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如一日,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在一念生一念死的危急关头,一次次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伤残军人陆志刚用他的鲜血与人生,对什么是大爱、真爱与博爱作了很好的诠释……
无论东方西方,无论远古当下,爱与被爱,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牛年惊蛰之日,笔者驱车33公里来到闵行区梅陇镇中海寰宇居委会一间挂满锦旗,摆满奖状、奖杯、奖章的荣誉室。今年六十七岁的陆志刚,如今就居住在这个小区并担任这个小区志愿者服务队海蓝支队的队长。
就像春雷炸醒了一个春天,笔者是被陆志刚先生的感人义举所惊叹而慕名来访的。
一只永远不能伸直的胳膊背后,讲述着一段酸楚而感人的故事。
出了外环,从莲花路上行驶四点八公里后,车载导航将笔者导向中海寰宇小区。军人出生的陆志刚,一米八十多的身躯,依旧像当年哨位上的哨兵,早已挺立在了小区门口。就在见面握手的那一刻,笔者发现陆大哥的右手是伸不直的。于是,我们的谈话,就从他这只弯曲的胳膊开始……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个秋天,十五岁的英俊少年陆志刚从上海卢湾报名参军,来到了原南京军区炮兵某部。一心立志军营想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的他,经过新兵连三个月“魔鬼”般的艰苦打磨和层层筛选,陆志刚被挑选进了侦察连。
年纪不大,个头不小,帅小伙一个。谁说上海兵不能吃苦,这个“兵娃娃”却事事抢在前头。军人都知道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班、排、连,各级领导都看好“这是一棵好苗子”。陆志刚就这样开始每天阳光灿烂地往前奔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陆志刚踌躇满志在连队干得正欢的时候,来年夏天的一场暴雨,吞噬了陆志刚扎根军营的梦!
有哲人这样说过:“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陆志刚有多少个长夜曾经以泪洗脸,他永远难忘。就在那天夜里,暴雨如注,一道道雷电撕碎着一片片夜空。很快暴雨形成了山洪,正向连队的炮弹库冲来。山下是一个几百户百姓的村庄,如若炮弹箱被洪水冲进老百姓的村庄,后果不堪设想,必须迅速转移至安全处。陆志刚早被战友们忘掉是个“娃娃兵”,就知道这个大个子新兵腿长手脚快,别人扛一箱,他两手一撸,一手抱一箱。就在炮弹箱仅剩最后一垛的时候,山洪冲过来了。这时陆志刚发现那垛炮弹箱摇摇欲坠,正向那垛炮弹箱前的战友倾倒过来。为了救战友,陆志刚毫无犹豫地冲过去把战友推开,并向那垛倾覆而来的炮弹箱扑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紧挨陆志刚身后的排长却以更快的速度,扑到了陆志刚的前面……顷刻间,整垛炮弹箱向他们的身体压来。排长被彻底压在整垛炮弹箱底下,而摞在垛中的其中一箱,重重地砸在了陆志刚的右胳膊上。两人均被砸晕死过去被立即送进医院抢救。陆志刚救人又被人救,右胳膊粉碎性骨折,留下终身残疾。而扑在他前面的排长,则伤势过重终身瘫痪在床……
“青春并不是鲜花的代名词,也不是一个人生长的时间段,而是一种灵魂裂变和心灵洗礼的过程……”
从医院出来后,部队发给陆志刚一个残疾证,恋恋不舍地送他走出军营,复原回到原籍。
男儿有泪不轻弹。离开连队的那天,大个子陆志刚无法止住自己的眼泪,索性放开嗓子嚎啕起来……这天离陆志刚当兵走进军营的时间是九个月零九天。他带着战友们深深不舍和无限遗憾的泪水,背负着排长对他的舍身救命之恩,一步三回头,拖着一双像灌了铅的脚,沉沉地走出连队院门,告别了他的侦察连,回到生养他的上海。
……
一位诗人这样说:“痛苦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胸可以无限扩大”。陆志刚复原回到家的前三个月,闭门谢客,对政府,对乡亲,从不诉苦提要求和表功炫耀讨掌声。他觉得做“祥林嫂”式的人无济于事。“一日为兵,终身为荣。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站成一棵树,绝不可苟且一生”!他没有拿着部队发给他的残疾证,向政府讨价还价,而是遵照政府的安排,很快到吴淞饮食公司春光饭店报到去了。
一双操枪弄炮的手,一下子让他走进厨房学做饭菜做糕点,一时间觉得笨手笨脚。加上胳膊上的残疾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一开始他做啥啥不像,甚至还恨自己手脚笨不争气,偷偷发狠摔锅摔盆……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播种与收获,本来就不在一个季节”。陆志刚学会用这样的方式暗示自己,他天生就是一块不服输的硬骨头。也就在他被分配进公司食堂不到一个季节的时间,他的刀功火功已经开始有模有样了。尤其是在面点方面,已经与外面有名的糕点师手艺不分高下。公司领导发现陆志刚这方面的天赋,很快又将他调至老字号乔家栅食品店,成为店里的一名糕点师。
