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目标:生态园林城市——上海建设“城市之肺”回眸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目标:生态园林城市——上海建设“城市之肺”回眸

作者:袁念琪 发表时间:2018-12-18 点击数:104

“如果要以健康的立场来说,上海的生活是于人体有损的。大多数的上海人,除了享受每天喧烦的生活外,还没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来补足他生活的消费。因此,上海人大多怀着一张苍白的脸,这也可说是上海生活的一大危机。”


193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上海》一书结尾,作者倪锡英无奈地写道。要想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解决这“上海生活的一大危机”,那要取决于城市的绿化。而在八十年前,绿在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珍贵稀罕;城市之肺是小而羸弱。


上海的城市绿化建设始于开埠后。1865年(清同治四年),行道树伫立外滩长3500英尺的江边大道。“黄浦滩头看晚潮,绿杨沿岸绕迢迢。”(墨庄主人《沪北竹枝词》)随之现身西式花园,在奥地利人海司笔下:“沿着河岸两公里长的外滩,有高大的落叶木撒下满地绿荫,还有整洁的大马路和两边漂亮的人行道。在马路与河岸之间有一带宽阔的草坪、树木,以及城市公园。”同时出现为学校、公墓和医院等配套的小绿地。那时的城市绿化,既无统一规划又分布不均、结构失调;绿化多在租界,65.1%集中城市西部。1949年,回到人民手里的绿色资产为:公园65.88万平方米,街道绿地3600万平方米,行道树1.85万株。


众所周知,人均公共绿地指数是衡量城市绿化程度一个指标。1949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只有0.132平方米;喻为人均“一双鞋”。直到1998年,才攀到2.96平方米,达到人均“一张床”;比“一双鞋”增加17.5倍。到2004年,飚至10.11平方米,人均拥有“一间房”。


染绿城市之肺


2000年一个冬日。北窗外传来爆炸声,距家二三百米的徐家汇绿地开工了。被炸建筑是大中华橡胶厂,中国近代最大的私营橡胶厂,就此告别徐家汇。


市园林局长胡运骅,见身旁的厂党委书记哭了。书记抹去泪水:“好事。好事。工厂搬迁后,对老百姓带来的是福利。我想得明白。”


翌年6月26日,爆炸声再响,中唱上海公司拆了。两家企业,分别留下一根烟囱和一栋小红楼。第三次爆炸在2003年,消失了宛平路上一片新式里弄。


大中华烟囱.jpg

大中华烟囱


三回爆破,三期工程。到2004年3月,总面积7.27万平方米的徐家汇绿地浮现眼前;就在这年,上海人均公共绿地跃至10.11平方米,达到人均“一间房”!


市园林管理处1978年升局,首任局长程绪珂;老人建国初为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副处长。她告诉我,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提出:城市建设要为生产和劳动人民服务,把园林绿化列为城建任务之一。为此,上海发展绿化实行“先求其有,后求其精”。


400多亩的跑马厅北半部改人民公园,高尔夫球场俱乐部转身421亩的西郊公园;投资59.5万元建成1.6万平方米的第一条滨江绿带,填肇嘉浜建长3公里种树15万株的第一条林荫大道……至建国十周年,新建绿地914.47万平方米,约占全市绿地面积60%以上。


60年代,因经济困难城建投资大削,苗圃减至346.89万平方米,部分公共和单位绿地改种蔬菜。1964年刚现转机,随之而来的“文革”视园林、花卉盆景、观赏鱼鸟为剥削阶级玩物:花鸟商店停业,17.3万平方米育苗地被砍,333万平方米庭院改工厂和住宅。


我那时住的茂名南路有花园,管理是绿化组。从我有记忆的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绿化组只是修枝杈打刺毛虫,从没种过树增过绿。今天说来,程绪珂依然心情沉重:“这一场劫难使上海绿化大伤元气,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程绪珂出身园林世家,父亲民国时为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处长。据她了解:抗战胜利后,都市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大上海区位规划》中,已有《上海市绿地研究》。


1978年,城市绿化重归《上海城市建设规划》,被市府列为实事项目。翌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个城市绿化数据库;通过航空遥感、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方法调查分析绿化,并研究了伦敦、巴黎和纽约等特大城市的绿化;完成了《迈向21世界上海城市绿化的研究》和《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化的系统研究》等。水到渠成的是《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环楔廊园林五个字——环:内环、外环和郊区环造林两侧或一侧,共6000多公顷。楔:在中心城区建8块楔形绿地。廊:主干道两边建绿色走廊。园:中心城区每区至少建一个10万平方米以上绿地,使居民出门500米就有3000平方米以上绿地。林:在郊区大面积造林。


