱博群也算得上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朱博群的父亲是一位读过几年私塾有文化的“严父”,从小教他读“圣贤书”,他6岁起就能够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神童诗》《弟子规》及《千字文》等,因而在那时也算是一个“小神童”。在朱博群7岁时,其父亲听了一位基督徒朋友的话,把他送进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学校纪律严明,教师文化程度高,教材内容新,能学到西方先进文明的思想和理念,还能学习外文,这对小孩的成长很有帮助。朱博群的父亲深知只有学习新文化、新知识,将来长大了才有前途和出息,才能成大器,才能继承家业,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聪明有悟性的朱博群从读小学到高中一直非常刻苦、努力、勤奋,因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并掌握了英文、法文及希腊文,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上海英法两大租界里求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与洋人打交道,多掌握几门外文,使自己将来择业更有优势。那时的朱博群已经比他的同龄人懂事,他深知“功以才成,业以才广”,这“才”字就是“文化知识”,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文化知识,才能做大事和做成大事。1916年,时年18岁的朱博群高中毕业,父亲让他进了自己家开设的云记理发店工作,目的是培养他自强、自立、自信,将来能独挡一面,继承与做大家族产业。

 

朱博群进入父亲的理发店工作是从当学徒开始,先从学习扫地、擦桌子、椅子、镜子,生火炉及烧水等,然后再拜师学习理发技术,也许是朱博群天资聪明或是基因遗传,使他在学习理发技术方面特别有悟性,不到二年就学会了剃各种长短发型和修须刮面,而且还学会和掌握了挖耳、敲背、按摩、接脱臼、翻眼皮取沙子、接头颈落枕等理发中的辅助手艺,使朱博群父亲非常满意,觉得将来把家业交由他接班不存问题。朱博群父亲在儿子学理发技术的同时,还不忘教他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各种门道,更教会他做人的道理。一天下午,有一个女顾客走进理发店气冲冲地说,朱博群当天上午为她吹风梳理的发型不牢固,被风一吹就没型样了,说其不负责任,要求重新吹风梳理,而内行一看便知道这是顾客回家后洗澡遇上水汽发型受潮湿而变型,这不是朱博群的责任,因而他不愿为顾客重新吹风梳理发型。由此,女顾客与朱博群发生了争吵,而且越吵越厉害,眼看快要发生激烈肢体冲突时,朱博群父亲从外面办事回来,立马劝架并当众批评儿子,向女顾客赔礼道歉,并亲自为女顾客重新吹风梳理发型。下班回家,朱博群很不理解父亲的这种“仇者快,亲者疼”的无原则退让和妥协,他认为这是一种软弱,而朱博群父亲直截了当告诉他做人“有理也要让三分”,更何况是对待“自己的衣食父母”顾客。朱博群父亲为了防止儿子年轻气盛做事冲动,不懂得做人与处世的道理与方法,采取的教育方法是“严格管教”,那就是不“宠爱”他,更不庇护他,让他明白干服务工作“明三分吃亏”的含意。为此,父亲给朱博群讲了二则古人的故事: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性格一向耿直刚正,王僧辩驻扎在湓城的时候,是一位拥兵三万的将军,年龄也已四十有余,但魏夫人对他做事有一点不满意,也还要鞭打惩罚,也正是这样,他后来才能创建那么大的功业。梁元帝时有一位学士,聪明而有才华,深受父亲宠爱,但没有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只要他有一句话讲得很精彩,他父亲便到处宣扬,甚至终年称赞不已;但如果做错了一件事,他父亲极力加以掩盖,只是希望他自己日后改正。后来这位学士结婚做了官,自持有才华有本事,不把别人放眼里,高傲自大,盛气凌人,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而且性格暴躁日甚一日,引来众怒,结果因为讲话不够慎重,冒犯了大将周逖,被他抽出肠子,杀了祭鼓。朱博群父亲讲完故事后,告诉他做人不能太强势,得理也要让三分退一步,在为顾客服务中必须做到:热情、主动、周到、仔细、耐心、诚信及谦让,更不能怕吃亏,唯有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满意,假如做不到这些,技术再好的大师傅,也不会博得顾客的青睐。从此,朱博群在为顾客理发服务的过程中,始终不忘父亲的那些谆谆教诲,并把它当作座右铭时刻印在脑海里,在为客人理发时始终做到热情与周到,还要免费附加一些服务项目,如敲背,挖耳或按摩等,让顾客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从而真正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理发行业中有一种“点名理发”,就是顾客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理发师为其理发,在云记理发店里点名要朱博群理发的青年顾客很多,时常会出现别的理发师在空等顾客,而朱博群的理发大椅旁却是顾客排着队等他理发,不少顾客都是慕名从远处寻找到“云记”请他理发,原因是他理出的发型漂亮、时尚、新潮和牢固。有一年过春节,云记理发店门口排起了队,许多人都是冲着朱博群而来,他设计梳理出的“三七开小分头”发型以大气、精神、洒脱而很受当时顾客的喜欢,有人称这种发型叫作“经理式”发型,曾在20年代的上海滩风靡和流行。由此,使朱博群在同行中名声鹊起,云记理发店的名声在消费者中被一传十,十传百地扬名上海滩。那时朱博群手中的“老顾客”数以百计,有人称他为“理发大师”,而此时的朱博群年龄才20多岁,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到洋人理发店偷学理发新技术


