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 在联合国的舞台上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在联合国的舞台上

作者:滕俊杰 发表时间:2020-05-27 点击数:122

5月的维也纳,春光明媚,雀鸣树长。


此刻,我正从庄重和欣喜中走出,回到下榻的酒店。多瑙河在左侧舒展地流淌,我的双眼,静静地目视着马路对面的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复盘着刚刚过去的那些场景以及缘由相连的时间纵贯线。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257.jpg


今天中午,即2019年5月6日11:00,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个新的重要时刻,在意义特殊的联合国维也纳总部,我正式接受了联合国中文日首位“文化大使”的证书和铜牌。在授证现场,有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特命全权大使王群先生,联合国新闻署主任马丁·内西尔基先生,以及联合国中文会会长、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等。我的几位正在维也纳艺术交流的好朋友廖昌永、李军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随后又在联合国会旗墙前,参加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李总干事出席的庆贺仪式。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0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17.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22.jpg


对我来说,领受这份命名,是个颇为特别的殊荣,它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正式的“大使”称号,而且,还与联合国有关联。而这一切,源自于一年前,联合国维也纳总部中国外交使团和联合国中文会赋予我的一份重托的实现。


2017年底,当我正带队在隆冬的上海远郊车墩影视基地搭建电影《贞观盛事》外景时,被电话催告有一封发自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中国外交使团和联合国中文会的专函,急急返回70多公里外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办公室拆函细看,其主旨内容是正式邀请我担任半年后举办的第八届联合国“中文日”项目总导演。几乎同时,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也收到了同样的专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面对这份实在遥远但又咫尺般清晰的信任和托付,自己既感慨,又觉得有些沉甸甸。


都知道,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的联合国,除纽约总部之外,在世界上还有另外三个规模庞大的官方标志性驻地,即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禁止核试验委员会等近20个机构为主的联合国维也纳总部;以负责全球裁军事务等多个机构为主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以联合国人居署、环境规划署等多个机构为主的联合国内罗毕总部(亦统称办事处)。十分凑巧,在我影视导演、记者的职业生涯中,都曾在前三个联合国的机构或采访、或短期工作过。


1995年,我曾以一名短期注册记者的身份,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又称万国宫)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报道,撰写了6000余字的长文发表,同时制作了一部电视专题片《难忘日内瓦万国宫》在中国播出,引起关注和好评,并被万国宫收藏。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27.jpg


2005年初,在联合国筹备成立60周年重大庆典之际,我被选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五位导演之一,专赴大雪纷飞的联合国纽约总部工作一周,参与“联合国60年”大型纪录片的任务。为此项目,我有幸对纽约总部里三层、外三层几乎走了个遍,接触到了大量联合国的文案、视频档案,还专门研究、整理了包括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核心参与的联合国纽约总部大楼主体设计会议纪要、设计稿和大量照片。当时我正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班,在年度大会上,我还被陆雄文院长请上台,专门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概况。


至于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因为我一次次率队赴多瑙河两岸拍摄、制作节目,期间也数次来河畔的维也纳总部采访、取景。这里地处维也纳北郊,与满城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迥然不同,它由壮观的七幢现代化大楼组成,中心是一座五层楼高的圆柱形国际会议大厦,器宇不凡。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31.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35.jpg


或许是以上这些原因,再加上自己担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之后,联合国有关部门对我有了进一步的关注、了解,也构成了这次信任和邀约的前提。


关于联合国“中文日”,自己多年前已有所闻。它创始于2010年,旨在弘扬世界上多种语言的运用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六种联合国正式官方语言之间的交流与平等使用。联合国规定这六种官方语言每年都有其纪念日,为期一周。按时间顺序为: 3月20日法文日,4月23日英文日(纪念莎士比亚诞辰与逝世日),4月23日西班牙文日(纪念塞万提斯逝世日),6月6日俄文日(普希金诞辰日),12月18日阿拉伯文日(联大于1973年的当日将阿拉伯文定为正式语言之一)。而每年一度的“中文日”时间通常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前后举行,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伟大贡献。


了解了联合国中文日的来龙去脉,让我对这一托付又多了一份神圣感。无疑,自己目前的职业有一项核心使命,就是“中国故事的主讲者,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创新的实践者”。而在这样一个有着120多个国家大使、4000多名各国外交官和工作人员的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策划、导演好年度“中文日”这一重大项目,正是在世界的中心舞台集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真正成为“走进去”(即走进主流人群、主流场所、主流媒体)的极佳契机。


只是,这个总导演具体如何担当?如何用远见超越未见?如何将中国故事这个最大的文化变量化作向世界表达中国的最大文化增量,从而打动那些智商高、见多识广的各国外交官?如何针对语言、文字、宗教、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等不同而秉持真诚、富有弹性的创新筹划?如何从文明互鉴的角度,与各种文化美美与共的交流?如何在远程作战中既精彩纷呈,规模又恰到好处、经费节简?总之,如何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异质空间的特定性文化传播中,精准析条、细分张驰、跃层提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问号,令我难以淡定。