人生的路无法预测,“世事难料”总是与之相随。遇到暴风雨时,你必须咬咬牙挺过去,或许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就在陆志刚在乔家栅这家名品店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股经济寒潮袭来,乔家栅无情地被卷进了海底。陆志刚瞬时间也被拖进那波汹涌的下岗潮。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陆志刚记起了当侦察兵时学会的一句俗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时候,生性要强的他,不愿站到政府门口加入到 “要工作要饭吃”的工友上访队伍里,而是决定自谋生路,开起了“残的”。
陆志刚的“残的”一开就是七个春秋。
开“残的”的陆志刚,又想起了舍命救他的老排长。于是,他把自己驾驶的“残的”不仅看作是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把它的“残的”当成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助手。从驾车上路的那天开始,他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送医院急诊搭车的病人不收钱;送腿脚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不收钱;送考场赶考的学生不收钱”。七个春秋寒来暑往,风里来雨里去,“残的哥哥”陆志刚,三分之一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做“义工”。陆志刚的事迹甚至传到了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的耳朵里,并被他的义举所打动。直到1999年的某一天冯国勤副市长在街头视察工作时偶遇陆志刚,冯市长对残疾军人陆志刚嘘寒问暖之后对他说:“你去找区劳动局,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的”。
陆志刚半信半疑地踏进区劳动局的门。当他说明来意之后,劳动局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请他回家等消息。没想到,很快好消息来了。1999年9月6日(陆志刚把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他被安排到徐汇区长桥中学当食堂管理员。
在去学校报到回来的路上,兴奋的陆志刚一边走着一边在想:“用什么来回报社会回报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呢”?正在想的时候,转身看到东方商厦广场上一辆流动献血车。
陆志刚灵机一动,“对,献血,义务献血!可以用我的血去帮助更多的人!”说着便登上采血车撸起袖子,献出了200毫升的鲜血。捧着红彤彤的献血证,陆志刚喜滋滋的,高兴得像个孩子……
从此,陆志刚开始了默默的义务献血之路,并且一献就是十六年的时间。十六年,他把自己的鲜血一次次注入他人的身体,让一条条生命获得新生……
陆志刚在捐献血小板。本文作者老照片翻拍
“能用我一条命换来三条命,值”!这是一道用生命演算的计算题。
成为学校食堂管理员后,陆志刚不经意地发现,每天学校放学后,学校静悄悄的,但是学校领导还有好多老师办公室的灯光却还亮着,有的甚至亮至深夜……
“这些领导和老师们真辛苦啊”!陆志刚自言自语道。从那时起,只要还有一盏灯亮着,陆志刚就在食堂等着。他每天注意观察,到了晚上九点以后看看还有几盏灯亮着,他就悄悄地按照人头数量开始磨豆浆、做小点,把一份份可口的夜宵做好端过去,而且还不断地翻着新花样。每次老师们看到陆老师送上夜点时,都有一种家的温暖涌上心头。一开始老师们以为这是学校的一项福利,后来才得知,这些做点心的材料钱都是陆老师自掏腰包给他们送来的……
笔者在古徽州民间的古宅中,曾读到过这样一副对联:“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陆志刚在食堂管理员位置上干到四年零八个月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这样一个一无靠山二无学历的伤残退伍兵,会被破格提升为总务处主任。而学校的师生却认为,组织上让陆老师当总务处主任,真的是慧眼识英雄,选对人了。
就是这位“一人博得百人爱”的陆志刚,有一天关于他的一条消息忽然在学校彻底炸开了……
卫生部门对陆志刚多次捐献的血液化验中发现,他每100毫升血液中血小板高达28万单位,将近常人的一倍。医生说,这种血医学名称叫“Rh”型,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熊猫血”,非常适合拯救白血病患者。这种血型尤其在亚洲黄种人群中,极其少见和珍贵。
笔者在想,把这样一种珍贵的血型,造就在一个一心想帮助别人的人身上,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上天有意安排。
或许很多人都曾听神话中关于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取得火种,宁愿用自己的生命一搏的传说。认识陆志刚后,就觉得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活脱脱的“普罗米修斯”吗!
