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小京胡,大名堂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小京胡,大名堂

作者:江妙春 发表时间:2018-09-18 点击数:384

楼庄东悉心传播京胡文化


在某点找到支撑自己的欢悦,走心施展开去。楼庄东调侃自己,做了一件“不正经”事,忽忽一个甲子不止,却没有丝毫后悔。


2010年开始,因缘际会,厚积薄发缘故,楼庄东走上了为京胡著书立说、传播胡琴文化的快车道:上海远东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3家媒体机构,先后为他出版3部关于京胡的著作:《中国京胡与琴师》、《杨派唱腔琴谱集》、《珍琴流芳——2017楼庄东京胡藏品展》,字数累计超出100万,远东版的书,同年获上海出版基金资助、被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收入词条,得到权威机构权威认定。


mmexport1535867332449.jpg


上海电视台紧锣密鼓赶拍一部京胡专题片《中国乐器第二季》,耗时半年多,辗转于京津及港台地区采访拍摄,记载抢救京剧界专业琴师奇闻轶事。楼庄东不是梨园人士,却因与京胡关联度太大,被电视片编导相中,一再要求提供他与京胡关联的资料,照片、文字、实物等等。这部制作已近尾声的电视片约长近一小时,不日即将播出,所记录下的京胡故事,也会印证这个乐器的名堂多多。


mmexport1535867355084.jpg


京胡属于我国民族乐器里的一种弓弦乐器。胡人拉奏的胡琴应该在明朝或更早就传入了中原地区,经不断改进而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京胡。


京胡是京剧声腔伴奏的核心乐器,也是京剧乐队的核心领袖。京胡个头虽小,简单的琴担、琴筒、弦珍、马尾弓组合,演奏声音却极为响亮和具有穿透力,是戏园子里不可或缺的音乐之王。刘曾复老前辈这么夸赞京胡:如果没有这一极具个性化的乐器和操奏它的琴师,我们不知道京剧会是怎样一种状态。京胡比其他乐器更能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熨贴结合,完美体现京剧唱腔韵味特色,因而成为京剧理想的主伴奏乐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三庆徽班奉旨来到京城参加祝寿演出大获成功。一时京城盛行徽班,徽班里安庆艺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融文武昆乱于一炉,逐渐融合发展而成为今天的京剧,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大体系,随着皮黄体系的丰富和延申,京胡应运而生。


一、国家大剧院首开个人展先河


2017年2月15日下午3点。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举行“珍琴流芳——传世京胡撷萃"展览开幕仪式。开幕前约半小时,来自京津沪各地的京剧圈内外艺术同人及爱好者至少近四百人云集现场,见证民间艺术有心人一个难得瞬间。


早在2010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海闵行博物馆、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联合举办“浦江京韵——2010京胡遗珍展”开幕式暨“京剧之友雅集”。是日,楼庄东京胡展览开幕消息,在《新民晚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出。胡琴成功展出一个月的先后,楼庄东渐渐开始了他由京剧琴票向胡琴收藏、研究、传承的方向华丽转身,当年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一是展览成功,开了上海京胡展先河;二是他以京胡琴票及收藏家双重身份,赴京出席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举办的艺术论坛暨《琴韵——京胡艺术论文集》首发式及理事会。他一篇关于京胡起源文章,被收入研究会论文集中,同时被选为京胡艺术研究会理事,与国内专业京胡演奏家等同享艺术殊荣。第三是《中国京胡与琴师》一书,刚出版三月就销售一空,研究会为每位成员发放一册。送至北京的200本图书上,“本书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出版”一行黑体字,格外醒目。有消息传来:酷爱京韵的老领导朱镕基通过研究会及秘书的传递,也得到了此书。那年,研究会部分成员有幸去往西山,与朱镕基同赏京剧。琴师队伍里的楼庄东居然被朱镕基认出来,因为高兴,朱镕基单独与楼庄东合了照,还赠送自己签名本新书,打趣道:你是收藏家,不要把我的书只当藏品呀,周边听到人都被朱镕基的幽默感染。