一月的冬季连降几次冷空气,但一人独处、冥思苦想的我,常常被一个个蹦出来的创意火花激发得热血沸腾,在一次次“热运转”的长考中,不时自我设问、举一反三、求得感念。我逐一把自己30多年来在巴黎、纽约、洛杉矶、伦敦、悉尼、多伦多、温哥华、东京、大阪、汉堡、约翰内斯堡、布达佩斯、日内瓦、开罗做过的系列国家外交、外宣项目统统列出,端详一番,随后,全部先放置一边,力求从一个个单体项目中跳出,触类旁通至新的创意顿悟的灵光乍现。我也详细研究了前七届“中文日”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深知要有“质的突破”很难,但“我的出现不就是为了冲开以往定势” 的吗?如此思衬,我的创新神经愈发强悍、愈发执念,潜意识中对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这个重要舞台上的创意表达和美学追求,渐渐有了底。我默默地写下了四个“以”字,即:以中华文化立体展示为主干,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平发展成就为硬核,以今天中国人崭新的精神容颜为图谱,以东方美学、和谐互动为姿态。具体归纳为链接、对接、衔接三个“接”,即:五千年文明与当代中国有机链接,经典精品与多元时尚效应对接,真实视听与体验互动无缝衔接。


从上述四个“以”,三个“接”出发,我的“跳出原来单一项目模式”的创意主题轮廓基本清晰,最终形成了由数个精选项目集聚赋能的三个字:“组合拳”。表达、展示的场地,我力主以联合国总部中央大厅、新闻署多功能厅、标志性会议厅、外广场等为主,做足联合国文章。辅以由联合国有关方面推荐、免费使用的个别总部外优质场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求得各国外交官们在与中国文化多轮次接触的最大公约数中,享受到更多可感可知、有兴有趣的隽永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39.jpg


在我写定的这套策划方案中, “组合拳”共分三大类、十个项目,经导演组和有关专家精细化推演、论证后“横空出世”,立即赢得了中国外交使团、联合国新闻署、联合国中文会及联合国其他关联机构的一致同意。当然,也“惊”到了个别联合国的官员,担心我们千里迢迢,难以胜任,差错率会直线上升。为此,我立下军令状:


有本有源有经典,

杜绝口号真呈现,

主案预案零差错,

跃层提升中国风。


这样的目标,实打实地考验了我与团队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协同力。


这套以“文化自信”为底色的“组合拳”共分三大类,概括为:源头、重头、拳头。在后来高完成度下产生的传播效果,有的在原先想像中,有的,则超出了我们的设想。


第一大类:


中国传统文化四大代表类。这是我整个策划创意的源头,一切从源头做起。


作为史学界、文化界的共识,上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从源头而言,有以下五类为典型代表,即:汉字、武术、中医药、戏曲、中华饮食。作为联合国“中文日”的本原诉求,我关注初心源头,聚焦了前四项内容为第一大类。


具体构划为:中国书法、美术大展;“中华武魂”展示、展演;国剧最新3D全景声电影展影;中医药大师、大作纪录片展播。


汉字,被誉为中华文化的鼻祖,仓颉造字、谷雨、联合国“中文日”的时间选定,均与此有关。因此开宗明义,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书法展览是不可或缺的。我和专家们几经讨论,决定邀请中华书法艺术最高奖“兰亭奖”获奖者,98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高式熊先生的书法作品前往展览。高老先生堪称中国书法界的传奇,他五岁习书,至今笔锋精进、功力神逸,擅长楷、行、篆、隶,是公认的中国书界书法、篆刻的“双绝”代表。作为一代大师,高老先生闻之,甚为欣喜,还让我们带去了他的新作赠于联合国和中国大使馆。整个展出期间,各国外交官们通过目录介绍了解了高老先生执着艺术的一生,在气息清峻、力透纸背的汉字书法中,见字如面,感受到了中国汉字一字见心的共情力、生命力;在墨韵四溢的观览中,想象着“98高人”挥墨收放之间的顺适坦荡、行云流水、苍劲魂魄,赞叹连连。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46.jpg


中华创世神话是一个伟大的宝藏,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勘与古希腊神话相媲美。而且,我认定用“神话”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交流、沟通有“便捷的通路”。由此,我选定了在中华艺术宫盛况展出的最新美术大展《中华创世神话美术作品展》。它是上海近年来分量很重,开创性、艺术性、学术性俱佳的一项文化成果。


具体负责此项目的是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施大畏先生。我俩是共事多年的好朋友,曾有“两只头盔”的一段佳话。


