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 因爱而生的中国智造——联影(上海)有限公司站上世界级技术高地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因爱而生的中国智造——联影(上海)有限公司站上世界级技术高地

作者:葛圣洁 发表时间:2018-12-19 点击数:171

联影联席CEO张强的电脑桌面上,至今保存着一个图标,这份名为《我们为什么创办联影?》的PPT首页,是一群背着大小行囊,穿越千山万水来到大城市三甲医院的百姓,他们翘首以盼地排在医院大厅的挂号队伍中,面容憔悴。现实生活中,家人的病在当地医院早已被告知,只剩一个多月的生存期。他们怀揣所有家当,背水一战来获取最后诊治机会,但大多被告知,想要拜访求医的专家预约号早已排到半年后,他们站在熙熙攘攘的就诊大厅里,欲哭无泪。


同样的一幕在新生儿ICU门口也时常上演。除了生离死别,还有难以抉择的“小决定”,包括是否要挪动孩子去影像科接受进一步检查,因为对于脆弱的危重病患婴儿而言,哪怕一点微小的搬动都会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


“医生,能不能有其他的方案,比如不搬动?”


“辐射量大不大,有其他副作用更小的检查办法吗?”


“孩子抱出急救室,她的心跳和呼吸怎么办,靠什么维持?”


“孩子还小,检查前可以不打镇静剂吗?”


“检查要二十分钟时间,太长了,孩子动了的话,会不会影响检查效果?”


“宝宝已经很虚弱了,不想化疗,保守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徒劳的不断发问换回的只是不容乐观的回答。人们终于或沉默或哀叹着散开了,最终,无数个家庭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以不变应万变”——没有人想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余生都因此而活在愧疚伤心中。


联影人志在珍爱生命而不断激发自我创造力,这些天天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上演的悲剧,让所有联影人心碎。如同让呱呱坠地的婴儿能得到最精准的医疗诊断,免于病患甚至夭折之苦一样,如何让老百姓、尤其边远城市的百姓都可以获得平等的就诊机会和资源,获得最及时的救治,是胸怀大爱的联影人不断创造奇迹、超越自我的源动力。


联影远程诊断平台数据.png

联影远程诊断平台数据


他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望眼欲穿号称至少需要十年的技术在短短两年里就会横空出世。就在婴儿家属在走廊里泪流满面时,在城市的另一角,恰逢电梯罢工,联影人正在亲自搬动桌椅,艰难爬楼,想要早日开启创业道路。


“我们看到暖箱里的孩子,就想做点事情,是带着激情搞研发的。”张强日后回忆起创业初始的这一幕,张强对此很是欣慰:“我们的设备研发出来后,婴儿磁共振可以直接装在新生ICU,免于转移时可能出现的风险,还能让新生儿免于扫X光时的辐射。扫描婴儿全身用时三十秒不到,辐射量等同坐一次国际航班,整个检查过程几近悄无声息,再也不会因为高速运转仪器产生的噪音惊动孩子而必须打镇定剂——而此套高端设备的报价仅为同行的十分之一。


联影的元老级人物,包括创始人薛敏在内,与其说是企业家,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悉数为科学领域里世界级的学术大咖。他们所从事的设备研发的难度,甚至不逊色于开发新型的航天技术。未知领域的挑战对于他们意味着无数生命的转机,这份事业,与其说是创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民族品牌,倒更像是用技术创新来和无数危在旦夕的生命在赛跑!


创业7年后的今天,这份将优质医疗资源普及到中国边远地区,让更多老百姓使用上高端医疗设备的初心仍在激荡。在距离上海五千公里、海拔高达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联影的工程师正在抵抗着高原反应,小心翼翼地捧着猛跳的心脏从床上爬起,用20码以下的车速,开着大光灯穿过三米之外就看不清的道路,用六七个小时穿过沙尘暴,来到距离中印边境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县城。


通过联影搭建的远程超声平台,社区医院的超声科医生可以随时发起远程会诊.png

通过联影搭建的远程超声平台,社区医院的超声科医生可以随时发起远程会诊


家徒四壁的项目现场,他们大口呼吸着,动手搭建网络,搬动机柜和服务器,头晕、心慌中,有人在现场累到咳出鲜血。几周之后,毛坯房变身成为远程会诊室,这里,将来自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汇集于青藏高原上。