应了得道多助老话,有过上海京胡展览成功先例,楼庄东在朋友相助下,抵达北京大剧院后,按照布展要求,马不停蹄张罗起各个细微末节的琐碎事务来。这个艺术沙龙展厅专业标准及要求,严苛的让人不可思议:一把京胡,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随意摆放,张挂高度,射灯角度,极有讲究,丝毫没有半点通融余地。随行布展的几位朋友事后回忆,那个累啊,不单体力,更兼心累。突击布置展厅的两天里,一把琴或上墙、或入展览橱窗,反反复复不知多少趟,说是吹毛求疵毫不过分,一丝不苟的结局,是开幕式前,50把名贵老琴,在迥异多姿背景下,接受各方人士审美目光和要求,看着嘉宾云集、纷纷赞许神情,楼庄东紧绷的脸,有了难得的舒缓和笑容。央视戏曲采风编导刘连伦与伙伴们,提早半小时,架好摄影器材候在开幕现场。首都主要媒体记者出现在艺术展厅,为京胡首展发出惊叹:两根丝弦,振颤一部京韵史,京胡展览的相关消息图片,迅即传至艺术业界内外。


mmexport1535867370957.jpg


2017年3月7日下午2点光景,楼庄东完全意料不到,会有这样的事与自己撞着:电视剧《大宅门》中,那支勾魂摄魄、反复贯穿于剧情的京胡曲主奏者、中国戏曲学院京胡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彩云,要带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系六十多名学生来参观京胡展览。大剧院的参观规则非常严格,开幕仪式当天,一位工作于京城、酷爱胡琴艺术的权姓律师,兴冲冲闻讯想为楼庄东捧场,在剧院外的鲜花店买了一个大花篮,满心指望为这个独到风景线添一点亮色,不料入场口被工作人员婉拒,怎么说都没用,只能愣愣地丢下鲜花、空身入场。王彩云是京剧界艺术大咖,但大剧院门卫丝毫不予通融。楼庄东赶紧与主办方沟通,迅即从多个进场口协调凑齐邀请函,等王彩云和其他老师率学生乘坐大巴士到,减少了好多环节,顺利入场。剧院工作人员也纳罕,怎么一个业余琴票的个人乐器展览,竟然让高等学府的专业教师、学子来专程观赏了。当天正是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交通的管制和变化非常复杂,好在师生们观赏艺术的心情急迫,又遇这么一个难得机会,学子未来就是各专业团队骨干主力,此刻走出校园、跟随专业导师王彩云、蒋莘等,逐个展厅观赏品鉴,对胡琴的浓郁兴趣。楼庄东凭着积累,面对师生们好奇且接联不断提问,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这把胡琴样子怪怪,用的是紫罗汉竹做成,已经一百多年历史啦。”说到先贤老琴“特材制琴”、“纪念版琴”及“慈严遗琴”等,楼庄东瞳仁里放光,欣慰自己遇到了胡琴艺术的真正知音,这么多学生自发围拢来,刨根问底,兴味十足,足见自己多年追寻,是桩有意义的大好事,作为南方琴票,有一种自豪感,能来国家大剧院参展,说明国家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其实,京津沪及很多地方隐士高手太多,收藏京胡也不例外。自己的藏品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是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呼吁更多的同道中人更关注胡琴文化、重视传统艺术”。京剧诞生200多年期间,很多京剧表演大师与京剧艺术交互成长,梅雨田、孙佐臣、徐兰沅等一代京胡名家操琴艺术,不仅出色烘托了艺术家们的表演,更为京剧音乐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京胡发展见证了整个京剧的历史进程。说起一段段胡琴故事、描绘一幅幅京剧鼎盛时期的历史画面,深深吸引在场人士,不知不觉过去了两小时,似还意犹未尽。展厅里,师生们沙沙脚步声、流连忘返的步履和求知若渴的张张青春脸,久久叫人难忘。


mmexport1535867314220.jpg


二、情系一生的慈严遗琴


楼庄东上小学,是校乒乓球和口琴队员。文体不分家的道理今天依然没过时。楼家是宁波书香门第,父亲楼邦达是杨浦区一所小学教员,叔叔楼邦彦是北京大学法律系著名教授。楼庄东眼中的父亲,平凡、正直、朴实,属于铁杆琴票,拉京胡一生爱好,拉京胡从不要报酬。从小小京胡里找到神奇感觉、为戏友和社会带来欢乐吉祥,是楼家两代人共同心声和做派,从未变味。