那是指2012年初,我俩共同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任职时,一起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项目: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为永久性的中华艺术宫(新上海美术馆)。整整10个月,我俩作为现场第一责任人、施工总指挥,几乎天天戴着安全头盔,在灰天灰地的第一线指挥鏖战。一直咬紧牙关“决战”到国庆节当天如期竣工、中华艺术宫喜庆开门迎客,我俩才欣慰地彼此祝福了几句,便又分头奔忙于下一个新项目了。


此次,施先生受市委宣传部重托,主抓《中华创世神话美术大展》,我深思熟虑后,提出要带到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去展出,得到了施先生及上海中国画院、中华艺术宫等方方面面的全力、全程支持。一个个令人起敬的神话故事,一幅幅银钧铁锋、细腻冷拔的画作,展出效果十分喜人,引出的讨论话题更出乎意料的好,它从感性和理性双维度,拓展了世界对中国文化泉脉根源的了解,进而深思、理悟。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5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07.jpg


以中国功夫为标志的“中华武魂”双展,即(展示、展演),是专为SMG广播中心特设的。说来也巧,这之前,SMG广播中心与上海市体育局在国际武术联合会申办成功了2019年世界武术锦标赛主办权,眼下,双方正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在全球推广赛事、广邀四方宾客。此次,站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的中心舞台上,那些“世界之最”的金奖运动员们可谓风光无限,举手投足间,经典诠释着中国武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时而似雄浑苍劲的边塞诗内劲厚重,时而又似情韧柔软的唐诗宋词中人间四月天般的绵长飘逸,在各国外交官的无数次注目中,他们呵护吐纳、风生水起、气贯周身地表达着延绵千年的文化蕴涵。“中华武魂”还专门请来国际武联副主席出席系列活动,并一次次邀请观众席上兴趣十足的男女外交官以及在欧洲系统学习中华武术的外国小伙、姑娘数十人轮番上台学招、授课、献技,凸现了中华武术在欧洲传扬的真实一面。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11.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4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9110057.jpg


中华戏曲素有中国文化“活字典”之称。以国剧京剧为代表,近年来“国家京剧电影工程”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这次我们做了一个叠加,将上海最新出品、拍摄,在国内外屡屡获奖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放映与中国京剧最一线的主演尚长荣、陈少云、史依弘现场实体表演相联袂,“两门抱”的精心推出,将一个个中国国粹文化的完整“苹果”直接交给受众“品尝”,原味浓度的“维生素C”也就全在其中了。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49.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53.jpg


作为这两部电影的导演,我在这次“中文日”不同的场合,再次感受到了上海京剧院的倾情努力和顶尖实力,也再次感受到了国粹京剧穿越时空的张力、通达人性的魅力、艺术及哲思带来的吸引力。


源自于中国2000多年前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理论和一代代人的实践,构建了中华医学的伟大宝库,也理所当然进入我的视线,成为本次“中文日”的又一个浓墨重彩项目。


事先,我也仔细地摸了底,了解到各国外交官中,不少人对中医、中药充满着好奇和探究欲。中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大夫获诺贝尔医学奖后,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更是递增。还有的外交官则直接寄希望于中医、中药能养生或治愈其疾,心情虔诚。这次,我们以当代著名中医大师,年近80岁的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严世芸教授的《医道·严世芸》、《本草中药》等大型纪录片作定时重点介绍、播放,展示当代中医中药领军代表、最新科研和临床成果,观看者无数,备受追捧。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358.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03.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457.jpg


第二大类:


当代中国文化表达类。这是创意策划的主体诉求,是我的“重头”。


按照惯例,我们充分运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2000多平方米的中央大厅一周时间,在方方面面的同意、支持下,设计、搭建了一个宽12米,高4米的超高清大屏幕,每天上午9点到傍晚17点有节奏地播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大型系列纪录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专题片、《航拍中国》、《航拍上海》、中国第一部8K城市形象片《YES,上海》、上海浦东最新形象片以及迎接第一届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形象片等信息量丰富、殷实的内容。我们按照一个电视台的专业编播要求,在东方卫视、技术中心和广电制作中心等团队充分专业、职业的运维下,系统排片、精准播放,直观的信息、优质的影像、真实的视听,当代的节奏和多语种表达,让数千名各国外交官以及几十批次的多国参会代表团每天进出的这条主干道及放射状通向各幢大楼的中央大厅,变成了一个“天天相遇”的夺人眼球的巨型空间。一周累计,已数不清有多少外交官在大屏幕前驻足观看。他们直接看到了中国的博大精深,感知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奋好客,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客观成就,触摸到了今天中国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付出和贡献,也一次次发现了精良、精彩的上海城市景观和品质。许多外交官们即兴在现场跟我们交谈感受并直接咨询去中国度假旅游的最佳时间表和线路图。不少人用手机对着大屏幕内容录制了一段又一段喜欢的视频,估计占满了不少内存空间。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0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11.jpg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若说动感十足的超大屏幕会让观者常常欲罢不能,那么,紧挨着隔壁设计安排一个大幅摄影作品的展区,会让不少人在动静调节的自然需求下有兴趣近距离观察、安静端详的。深得此缄,我们按布局,在大屏幕展示的左侧,顺势精心开辟了《魅力上海》大型当代摄影展。展出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支持的35幅超大型摄影佳作,将一个拥有巨大创造能量和勃勃生机的最新上海袒露无遗,让刚刚从动态十足的大屏幕上收回视线的一双双眼睛又先后静静地定格在一幅幅凝固的光影瞬间中,让了解或不太了解上海的各国外交官们久久驻足。有的对着心仪的画面一一翻拍,说是要做成手机、电脑的屏保,或者上网传播。也时有告诉我们照片背后细节和感受的外交官,原来,他(她)是多次去过上海的一族,不少地方已经很熟,对比生动,如数家珍。而多位从未去过上海的外交官被一个真实、繁华的上海所“电”到,纷纷表示要详做攻略,尽快去上海旅游。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1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20.jpg