image007.jpg

上世纪30年代初的洋人理发店


古人云: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朱博群把这二句话当作了座右铬,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学习不可以一日放松。朱博群就是一个爱学习和好研究的人,他始终不渝地追求上进,不甘后人,更懂得物尽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

 

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市场竞争瞬息万变,谁落后就会被竞争者无情淘汰,这就印证了“不进则退”这句老话。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滩,西风东渐,西方洋商在上海各行各业的市场领域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他们把先进的技术、技能、技法及理念等带来中国,仅在上海的理发行业中就有不少洋人开的美发厅、理发公司、美容院及理发会所等,他们不仅美发美容技术高超,而且美发美容用具先进,化妆品高档,那时洋人理发店推出了一款极具有艺术美感的“波浪式”发型,这种发型非常漂亮洋气,立体感和艺术感强烈,它把人的头发通过修剪出层次,再采用火钳加烫发水可把直头发梳理出从上而下的一道道、一曲曲起起伏伏的波浪,被叫做“波浪式”发型(也有洋人称作水纹式发型),梳理这种新潮发型,会使人变得潇洒、利索、奔放,更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这种发型是根据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构思设计出来的,有动感和立体感,是真正把大自然之美设计到了人体头上,这是由传统的“清洁型理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发”,这是理发业的一次大飞跃,大转变。当“波浪式”发型一推出,很快风靡上海滩,洋人理发店由此门庭若市,生意兴旺。华人理发店因不会梳理这种发型,由此生意清淡,门庭冷落。朱博群也因不会梳理波浪式发型,使云记理发店生意一落千丈,他的一些老顾客也“离他而去”,这使得朱博群心理非常难受,他深感市场竞争就是残酷无情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朱博群面对这样的竞争,每天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研究着如何梳理出波浪式发型,他曾多次在别人的头上反复梳理“波浪式”发型,就是搞不出一道道波浪,他曾多次去洋人理发店“偷学”,还出钱让朋友去洋人理发店美发,而他作为陪客一同进入洋人理发店想偷看洋人操作梳理波浪发型的过程,就是不让他进“操作室”,洋人也注重技术保密,不会轻易让人学到他们的“绝技”门道。好胜、好强及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朱博群就是不愿服输,他要奋起直追,并立志要有所突破,最终超越洋人。为此,朱博群自己花钱充当顾客去了南京路上一家名叫玛塞丽美容院的洋人高档理发店“美发”,“梳理”一款波浪式发型,这叫“交学费”。在洋人理发师为朱博群理发的过程中,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对方理发过程中的每一道操作程序、步骤、手势及技法,并在心里默默地记住。通过“深入虎穴”的一次“实地观察”,聪明的朱博群终于看出了门道,悟出了洋人理发的“奥妙”所在;既先要把头发修剪出一层一层的“层次”,然后随着头发的层次采用火钳加热一层头发一层头发由上而下夹,通过火钳的热量作用把头发夹出一道道波纹状,由此形成了一款波浪式发型。朱博群了解和掌握了这一原理后,自己动手做火钳,把火钳在火炉上烧烫后(要掌握温度)再在假发上试验,结果达到了好的效果,随后再在人的头上试了又试,在全面掌握和运用火钳的操作之后,就开始对外推出了梳理“波浪式”发型业务,再加之云记理发店价格便宜,再次吸引了顾客,生意由此又红火起来,不少在上海经商的洋人也慕名到云记理发店要朱博群为他们梳理波浪式发型。朱博群还是一个善于开动脑筋的人,更有一种创新思维,他要把大自然中的美应用到发式的创意中。大自然中的自然之美充满了诱人的巨大魅力,星如棋布的江河湖海,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的山峦峰壑,一泻千丈的飞流瀑布,广阔无垠的麦浪,天上的朵朵云花等等,都被朱博群视为了设计艺术类发型的“素材”,他先后设计出了“麦浪式”发型,给人有一种风拂麦子起涌浪的动态美感,还根据家家户户煮早饭时灶台烟囱冒出的阵阵袅袅炊烟,设计出了一款“云花式”发型,这种发型采用火夹把一绺绺头发夹成一圈圈圆形,再把圆圈挑成一朵朵散花,就像一朵朵花儿花绽放在头上,给人有一种百花盛开,争妍斗美的艳丽之感,这款“散花式”发型一推出,很受当时消费者的青睐,并且风靡一时,被人叫做“散花式”发型。