楼庄东康桥地区寓所里,一间应该用作书房的屋子里,放着5只明清风韵的书柜,里面码着整齐的京胡队列,细细数过去不下一百多把。他用博物馆的陈列样式,标注每把琴的来历、年份、特性,先贤老琴、特材制琴、纪念版琴,而其中母亲赠送的一把黑紫竹老琴,对楼庄东有着特别难以述说的情缘。母亲丁曼倩,虽不唱戏不拉琴,却是京剧忠实粉丝,支持家庭票房活动。60年代中期之后,传统京剧已全面禁止,活跃已十多年的楼氏票房没有停止,改唱现代戏。楼庄东在这个热潮里耳濡目染,受父辈启蒙及亲炙,京胡演奏水平也与时并进,进步飞快,让人称赞连连。


mmexport1535867350221.jpg


文革来临,楼家京剧票房自动解散,学校停课,“样板戏”一枝独秀,楼庄东的母亲怕儿子外出惹事,叮嘱他在家学拉“样板戏”。才十几岁的他因为上心,很快把风靡一时的《红灯记》、《沙家浜》等旋律唱腔拉得滚瓜烂熟。不久,“上山下乡”高潮到来,楼庄东凭借着京胡技能,如愿以偿考入浙江宁波京剧团,成了专业琴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需要添置一把称心称手的胡琴,这让全家犯难了:拮据的家境靠父母微薄的收入苦苦支撑着,庄东的大姐、大哥“文革”前就去了外地工作,长期接济两个弟妹读书费用,根本没有多余资金可用于购买乐器。可是没京胡怎么去宁波操琴谋生呢?恰在此时,一位楼庄东小时候的胡琴玩友,家里有把老琴准备出让,估计也因家境贫瘠无奈所致,急着换成现钱。母亲看着儿子苦苦企盼的眼神、听着非要买琴的迫不急待理由,轻叹一口气,掩饰着家中拮据的苦涩,答应去想办法。对于月薪仅10元的母亲而言,18元钱,对家庭是半个月生活开销啊。两天后,母亲把儿子拉到一边,小心翼翼从内袋里拿出一个旧信封,嘱咐快去把琴买来吧。已经懂事的儿子,从母亲勉强笑容里读到了苦乐况味,既高兴又怅惘,接过皱巴巴3张5元、3张1元纸币卷成的买琴款,冲出门外。琴拿回家后,才知这是从不轻易借钱的母亲第一次向邻居开口……这把伴随楼庄东走南闯北半个多世纪的老琴,永远是他心头丰碑,沉甸甸的。他第一本书《中国京胡与琴师》封面上,老琴凹凸遒劲品相里,其实寄托了他对慈母无限思念和感恩心绪。


mmexport1535867338322.jpg


这部耗时六年、辗转京津沪等多地寻寻觅觅采集而成的他的第一本书,2011年初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当年获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出版,同年6月被《中国京剧百科全书》收入词条,明确为京剧研究资料,获得权威机构权威认定。在远东社历史上,同一书同年获两项殊荣的,绝无仅有;而进入百科全书,是多少学者梦寐以求的心愿,可遇不可求的。


翻阅这本有梅葆玖、尚长荣、李慕良、燕守平等38位名家题词、收录京剧界六百多位艺术相关人士、51万字的著作,诚如刘曾复先生序言中所说:作为京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在京剧逐渐成为中华国粹历史进程中,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一极具个性化的乐器及操奏它的琴师,我们不知道京剧会是怎样一种状态。浩瀚的京剧史料里,单独记录京胡来历、发展、演变的篇章凤毛鳞角、只言片语、没有系统。这本应该有中国专业机构承当写作的史料书籍,却有圈外有心人来运作,可圈可点,但胜任愉快、值得赞赏,唯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采撷艰辛,故而价值备存,值得推荐。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楼庄东坐拥京胡不止百把,论价值,可购几辆豪车都不止。在所有珍贵老琴里,无论哪把琴再昂贵、有来历、傍过谁……没有哪一把,超得过母亲含辛茹苦时给予的这把琴,它是无价的。