“只要是能救人,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把血献给他!”这是陆志刚每次接到求救信息时,常用的一句话。
本文作者老照片翻拍
陆大哥向笔者回忆起了一些关于他献血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陆大哥不免老泪纵横。他想起了2004年的那个除夕夜,全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就在这时,房间里的电话响起了急促的铃声。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那头说话的声音有些吞吞吐吐:“陆老师,不好意思除夕夜还给您打电话打搅您,我们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给您打这个电话,有一名白血病患儿明天做手术需要输血小板,但很多献血志愿者都去外地过年了,您能不能……?”
“只要能救人,没什么说的,我来!”
在场的亲人们听到了电话里大致说话的内容。原本推杯换盏热热闹闹的年夜饭,瞬时间沉寂了下来。这时妻子向丈夫投去一双疑惑的眼神,并质问道:“陆志刚,怎么回事,大过年的怎么会叫你去献什么血?怎么了,我们家穷到靠你卖血度日了?”
餐桌上其他兄弟姐妹,也一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面对亲人们关切的眼神,此时的陆志刚有点像犯了错误的孩子,嗫嚅着向妻子解释说:“我没卖过血,我只是想救人,我的血很特殊。刚才电话里医生说,如果我去献血的话,这个孩子有七成活的把握;如果我不去献,孩子就没救了。我要去救人,救一个算一个……”
听完丈夫的一通解释,妻子顿时眼圈红了。在场的兄弟姐妹也跟着动了情。他们都了解志刚这个人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其实,好几年过去了,有关他在外面义务献血的事,陆志刚一直瞒着家人。尤其是妻子身体不好,怕她担心,他一个字没吐过。今天既然“天机”已经泄漏,索性全“招”了。
……
第二天一早,陆志刚谢绝了对方派车来接,自己骑一头“电驴子”就赶到了血液中心。
猴年的大年初一,上海的街头到处是张灯结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肖猴脸谱画像提线木偶,纷纷向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一路上,陆志刚默默祈祷和祝福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己的血能救那个白血病的孩子,也让这个家庭高高兴兴过上团圆年。
到了医院才知道,原来这次让陆志刚捐的是血小板。捐献血小板和普通献血大有不同:捐献者需要躺在病床上,从一只手臂静脉进针,全身血液需经血液成分分离机过滤滚动6~7遍,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血小板,最终过滤后的红细胞与血浆再输回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长达一个多小时。
先不说从体内输出那么多血,就是大年初一躺上医院的病床上一个多小时,这种上海人最忌讳的事,很多人也会据理不从。正当医生给陆志刚讲解过程,最后征求他的意见时,陆志刚毫不犹豫地躺上输血床伸出他的左胳膊,说:“赶快抽血给那位孩子吧,有什么还比救命更重要的事” ……
于是,年轻的生命得救了。
没想到,陆志刚这次献血,红十字会邀请了多家媒体,他的义举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一夜之间,“好人陆志刚,大年初一捐献血小板挽救白血病患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沪上大街小巷。
许多人都为他的这种义举,深感钦佩。学校师生得此消息,上上下下很惊讶,这么多年大家认得的这个“好人”,竟然还悄悄地一直在外面义务献血……学校领导和德育老师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德育典型教材吗”?