image009.jpg

上世纪30年代洋人理发店广告


image003.jpg

上世纪20年代火烫波浪式发型

 

image020.jpg

朱博群设计梳理出的“散花式”发型


朱博群特别好学,总有一种学不厌倦的意志和毅力,他不光在学习理发技艺方面有创意和创新,同时在学习外国语言方面非常刻苦和努力,他为了能同洋人顾客及洋人同行交流无障碍,利用晚上时间花钱到上海扬州同乡会夜校自费学习和深造英语、法语和希腊语等口语,把在读书时学习过的各种外文加以巩固与全面掌握。天赋聪明的朱博群通过努力与刻苦学习,一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希腊语的日常生活用语,为他在日常的理发工作中接待洋人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作用。由于朱博群能讲英文、法文和希腊语,不少洋人顾客也会时常光顾云记理发店理发。华人理发店能吸引洋人来理发,在当时的上海理发业中是绝无仅有之事。

 

大师委身洋理发店当学徒

 

进入30年代,上海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迅猛,理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华洋商人开设的高档理发店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洋商的理发店或美容院越开越大,品位越来越高,洋人的理发技艺与服务项目不断在“推陈出新”,各种各样的新式发型一款又一款地在街头流行,新的修剪法、新的梳理技巧、新的烫法等在不断涌现,朱博群深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如再在自己家开的云记理发店工作,迟早要被“新潮流”所淘汰,必须要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去提高自己的理发技术,方能与时俱进。

 