三、与晚年蒋霭秉成为至交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磐石湾》两出大戏,广被世人熟悉,直到今天。但两部戏中担纲京胡主奏的琴师蒋霭秉,知道的人却有限,还有人会把拉《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与霭秉混淆,戏曲界内部都难免。上世纪六十年代,楼庄东跟父学京胡劲头好浓,天天不断。偶然听到广播中的“智取威虎山”,那气势非凡的京胡声,深深吸引了他。蒋霭秉从此成了他的“偶像”。凭着苦学勤研的琴技,他考进宁波京剧团专业拉琴,但总感与蒋霭秉差距太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京剧传统戏恢复。一次在静安宾馆,沪港两地梨园人士、业余戏友举行京剧演唱会,他终于近距离看到蒋霭秉了,只见蒋霭秉右手无名指中指顶马尾,左右膀略有高低,腕力特强,琴音如玉珠落盘,颗粒厚实。经票坛前辈顾渠成先生介绍,楼庄东认识了蒋霭秉,从此只要一有蒋霭秉的演奏,只要闻讯,总想法赶去观赏、不放过丝毫学习机会。《智取威虎山》一剧的音乐,是现代戏的成功典范。主抓这个剧目的“四人帮”余党于会泳,迫害老干部,打倒一切造反起家,做过很多坏事,独对京剧音乐传承与创新是有功的。他对乐队人员极严格甚至挑剔,擅长传统戏演奏的蒋霭秉,因胡琴技艺,深得赏识。在一次于会泳出面召集的全国专业京胡演奏人员培训班上,于会泳点名让蒋霭秉讲课。这让精于胡琴、却不善辞令的蒋霭秉为难,蒋霭秉发现学员里,有比自己辈份大的同行在,他也不懂政治挂帅意味着什么,当着现场同行,恭恭敬敬把傍过周信芳的名琴师姜鸿奎请起来,称自己应该是学生才对,这突如其来举动,完全出乎现场所有人意外,老琴师更是紧张得不知说什么好,据说一连几天睡不着觉呢。蒋霭秉外表不苟言笑,甚至有些孤傲冷漠,其实走近了会发现他,朴实正直的地方很多:2010年,听说为马连良操琴的名琴师李慕良去世,蒋霭秉十分伤感,他视楼庄东为亲密无间的知己,电话叮嘱,想办法发封电报去北京表示哀悼。楼庄东一愣,委婉表示,可否用手机短信,反正同样意思。蒋霭秉执意否定,非让他想法发电报。楼庄东一连到多个邮电局,都说已没有电报业务,最后找到四川路上的邮电局总部,总算完成了艺术家关照的“任务”。蒋霭秉要求电报落款时署上两人共同名字,学生蒋霭秉楼庄东。这是蒋霭秉对自己多大信任呀?得知楼庄东正在写《中国京胡与琴师》一书,蒋霭秉被触动了什么,平素极少动笔的他,几天后竟然拿来整整3页手工文字,对京胡演奏、理论和定位的智慧思考,让楼庄东深深折服:京剧是谦虚剧种、京胡是谦虚乐器,说出这样富含哲理的话,印证出一位实至名归琴师的人生之旅:踏踏实实。


2018年1月4日下午,蒋霭秉曾经的好友关栋天、弟子闫一川、李寿诚、徐英耀及小友楼庄东数十人,自发聚集于五里桥文化中心会议室,纪念蒋霭秉逝世3周年。原本置放近四十多张椅子的现场,已过了追思仪式预设时间,依然有人冒雨踏进现场,雨意缅故人、惆怅似含情。已做好发言准备的楼庄东,带着人们意想不到的物品——蒋霭秉3页序文手稿,中国戏曲学校颁发,却被蒋霭秉拒绝领取的错版证书,当年辗转多处、无法发送的电报底稿——到了现场。追思仪式上,蒋霭秉对晚辈后学的提携关心令人心暖,缅怀之情向与会人员阵阵袭来。也许太忘情缘故,主持人险些忘了让楼庄东上台发言就进入下个演唱环节,亏得有心人提醒,避免了活动的遗憾。没有拜过蒋霭秉的楼庄东,到了挂有纪念会标的舞台中间,拿出3件纸质材料,说起蒋霭秉对自己人生影响,几度哽咽、无语。尤其说到,当中国戏曲学院向全国征询进入《中国京胡名家库》名单、找到蒋霭秉时,早已低调成习的艺术家蒋霭秉,表示无意进入名家行列。这种淡薄名利的风格,让楼庄东十分敬仰。最后入选名家库的39位中,上海占5位,蒋霭秉以沉甸甸的业绩被名家库收入、却推辞再三,着实让人们回味。