与此同时,我们运用大屏幕不断预告:一号楼七楼联合国新闻署多功能厅每天中午排片播放《我们诞生在中国》等中外合拍影片,匆匆用完午餐的部分外交官们,结伴到来欣赏,对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雪豹等只有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深着迷,留恋往返。


在未来已来的今天,我还格外敏感现代科技成色,请技术中心专门从上海带来了十套最新的VR设备,在中央大厅设一个共用专区,专题观看由SMG幻维数码公司等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城市VR-MV《我们的上海》、《星空》等多部作品,这下可热闹了。原来,对新兴科技如VR、AR技术,大多数外交官只闻其声,却并未谋过面。因此,用VR看今天的上海、今天的中国成了新鲜、时髦的事儿。每天的VR专区成了最热闹的“打卡地”之一,观者犹如一下子扑入了720度的实景中,上下左右前后不停地观赏着、寻找着、发现着,在一阵阵惊讶声中,洋溢出独特的满足感。有一天中午,现场来了30多位各国外交官的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和娴熟3D游戏的小朋友们在VR专区如鱼得水,前前后后足足体验了一个多小时,甚至与我们的工作人员打得火热,老师数次欲整队离开均未果。我想。这样的文化传播和方式是值得回味、记取的。这些VR中的中国和上海,带给孩子们的印记一时半会儿是难以磨灭的;全方位直观、时尚、浸润式的VR效果感知,有一种黏连前世今生的真实触动和向往,并将久远地留存于这些各国外交官孩子们的童年印记中。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2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27.jpg


第三大类:


经典仪式、艺术表演、大型讲座类,这是我的“拳头”。


我在2018年1月做完整体策划方案后,曾率队考察了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现场。记得那天一下飞机,就碰到迎面而来的鹅毛大雪,虽然风吹雪打,把我们先遣队冻得不轻,但坚信“瑞雪兆丰年”的我还是在停车场打了一会儿“雪仗”,仿佛回到了童年。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32.jpg


因为事先初步掌握了“中文日”可用的空间,但对其中几个重中之重的核心场地心中还是没数,需眼见为实,也便于夯实前期准备。


我心中的核心场地有三处: “中文日”开幕式暨庆贺演出;专场音乐会;中国文化大型讲座。


我的场地选择宗旨是:突出强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或紧密地与联合国总部有关联度。


对于开幕式暨庆典演出,在反复比较了中央大厅和报告厅后,我从视听效果和众多外交官们到达率等多种因素考虑,决然选择了前者。而专场音乐会由于追求超高的音效,联合国有关方面建议放在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常安排联合国特别活动的维也纳世界博物馆内。我查看了这座始建于1275年的巴洛克式建筑后同意了。   

      

关于大型文化讲座,我查了前7届“中文日”中没有这项内容,但我强烈地觉得“中文日”要有深层次拓展,举办高水准的中华文化讲座,用生动、准确的演讲以及互动演示赋能中国故事、中国艺术入脑入心是必须做的。只是地点选哪儿呢?都说联合国大楼里最不缺的就是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会议室了,记得当时让我考察了好几个楼层的多个会议室,我都不满意。于是,我就不停地在数幢大楼里持续不断地找,联合国的陪同人员问我在找什么?我说找最典型、最重要的一个会议室,就是电视国际新闻中常能看到的重大表决时的那个会议厅。我的理由很充分:只要与重大国际会议不冲突,这个“联合国会议室”是中国国粹京剧大型讲座首选之地,尚长荣、陈少云、史依弘这些中国之最的大艺术家配得上这个格;中国当代服饰的杰出代表之一——上海海派旗袍的文化价值也同理。见我如此阐述,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周到的联络,最终,我的这一设想被联合国方面正式批准。有关人员说:“以前我们不敢这样想,您一来,怎么越搞越大、而且都搞定了”。我一听马上纠正:“非我本事,是“中文日”的重要性使然,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经典价值所致”。