一个春寒料峭的深夜,蒙蒙的雨丝在漆黑的夜空中漫无边际地飘洒,街上昏黄色的路灯映照着湿滑的路面,悄然如寂的马路上杏无人迹,在无垠的灰色苍穹下大上海显得如此的沉寂与昏暗。朱博群吃完夜宵走出店门漫无目的行走在街上,心里却掀起了一阵汹涌澎湃的思潮,他深感理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再不奋起直追,自己就会在竞争中被洋人对手无情淘汰,自己家的云记理发店也将在外来同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倒闭。一想到此,朱博群深感不寒而栗,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感正在向他袭来,向他家的云记理发店袭来,危机的警钟向他敲响,必须要居安思危。朱博群不知不觉走到了南京路上一家洋人开设的高档大型美发公司门口,他双眼朝大门内看,里面没有人,再看看见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他意识到夜已深,这时一阵寒风向他迎面吹来,使他不由打了个寒颤,也使他脑子里有了一种大胆的想法,到洋人的店里去“学习”。1932年初,时年34岁的朱博群离开了自家的云记理发店,去了由德国人开设的一家高档理发店当学徒,一个曾经的大师傅委身到洋人开的理发店当学徒,这是一件多么大的“奇事”与“笑话”,而且还是一个要继承家业的“大少爷”,朱博群的父亲极力反对,同行中的人也深感不可思议,但是胸怀大志的朱博群不顾父亲反对和同行相劝,义无反顾地选择走自己的路。常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是朱博群要高飞搏击长空啊。朱博群进入洋人理发店后,认真做事,刻苦学艺,低调做人,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店里做各种卫生工作,帮助洋大师倒水泡茶,擦镜子抹镜台,中午洋大师忙来不及打饭,他总是主动围着他们“办事”,从而博得了洋大师和洋老板的喜欢,洋大师们都愿意教他各种各样的理发技术、操作程序、梳理方法,使朱博群掌握了各种理发技艺和操作方法。洋人理发师梳理女子大波浪发型特别漂亮好看,波浪一层连接一层,而且浪峰高,波浪大,起起伏伏有动感,充满艺术的美感。然而,梳理这种长波浪发型不仅需要技术好,而且必须要掌握技巧与方法,就是先要把头顶部头发打结成横向圆筒子,后把下部头发一绺绺盘成一排顺向扁圈和一排逆向扁圈,再经过吹风机吹干后再拆开发梳,顺着头发丝纹流向梳理及吹风定型,很快形成一款大波浪发型,这就是梳理大波浪发型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与工序。朱博群是一个有悟性和灵性的人,原本就有扎实的理发技术,很快就掌握了烫发和梳理波浪式发型的技术。为了很快上手为顾客烫发梳理波浪式发型,朱博群就利用空隙或打烊后时间,在洋美女服务员头上试烫发型,并梳理各种大小波浪式发型,而且梳理出的发型必须达到自然、松柔、灵动及立体感强等完美效果。由于在朱博群的刻苦认真与努力下,他的烫发梳理波浪式发型的技艺很快提高。有一个礼拜天下午,店里来了一帮要参加舞会的洋女郎,由于人多其他洋理发师忙不过来,洋老板就叫朱博群为洋女郎烫发。朱博群为一位长发女郎剪发、卷发、烫发……最后为洋女郎梳理出了一款“三七开长波浪发型”,而且波浪清楚、发丝流畅、松柔涌动、立体感强,头头摇弋,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洋女郎照着镜子越看越满意,越看越称心,在一旁的其他洋美女也都夸朱博群美发技术好。此后,朱博群成为了洋人理发店里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不少洋人女顾客成为了他的“老主顾”。朱博群还有一个“爱店如家”的好习惯,晚上别人下班回家,总是最后一个走,帮着老板记账算账,整理设备设施,检查安全,从而博得了洋老板的高度信任,洋老板有时不在店里,就把管理企业的工作交给他负责,包括进货购物都由他负责,把他视为“自己人”。朱博群在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其实也在洋老板处学到了管理和经营企业的方法、措施和理念,对朱博群来说受益匪浅,这就好比朱博群如同获得出国在外学习的一次机会,对他的帮助非常之大。1935年底,朱博群从洋人理发店“学徒满师”后,谢绝洋老板挽留,被由华商开设在贵州路与南京路口、取名绮华的高档理发店老板以高薪聘请,由于他技术高,理念新,懂先进的管理,被绮华理发店的股东们一致推举为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绮华理发店的一切日常工作。朱博群接手绮华理发店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之后,他首先为企业制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其中一条规定员工上班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开一个班前会,把各项事宜告诉大家,同时还制订了奖罚制度,对于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工作中出现差错视情况加以处罚,还设立了顾客意见评议簿,假若顾客对某理发师或服务员有不满意,可留言,视情节轻重作出适当处罚。同时还建立了末位淘汰制,连继三个月营业额在全店最后一名,就被淘汰出店。由此,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使企业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迅速提高,营业额大幅度上升。这样一整套管理措施的出台,使企业在管理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些都是朱博群从洋人处学到的先进管理方法。在经营方面,朱博群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有美容护肤,头发保养,西式“卷曲式”发型和“水纹式”发型及“大波浪”发型,从而深受不同消费者的喜欢,当时不少著名的电影明星胡蝶、徐来、严月娴、王人美、黎莉莉等都去绮华烫波浪式发型。由此,使绮华理发店同洋人理发店在市场抢占中平分秋色,营业额一再直线上升,更使绮华理发店的股东们个个满意和高兴,纷纷夸朱博群有思路、有方法、能力、有才干及有真本事。然而,欧美西方很快又开始流行电烫大波浪发型,上海的洋人理发店也紧跟市场,及时推出了大波浪发型。电烫大波浪发型的特点是采用化学药水抹在头发上,再用小木杠子把头发一层层地卷起来,尔后通过电夹子产生高温,使头发变得曲卷,之后再通技术与艺术梳理,使头发形成波浪式发型,这种发型牢固、自然、大气。当人们从洋人的电影与画报中看到洋人男女电影明星烫着漂亮的大波浪发型显得潇洒、大气与高贵时,纷纷爱上了烫大波浪发型,使掌握这一技术的上海洋人理发店生意一下子又兴旺了,门庭若市,朱博群见状后,认为绮华理发店必须要掌握这种烫发新技术,否则就无法同洋理发店竞争。为此,朱博群利用曾经在洋人店里“当学徒”时交的洋理发师朋友关系,花200大洋私底下购买了电烫机,并花钱请洋大师上门传授烫发技术,从而使绮华理发店成为上海滩上华人理发店中第一个推出西洋电烫大波浪发型的理发店,当时又有许多大牌美女明星如王汉伦、林楚楚、白虹、陈玉梅等光顾绮华理发店捧场,朱博群都亲自为她们电烫梳理大波浪发型,由此,朱博群的名声在上海华人理发行业中名声大振。


