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 . 带孙记趣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带孙记趣

作者:胡兰 发表时间:2019-09-23 点击数:216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癸已年秋天,媳妇终于生产了,双方的父母都早早等候在产房前,希望产妇顺利生产,亦希望新生儿是个健康高分的孩子。我儿子这个准爸爸,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踱步。他表面上安静,其实内心很焦虑。路遥有一句名言:“人生的关键处,只有几步路。”这个准爸爸,正面临着这人生关键处。正午过后,当外科医生的舅公打来手机,告知手术很成功,孕妇娇娇和孩子都平安顺利。


挂手机那一刻,新上任的外婆说:“不管是男是女,都好的。请作家奶奶取个名吧。”


我随口说:“男的就叫张弛,取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意;女的就叫张星,意为天人合一。”


其实,我们都很在乎孩子的性别,新升级的爷爷是长子,儿子又是长孙,希望香火延续下去。但我却希望生个女孩,将来负担和压力都可轻一点。正说着,产房的门开了,助产士庄严地宣布:你们家的媳妇生好了,是个男孩。”


大家听罢乐不可支。我儿子笑容满面,一蹦老高!他做爸爸了!


其实,在父母跟前,他还是个孩子。


mmexport1567390057380.jpg


在手术室进病房的过道上,护士推着一只移动婴儿床,只见被子包裹着一个小小的人儿,红红的小圆脸,浓密的胎发,紧凑的五官,长长的眼线,眼睛闭着在睡觉。小家伙能听到我们吟唱的圣歌吗?护士掀开被子,小婴儿醒了,举起两只小手抚摸自己红红的小脸,小脑袋先歪向左再歪向右,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伸出舌头舔一下红润的嘴唇,小手指就塞进嘴里,吃得心满意足。看着这个活泼好动的小生命,心里涌起一阵欢喜和感动。


一周后出院那天恰好是国庆节,秋高气爽。媳妇住进月嫂中心,月嫂老师每天给宝宝洗澡,尤其是看他游泳,脱去衣服,宝宝套上救生圈,一接触水就异常兴奋,两只小手不停地在水里拍打,两只小腿不停地在水里乱踩,将水面扑腾得浪花四溅。


我则在一边高喊:“宝宝,好样的!”


回到家后,我随着宝宝起早摸黑,每三小时喂一次奶,宝宝早上4、5点醒来,我这个做奶奶的要给他簌口、洗脸和换尿布,喝开水,每星期还要去附近的月嫂中心游泳,忙得不亦乐乎。


宝宝满100天那日,正值元月,寒风凛冽,他妈妈请来韩国摄影师,照全家福,我们都穿着棉袄,宝宝却一丝不苟,成了一位小明星,拍了整整半天,一会哭,一会笑。前后换了五套服装。


宝宝6个月的时候,正值三月桃红柳绿。他在垫子上翻滚,开始小青蛙般地蹬腿,想卧下爬,却卧不下,侧倒翻滚后才“胜利”地爬起来,这些日子都能伸直腿爬,让他在床上训练坐功,七坐八爬。小子东倒西歪地能坐一分钟,然后头朝一边倒下,憨憨的样子很搞笑。一切从零开始,只好等待他慢慢领悟了。


mmexport1567390075479.jpg


他每次见我换衣服,站在门口准备外出,马上拼命地朝我扑过来。他知道,我换了衣服,站在门口就是要出门。抱着他走进电梯后,他咯咯笑了,才半岁的小生命,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我,“利用”我了,心中清清楚楚。去花园吸完新鲜空气上楼早餐,我在小米粥中加入山药、南瓜,还加入切碎的白菜心。喂宝宝时,他狼吞虎咽,但三板斧之后,你逗他玩他才肯吃。我手拿拨浪鼓,一边敲一边唱,还要一边跳,而且跳得幅度要大,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于是,我又唱又舞,双手还要敲鼓。我都成了一个老顽童了,艰辛的表演终于起了作用,小宝宝一碗加料的米粥顺利地下肚。


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个《老莱子孝行》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六旬老翁老莱子,身着斑斓衣,学婴儿啼,满地打滚,以此博取父母的开心。而我却为了让小孙子进食,也学起了老莱子,可谓“辈分颠倒”。