据我所知,每年的联合国“中文日”开幕式是毋容置疑的重中之重。这除了庄重的国际多边外交场合所特有的浓浓仪式感、云集的各国大使和外交官最多等因素之外,还是联合国内外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最集中的项目场景。它是考验创意、文化品性、传播效果及远距离海外“作战”执行力的试金石。其中,开幕式上有主要嘉宾参与的“启动仪式”就是一例。

    

创意策划时,我从中华文化符号的特征性、视听形象的独特性和意蕴表达的深刻性等多重因素中获得顿悟,在上海精心创意、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长1.2 米、象征中华民族吉祥意寓的“如意”发光装置,千里迢迢、完好无损地带到了维也纳。开幕式上,当时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史忠俊、联合国新闻署主任马丁等各方代表致辞祝贺后,现场出现了一款高贵而神圣的大型中国“如意”,它在全场的倒计时声中被瞬间点亮,赢得满堂喝彩,其内涵的寓意更成了现场的话题,被不少外交官们打探、解读、津津乐道。而这恰恰是我乐意见到的文化“走出去”、“走进去”的传播效应。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53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27.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31.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3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39.jpg


紧接着的开幕式演出,参演的全是世界金奖、中国之冠的艺术家代表,节目层层递进的表现方式,恰似顺势展开的一幅华夏大地从古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日新月异的“中国美丽江山图”,它将我们要说的、要显现的真情实感和超高的艺术水准都表达了。有好几位结伴而来的年青英国外交官感言道:“这个开幕式演出的水准之高,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丹麦驻联合国大使莉丝特罗女士说:“整个中文日的开幕式和演出的整体构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容之丰富,水平之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我拍了许多视频和照片,发上了我的社交平台,让更多人分享”。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米哈伊尔先生在现场接受采访时也热情表达道:“大屏幕上播放的关于中国,关于上海的电视片,让人印象深刻,所有的中国艺术家和演员都展现了卓越的才华,作为俄国人、外交官,我祝贺中文日的成功,祝福中国人民越来越好”。


当天晚上,在维也纳世界博物馆举行的2018联合国“中文日”《新时代·新上海》专场音乐会,对内容和水准的要求同样至高无上。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42.jpg


有着“音乐之都”美称的维也纳是全球顶尖音乐家、音乐团体聚集的地方之一,这里的观众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又最挑剔的之一。如何赢得他们?我清楚:一靠真正的艺术实力,二靠创新的出其不意,三靠天衣无缝的执行力。绝对不能让低端、随意的内容来“碰瓷”联合国“中文日”项目。我内心盘算,钦点的这些艺术家个个响当当,如果以桥牌为例,我手上握着一副高分“好牌”。但是,如何打出最高“赢墩”、“最高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打砸了,将无颜见江东父老。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46.jpg


音乐会排出了堪称一流的拔尖阵容:廖昌永、黄英的独唱、两重唱,孙颖迪的钢琴独奏,尚长荣、陈少云大师巅峰对决的联袂演唱,史依弘的《梨花颂》,马晓辉的二胡独奏,中国太极金奖姐妹花等,这一切都让满场贵宾充满期待、陶醉,而穿插其中的上海海派旗袍表演队,在音乐声中从观众席后排婀娜上场的款款风姿,“让充满古典主义风格的欧式宫殿融进了东方的浪漫和时尚气息,美不胜收”,与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共同主持音乐会的维也纳市长办公室主任艾莉莎惊喜地说到。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54.jpg


本次音乐会还有一个成色十足的创意也成了现场的爆点。


在此项目的策划文案中,我曾写下了一个关键词:“让平行时空的艺术经典交融”。为此,除了上述东方太极、东方服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融之外,我还埋下了一个“梗”,即:用音乐的方式创新表达中国外交的一个崭新主张:共建新时期“一带一路”。我想到了被誉为中国歌剧的京剧艺术,又想到了意大利的歌剧艺术,我仿佛看到了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到终点意大利之间一根绵长、飘逸的七彩丝带飞越欧亚大陆,划过千山万水,在浩瀚的时空中柔韧不断的优雅舞动。于是,我先分别作了单项调查、搭准了脉络,心中有数之后,首创了一个新节目,并在上海做了悉心的现场构思和排练。此节目几乎没多增加一分预算,但效果增值成倍。