在上海定为“城市绿化年”的1994年,三十年前毕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胡运骅出任园林局长。虽然上海人均公共绿地1993年到了“一张报”,但绿得不够,尤其与国际化大城市要求还不适应。据《上海园林志》:1992年,南京、广州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上海的5~7倍,绿化覆盖率为上海的2~3倍。1993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均绿地为43.32平方米。


因个头长得高而被叫作“大胡”的胡运骅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非常重,压力非常大。”他记得朱镕基到沪任职后的话:上海浦西绿气太少,浦东人气还不够。


上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热岛效应加剧。在夏天,市中心黄浦、静安等区温度比郊区高3到4度,造成工作和生存环境恶化。同时,热空气上升碰云层下暴雨;雨水集中热岛效应肆虐的市中心,造成积水。而消除热岛效应就靠绿化,建绿地成为突破口。


市园林局和气象局合作完成《上海绿化和热岛效应的研究》,“怎么通过绿化缓解热岛效应”摆到市府常务会。开会讨论激烈,焦点是绿化建设资金。部分意见是:上海钱少,下岗工人多;把钱用在发展企业上,可解决几十万人就业。不同看法是:环境和经济不协调发展,环境必会制约经济。


胡运骅回忆,时任分管城建副市长韩正有备而来:“他去调查自来水公司,觉得原先一年8亿的政策性补贴可以不贴,通过改革可以减亏。”胡运骅说,这是用改革公共事业省下的钱搞绿化:“最后,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拍板:先搞一期,3.7公顷先搞下来。”


大绿地建设在市中心延安中路启动。起初规划5万平方米,最后加成28万平方米。动迁1万多户居民和近400家企事业单位。拆1亩地迁40户,每户补贴20万,一亩需800万;在当时是个惊人数字。拆到大世界对面,每平方米到了2万。胡运骅记得:“那些居民说搞绿化我们没意见,舍小家为大家。搬时敲锣打鼓,区领导给每家送一个蛋糕。”


延中绿地一期完成了,气象局测得结果:与过去相比,白天降温0.6度,晚上降1度以上。在高温天,甚至还低于郊区某些城镇。


延中绿地2.jpg

延中绿地


一件往事令胡运骅难忘。下海庙建成一块不大绿地。下午三点剪彩,不少市民吃过午饭就来了。一位下岗工人跑到夏克强副市长跟前,“祝你身体健康,我向你致敬!”他是来感谢政府,把绿地建到了家门口。


从1998年至2000年的上海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三年目标”,到2000年至2002年上海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绿化皆为重点。随着延中、徐家汇、大宁、黄兴和虹桥路等绿地建成,宛如打开一扇扇天窗;风起于斯并与沿绿色走廊和楔形绿地涌进的郊区新鲜空气形成环流。城市之肺强健了,天更蓝,云更白。


到2017年,上海新建绿地1358.5公顷;在建有100公顷的桃浦中央公园及三林、张家浜、康家村绿地等。新建包括黄浦江两岸45公里绿色走廊在内的绿道224公里,绿道总量达447公里。今年将再建绿地1200公顷以上、新建绿道200公里。


胡运骅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市中心还是密密麻麻的这些房子,里面都是倒马桶、生煤球炉的;不通过旧城改造把它变成绿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绝对是凸显不出来。”


延中绿地鸟瞰.jpg

延中绿地鸟瞰


绿带,给城市打个箍


萌发环城绿带构想在1993年。5月,市规划局报《上海市外环线规划方案》。翌年2月,市规划院报《上海市环城绿化系统规划》。8月,市建委、规划局和园林局等完成《二十一世纪上海环城绿带建设研究报告》。


环城绿带建设规划.jpg

环城绿带建设规划


环城绿带就是在城市外围建起有一定宽度绿带或绿化比例较高用地,形成永久性开放空间;时任市环城绿带建管处处长的管群飞道出初衷:“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无序地向城市外围发展,整个城市的系统管理跟基础设施配套压力都越来越大。所以有这样一个设想:是不是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在城市边缘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环状绿地,来抑制城市的无序的大规模的扩张。”