image011.jpg

上世纪30年代洋人理发店里的电烫机


image025.jpg

朱博群为明星胡蝶烫短波浪发型


image027.jpg

朱博群为明星黎莉莉烫长波浪发型


image005.jpg

上世纪20年代女明星流行波曲式发型

 

当了老板为行业发展不断出新招

 

朱博群是一个雄心勃勃之人,一直有创业当老板的想法,他明白;一个人为别人打工是没有前途的,仰人鼻息、看人颜色当个代理人经理也是不会长久的,随时有被股东辞退的可能性,只能算是一个“临时工“,肯定干不长,他要自己干,要自己走创业之路,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常言道: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朱博群要“下海当老板”,准备在人生事业的大风大浪中劈波斩浪,搏一搏命运与前途,他深信“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1936年秋,朱博群辞退了绮华理发店总经理之职,也不愿继承自己家的“理发店产业”,自己集资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靠近西藏路的闹市中心开设了一家大型高档的理发店,取名大光明理发店,所有设施设备全部采用进口的先进洋货;美国的铜底盘旋转靠背理发大椅,美国的高风力高热量铜吹风;英国的双飞牌剃须刀、手扎刀及剪刀;法国的香水、洗发水及化妆用品等,全套“西化”用品用具;所聘的美发美容师全部年轻化,男子要长得英俊,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理发技术要好;女子要长得漂亮,身高一米六五以上,美发或美容技艺要高。为了达到高档企业的高要求,朱博群不惜一掷千金把被聘的新员工全部送入意大利人开设的理发技术学校进行西洋技艺培训,同时还请外语老师为他们上英语与法语课,在短时期内学会和掌握服务工作中的常用外文会话,以便于企业对外营业后能接待洋人顾客。这样的理发店真是起点高,档次高,品位高。也许是从小生活在闹市中心见多识广,还是天生人聪明有悟性,使朱博群很有超前意识,他在企业开张前就在上海的不少媒体上大做广告,加大对新企业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企业开张那天,店门口摆满了一排排大花篮,红地毯铺到了南京路上,并大放鞭炮,请乐队大吹打擂,把附近的商业氛围渲染得热热闹闹,吸引了无数路人驻足观望,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与广告作用,使在场看热闹市民都称赞大光明理发店老板大手笔。朱博群开店走的是精品与高端经营之路,电烫波浪发型收费5块大洋,大大高过了洋人理发店的价格,顾客进门实行四递:递巾、递茶、递报、递烟,顾客在烫发时有服务员为顾客擦皮鞋,烫完发型或理完发,再由服务员为顾客掸尘与递巾(擦脸),使顾客干干净净,精神饱满离开理发店。朱博群的这套周全的服务方式,赢得了上海滩上有钱的商贾巨富消费者的青睐,不少顾客把到大光明理发店理发、烫发视作是一种身价与品位的体现。朱博群对事业的追求有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他为了使服务人员在实践操作中有一套规范的样板,就把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通过文字编写出了《理发操作七十二套程序》一书,详细讲述了规范操作过程中的每道细则,使员工在为顾客服务中更加规范化。朱博群的这一本“程序书”后来被上海理发业同业公会作为样板在全行业中推广。朱博群还有一种居安思危感,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时刻掌握欧美西方的美发业动态,他每年都要托洋人朋友从国外购买各种画报,以此掌握西方发型的变化与潮流,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开阔视野,增加创新灵感,不断设计出各种新式发型,引领市场潮流。由朱博群独立设计出的并最有代表性的新式“散花波浪式”发型,以波浪起伏,发纹蓬松,轮廓饱满,动感自如,立体感强而再次风靡上海滩,深受同行与消费者的好评与喜欢。朱博群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断出高招,他为了提高员工在美发美容方面的理论水平及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理发与美发的关系,自己创办了理发杂志《美容之光》,以此来增强业内外人员对美发美容知识及艺术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起到了对企业的广告宣传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效果极佳,使消费者了解到美发美容中的新颖化、美丽化、高雅化及艺术化。更使大光明理发店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高档化”与“品位化”的象征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image029.jpg