当“中文日”专场音乐会一路顺利,演到最后时,此节目作为压轴上场了。先是京剧名家史依弘韵味十足地唱起了梅派京剧的代表作《梨花颂》,深谐含蓄、空灵之美的第一段唱完,还在惊艳全场的热烈掌声中,突然,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破天荒地开口接唱起京剧《梨花颂》的第二段,紧接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也平生第一次以京剧接唱了《梨花颂》的第三段。这独特反串、字正腔圆的中和之美,极速叠加、升值了国剧的视听冲击力和圈粉数,两位美声歌唱家对京韵京腔的拿捏恰到好处,一下子惊到了在场的各国外交官和奥地利的宾客,掌声如雷般滚动。而现场,创意还在继续,紧接着廖昌永和黄英唱起了意大利名曲《今夜无人入眠》,而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则进一步反串意大利美声唱法,优雅地加入其中,著名的两重唱变成了三重唱,这是现场所有来宾从未看到、听到过的演唱场景,这也是如此重要、如此专业场合中,三位中国顶尖艺术家立体交叉、双重反串、高水准反转献唱的第一次联袂表演,这种中西方艺术的倾情交互和激荡,既经典又通融,让宾客们一下子明白了“一带一路”这个情理之中的创作喻意,对这个表演难度和艺术跨度、音域动态幅度都非常大的创新举措给予了“疯狂的认可”,掌声爆棚。此节目不日上了互联网热搜,被喜爱的网民们几何级转发,迅速窜上了十万+,一跃成为网红,成为创新和艺术效果、传播效果俱佳的又一范例。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50.jpg


我始终认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不能、也无法靠一味的灌输,更不能用过多的硬性语言去滔滔不绝,而是一个追求对方需求认同,为对方解疑释惑,形成彼此内心认可、愉悦,进而产生情感共振的行为过程,或曰:将中华文化赋能于对方习惯向往的时间和空间呈现中,使之反作用于不同文化、语言、宗教等背景的人们,产生内生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从而愿意走进你,亲近你。为此,我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世界上共识的重要场合,倾全力策划、组织以中华文化为专题的连续两场大型文化讲座。


作为一种赞许,联合国维也纳总部正式答复同意在非常高级的、带同声翻译的大型国际会议厅举办中国文化讲座,主讲中国京剧艺术、中国上海海派旗袍文化,时间是2018年5月8日、9日下午14:00-16:00。


有人对我说:“总导演,你怎么想得出在联合国里主办大型文化讲座”?


我说:“这有什么不能设想的呢?联合国不就是一个说事、说理、说一个究竟的好地方吗?这里常常有商量、商讨,又常常有争论、争吵;这几天众多的外交官对中国京剧艺术和上海旗袍着迷,欲探究竟的神情不足以打动你我吗?我们破一破单一演出的惯例思路,用趁热打铁的时度效,生动普及主题的ABC,并且近距离的教学、互动、美美与共,多好啊。如果说以前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就从本届中文日开始,而且一定要做出好口碑”。


这两个下午,我是忙碌的,因为这项令人瞩目的、独特的讲座已成为总导演工作的“压舱石”。上海京剧院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时任院长单跃进的京剧概论,又有尚长荣、陈少云、史依弘三位堪称京剧“天团”艺术家组合的主讲、示范带教,还有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田慧、杨东虎全套行头的京剧折子表演,中国国剧的魅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两个小时的演讲和问答中充分展开,惟妙惟肖。近两百位听众中,由联合国高官及夫人,有年轻的不同肤色的各国外交官,有前几天上舞台大胆学戏拜师的“老外”朋友,还有从邻国捷克赶来的“京剧迷”。专业的京剧内容,让现场的高级翻译累得不行,但时不时的阵阵掌声给了她极大的鼓励。有两位坐在后排的巴西、阿根廷青年外交官,原先是路过会议厅门口,被传出来的阵阵东方音韵所吸引,一坐下来就听到了结束, 还和嘉宾们交谈,学上了几招。


按照计划,我也担纲了一个版块的讲座课程,作了《京剧为本、电影为用主旨下的蒙太奇艺术再造》演讲。我核心传递了以“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为钥匙,尝试开启当代京剧电影创作之门,精心释放国粹京剧电影臻秘至香而做的一些努力。那些刚看过3D全景声京剧电影的台下嘉宾听来兴趣盎然。对我而言,甫一上台,看着硕大的半圆形、放射状的联合国经典会场,我想起了苏格拉底的那句话:“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了”。


讲座最后,在有备而来的上海京剧院乐队的全套伴奏下,外交官们和特约嘉宾纷纷上台,向各位京剧名家学演唱、学身段、将致敬、学习中国京剧的“一堂好课”,推向了我所向往的其乐融融、美不胜收的最高潮。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658.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03.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07.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20.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2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28.jpg


而隔天下午同时段开讲的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讲座,在张丽丽创世会长和饶清会长等的带领下,专家们将海派旗袍的地域特性、文化特征、女性特点一一道来,将海派旗袍所追求的东方礼仪、修炼、涵养,以图文并茂和现场演示的方式作了表述,让现场的女外交官们听得入神,纷纷提出要现场定制上海出品的旗袍,而那些听讲座的男外交官们,也纷纷为夫人或女友预定了款式。前前后后一下子订掉了几十套。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妇女委员会主席卡拉帕娜夫人说:“这样的旗袍表演,这样的旗袍讲座,打动了许多外交官们,真棒。这几天我天天穿着上海旗袍参加各种正式外交场合,我为此而高兴、自信”。