类似的全国性荣誉,陆志刚获得了很多。本文作者摄
第二天校领导给他送来了两千元的献血营养费。这是陆志刚多年献血以来,拿到的第一笔营养费。陆志刚感谢校领导的关怀,他觉得这个信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躺在床上的老排长。正好利用春节假期,陆志刚又一次来到杭州,把学校给他的两千元营养费,再从自己微薄工资里拿出两千元一同送给了老排长……
每个人身体的付出都是有上限和极限的,即使是钢铁也经不住磨损。眼前六十七岁的陆志刚,明显的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苍老得多。
为确保血液质量,更好地救人,身有残疾的陆志刚,多年来很注重锻炼身体和饮食结构。但因其捐赠意愿强烈,尽管超过国家提倡的五十五周岁年龄上限,在签署了自愿承担责任的承诺书后,他还是五次超龄献血。他的老友、凌云街道和平居民区原党支部书记周伟明,红着眼眶心疼地说:“他这条路一旦跨出去,就没有办法回头了……”
事实上,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他却一次次给自己的身体做减法,付出了巨大代价。
陆志刚忘不掉2010年的那次献血。一位身怀双胞胎的白血病孕妇从四川赶到上海动手术。对此,上海红十字会十分重视,广泛征集献血志愿者,最后好不容易召集到了4名愿意捐献血小板的人。就在开始捐献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就在4名捐献者中,其中两名酒精严重超标(据了解,实际是本人改变主意不想捐献,故意大量饮酒),孕妇患者已经上了手术台,这可是三条生命啊!一旦血小板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关头,医生找陆志刚商量:“陆先生,情况危急,您能不能献双份血?”对于捐献血小板的人来说,他这个双份血身体所要付出的能量,实际上是常规献血者的四倍。当时已是56岁的陆志刚按照国家规定的55岁上线,已是“超龄献血者”。更何况献出双份血小板,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医生没有丝毫隐瞒,把最坏的结果告诉了陆志刚,献与不献,全由本人决定。
一念生一念死的天平此刻就摆在陆志刚和另外三条生命面前。
已经献了十六年血的陆志刚,此时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要知道“蝼蚁也会贪生”,何况是这么一位堂堂八尺身躯的人。可一想到正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和其腹中的两个胎儿,善良的陆志刚,把生的天平再次倾斜到了他人的一端。陆志刚用一对坚毅的眼神,对着医生说:“即使自己保不住命,能用一条命换三条命,值了!”说完,签好自愿书,躺上了病床……
躺在输血床上的陆志刚,一双眼睛带着生命之光,深情地看着自己全身的血液在分离机里来回滚动,经过14遍反复过滤之后,他体内双倍的血小板,此刻就像一条生命之河,正静静地流进了白血病孕妇的体内……
三条生命同时得救了!
“无偿献血白玉兰奖”获得者陆志刚,他很珍惜这样的荣誉。本文作者摄
完成双倍捐献血小板后的陆志刚,憔悴的脸上充满成就感,嘴角上微微绽开一种胜利者的微笑。他舒缓地合双上眼,平复地静静呼吸着……或许是他坚强的意志,或许是上苍有意对好人的眷顾,陆志刚挺过了风险还活着,只是觉得浑身无力想静静地躺一会。人们能从他那双深深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拯救生命后内心的自豪……
……
医生给他体内补充了些营养液在病床上躺了6个小时后,爬起来打车回家了。所有过程,陆志刚都是瞒着妻子孩子的。陆志刚告诉笔者,他平日里最不喜欢闻鸡汤的那个味。可这次回到家,他却主动跟妻子说:“给我买只老母鸡炖炖吧,我身体有些发软……”
之后最少两个月的时间,陆志刚就觉得食无甘味眼冒金星,两脚走路打飘飘……这回,身体真是大伤元气了!毕竟在他的血管里,先后抽出了14000多毫升的血液。我们常说,大自然不注意保护,资源早晚一天会枯竭。何况一个人的身体。
说到这里,眼前的这位八尺汉子,情不自禁地拾起桌上的纸巾,轻轻地擦拭起两眼淌出的泪水。他何尝不知超龄超倍献血对身体的伤害之大……但陆志刚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悦色,说:“我的血和别人不一样,一个人顶两个人,用我的血治疗白血病人最有效,我知道这是上天赋予我的‘特异功能’,我也甘愿用这份特殊功能去救更多的人。只要能救人,就算有一天我死了也绝不后悔……”。 此后红十字会拨通他的求救电话,他仍然义无反顾:“只要能救命,我马上来……”