远程会诊室正式投入运营后,上海三甲医院、日喀则人民医院远程连线,帮助诊治一个髋关节脱位的六岁女孩。在此之前,女孩的病情因为绵延的山路和有限的地级医疗条件一再拖延,怪异的走姿不仅影响到了她的生活作息,也让她秀丽的脸上多了一丝怯生生的自卑。而这只是其中一起病例。


联影为爱出走的车轮足迹已经遍布了日喀则的五县五乡,远程诊疗仅在日喀则一地就覆盖了80万老百姓。日喀则人民医院的医生难掩激动:“以后,很多手术在上海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自己在日喀则医院就可以做。”


云南德钦县  藏民取初以前去医院拍CT必须翻过白马雪山,现在在县医院拍完,上海的医生在网上就能帮他看病。.png

云南德钦县,藏民取初以前去医院拍CT必须翻过白马雪山,现在在县医院拍完,上海的医生在网上就能帮他看病。


中国人办事讲究“事在人为”,也在意“天时地利人和”,在生物医疗领域,有这样的规律,只有当国家的整体制造业到达高度发达程度,这一产业才能蓬勃发展,而联影的诞生正逢如此中华盛世。创业之初,团队一致的想法就是“联影要做第一”,创始团队中,许多人是来自跨国企业的技术大咖,许多世界第一就曾经诞生在他们领导的团队。如今,跳出平台的他们有实力有信心达成这样的愿景。


联影创始人薛敏直到今日都反复提及这是一步不得不走的“险棋”:“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政府对我们大力扶持。做得成第一,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实力,做成第一是为百姓,为联影,也是为国家。做不成,联影就成了罪人,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里,都不会再有人相信中国人可以打造最先进的高端医疗设备。”


“做第一意味着什么,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都是我们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因为我们从没有想过退路。”提到当初的雄心壮志,张强不无感慨,“现在我们回头再看,当时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二十,可以说我们最后成功是很幸运的。但当时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唯一的想法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出世界第一的产品。”


在联影人看来,仅做出好产品是不够的,只有攻破最高精尖的技术,才能够打破密不透风的医疗器械垄断,才有足够的话语权来真正改变行业格局。这也正是联影的初创团队达成了空前一致的企业愿景——做世界级的中国医疗设备公司。这条奇迹之路目的地明确,却比预期中更加崎岖曲折。


联影一体化整机设计搭载诊断级CT.gif

联影一体化整机设计搭载诊断级CT


以联影PET/MR项目的研发过程为例,这是一台全世界仅两家企业实现自主研发的高端影像设备。“PET和磁共振两种不同的模态如何在空间与时间上互不影响又相辅相成?”等等问题困扰了项目团队整整一年时间,但在创始人薛敏坚定的支持和鼓励下,团队依然信心不减。


项目总监胡凌志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攻关过程,说道:“薛总对研发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遇到研发瓶颈,甚至亲自帮助我们找问题症结梳理清楚。我们都相信,只要充分发挥联影的平台优势,就有可能在产品与技术实现后来居上。”


薛敏本身就是学术大咖,中国80年代的第一台1.5T超导磁共振就是出自他带领的团队之手,他选择将PET-MR项目技术方案的策划、研发节奏的把控、外界的客户交流和市场信息的获取等任务托付给联影这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因为他深知对研发团队的信任一如对“生命的守护”一样重要。


胡凌志博士正是被这样的信任感召,怀揣着做一番事业的梦想,从美国举家搬回国内。三十出头的年轻技术总监有着学者特有的低调,他说:“联影,就是一辆高铁,跟着他的速度,就不会太慢,总会做出一些成绩。”2017年11月,联影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终于横空出世,进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落户上海的PET/MR,临床及科研界翘首期盼已久,背后凝聚着联影人不断奋斗、精益求精的汗水——直到产品投入中山医院的装机,薛敏还亲自钻进设备中,进行紧密调试和检测,检查每一个零部件的运作。