微信图片_20200529110033.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31.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40.jpg


以链接、对接、衔接三个“接”赋能的“源头、重头、拳头”,形成了中华文化三位一体的厚实、三维表达的诚实,三思而行的扎实。不经意中,创下了三项纪录:被誉为联合国“中文日”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次;被评价为联合国总部有史以来文化展示最丰富的一次;也是观看的各国大使和外交官人数最多的一次。正像一批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的年轻外交官多天来现场观看后说:“中文日每天的内容都是专业级的,赋予了我们现代中国和上海的系列印象,令人兴奋和亲切,给维也纳联合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当然,回想起来,也有“SOS”的时刻,也碰到过“意外比成功来的更早”的窘境。


那是十个项目中原来认为最保险的一项:3D全景声京剧电影周首映礼。时间定在当地时间周日下午两点,地点是维也纳联合国总部边上的多瑙河影城。据悉,这是奥地利全境最现代化的电影城。为连续八场放映而举办的首映礼,吸引了联合国的多方人士,还包括奥地利电影协会主席罗兰·塔席曼,奥地利联邦商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恩内斯·托波拉等200多位来宾出席。只是万事俱备之际,我突然发现上海来的英语主持人、现场导演、摄影师等十几位主要工作人员在约定提前一小时到岗的此刻,一个都未见踪影,而多国大使、联合国外交官们、奥地利的来宾都已陆续来到了映前酒会的现场。我这个总导演一方面不露声色地迎接着一波波来宾,一边见缝插针打电话紧急了解情况。原来当日天气晴好,按计划上午时间在执行导演章翰的带领下,摄制组见缝插针地拍摄维也纳城市景观。谁料中午12点欲返回时,发现条条马路已封锁,一小时后全城马拉松比赛正式开始。而对原先一无所知情况的突然“降临”,联合国有关工作人员此时也跳起来说:“哎呀,忘了告诉摄制组今天下午有年度维也纳马拉松比赛”。摄制组的车辆左冲右突,又连连碰壁。我得知这一消息,看看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决定马上调整布局,代表团三位副团长直接上一线:陪同迎接外宾的台外事部主任严莉迅速化妆并熟读中英文稿子,直接担当英语主持人;台办公室主任黄凯、东方卫视总编辑李逸一起担当礼仪先生兼现场导演,好在各位都是业务主将出身,角色转换迅捷而让人放心。至于我,也不上台发言了,所有要说的话都请台副总裁王治平先生致辞代劳,一切交代清楚后,就直奔二楼放映间负责全流程节点指挥、投影标板、片花及3D电影的切换、放映工作。


话分两头,应该是同一时刻,我们的团队在维也纳街头打转转的车上心急如焚,突然有人提出弃车,改乘不受路障阻隔、地下运行的地铁。于是,有趣而惊险的一幕出现了:十几位中国影视人,有抱着摄像机的,扛着三脚架的,提着服装箱、化妆包的,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一路狂奔。他们绕路障、下地道、迅速找到了地铁站,跳上来车后,有的打电话报告进展情况,有的边化妆边复习稿件,满头是汗的摄影师倒是忙而不乱,拍下了不少生动的镜头。临开场五分钟,这批“专业人士”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我的面前。这是个无法批评的事件,我被他们所打动,甚至有些忍俊不禁。我让大伙镇定一下,做几个深呼吸,然后随我从容走进首映礼现场,分头到岗把位。站定稍顷,首映礼准时开始。现场的效果出奇流畅,宾客们的掌声、笑声一阵又似一阵,但只有少数几位知道刚才发生的那一幕。首映礼结束后才发现不少人的衣服是湿的,那是飞奔疾跑的汗水所致,但为了不耽误首映礼,有的顾不上擦汗,有的根本就忘了此事。这时,说心里话,应该表扬一番,谁也没有料到我却说:“刚才地铁站飞奔中,有谁没来得及买票的,10分钟内速去补票,我们是讲诚信的中国人,绝不能遗漏”。几位或当时没带现金,或是急急赶车来不及购票的,立马举手,并飞也似的奔向左侧百米外的地铁站补齐了票款。


整整一周的工作是忙碌的,感谢中国外交使团、东方卫视、东方广播中心、技术中心、广电舞美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等全体参与的同仁们;感谢所有倾力参与的艺术家、演职员们;感谢联合国总部各有关机构及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鼎力支持。各方目标一致,专业运行,一丝不苟,尽展才华、成为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3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44.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749.jpg


