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主编的话

朱大建


cover_index.jpg上海纪实2016年第三期今天上线。

 

本期“在场”栏目刊发5篇作品。


本期头条刊发郭浏写的《我每夜思考,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话上海作家实录》一文。8月17日至8月2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应邀参加了2016上海书展和2016上海国际文学周。8月19日上午她与北大教授陈晓明共同做客思南读书会,8月20日她在上海书展现场为读者进行签售。8月22日的下午,她造访上海作协爱神花园,与上海作家们进行了简短却深入的对话交流。此文便是对话交流的实录,很有价值,值得一读。


孙小琪的《一座城市的合唱——上海业余合唱现状描述》一文,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各个合唱团,作了详尽的采访。当下的上海,很流行合唱。在职的人在唱,退休的人也在唱。据作者调查,目前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登记的能保持正常排练的合唱团有14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是老年人。除了大中小学教育系统的学生合唱,目前上海的社会合唱团员,大部分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目前已退休在家,衣食无忧,有闲暇,有精力,聚集在一起,愉悦身心,满足爱好。还有一部分是在职白领,如上海女记者合唱团,成立有20年,成员几乎覆盖上海各个主要媒体,唱歌的同时,做慈善事业,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慈善之星”称号。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一首《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的歌,气势磅礴的8个声部的大合唱,和谐的声线加上搞笑的歌词,笑翻了全场,在网上一夜走红。喜爱歌唱,快乐歌唱,在上海已蔚然成风,合唱,尤其是多声部合唱的普及程度,可以视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检测标准之一。


王萌萌的《大国工匠的大飞机梦——记上海飞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写了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哪怕再微小的细节也要全力以赴地苛求极致”的高级技师胡双钱。他的名言是:干活要凭良心。他曾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十名获奖人中,他是唯一一名一线技术工人。他做到了“36年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百分之一百合格”,没有出过任何一个纰漏差错。多么可爱的一线工人!多么可贵的工匠精神!


李动的《上海迈考尔,与儿子一起成长》,写了一个上海反扒能手、女神探陈峥的故事。她身高只有1米50,体重只有88斤。就是她,转战在公交车厢反扒第一线,技术从生疏到娴熟,再到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她身怀绝技,无论什么扒手,都逃不过陈峥的眼睛和身手。十多年来,她和搭档一起,冒着危险,在公交车厢里抓捕了1100多个扒手。但陈峥又是母亲,工作之余,她还要抚育儿子,她与儿子之间的相互勉励共同成长,读来让人温暖又感佩。


张志萍写的《当“一把手”变成“一霸手”之后——原上海健康职业学院院长巫向前贪污受贿纪实》,记叙了有着众多亮丽头衔和光环的巫向前,在背地里却干下许多龌龊勾当。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心态失衡,从眼红到心黑,一直到失去自由时的痛哭流涕,读后令人感慨不已。


本期“弄潮”专栏刊发3篇作品。


陆幸生的《郎平什么时候最动人》一文,作者从电视上看到郎平率领中国女排获巴西奥运会冠军的飒爽英姿,想起16年前与现已去世的女作家陆星儿一同采访郎平的往事,听郎平讲体育的残酷和体育的魅力,看郎平怎样平衡赛场上的霸气大气和赛场下的女人味书卷气。郎平什么时候最动人?读后自会知晓答案。


江胜信的《一生结缘敦煌学——方广锠30多年潜心整理敦煌遗书,为振兴中华学术铺路》一文,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学的学术园地。方广锠是任继愈的博士生。任继愈先生指引他从敦煌学切入佛教文献学。任继愈交给方广锠的任务是清理敦煌遗书,找出未入藏文献。方广锠谨遵师嘱,沉潜笃实,从容含玩,脱胎换骨,化蛹为碟,孜孜不倦,皓首穷经,半生相随,苦乐交融。他赞成季羡林的观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为敦煌在中国,中国学者就有责任做得更多一些。30多年过去了,方广锠仍在为振兴中华学术辛勤铺路。


邱曙东的《孔利明,上海职务发明最多的人》,写的是宝钢职工孔利明,获职务专利发明达425项,其中获上海市奖项176项,获国际和国家金奖37项。孔利明自小起,母亲就教育他“金山银山不如薄技在身”,在母亲鼓励下,他自己装配收音机,电视机,照相机。到宝钢后,他的发明、技术改进被日本专家赞为“大大的人才”。45年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73亿元。中国企业太需要孔利明这种“凭手艺吃饭”的人。


本期“万象”刊发两篇作品。


孙建伟的《知识化专业化的职业新农民——松江家庭农场主小传》是松江家庭农场主的集体亮相。农村实行农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土地开始有偿流转,朝种地能手集中。2007年,家庭农场在上海松江首创。如今,松江1206户家庭农场主,经营着80%的农田。一些经营得法的农场主,年纯收入已达30万至60万元。他们有车,还在城里买了房,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是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化的职业新农民,预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聂崇彬的《残缺的金子还是金子》,写的是一位离婚的美女和一位肢残的小弟弟级别的未婚男子的恋爱结婚心路,从相识、相知、相爱、相处,一直写到相伴。祝福女主人公甜蜜的爱情生活,愿你们永远恩爱永远甜蜜。


