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主编的话

朱大建

 

cover_index.jpg2019年第3期《上海纪实》电子刊今日上线。

 

本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专题,刊发2篇文章。

 

1985年,从我们身边走出了一位雷锋,他是一名普通的房修工,他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他下班后,还坚持延伸服务,他挂出三只“特约维修箱”,每晚7点为居民提供夜间义务水电维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寒暑不断,风雨无阻。他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总是在你最烦心的时候,给你伸出援手。他登门维修、热诚服务,但不抽居民一支烟,不喝人家一口水。天长日久,里弄居民被感动了,社会公众被感动了,人们称道他是每晚十九点钟暖心的阳光,称道他是又回到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他就是“好人徐虎”!请读孙洪康《从我们身边走出的雷锋》。

 

徐根飞《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家庭,四代中共党员,三代革命军人,爷爷和爸爸是新四军战士,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奶奶一直冒着生命危险支持爷爷抚育儿女。这个家庭中的这些人,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正因为有这些普通人的支撑才能迎风飘扬。有国才有家。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为之英勇奋战,勤勉劳作,才有共和国的辉煌。

 

本期“在场”专栏刊发3篇文章。

 

“读书改变人生”。唐旭两岁患上进行性肌肉萎缩症。自此就禁锢在轮椅上。因身体如同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症”。父母带着唐旭来到上海,唐旭用他那根唯一留存运动功能的手指写下一封字迹工整的求学信:“我情愿不吃饭,也要把书读好,永远不放弃。我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我要用脑子做一个有用的人。”这封信感动了老师和校长。唐旭在上海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员工。当他获知一个崇明小学生生活陷入困境,唐旭专程前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元。他要开展爱心接力。上海这座城市的友爱、开放、包容,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努力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请读孙建伟《上海大爱:特殊学子人生不“渐冻”》。

 

杨德广校长出身贫寒农家,拥有苦难的童年、艰难的青少年、磨难的中年。如今,年届80的他,已经从事慈善事业十年,堪称“慈善的晚年”。或许,这“慈善”一词前面,还能再加上“绿色”二字。究其本质,农民儿子毕竟是自然之子,深切懂得大自然母亲在安抚、矫正、滋养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七十岁那年,杨德广作出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300万元,分别捐赠给培养教诲自己成人成才的小学、中学、大学,以资助学习勤奋的贫困学生,每年有250名学生受助,十年逾2000人。请读翁敏华《杨德广:绿色校长的绿色人生》。

 

阿福头,徐福鑫,人称“反扒大王”,从事公安工作37年,干了22年反扒活计, 2005年退休。先后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一生抓了2000多个蟊贼,带了徒弟一大批。之所以被尊称为 “反扒大王”,只因他有四条秘笈。2019年4月,阿福头因病去世。请读林楣《“反扒大王”的秘笈》。

 

本期“弄潮”专栏刊发3篇文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编撰出版,分不同时期共出版了五辑,前三辑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新文学,共50卷;第四辑和第五辑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文学也是50卷。“百卷沧桑,百卷心事,百卷才具,百卷风流”(王蒙语)——我国新文学孕育于十九世纪末,萌芽于五四,到二十世纪末,走过了整整一百年。上海出版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犹如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终于完成了这一集中反映新文学历史面貎与丰硕成果的《大系》。在我国文学出版史上,营造了一个鲜见的规模宏大的“世纪工程”。这套史诗般巨著,不仅影响当代,且将永传后世。请读马信芳《皇皇百卷  彪柄千秋——<中国新文学大系>在上海诞生》。

 

傅雷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傅雷的家乡周浦镇总结出傅雷精神的主要内容:“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对事业的认真与执着、对友人的真诚与坦荡”。周浦镇建造的傅雷图书馆已于今年7月6日正式开馆。周浦镇将联合傅雷图书馆、傅雷学校等文化载体,做大做强傅雷精神的延伸和推广。请读张志萍《傅雷与家乡周浦的情缘》。

 

针刺麻醉这一中医技术,在文革中经历过非理性追捧,文革后又被逐步放弃。本世纪初,却在周嘉医生这里获得革命性的普遍运用。周嘉带领他的团队,独创了“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的针药复合麻醉心脏手术”新技术。心脏麻醉是最顶尖的麻醉,这是麻醉领域一致公认的,必须做气管插管。而周嘉医生做了五百多例针刺麻醉心肺手术,不插管,都获得成功。研究发现,针药复合麻醉操作更简便,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大幅度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功能。这是中西医结合创造的奇迹。请读傅勤《针药复合麻醉创造奇迹——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院长周嘉》。

 

本期“往事”专栏刊发2篇文章。

 

1920年代的上海大学,就像是一座红色的熔炉。刘华,邓中夏,瞿秋白,这三个性格、禀赋、籍贯和出身都不尽相同的年轻人,在上海一所弄堂大学——上海大学的狭小课堂里相逢,他们都选择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漫长征程,并且再也没有回头,直至成为革命先烈。上海大学,成了中共的干部储存所。据统计,在中国派往莫斯科的留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都是从上海大学输送过去的。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上海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大学的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都积极投入斗争。起了很大作用,有许多学生参加,成为领导骨干。从一九二二年改组立校到一九二七年被迫停办,上海大学虽然存在时间短暂,只有六个年头,它却是中国近现代国民救亡斗争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策源地重镇,它以自身书写了、完整了“大革命” 在上海的脉络与走向。请读吴越写的《熔炉——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之四)》,本刊拟分5期予以连载,本期刊发第五章《龙华》。