mmexport1535867318891.jpg


四、弘扬京剧全家总动员


2018年5月10日,重庆南路幼儿园,下午2点半光景,欢声笑语里,奶声奶气的幼稚童音,让现场充满趣味。幼儿们的京韵意识被唤醒或植入,善功大焉。


楼庄东7岁的大孙女楼欣逸快毕业离园读小学。早两个月前,他就萌动这个心思。在园领导和孙女带班老师金雯桦倡导和支持下,终于等来了这个新鲜日子:京剧走近娃娃。


楼庄东赏玩京胡过程,夫人丁莎莎,其实是功不可没的。朋友曾戏说:楼庄东听到京胡声,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假如窗台上晒着衣裤、被单等,一曲没拉完,他是不会去收拾的,就是天下雨、落雪,也是胡琴要紧,艺术第一;同样深谙京剧艺术的莎莎,与丈夫从1970年起,双双在宁波京剧团度过人生的难忘十年,演出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海港》、《磐石湾》等,莎莎是团里台柱,楼庄东的胡琴,那是当年的一道风景线。说到京胡,几十年了,莎莎也会嗔怪或叹气,怎么一碰胡琴,就神神道道,变得不可思议起来,一根胡琴竹竿、筒子,有啥好多看呢,灯光下几个钟头翻来复去看,一点不觉乏味。记得有一年,儿子楼辰仅三、四岁光景,莎莎上班,轮到他去上海纺织京剧团活动时间,想了个捷径,委托老邻居代照看儿子。就在他赶到活动地点、胡琴拿好刚试音,忽然接到邻居焦虑的传呼电话,说宝宝摔痛了,快来……楼庄东脑子一片空白,放下胡琴,转身向有半小时路程的邻居家赶去。总算还好,儿子因爬桌凳下巴磕在台面上,牙齿咬痛舌头、满嘴鲜血,吓得邻居充满内疚和不安......《中国京胡与琴师》书写到半途,也许是太疲惫缘故,一场毫无征兆的大病突袭楼庄东,明天就要入住医院动手术,他居然淡定到若无其事一样,倒头大睡,第二天镇定异常,好像病的不是自己。书为此耽误了两三年,痊愈后照样埋头写,从不知疲倦什么滋味。


mmexport1535867344404.jpg


离约定去幼儿园讲课日子近了,几经商议定下的这天,孙女突然发起高烧,一直不退。再作变动真的好难。孩子们才七、八岁,之前丝毫没接触过京剧。幼儿园也对活动作了预告,大家好期待这个难得的艺术推荐时光。要在一小时内普及京剧常识,让孩子们坐得住、接受并喜欢,不动点心思根本不行。早在两个月前,这个京剧让孩子们接触的话题就一直盘旋楼庄东脑海。有意无意,他会带着孙女去京剧票社熏陶,渐渐察觉孙女的异样:坐得住、听得进,有时小嘴还不停呢喃,似乎在跟着唱、哼与京剧关联的声音,这让楼庄东多少萌生了京剧走近娃娃的念头,也算是给几年辛勤培育孙女的园丁和孩子们一个临别礼物吧。他去戏校和朋友的艺术工作室借来了京剧脸谱、黑色和白色的髯口,更不忘多带去几把孩子们眼中十分陌生的京胡。在90多名他孙女相仿年纪小朋友的目光里,孙女也许知道爷爷奶奶先抵达幼儿园、在爸爸妈妈专程护送下随后到了现场,让知道情况的班主任惊讶不已,全家5人欢聚一堂,开心或难得,让楼欣逸暂时忘记发烧带来的不舒服,在爷爷京胡伴奏下,唱起了“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孩子们看着这一切,小手拍得好响、小脸涨得彤红,围着楼庄东带来的胡琴、月琴、脸谱、髯口……手舞足蹈举着手,学着楼欣逸小朋友样,要唱、要戴髯口、要玩脸谱。重庆南路幼儿园这天成了欢乐的海洋,等候在外面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乐得更是合不拢嘴,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教育,正当龄啊。楼庄东举家出动、普及京剧艺术的善举,让幼儿园两旁等候小辈的家长和老人们啧啧不已。


mmexport1535867324699.jpg


京剧名票、曾经叱咤篮球界的杨洁女史,是楼庄东多年知音琴友。她说:京剧今天成了“非遗”,楼庄东用几十年心血把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记录了下来、留给后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不辞辛苦,自费寻觅,收集名琴师拉过的琴,谈何容易?京剧需要大批像他这样的推动者才能存在下去......


喜欢拉琴和研究琴、欣赏琴、探索琴文化完全两回事。现在,琴界注重京胡制作、演奏,但理论上研究探讨,阐述京剧艺术与京胡关联的论述还极为有限。为什么因京胡介入使得京剧革故鼎新、令人神情亢奋而流传至今,没有京胡行吗?对胡琴文化的刨根问底虽非常枯燥,因为对京剧尤其胡琴艺术的绝对热爱、才能在疑问一个个被揭开、历史一点点被梳理过程中,获趣满满快乐。


木轸横悬定调门,竹杆挺直留名节。


到2019年国庆前夕,修订版的《中国京胡与琴师》面世,或许是对小京胡大名堂的最好诠释。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