世界上最早环城绿带诞生欧洲。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指出:“在城市外围应建设永久性绿地,供农业生产使用,并以此来抑制城市的蔓延扩张”。1933年,恩温提出围伦敦建宽3到4公里的“绿色环带”。之后,艾伯克隆比制定的《大伦敦规划》中,绿带宽度增至11至16公里。1938年,英议会通过《绿带法》和《城市规划法》。建成的伦敦环城绿带,为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典范;它宽13到14公里,面积5780平方公里。


人们对环城绿带寄予厚望:控制城市发展,保证城乡村间的协调过渡和城郊农业,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方便市民接近自然,提供更多的游乐休憩场所……


上海最早的环城绿带是1993版:自吴淞泰和路向西,绕过大场机场向南,经虹桥机场东侧至莘庄,在长桥地区过黄浦江,经三林,在孙小桥附近向北至外高桥地区过黄浦江,全长97公里。标准路段红线宽100米,两侧各留25米绿化隔离带。到1994年的《上海市环城绿化系统规划》,环城绿带为外环线绿化隔离带外侧500米左右地区,经浦东、闵行、嘉定、宝山、徐汇、长宁和普陀等区;环城绿墙的范围和宽度都有变化。最后列入上海“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环城绿带是:沿外环线环绕市区,外侧500米,其中沿路一侧不小于100米宽;全长97公里,总面积7241公顷。


管群飞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周边实际情况,做了很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很痛苦的。因为这个设计的范围特别长,98公里;设计面积62平方公里。在93年开始酝酿到今天新一轮建设,这两个指标是不能改变的。”


1995年,市外环线道路、环城绿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环城绿带工程在桃浦地区开工。计划用二十年时间,在外环线外侧建设宽度至少500米的大型绿化带。整个工程分四期,建绿地3619公顷,生态专项1590公顷。


建设第一难是动迁。难度大,成本高,400多亿中的300多亿用于动拆;管群飞算道:“基本上两年翻一番。在05年刚启动时,一亩地成本才6万元。到1998年、1999年时,达13万元。到‘园林城市’创建,大概20到30万元。到新一轮外观生态专项建设2006年时,大多要180万到200万元。”


胡运骅还记得在闵行开会的情景:“这个不容易的。这个也都是徐匡迪拍板的,一定要建,先把100米征下来建。有些已经要搞仓库什么了,就拆掉,就一定要搞绿化。”


环城绿带这根绿线,其实是红线——尚未开工的项目用地一律调整为绿带用地,已开工的在建项目除让出沿路100米为林带建设用地外,采取退让土地、变更用地性质和改变项目设计等措施,达到规划控制指标。已建项目据其占地面积按比例带征相应100米林带建设用地,对占用100米林带建设用地建筑一律拆除。


第二难是资金。一、二期建915公顷,共投28个亿。新一轮生态专项工程约投450亿元,建绿地1590公顷。到“十二五”,整个投资近5、600亿元。


为解决资金问题,绿化局和外环指挥部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唱戏”,通过全社会来搞环城绿带建设。号召大园林绿化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到外环绿带的流转土地建以乔木为主的苗圃。市府出土地租金租10年,每亩地租金10000元。建设费、改造费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到2012年退出,留给政府覆盖率80%的苗圃。通过该模式,一年半里建成近2700公顷绿地。同时,建立“生态建设专项账户”保证落实。


市府还推出“市补一块、区贴一块,捆绑开发”政策。以整个区域没建面积的20%到30%,补于捆绑开发用地。环城绿带建设带动了周边地价上升,用升值带动绿带建设。试点是闵行文化公园,捆绑用地40多公顷,用其带来的资金投入文化公园动迁和建设。形成较好的增值效应。


说到环城绿带,就会想起“长藤结瓜”。规划的“带形绿地”与“块状绿地”相结合的布局形态,被形象地称作“长藤结瓜”。“藤”是防护绿地,“瓜”是休憩绿地。“藤”实际是有粗有细,基本是500米;最粗是宽2公里,最细100米。“瓜”是沿“藤”在条件较好处适度放宽,设置10个以森林、文化旅游和体育休闲等大型主题公园;其中滨江森林公园、顾村公园、闵行体育公园和文化公园都是市民熟悉的“瓜”。大“瓜”要占地200多亩地,还有许多贴近居住区的小“瓜”。最后,结出的“瓜”超过了原先的规划。