陆志刚家徒四壁,但他却无比富有。本文作者摄
自己脚上的袜子穿破了好几个洞就是舍不得换,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却总是慷慨解囊……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陆志刚一直记住毛主席的这句话。
于是,笔者想起了一句佛语:“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其实,陆志刚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些善事小事。
陆志刚记得,就在他开“残的”的那些日子里,有个老街坊是个无儿无女的孤老太。老太太生活自理很困难,陆志刚每天出车前先到老太太房间把早点做好,下班回来又先去给老太太煮好晚饭再回家。遇到天气好,他还拉上老太太出去晒晒太阳兜兜风,直到把孤老太寿终送走。陆志刚说:“我这个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受苦”。这是一句多么朴素的话,是从一颗善良的心里吐出来的。
他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上海人很多人都吃不饱。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了能填饱肚子,他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都去帮人推车,五分、一毛的,总能赚点小钱,在街上买个包子馒头的吃吃。有一天路过学校的一个窗户,看见一位自己熟悉的老师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陆志刚很熟悉这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师,是位精通儒释道博学多才的战斗英雄。但关他的那些人说他是“资产阶级的臭酸儒,是黑五类”。陆志刚没管那么多,只认得他是学校的老师。从那天起,陆志刚就把在外面推车攒到的零钱,偷偷给老师买水买吃的送来,天天如此,一直到老师被放出这间黑屋。这位老师用一双深陷的眼睛注视着眼前的小伙,自言自语道:“这世间真有菩萨转世,这是这个世界飘来的一片祥云……”。
“让内心的阳光照亮别人,自己只会变得更明澈”。小时候的陆志刚可能没想过有这么透彻的道理。但或许这就是他的初心。
我们在想,在这样一个“唯物论”的社会环境里,有人抑或觉得这棵树长得有些“突兀”。笔者也很想在陆志刚身上找到他那种“一心为人的纯粹革命主义”者的答案——
于是,陆志刚与笔者聊起了一些家史。他说,1937年日本小鬼子践踏上海时,母亲惨遭毒打,落下严重的疾病。是共产党把侵略者和反动派赶出去,把人民从侵略者和反动派的铁蹄下解救了出来。上海解放后,党和政府还把母亲治好了病,让母亲获得了新生。后来母亲就常常叮嘱孩子“长大了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共产党、报答国家、报答社会”!母亲还说:“蜡烛之光虽弱,总能照亮一方黑暗。”
……
把善良刻入骨血,把爱意留在心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慢慢影响着他,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或许就是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懂善良知感恩的种子。
陆志刚记得有一次他在南站流动采血车上刚献完血,一名中年模样的妇女怯生生地走过来,问:“请问这里可以卖血吗?”就见这名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地说,她从石家庄来上海打工,接到家里电话,说妈妈生了急病住院,丈夫赶去医院的路上又被车子撞了。自己来火车站买车票皮夹又被人偷了。听到这里,边上有人提醒:“当心上当,别理她”。陆志刚则认真听完对方的陈述,觉得不像是假的。他自言自语道:“如果我被骗了,大不了损失一点钱。如果是真的,我要没帮她,我这一辈子心都不会安的”!说完,陆志刚给这位中年妇女买了一张200元去石家庄的车票,又买了饮用水和面包,再掏出100块钱,把这位妇女送上了车。
两个月后的一天,校领导叫住了陆志刚:“你又在外面做好事了”?原来这名中年妇女确实如她所说,家里出了一连串的事,待她处理好事情后,立即请在上海打工的同乡在采血站按照“好人”的体貌特征打听到了陆志刚的姓名和单位。于是,一封感谢信寄到了徐汇区教育局……