宝宝8个月,正值夏天,是年特别凉爽,理个光头,和儿子小时候一模一样,像一休哥,聪明伶俐。早上起床,我抱着宝宝看家里养的“花花”和“鹦鹉”,他瞪着好奇的眼睛,惊讶不已,小脸蛋笑成一朵花。转身看脸盆里的一对小动物,他会低着头久久地审视,然后,我抱他看书橱,先让他像检阅仗队似地浏览一排书橱,潜移默化地诱导他从小爱书。我看着他那关注的样子,心里很高兴,小子,以后长大了是个读书的料。有时,我又会掏出他爸爸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我总是变化着花样陪他玩。在玩的过程中,使他得到些许教育,叫他开心。当然,我也开心。


mmexport1567390081336.jpg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双休日的早上,宝宝突然发烧,面色苍白,爸爸、妈妈带他去儿童医院就诊。爷爷、奶奶和外婆,以及爸爸、妈妈轮流通宵陪夜。宝宝表现很坚强。一周后出院,长了两颗小牙,还不断地流口水,开始牙牙学语。在自己小框床爬着站起来,后来买了一架五彩的音律阶梯,利用木槌敲击琴片,能获得各种悦耳和天然的声音,这是自然带给孩子最美妙的感受。他对我们买的琴很感兴趣。孙子1岁时,每到了晚上,我把他抱到床上,琴声就会开始悠扬响起,在旋律的发展中,他逐渐进入睡梦。就这样日复一日,他在琴声里睡去,翌日醒来时,又在琴声里起床。慢慢地,他学会了爬,又学会了走路。


我常常会长久地凝望着孙子,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欣赏着他的笑,倾听着他的“唱歌”, 看他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颇为有趣。


孙子2岁时,我给他看照片和各种报刊上的插图,他会模仿照片里的各种动作,憨态可掬。比如,他看到《新民晚报》上俄罗斯演员表演《天鹅湖》的舞姿,会伸手弯腰模仿其动作。看到小人书《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手放在前额,单腿翘起,他会模仿得惟妙惟肖。


mmexport1567390092586.jpg


孙子还会睹物思人,我去上班了,阿姨照看他,他窜到我的卧室里,见床上的睡衣,就想起奶奶,会突然抱着睡衣啼哭起来。瞧他对奶奶这般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又好气又好笑,心里满是感动。当然,小生命,须一刻不停地照看着,带起来特别辛苦,由此,我想起了母亲带我和我儿子的辛劳,古人云: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了亲身体验,我们更应该报答和孝敬父母。


孙子3岁时,我特意去书店,买了本唐诗三百首,除了注释、插图之外,特加了“点评”,我盘足让他坐在我腿圈中间,宝宝的手和我的手同时翻动一本书,晚上在床上先给他讲古诗里的故事,然后读古诗,我自己也在讲解中加深了理解,甚至背了出来,读古诗成了年过半百的一乐。孟郊的《游子吟》:“慈母物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我的与他的反复吟唱中,孙子已经会背十几首古诗了。许多古诗不但会背,还能说出其所以然。


孙子转眼5岁了,我开始带他参观儿童博物馆、公安博物馆、琉璃博物馆,以及昆虫博物馆、世博会等各种博物馆和张乐平故居,去仙乐斯艺厅观看木偶,让他在好奇地观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8月,我们单位组织我们参观了四行仓库,第二天周末晚上,我给幼儿园小班的孙子讲了四行仓库的故事,激战中日军为了攻下四行仓库,头顶铁板,身背炸药准备炸仓库。一名士兵不怕牺牲,手中拿着炸药包,从楼中一跃而下,与敌人同归于尽。孙子听了眼睛睁得老大,他吵着也要去参观。


mmexport1567390061609.jpg


第二天上午,我带着孙子又来到了四行仓库纪念馆,我特意去寻找了我给他讲的那个与日军同归于尽故事有关的塑像和照片。我慢慢地为他讲解,孙子似有所悟,我相信,这个故事已经植入了他的心田。


带孙子虽然很辛苦,也很累,但苦乐参半,苦中有乐。带孙子比带儿子更有趣,隔代亲,亲上亲。还有许多琐琐碎碎,不再赘述。


以前,朋友对我说,将来你做奶奶了,不要带孩子,现在我觉得一刻也离不开宝宝,尽管带第三代累了点,却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一生中特殊的温暖、安慰和幸福,那种天伦之乐便也蕴含在其中,任何一个奶奶,都会对隔代宝贝钟爱有加。


mmexport1567390086959.jpg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