绿带变彩带是环城绿带的另一特色,说起创意,管群飞这位公共管理硕士打开了话匣子:“看到日本的秋色非常漂亮。我们想,我们绿带这么大的面积,是不是也要能够体现这样的风景。所以,我们想把环城绿带建成一个四季分明的景观带。提出‘春花,夏荫,秋色,冬姿’。”


环城绿带以乔木为主,夹其他树种。譬如:有1万多平方香樟林和银杏林等,使整个绿带的轮廓线及季象变化丰富起来,生态也更加完善和提升。按管群飞想法,每2到3公里一个点,点以植物造景或植物特色为主。整个环城绿带计划建60个点,每点5万平方米。他强调:“这跟‘瓜’的概念还不一样,主要在‘藤’上,这5万平方以各种植物为特色。”


绿带在2003、2004年合拢,沿外环线外侧环抱上海。全长98公里、宽逾500米、总面积达3000公顷;整个生态专项工程1590公顷。绿化面积占中心城区面积一成左右的环城绿带,显示了强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应。截止2017年,外环生态专项累计完成建绿284公顷,完成大居建绿102公顷,滨江绿地44.2公顷。


环城绿带


升华的公园


在上海有了现代意义公园的一百二十六年后,公园免费了。绿塑料筹子往箱里一扔,或一扬月票入园的画面再见了。公园24小时开放,年中无休。使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享受的公共活动空间。上海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迈开新的一步。


免费开放分两步走。1994年免费开放23座公园,列为当年市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选择离居民区最近的沪太、彭浦公园等。此时的收费公园,在每月10日免费开放。第二步从1994年起,十年开放60多座,占上海公园总数50%;其中有较大的复兴、中山和鲁迅等综合类公园。到2005年加快步伐,开放一批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公园。在五年里,使免费公园达132座,占86%;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此外,自2011年首批35座公园延长开放;到2017年底,延长开放的公园增至133座;满足了市民夏令的需要。


复兴公园


上海人把租界里老外建造和经营的花园叫公园,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园。上海的公园可分四类。一是原私人花园演变而来,城里名气最响的有豫园、露香园和日涉园。二是租界里外国人建的复兴(顾家宅)、黄浦(外滩)和中山(兆丰)公园等。三由墓地坟山改制,闸北公园本是宋教仁墓宅,淮海和静安公园的前世是外国坟山。四为解放后新造的,有上海植物园、森林公园和世纪公园等。


10  19世纪末的黄浦公园.jpg

19世纪末的黄浦公园


在老上海,私人花园是不对公众开放的。张园属于例外,张叔和重金购园为母养老,没想到张母不久就亡,后将园开放。那个名为Public  Park,意为公共、公众、公立和公用的外滩公园,1868年(清同治七年)8月8日开放后,能进的,惟有洋人。公园规定:“华人不准入内,但外籍居留者的仆从除外。”后经租界内华人和华商团体不断抗议,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886年5月4日同意华人凭券入园。直到1928年,租界所有公园无条件对华人开放。


市绿化市容局公共绿地处副处长吴成,把1949年看作上海公园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公园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一个公共游乐场所。以后建成的公园,完全是按大众的要求建设的。”


1949年,市区仅有公园14个。过了九年,增至50个。到“文革”时期,公园发展受阻。程绪珂说:“‘四人帮’把公园绿化列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产物,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腐蚀人民的东西。”


改革开放使上海公园重获新生,辟建和改建了大观园、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野生动物园等,使全市公园类型更齐全,分布更合理。截止2017年,全市公园总数达243座。世博文化公园开工,广富林、青西、廊下、长兴岛园、嘉北和浦江等6个郊野公园建成;松江方塔园还获世界建筑师大会园林设计奖。


新建的公园里,大观园名噪一时。1979年,上海召开发展旅游事业会议。时任上海市长的彭冲认为:上海今后国内外客人会增多,但景点太少;无论是为市民还是国内外旅游者考虑,都该乘早在市郊建设新景点。彭市长跟程绪珂他们一起找地,最后选中了淀山湖杨舍大队的1000多亩土地建园。设计请了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教授的学生梁有松,以及刘玉真和杨庭保教授的弟子。