几十年来,陆志刚就是这样倾其所能,自己就那么一点工资收入(退休工资5300元),单位给他的献血营养费,他从不留一分都捐给了社会。女儿有时也看不懂父亲,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一套黄军装一穿几十年,脚上的袜子穿破了好几个洞,就是不舍得换。而当别人遇上困难时,却一次次把自己那点积蓄拿出来救济别人……
陆志刚在照看他收养的孤寡老人。本文作者老照片翻拍
像蜡烛一样燃烧到最后,让自己的人生每一寸都能发出亮光。
就在笔者与陆大哥谈得甚欢时,现任居委书记蔡芸听说有作家来采访“陆大叔”,便主动赶了过来。年轻的蔡芸书记小巧玲珑,与人说话交谈时,微微启开樱桃小嘴,一笑俩酒窝,甜甜的,很典雅,就像三月的桃花,是那种典型的江南美女。
“有陆老师在我们小区,我身后好像就靠着了一棵树,心里很踏实,小区居民也觉得,有他在就有一种安全感”。蔡芸书记向笔者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种小辈崇敬长辈的表情,两眼凝视着陆志刚。其实,蔡芸书记来中海寰宇上任也才两个来月。但就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讲起她眼里的“陆大叔”,故事就像吐鲁番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说不完。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是国家第一次号召提倡全民就地过年的。中海寰宇小区已经出了外环,是在烟花爆竹禁燃之外。这个年,居民们几乎没有外出,是在本小区就地过年人员最齐的。经过鼠年一年的压抑,人们都期盼在牛年里有一个好光景。而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最典型的期盼和祝福的手段习俗。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居委会党支部还是根据上级精神,统一思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已是腊月二十九,离除夕仅有一天之隔,这时的蔡芸书记才刚来小区上任一个月,加上居委干部全是几位女孩,能不能让这个小区过上一个平安祥和年,年轻的蔡芸书记心里实在没底。这时候,她想到了大个子陆志刚陆大叔。正当她犹豫着要不要去找陆老师商量时,“嗨,说曹操,曹操到!”陆老师竟然大步流星地出现在她的面前,而且后面还跟着一支十几个人的队伍。见面就说:“蔡书记啊,你是不是在愁过年期间的小区安全问题了。我请战来了!放心吧,我都替你想好了,我会带着我的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二十四小时轮流巡逻,一直到过完元宵……”。
“接下来果真是,大过年的,天那么冷,陆老师带着他的这支志愿者队伍,地上地下的一遍遍地仔细查看,水管龙头、煤气阀门、水表电闸窨井盖,一个环节一个细节也不放过……为了大家能安心踏实的过好年,陆老师却不过自己这般年纪和浑身毛病,从除夕一直忙到十五……”
蔡芸书记同笔者说着说着,两眼闪出泪光……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的一首《赐萧瑀》,可谓当作后人识人用人的试金石。凡是结识过陆志刚的人,都认为他就像一颗精神之树,可以让人倚靠。
这是陆志刚在为上海世界博览会做志愿者时,所获得的荣誉。本文作者摄
陆志刚属马,但他喜欢人们叫他“老黄牛”。他说要用自己的余生耕耘好“志愿服务这块田”。就像蜡烛一样燃烧到最后,每一寸都有亮光。
2014年的春天,陆志刚迎来了他的退休生活。进入耳顺之年的他也早已超出法律规定的最高献血年龄,不得不告别16年的献血历史。
女儿为父亲购置了位于闵行区梅陇镇的中海寰宇小区的两居室,希望父亲能在这里安享晚年。岁月不饶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高血压、高血糖等中老年常见多发病症也不请自来。
但刚入新小区的陆志刚,屁股就坐不住了。他跑到时任寰宇天下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宝祥的办公室,用一种请战的口吻说:“朱书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在有生之年,再为党多做一些工作,请派任务给我吧!”朱宝祥书记一听喜上眉梢,对陆志刚说:“早就听说您有一颗热心肠,几十年做善事做好事,正想去拜访您咧。我们正想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想请您来担任楼组长,不知您是否愿意?”。陆志刚立即站起身子,一个立正,说:“一切行动听指挥,什么时候上岗?我现在就可以报到!”