大光明理发店漂亮的店堂

 

他又一跃成为妆品行业的巨头

 

朱博群是一个非常善于捕捉商机的商人,他在日常经营理发业的过程中意识到,中国的美发美容化妆用品都是依赖从英国、法国及美国等西方国家进口,还没有一个华商专门经营理发业专用的美发美容化妆用品,特别是烫发必用的烫发药水、洗发香皂等,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朱博群打算涉足这一化妆品领域。

 

30年代,是上海美发美容业最繁荣的年代,也被称为摩登时代,各种大小理发店、美容院及理发公司如雨后春笋,布满街头,而那时追求西洋之美的时尚男女都喜欢学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的摩登模样,烫各种各样的西式发型。由此,促使了理发业的发展,仅上海每天要消耗掉的美发美容化妆用品无法估量,利润有多丰厚已不言而喻。朱博群瞄准了这一市场,打算开一家专门生产美发美容所需用的化妆品工厂。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朱博群一个不懂化学元素的理发师想要开一家化妆品厂,在别人眼里那是成了疯子,是痴人说梦,患上了想发大财的妄想症,不少亲朋好友都劝朱博群不要冲动,开一家化妆品厂需要大量投资,一个外行是不可能成功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投下去的钱打水漂。但充满激情与理想的朱博群就是要闯出一条新的事业之路。朱博群信教,在教堂做礼拜时与不少洋人基督徒成为了好朋友,其中有一个在上海做化妆品生意的希腊商人台斯·达洁斯同朱博群是好朋友,他的不少化妆品专门提供给朱博群的大光明理发店使用,他俩由此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友情,再加之彼此了解对方,大家都有诚信度,朱博群就把打算开办一家化妆品厂的想法告诉达洁斯,并希望同他合作,合作条件是投资所需的全部资金都由朱博群承担,达洁斯出技术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两人一拍即合。