1980年开工,八年建成大观园。大观园获得国家一等优秀设计银质奖,施工的上海园林公司获鲁班奖。程绪珂对此充满自豪,“大观园的建设为国家古建筑建设,古典园林的设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创造了很好的成果,积累了新的经验,培养了新的设计人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一个活的广告,为传播中国园林艺术创造了声誉。”


2011年1月23日,“世界领先、国内第一”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园。上海园林又写下新的一页。它占地207公顷,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分中心展示、植物保育、五大洲植物和外围缓冲等四大功能区。投入26.6亿预算建上海第二个植物园,就是为了提升这座国际化城市的综合能力,展示它对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


辰山一角.jpg

辰山植物园一角


被誉为“皇冠上明珠”的21000平方米温室植物园,展示了6000多种植物。华东地区4259种植物已收集到2000种,其中濒临灭绝羊角槭,中国保存七棵,这有五棵。自然界遗存一株普陀鹅耳枥,园里通过种子繁殖培育了40多棵。目前,植物种类达9000多种,目标达到3万种左右。通过20年努力,使辰山植物园进入世界最好植物园行列。


初具规模的温室.jpg

初具规模的温室


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原在上海植物园工作。胡博士说:“植物园的五大功能是很明确的——科研、教育、娱乐、经济、文化。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植物园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现象,它的成长模式体现了民族的意志和兴趣。”


胡永红认为,植物园作为城市一种名片或提供综合竞争力一种设施,将随上海经济不断地进步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辰山植物园的特色是代表整个上海的一种内涵。植物园是一种城市名片,跟大剧院也好,跟博物馆也好,它们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或者我们叫植物园‘植物博物馆’,它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工作。在建设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会形成自身非常明显的特色,更多的是它形成了一种人文精神。”


曾在英国学习的胡永红,看到皇家植物园邱园已成当地人的精神家园;他希望辰山植物园也能成为上海人的一座精神家园。


百万市民百万树


2018年8月7日,法国第二大经济日报《论坛报》刊发《热岛效应是城市酷热元凶》,提出的对策为:“中期而言,实际上要做的是增加水眼和绿化城市。巴黎打算到2020年绿化100公顷建筑物屋顶和墙壁。巴黎还预计要实现‘百万棵树倡议’,打算种植100万棵树。


上海有植树节是在1916年,定在清明。之后的日子几经变化,从清明改惊蛰,又改回清明,再改春分。直到1918年,才固定每年3月12日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起初,植树节为官绅活动;到1927年后,市民参与开始增多,形式也多样起来。1949年后,上海全民植树高潮有过两次。一次在上世纪50年代,另一回在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后。


争当绿化志愿者.jpg

争当绿化志愿者


市绿化市容局绿办秘书处的李莉,说起七年前的全民义务植树30周年,那年又逢“国际森林年”。上海举行了两场植树大活动,一是海湾国家森林公园“312生命绿人,生日快乐,植树快乐”,参加者为3月12日生人。二是同在海湾举行的“植树造林,我们的行动”千人义务植树。那天,有10多万市民在近180个点植树。


李莉深有感触地说:“市民的绿化意识,总体真的是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和改变。从认为绿化爱要不要无所谓,到认为绿化是必须的。从认为绿化只是装饰、只是锦上添花,到现在认为是生存环境必须、是基本的东西。”同时,作为社会绿化重要部分的居住区和单位绿化也有长足进步。除老居住区改造,新建居住区绿化基本达到《绿化条例》规定的35%左右绿地率;并有园林式居住区。2017年,中心城区建成黄金城道、嘉里中心和昆山花园路等8个绿化特色街区。单位绿化同样喜人,创绿化合格单位,花园单位及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踊跃。


1982年,上海市绿化委员会成立。由其负责宣传、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主任委员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各区县、街道乡镇及一些大型企业也成立绿委会或绿化领导小组,形成三级绿化管理体制。


在李莉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是分配指标,大家种树。从1997年开始搞主题活动, 2001年“百万市民百万树”,2003、04年“绿色人生、绿色守望”,2008、09年“共建绿色家园,同迎世博盛会”,2010年“共建绿色家园,同庆世博盛会”……值得一提的是“百万市民百万树”,全市捐4000多万,建设200多公顷的绿地。有十万班组十万树的“五一林”,每个母亲捐棵树的“母亲林”,还有市政系统职工的“市政林”等。让普通市民走进绿地尽自己一份力量,使关心和爱护绿化成为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全民义务植树.jpg