薛敏源于对技术苛求的完美主义同样体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他提出:“联影产品必须有优雅、时尚的外观和充满人情味的操作体验,不能向任何一条多余的线、一个不友好的拐角、一条不匀称的接缝妥协!医生、患者的直观体验和技术同样十分重要!”严苛要求成就了今日联影全线产品简洁大气的外观,也让联影成为唯一一家全线产品均有获得世界工业设计最高奖项的中国公司,因爱创造,敬畏生命的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产品的研发中。


然而,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尽管具有超强的实力,民族品牌面对的最大质疑就是“血统”、“出身”。在跨国企业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联影面对的不是对“重塑行业、改变世界”的敬重和欢迎,而是无数不礼貌打量着这个陌生面孔的目光,听到最多的就是“Made in China?It will never work.”(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可能做到的。)


虽说时间会解释一切,实力造就信任,但业内对中国制造根深蒂固的看法也让人感到震惊。2014年起,联影全线产品先后进入市场,进口同类型设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


2017年初,联影人无疑在这幅已然勾勒出美好前景的蓝图中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子公司CEO李弘棣飞回上海总部参加公司一年一度的年会,他丝毫没有佳节将近的喜悦,也心不在焉地回应着众人的热情问好。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机上的邮件提醒,等待着一个意义非凡的结果能够提早揭晓。公司高层心照不宣地没有向他打探。毕竟,能够进入全球顶尖的招标项目,和其他国际巨头一起公开竞标,对于联影,不仅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也将在国际舞台上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李弘棣带领参与竞标的项目是研发史上最强PET-CT“探索者”项目,由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探索者联盟”发起,技术要求之高、理念之高端,一时引起的轰动无异于行业盛事。在立项之初,联盟就不满足于科研,而是引入工业合作伙伴来完成产业化的产品,让更多人受益,引得同领域的世界大咖和顶尖巨头趋之若鹜。


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探索者”联盟携手联影打造全景扫描PET-CT.jpg

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探索者”联盟携手联影打造全景扫描PET-CT


与联影的第一次照面发生在2016年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SNMMI)现场,对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Simon R.Cherry博士出于礼貌,只给了李教授15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他在信中提到的PET-CT核心部件探测器中高灵敏度硅光电芯片SiPM的技术构想。李弘棣向他阐述道:“较传统光电部件而言,其尺寸从厘米级缩减至毫米级,却能突破现有PET技术的分辨率与灵敏度极限,同时极大地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拓展性。”


Simon疲态的神情被一扫而空,联影的想法和他模糊的设想不谋而合,他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问:“你们联影真的能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了两代产品?”


李弘棣明白他的顾虑,在世界范围内,联影也是首次引入该技术并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但李弘棣对联影的技术信心十足,丝毫没有知难而退。


数日后,他西装笔挺,微笑冷静地应对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车轮大战”。


“十个人的项目团队,现场参与的还有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博士后及研究生近百人,还连线了美国三个大学的科学家进行视频答辩,上午主要是技术答辩,下午则主要是如何做临床,项目节点及预算细项。好在我们都有详细准备,技术上非常成熟过硬。”李弘棣回忆说。


“SiPM技术对系统电子学架构、探测器结构设计、重建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要求。那么多模块,怎么同步?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怎么保证重建速度?系统优化,维护怎么办?”一个又一个曾经困扰世界的难题被抛出,李弘棣回答得有条不紊、面面俱到。他事后形容这次答辩是“信心十足,水到渠成”。


李弘棣明白,对于招标组的科学家来说,做出由联影参与的决定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他们选择了行业巨头通用电气或是西门子,即使失败了,完全可以解释为‘最高水平也就这样了’,不用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更不会和这些巨头关系破裂。”


但是,项目开展了长达半年多的重重论证、考察,他们与联影研发人员一起聊技术、在工厂车间仔细勘察制作工艺与质量控制、还到中山医院等中国顶级三甲医院实地参观,评价联影设备的图像质量……项目组严谨谨慎的态度反而让李弘棣感到很有希望:“至少说明教授们是在认真对待联影的投标,这是一次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


凭借着对联影技术的自信,李弘棣笃定地向招标组传达了一个信息:“联影即将召开年会,如果可以的话,请在我们年会庆祝前公布,这对我们公司将是极大的鼓舞。”


2017年1月17日,UC 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官网上首发喜讯:联影成为全身2m PET-CT“探索者”项目的全球唯一研发与产业化合作伙伴!