这一周中,我天天在现场,一方面,是指挥十个项目的具体呈现,确保质量的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在我使馆的介绍下多次与各国大使、各国外交官们接触、交谈,有的匆匆几句,浮光掠影,有的比较深入,共有收获。我理解:这就是公共外交的好机会,是值得重视、珍惜的“向世界表达中国”的真正平台。例如:一些联合国的外交官看了《中华创世神话大型美术展览》后,知道了在人类文明史上除了古希腊神话之外,还有如此丰厚的中国创世神话故事,这让他们信悟了中华文化的神圣之光、洪荒之力和延绵5000年不断的因缘所在,肃然起敬。有西班牙、德国、法国的外交官凝神驻足许久后,在现场与我探讨中西方神话的异同。我竭力调动仅有的知识储备,表达着自己的一些理解:“一个古老民族的神话体系通常是其文化的先导。在茫茫历史苍穹中,中国创世神话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神格化了的人,总体表现在向善精神、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西方神话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格化了的神,总体表现在,十分崇尚个性、勇于探险和反抗精神,有强烈的征服欲……”。这是非常有意味、值得深入探究的人类课题。为此,诸位外交官们表现出了认可和赞同。


又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的放映是吸引眼球的。首先,在大银幕上以此方式呈现古老而迷人的东方艺术是件新鲜事,充满好奇并向往者多多。其次,我也不失时机地对有兴趣追问的外交官们一次次介绍虚拟表演、写实电影、焦点透视、沉浸式互动等方面的知识。我说道:“所有的舞台表演、与观众几乎是台上、台下等距离的存在,对脸部表情、细节的欣赏有不同程度的难度,中后排或稍大规模的剧场更甚。而电影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现象,3D电影的作用更是。透视学作为绘画艺术的理论,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即近大远小。我们的3D努力,就是要把京剧表演的这种空间感和立体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尽量让观众浸润剧中,让剧情和人物清晰贴近、触手可及,难以出戏,难以忘怀”。外交官们反馈说;“这样了解中国的京剧,很新鲜,很刺激,很完整,连打盹的机会都没有”。我听后笑而不答。


至于《霸王别姬》和《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内容也成了热门话题。我发现在这批高智商的外交官中间,看这类影片,不怕深刻,不用担心看不懂,只怕没有实质性内容,被“花拳绣腿”唬弄一番,少有收获。记得,首映礼放映结束后,我和几位外交官就中国2000多年前的一代枭雄项羽悲剧故事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探讨,他们对这个故事有“静电”般的触碰反应,并对比了古罗马的奴隶领袖斯巴达克斯,理解力徒增,谈的一些感受颇有道理。它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之论断;也想到了不远处维也纳市中心莱辛广场上的莱辛塑像,这位18世纪德国著名戏剧家、美学家提出:“悲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怜悯与恐惧,净化观众的情感,产生教育作用”。我表达了中国文豪鲁迅以及莱辛的这些观点后,外交官们频频点头。我也颇有感动:“在跨文化交流中,这样的理解比礼节性鼓掌更有价值”。


在看完《萧何月下追韩信》时,恰逢一场暴雨,一时走不了的几位外交官和我就萧何做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所体现出的爱惜人才、重用人才的理念和行为等问题,在影院下一层的咖啡馆里讨论了很长时间,甚至举例了他们所在办公室的个案,让中国故事“照进”了现实。这类非预设主题的即兴畅谈和达成不少共识的跨文化交流,坦诚、透畅,形成了自然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其他生命的共振……


由于格局通透,构成新颖,姿态亲和,创意叠加,使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的内容、规模有口皆碑,而且顺风顺水,展现出了高水准和美誉度。作为联合国传播的第一大号——纽约联合国总部公众号为此特发专文,给予详细报道和高度赞赏。这意味着除了联合国所有国际机构收到外,世界各国的外交部也都收到了这一专文信息,覆盖率大大超过现在任何一个传统媒体。此外,另一个传播大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众号也专门发送了新闻,庞大的叠加效应将此次中国文化的系列活动传遍四方。CCTV、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上海东方卫视、东方广播中心、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今日头条、新浪、搜狐、腾讯等各大网站、凤凰卫视、奥地利电视台、南非电视台、伊朗电视台、欧洲华信传媒、欧洲时报、欧广联盟等各大媒体和机构都进行了大篇幅的多次新闻、专题报道。借用联合国新闻署主任马丁·内西尔基的话:“2018年中文日的项目内容,充分体现了联合国精神,显示了人们可以为了共同的追求而汇聚到一起的可贵价值”。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815.jpg


微信图片_20200525111821.jpg


时间真快,整整一年过去了。但沉淀于心中的这段往事,此刻,像显影液中被准确曝光后的相片,悄无声息地清澈呈现,让人有种瞬时穿越、完美回味之感。


有道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眼下,我又应邀来到维也纳,接受了联合国中文日“文化大使”的称号。同时,也正式领受了明年联合国“中文日”十周年庆典暨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项目总导演的任命。我将再次打开中华文化的密码,开启新一轮“问道与表达”的跋涉……


(2019年5月初稿于维也纳,2019年12月定稿于上海)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