全民义务植树2.jpg

全民义务植树


上海三十七年全民义务植树,就说其中两个上海首创,走向全国的:一是“义务植树尽责”。有道是,三分种七分养,公共绿化除政府保障外,更多靠市民日常关心;志愿者巡视身边绿化,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市民帮助宣传和技能传授。每年尽责率达85%左右。二是“树木认建认养”。上海起于1995年,全国最早。那年,延中饮用水公司率先认养南京路近百棵行道树。到1998、1999年,大宁路街道八方小区发动市民开展“三自”(自费、自种、自养),认养者大到80出头,小到不满周岁,有拿出11万元的老人,有付出百万元的大企业。为此出台《上海市绿化认建认养的实施意见》,使之更规范、更具操作性。到2017年,新造林6.5万亩,2018年要新增林地7.5万亩。


问及今后设想,李莉答:“就是从地面向空中拓展,从单一的城市生态的、纯的、绿的功能,赋予绿化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其他的一些功能在里面。”


向空中拓展,做立体绿化,已为绿化“十二五”规划一个重点。上海人对立体绿化不陌生,老上海的和平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和先施公司就有屋顶绿化和花园。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试点枫林路墙面绿化。从1998年到2000年,在普陀、闵行等区大力推进墙面绿化。


2001年,静安区试点屋顶绿化为重点的立体绿化。因该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是中心区里较低的,要在屋顶寻找新增长点。到2005年做了20公顷,绿化、气象和环保三局翌年联做的“中心城区气象热力热场图”,测出夏天温度比黄浦、卢湾低0.6度;表明屋顶绿化起作用。现在,上海的屋顶绿化主要有三种类型:花园式、组合式和草坪式。全市到2010年底就完成屋顶绿化量100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陆家嘴中心绿地。2017年,新增立体绿化40.9万平方米。今年,将再增40万平方米。


热岛效应消失.jpg

热岛效应消失


进一步的发展需要配套支持。2007年,制定了《上海市绿化条例》中,为上海立体绿化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资金上,市府配套一些政府资金支持。


李莉谈了自己的心得:“对中心城区、更多的工作重心和精力要放到质量的提高和绿化成果的巩固上面。今后更多地鼓励广大适龄公民要做身边的绿化,包括自己家庭、庭院、阳台、室内、天台、屋顶。你自己家里做好了,其实也是为公共环境出了一份力。市民的意识提高是最重要的,这样子的话,才有可能规模做大,也才有可能成果的巩固。”


迈向生态园林城市


2003年,上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终获成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来沪挂牌。之后,上海开始由“国家园林城市”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型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为城市发展最新模式,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和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城市。发展目标是形成人、社会、自然的和谐,自然生态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从以城市园林绿化为主体过渡到低碳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实行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及建筑节能等全方位发展和提升。从追求外在形象整洁美观转向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和城市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从园林绿化为城市必须公共设施转向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地区吸引力竞争力。从关注城市节能减排转向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减少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


早在1989年,在时任市长朱镕基支持下,立题“生态园林研究与实施”。生态园林既继承了传统园林,也使园林绿化有了新含义和新地位。生态园林分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型。上海先出现的是万里小区保健型生态园林。园林科研所与复旦、上师大等高校合作,对种植的47种植物进行植物挥发性鉴定,又通过70项识谱连用技术对69种植物进行挥发性研究。并以古生态文化思想和现代园林结合,把 200多种药用植物按其保健价值与五行结合,按八卦方向种植。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999-2020) 》,把建设“生态城市、绿化上海”作为城市总体目标。2009年出台的《上海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要在6787平方公里的绿化范围内,初步形成一个大生态空间,将生态空间整合为绿地、园林地、耕地和湿地四大类。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以自然保护为主要目标,满足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功能,功能复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今年初,暗铁锈红的塑胶跑道,出现在我跑步的徐家汇绿地。记得程绪珂说过,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公园和绿地里散步道不准硬质化,而是要用土路。



徐家汇绿地



徐家汇绿地小红楼


历时八年,程绪珂与胡运骅共同编写了《生态园林理论与实践》。老人说:“上海将要进入到创新崭新发展期。朝服务功能的优化,生活素质的提高,城市的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新方向发展;逐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长寿。”


我想,开头提到的《上海》作者倪锡英倘若有灵,定是会感到欣慰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