联影欢腾、同行震惊,所有人都知道,这代表着联影已然受到界内最高水平的认可,也必将是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之一。Simon教授激动地表示:“探索者”全景PET无疑将是分子影像领域的重大突破! 40倍于传统设备灵敏度的PET系统将大力推动针对癌症及其他病症的科学研究,极大地提升分子影像行业的诊断水准。”


“做一台轴向视野极长的PET,一次完成全身动态扫描从而极大降低剂量,真正实现药谢动力学,提升诊断精度,这是分子影像领域所有研发人员的共同梦想。就好像是一个裁缝,他有顶尖水平想做出一件世界上没有的华服,现在,有人愿意与我们合作,来一起完成这么一个梦想。”李弘棣说。


说起这个项目,李弘棣依然难掩兴奋,而这并不是中标带来的满足感,与他处在同种兴奋频度上的还有世界顶尖的药学专家、医学巨头。通过这台设备,可以精准呈现全身功能代谢信息可望在早期就判断新药的毒副作用,可以大大减少新药的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


十年前,当李弘棣以顶尖华人科学家身份就职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时,这一梦想便开始发酵,但是囿于技术的瓶颈与科研资金的缺乏,项目一直未能如期开展,直到这一天,蠢蠢欲动的念想成就了现实中稳扎稳打的项目。他回忆道:“知道结果后我们也并没有庆祝,压力很大,必须逼我们自己在两年里把这个产品做出来。”


与生命赛跑的雷厉风行,在联影并不罕见。联影从无到有、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自主研发、攻坚核心部件,任何一个项目都在与时间赛跑。时至今日,联影拥有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子影像、磁共振、X射线、放疗等全线产品,成为跨国企业眼中最具威胁的挑战者,也在用最迅猛的高精尖技术来为患者守护爱、传播爱。


七年来,联影的总部规模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走在上海嘉定的联影中国总部,俯瞰建筑形状,企业首字母“U”的楼宇气势恢宏,车间内的产品设计时尚,工艺精良。然而,外界看不到的,是联影产品背后强有力的硬件平台支撑,以及硬件平台背后,联影彻底改造整个国产医疗设备行业上游供应链的决心。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多工种交叉协作的行业。因其复杂程度,以整机系统生产商为核心,衍生出一个庞大又细分的供应链生态:大型壳体加工、表面处理、小件壳体注塑、人机交互部件、电子部件配套等,每一个细分工种都直接影响整机性能及工艺质量。


“联影给出一个标杆,然后帮助、拉动我们在挣扎和探索中达到这个标杆。过程很痛苦,但结果令人振奋。” 一位长期与联影合作的供应商谈起与联影共同推动行业工艺标准走向新高时无不感慨地说。


“士为知己者死”,薛敏的这份执着与魄力还为他赢得了跨界“知己”。几年前,为寻找最好的注塑件供应商,薛敏拜访了国内一家长期为宝马、奔驰等国际著名车企提供注塑件的企业。该企业的业务量已经在汽车配套行业做到全球第一,而彼时的联影则刚刚起步。在一家汽车模具厂里,对方负责人听到联影人的订单需求,目瞪口呆:“你们搞错了,我们是给汽车开模具的,服务对象是宾利、宝马这些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车厂商。”然而,对方总裁却与薛敏“一见钟情”。“我被他的气魄和雄心壮志打动。我也是中国人,我想和他一起做件大事。”这位总裁在赴联影实地考察后,被联影的核心技术实力和发展愿景所震撼,无比振奋地对薛敏说:“从今往后,如果你们是‘苹果’,我就是‘富士康’!”


联影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jpg

联影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


现在,联影已经在长三角地区有近200个密切合作的供应商,大大带动了整个产业上下游的联动发展。许多曾经差点将联影拒之门外的厂商带着自己其他的潜在大客户,长途跋涉来到上海嘉定的联影总部,自豪地指样机中某一个部件:“高端医疗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联影,也在用我们的产品!”


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临床,从临床走向生产线,从一线城市走向边陲海外,联影人从来没有满足于守护生命的数量和地理界限,因爱而生的中国智造吸引了越来越志同道合的业界顶尖专家,联影成了真正将守护人类健康的学术大咖聚集起来的人才高地。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