image035.jpg

上世纪30年代美女做化妆品广告代理


希腊商人达洁斯曾是一位研制化学产品的专家,在美国读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化妆品公司当工程师,他被公司外派来上海考察之后,发现上海的商业非常繁荣,对他很有吸收力,其回美国后就辞退了工作,与人合作来上海做化妆品代理生意,眼下中国好朋友朱博群要同他合作开办化妆品厂,对他来说驾轻就熟,用上海话来说“小菜一碟”,他非常乐意,毕竟他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那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不能错过。1939年,一家规模不小的化妆品工厂在大沽路上拔地而起,这是由中国商人独立投资开办的第一家生产美发美容专业产品的化妆品厂,由于朱博群在做理发师时设计出的一款“散花波浪式”发型很流行,因而取名“上海散花化学工业社”,注册商标为“散花牌”,这是便于打响企业品牌。化妆品厂开始生产后,主要生产理发行业最紧俏的电烫药水、洗发香皂、洗发水及香水等散花牌系列美发美容用品。特别是生产出的散花牌烫发药水因其烫出的头发自然光泽,卷度强,头发柔和,比进口的同类洋产品综合质量好,价格便宜,经用户使用后一致称赞散花牌电烫药水好,故而很快受到理发业老板和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快速抢占了上海市场,压倒了洋货电烫药水,并很快又推销到了全国各地及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朱博群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他的这一“举动”再次让人刮目相看。为了扩大产品种类,朱博群又生产出了多个化妆产品,分别有:“散花牌染发药水”“散花牌洗发液”、“散花牌香膏”、“散花牌奎宁止痒水”、“散花牌剃须膏”等,这类产品一推向市场,很受理发店、美容院及消费者的欢迎,同时终结了我国美容美发行业一直使用洋人生产出的化妆用品历史,发展起中国的化妆品产业。


image033.jpg

各种散花牌美发美容产品


image031.jpg

美女用散花牌烫发药水烫出的波浪式发型广告


朱博群由一个理发名师、理发店老板,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化妆品巨头。

 

他是一位守规矩的好老爷

 

古人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朱博群始终把墨子的这两句话记在心中,作为一个大老板及一家之主的大老爷,他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在企业里上班,他不允许职工浪费一滴水、一小块原材料;在家里他不允许孩子们浪费一颗饭粒一度电,从细微和小事中抓好对他们的教育。朱博群有个小儿子小名叫宝宝,长得特别漂亮可爱,其母特别喜欢,总是在暗底下给予他特别“照顾”,时常偷偷给他零钱花,他要买啥母亲都依着顺着,从不打“回票”,非常宠爱与溺爱他,哥哥姐姐见弟弟宝宝人小什么事都让着他,从而养成了一种“霸气”,在家里有时变得不讲道理,仿佛小皇帝一个唯我独尊。有一天中午吃午饭,哥哥姐姐们都觉得饭菜不错大家吃得很香,但弟弟宝宝硬说家里的饭菜不好吃,要母亲陪其到饭店吃糖醋黄鱼,那天母亲身体不舒服也就不肯陪他上饭店,这下把宝宝气坏了,他竟然大哭起来,还把自己碗里的饭倒在地上,哥哥姐姐实在看不下去都批评他,没想到宝宝竟然用手狠狠地把桌上的菜一碗碗地倒桌上,就在这时父亲朱博群从外地办完事回家,看到这一幕情景一下愣住了,他万没有想到自己宝贝小儿子如此浪费及蛮横,长大了还得了,不由火冒三丈,冲过去就是一顿狠狠地打,没想到母亲和哥哥姐姐上前劝父亲不要打,为宝宝说情,理由他人还小才7岁,这使父亲朱博群更加生气,把所有家庭成员都训斥了一顿。晚上,朱博群开了一个严肃的家庭会议,他先批评妻子过于宠爱小儿子宝宝,此后把大儿子痛骂了一顿,认为大儿子是家里弟弟妹妹的榜样,火车头没有开好,没有尽到做大哥的责任管好自己的小弟弟,并作出一个决定,凡弟弟妹妹在家里做错什么事,父亲第一个就找老大试问,如父亲不在家里的时候,长子为父,做大哥的必须替父亲管好弟弟妹妹,担起做大哥的责任。从此,弟弟宝宝在大哥的管教下开始“规矩做事做人”。朱博群对子女在学习方面也抓得非常紧,时常要翻他们的书包,检查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在他的儿女们在其严教下个个读书成绩优良,后来都成为了大学生;有的继承了他的产业;有的自立门户成为了其它行业中的老板、医生和老师。为此,朱博群常对人说:我的事业是成功的,但更成功的是我把子女们培养成了有出息之人。妻子夸朱博群:“我家男人是一位勤俭节约及守规矩的好老爷。”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