本期“记忆”栏目刊发3篇作品。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王琪森写了《孙中山与上海》。孙中山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到去世的1925年,14年中,有近10年在上海度过。这位民主革命的先驱与上海感情很深,把上海当成他的第二故乡。一位伟人和一座城市产生不解情缘,上海给了孙中山很大支持帮助,上海也因孙中山而更精彩更添影响力。


于伶是现代著名剧作家。孔海珠的《于伶东江历险记》,写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后,于伶、茅盾、邹韬奋等200余名进步文化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安排及东江游击队的护送下,从香港撤退到广东东江抗日游击区的惊险历程。通过日军岗哨,路遇日军士兵,碰到小股土匪,于伶等文化人既要自我保护,还要保护队伍中的美丽女演员。


何晓鲁的《火箭坠毁之殇——记开国上将张爱萍》,写活了性格鲜明嫉恶如仇、断了骨头也不会趴下的张爱萍将军。张爱萍在文革中的遭遇一言难尽。1967年他被造反派从医院中抓走,连续批斗关押折磨了五年,一直到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张爱萍重新出任国防科委主任,迅速恢复了被耽误的国防科研,但他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又一次被打倒。


本期“往事”专栏刊发3篇作品。


著名作家欧阳山儿子欧阳燕星写的《偷得浮生大串联》,回忆了1966年他还是中学生时,从广东到上海,转赴北京大串联,受到毛主席检阅的经历。50年过去了,作者诙谐幽默,语态平和,但仍然可以读出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反思。


袁念琪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和他的乒乓球》,让我们回想起这个中国的第一个乒乓球男单冠军。他在1958年级喊出“三年内夺取世界冠军”的口号,结果在1959年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战胜匈牙利选手、前世界冠军西多,获得男子单打圣·勃莱德杯。而后,才有了庄则栋的连续三届男单世界冠军。容国团先后担任中国男乒、女乒教练,都率队夺得了团体冠军。这个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引领者、大功臣,却在文革中被逼上吊自尽。1978年,国家体委召开大会为容国团平反,如今,在容国团的家乡珠海市,竖立起一座容国团的雕像。


容子的《收复南沙群岛纪实》一文,由作者搜集详实历史资料编写而成。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命名、开发、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到近现代,南沙群岛先后被法国、日本侵占了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政府根据《波茨坦公告》,由中华民国海军乘坐美国按照“租借法案”赠送中国的驱逐舰,收复了南沙群岛,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立碑纪念,派兵驻守。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自从发现南海海底蕴藏丰富资源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受到质疑和挑衅,但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不可能被改变。


本期“亲历”栏目刊发周励的《南极旅行记——寻找探险先驱斯科特、阿蒙森和沙克尔顿的足迹》,作者周励多次去南极旅游。2016年春节参加200名中国人包船“南极三岛巡游”,还去了中国长城站参观。我很喜欢作者结尾处的这段充满诗意的文字:“南极是那么美丽,美丽得几乎让人窒息;南极是那么纯净,纯净得令人敬畏!南极行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旅游,不仅仅是一次观景,它更是一次朝圣膜拜,是一次心灵洗礼。”


本期“风情”栏目刊发2篇作品。


龚静的《西门,西门(一)》纪实体长篇随笔,记录了嘉定西门大街一带的历史文化风貌,记录了当时的市井生活气息,有生活质感,有历史纵深感,怀旧气氛浓郁,有诗意,文字优美。作者笔下的场景器物及老建筑,现在大都已走进历史消失不见,反映出时代及生活变化的迅猛剧烈。本刊将分四期刊登该长篇随笔。


李力的《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回忆了他与苏州河结缘的经历。作者小时候就家住苏州河附近。工作后单位又在苏州河边。新买的房子,是苏州河边的河景房。苏州河黑臭的河水已成记忆,苏州河正在成为一条绿色生态的河流。

  • 我每夜思考,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话上海作家实录作者:记录整理:郭浏
  • 一座城市的合唱 ——上海业余合唱现状描述作者:孙小琪
  • “大国工匠”的大飞机梦 ——记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作者:王萌萌
  • 上海麦考儿,与儿子一起成长作者:李动
  • 当“一把手”变成“一霸手”之后 ——原上海健康职业学院院长巫向前贪污受贿犯罪纪实作者:张志萍
  • 郎平什么时候最动人作者:陆幸生
  • 一生结缘敦煌学 ——方广锠30多年潜心整理敦煌遗书,为振兴中华学术铺路作者:江胜信
  • 孔利明,上海职务发明专利最多的人作者:口述:孔利明 文字整理:邱曙东
  • 知识化专业化的职业农民 ——松江家庭农场主小传作者:孙建伟
  • 残缺的金子还是金子作者:口述:黄玲 文字整理:聂崇彬
  • 孙中山与上海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作者:王琪森
  • 于伶东江历险记作者:孔海珠
  • 火箭坠毁之殇——记开国上将张爱萍作者:何晓鲁
  • 偷得浮生大串联作者:欧阳燕星
  • 人生能有几回搏—— 容国团和他的乒乓球作者:袁念琪
  • 收复南沙群岛纪实作者:容子
  • 南极旅行记——寻找探险先驱斯科特、阿蒙森和沙克尔顿的足迹作者:周励
  • 西门,西门(一)作者:龚静
  •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作者:李力
  • 微@电影
  • 微@视觉
  • 微@音迹
  • 微@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