 

1922年,陈独秀和李达在上海创办平民女学,这间名师荟萃的学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培养妇女干部的尝试,和中共二大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成为历史大潮的一部分,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为了参加平民女校,一个又一个女子来到上海。她们怀着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走进石库门,走进平民女校。平民女校诞生了丁玲、钱希均、王一知、秦德君等那个时代的女性,她们后来相继参加革命,迎来了妇女解放的曙光。杨绣丽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巾帼的黎明》,叙述了这所平民女校的创办历史,书写了女校中杰出女性的人生历程。本期刊载第二章《平民女校,巾帼的摇篮》。

 

本期“万象”专栏刊发4篇文章。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2004年在纽约两次访问美国哥大退休老教授、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史家夏志清,讨论话题是在美国生活的张爱玲,夏志清2013年已去世。2004年夏志清谈到的张爱玲,是一份不容忽视的材料。近日,作者增补新发现的材料,重写此文发给《上海纪实》。请读《在美国的张爱玲——忆对夏志清教授的两次访谈》。

 

多方砚雕作品,它们先后被送往日本,送往北京、上海等地展出,他的作品放在人民大会堂内,他被誉为“中国砚雕的希望”、“青年艺术家中的出类拔萃者”;当代画坛李可染、叶浅予、程十发、亚明、黄胄等大师级人物,生前都曾纷纷祝贺他或登门造访。日本著名书画家东山魁夷看了他的砚雕,拍案惊呼:“实艺术之珍品也!”人们赞美他,钦佩他,寻找他,呼唤他,但是,他却又一次隐遁了……请读刘湘如《大技雕石》。

 

不知什么原因,生活在北大荒三江平原上的挹娄人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一千多处遗址。将近两千年过去,当年的挹娄人一定分别融入了后来生活在这一带的各个民族,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到北大荒的万千知青,却在特殊年代与古代挹娄人无意中相逢,体验了他们的穴居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请读刘进元《我曾经是挹娄人》。

 

1994年,上海友好城市荷兰鹿特丹作为动物交流赠送了第一只大猩猩博罗曼。2008年荷兰又追送三只:雄性丹哥(大名丹戈)、雌性阿斯特拉和昆塔。在上海动物园出繁育两只——海贝和海弟。2017年博罗曼因年老病亡。现在丹哥一家五口幸福地生活在上海动物园。请读蒋志和《从荷兰来上海生活的大猩猩》。

 

本期“记忆”栏目刊发2篇文章。

 

1980年作者刚进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时,经过“文革”浩劫,系里的老教授有十二位,个个身怀绝技,名声煊赫。此文介绍了刘季高、朱东润、贾植芳、赵景深四位先生,表达一个学生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请读罗银胜《思念中的复旦老教授》。

 

作者的祖籍在河北安新县。雄安新区开发的步伐已紧锣密鼓,世纪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国家在此描绘着宏伟世纪蓝图。这于作者而言,像是亦欢喜亦伤心的事,正如回想上海的市政动迁,电视里,屡见即将离开故里的居民喜极而泣伤感抹泪。毕竟,一段历史,一段乡情,一段刻骨铭心的亲缘,终将被现代化的繁华掩埋。好在,记忆没有泯灭永在心头。请读刘红炜《我的家乡雄安》。

 

本期“亲历”专栏刊发薛理勇《我与陕西北路457号老洋房》。

 

作者小时候住在虹口,离开陕西北路很远,但是,陕西北路457号那幢华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老洋房( 原为“何东住宅”,现在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却在偶然中与作者结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风情”专栏刊发2篇文章。

 

大上海,曾是多少人的人生驿站,来来去去,有人在这里留下了家,有人从这里走向远方。现在的上海人家里,几乎都有钟点工在忙碌着,钟点工同样有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请读容子《我家的钟点工》。

 

胡兰《带孙记趣》写自己当奶奶的感受,带孙子虽然辛苦,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带孙子比带儿子更有趣,隔代亲,亲上亲。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从我们身边走出的雷锋作者:孙洪康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作者:徐根飞
  • 上海大爱:特殊学子人生不“渐冻”作者:孙建伟
  • 杨德广:绿色校长的绿色人生作者:翁敏华
  • “反扒大王”的秘笈作者:林楣
  • 皇皇百卷 彪柄千秋——《中国新文学大系》在上海诞生作者:马信芳
  • 傅雷与家乡周浦的情缘作者:张志萍
  • 针药复合麻醉创造奇迹——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院长周嘉作者:傅勤
  • 熔炉——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之四)作者:吴越
  • 巾帼的黎明(之二)——平民女校,巾帼的摇篮作者:杨绣丽
  • 在美国的张爱玲——忆对夏志清教授的两次访谈作者:周励
  • 大技雕石作者:刘湘如
  • 我曾经是挹娄人作者:刘进元
  • 从荷兰来上海生活的大猩猩作者:蒋志和
  • 思念中的复旦老教授作者:罗银胜
  • 我的家乡雄安作者:刘红炜
  • 我与陕西北路457号老洋房作者:薛理勇
  • 我家的钟点工作者:容子
  • 带孙记趣作者:胡兰
  • 微@电影
  • 微@视觉
  • 微@音迹
  • 微@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