依旧是一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战士战斗作风。
德不孤,善有邻。一颗善心一身正气的陆志刚,无论走到那里,都会自然形成一座磁场。很快,陆志刚所在的小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今已有60人之多。陆志刚也由4年前的“楼组长”“升任”为“海蓝志愿服务支队支队长”。
如今他的这个海蓝志愿服务支队,可谓服务种类繁多科目齐全。有人称他“居委编外干部”,有人称他是“小区管委会主任”。这不,三年前,陆志刚又毛遂自荐担任起“小区品质管理督察员”。他认为小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管理有序,环境优雅,大家才会心情舒畅。他要用“品质管理督察员”的身份,在业主与物业之间搭建起一座相互沟通共同促进的绿色桥梁。他还动员起他的志愿者团队,一同帮他做工作,一旦发现小区环境脏乱或管理失职,他都会在500人的“@物业经理”业主群中,发帖督促整改。渐渐地,小区遇到管理上的问题时,无论大小,业主们不仅在微信群里“找陆老师”,也会趁饭前饭后小区散步时,与陆老师聊天“汇报”。在这些业主的心里,陆老师就是“最靠谱、很贴心”的居民代言人。“陆大叔”成了贴着居民心窝的一颗“大树”。中海寰宇物业经理朱红军十分感激陆志刚为提升小区品质所做出的努力,心怀敬意地说:“小区里有这样一只啄木鸟真好!”
人们忘不了刚刚过去的2020年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中海寰宇的居委干部和小区居民们,更是忘不了“陆大叔”在新冠病毒最猖獗的时候,挺身而出敢于冒死保护大家的一个个举动。
随着疫情一天天吃紧,居委干部一方面要做好居民居家隔离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组织好志愿者走上街头和蹲守小区,堵截切断病毒源,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于居家隔离“蹲在家里做贡献”,绝大多数居民还算配合。而“上战场”,去阻击“看不见的敌人”,这个活实在不大好干,“兵员”也不容易调动。因为谁都不知道“鬼子”在那里,长什么样,什么时候出现。但魔鬼的黑手随时都会摸上来……
“共产党员跟我上!” ……
正当居委干部们为此纠结的时候,陆志刚身穿军装、头戴钢盔、脸戴口罩,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站在了志愿者服务队的前列。在此之前,居委干部在排摸“参战”人员时,考虑到陆志刚年龄偏大,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明确内定不让他“参战”的。现在他用这种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人们看着全副武装走进灯火阑珊的陆志刚,鼻子不免有几分发酸。而他却嘴里哼哼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看似面无惧色一身英雄气,实则是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谁都知道,这“老头”又一次把可能出现的凶险,抢过来放在自己的肩上……
……
尾声
一些经历过风雨走过不少山路的老居民,不无感慨地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只有在毛主席著作里看到过,没想到这样的人,今天就在我们面前……
居委老书记朱宝祥心疼陆志刚,觉得不能总让人家付出,作为基层党组织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就主动问起陆志刚,说:“你为社会为社区付出了那么多,你看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事吗?”
陆志刚这回倒也没客气,搬来5个大纸箱,说:“家里实在太小,这些东西朱书记您能不能帮我处理一下?”
朱宝祥书记将箱子打开一看,“上海好心人称号”、“十大无偿献血风云志愿者”、“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满满五大箱全是金杯银杯和获奖证书,摊开来铺满了整个会议室的桌面,每一项荣誉分量都很重。朱宝祥最后把视线定格在了那本“遗体捐赠证书”上沉思良久……
多年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朱宝祥,眼前忽然一亮,大有如获至宝之感:“陆志刚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是无价之宝啊!这是我们小区的光荣啊,我代表党支部和小区全体居民感谢你”!
陆志刚向本文作者介绍历年获得的荣誉。本文作者摄
朱宝祥说完,即可叫工作人员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将陆志刚搬来的5大箱奖杯证书锦旗等荣誉作为展品摆放整齐。然后,朱宝祥书记当众宣布:“从今天开始,这间屋子就是我们小区的革命传统教育室。我们要让陆志刚同志的精神,在我们小区发扬光大,生根发芽!”
朱宝祥宣布完毕,又把眼睛盯在了那本“遗体捐赠证书”上进入沉思。他在想,谁能说陆志刚家徒四壁,一个视军人荣誉比天高,连自己身后遗体都做好捐赠给国家的人,应该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陆志刚在关心下一代报告会上,向观众敬礼。陆志刚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