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建
《上海纪实》2021年第二季今天上线。
本期《在场》栏目刊发7篇作品。
今年6月29日,天气晴好, 90岁的上海纺织女工、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黄宝妹获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七一勋章”。黄宝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上海浦东高桥人,国棉十七厂纺织工人,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先后9次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模,3次出席国际会议,8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正如颁授词所说:黄宝妹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坚持发光发热,是退而不休的老劳模。”请读黄宝妹口述朱亚夫整理的《听“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谈精彩人生》。
伤残军人陆志刚用他的鲜血与人生,对什么是大爱、真爱与博爱作了很好的诠释……卫生部门对陆志刚多次捐献的血液化验中发现,他每100毫升血液中血小板高达28万单位,将近常人的一倍。医生说,这种血医学名称叫“Rh”型,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熊猫血”,非常适合拯救白血病患者。这种血型尤其在亚洲黄种人群中,极其少见和珍贵。“只要是能救人,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把血献给他!”这是陆志刚每次接到求救信息时,常用的一句话。请读何秋生《让我的血融入你的生命》。
2021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位于上海松江的G60科创云廊宛如升一片腾空而起的彩色祥云,漂浮在央视春晚大型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中,她恰似一条“云中巨舰”,在舞台的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凭借高颜值,更携高科技的底蕴和潜力,已然成为上海的新名片,上海城市靓丽夜景的新地标。G60科创云廊不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一条集产业长廊、科创高地、城市地标、商业综合体于一身的全世界最长的空中相连的建筑长廊。这朵祥云,预示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托举起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璀璨未来。请读王平华《举世瞩目的伟大链接——G60科创云廊解读与揭秘》。
本文作者是一位居住在黑龙江牡丹江市的中国作协会员,于2020庚子年4月,专程去上海公卫中心采访,感受到,上海的常态化生活,正是源自于公卫中心这个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守护神。上海,因为有公卫中心的强大庇护,从而更早地步入了安然如常的生活轨道。于是,作者写成此文,辗转托人送到本刊。从1914年的鸭绿江路50号开始,华人隔离医院,成为她最早的名字。一代名医张孝秩、刘永良、巫善明、唐孟光……在诊治各种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和肠道传染等领域多有建树。1988年“甲肝”、1994年急性肠道传染病、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H7N9病毒、2014年埃博拉病毒、2015年MERS疫情、2016年寨卡病毒……在这些疼痛的记忆中,公卫中心身先士卒,首当其冲。有人说,上海式的优秀来自于优秀的“上海方案”,而“上海方案”的诞生地,就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请读高艳《谁被阳光照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纪实》。
淮海路渔阳里广场,建起了一幢钻石形的小房子。小房子只有30平方米,却精致、通透、有着温暖的质感。精心挑选的千种书籍、百种文创和每天进出的衣角带香的人们,让这小小的空间宛若一叶城市之舟,靠泊在高楼之间的宁静港湾。小房子停泊在这里,正是循着百年前的初心来的,取名“思南·初心书房”。这是一间红色文化主题快闪店,由“文化思南”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策划推出,邀请人们登“舟”读书、言谈论辩,参与“初心之旅”探访、有声书阅读、“VR”沉浸式学党史、红色文创展示、生活市集互动体验等活动。每天一位党史专家、文化学者或中青年作家,担任轮值“店长”。请读颜维琦《一颗跃动在人民城市的“人文之心”》。
奚九一先生在中医的医、教、研事业中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奚氏糖尿病足”等课题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奚老95岁去世后捐赠了遗体。2003年12月26日,奚九一的学生曹烨民任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主任。他也像奚老那样,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投入了所有的心血和热情,在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领域传承创新,在中医外科临床与科研一线实践探索,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没有停歇的时刻。十多年来,脉管科的病床大幅提高,2019年收治住院病人4300多人次,门诊量已经超过11万人次。曹烨民的创造性工作,不但规模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诊疗水平也领先于全国。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奚氏筋疽诊疗方案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推广验证。请读孙小琪《传承时分——记脉管病名中医曹烨民》。
一个光脚穿布鞋的农村娃,能走进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三甲医院,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专家,并走上主任岗位,其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家乡临沂革命老区红嫂的精神传承,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支撑,是又红又专道路结出的果实。传统的乳腺外科技术、现代微创外科技术、整形美容技术、心理学、传统中医学……郭医生在医学这个广阔的海洋里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地融合整合,奉献给他所真心呵护的患者,奉献给他所钟爱的不懈追求的无比高尚的医学事业。请读李动《杏林春暖郭善医》。
本刊特稿《十载磨一剑 玉峰堪截云》是作家汪澜继《再现旷世审判的壮怀激烈 ——文献式全景画<东京审判>创作纪实》和《撬开尘封的历史之门——8集大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拍摄纪实》之后,关于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题材的又一部用心、用情、用力之作。这一次,作者将聚焦点对准了为相关题材文艺创作提供重要学术支持的上海交大东京审判研究中心。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研究机构,经过十年风雨兼程的追赶,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国内众多重要奖项,将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推进至接近国际“前沿”。文章在记录其十年不寻常历程的同时,对这个学术群体研究者的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和人格情怀做了深入的探究,描绘了以程兆奇、向隆万、梅小侃等为代表的一代学人的群像。今年5月是东京审判开庭75周年,《上海纪实》微信公众号于4月20日至4月22日提前推送了本文,作为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及当年为之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法学精英的纪念。
本期“弄潮”栏目刊发3篇作品。
“崇明抗战博物馆”是上海市首个展示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的民间博物馆,也是上海地区唯一一个民间创办的革命类型的纪念场馆。展厅里陈列着许多实物和照片,让人目睹到日寇侵占崇明岛掳掠奸淫、杀人放火的滔天罪行,了解到崇明军民反抗日军侵略行径的勇敢壮举。展品中出现了驻崇明侵华日军警备队司令“103联队”的谷川幸造大佐、驻崇日军守备队司令“88大队”的青海川弘德中佐、以及制造竖河镇大烧杀的罪魁祸首新井文司大尉的照片,崇明慰安妇的照片,驻崇日军士兵的相册,以及日寇的枪支弹药、军刀、军用品等等,还有共产党新四军创办的多种油印铅印刊物,以及崇明籍作家抗战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都十分罕见稀贵。请读天谛《我心拳拳》。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景益鹏是浙江上虞区人。2019年6月,上虞崧厦镇中心小学“红领巾采访团”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采访景益鹏。当孩子们给他系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他仿佛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崧厦镇小。他耐心细致地回答着孩子们提的问题,并告诉他们当科学家首先是要有爱好和兴趣,这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关键的。“一定要多看书,遇到困难多问为什么,要有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保持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力……”。请读浙江作协会员徐伟军发来的文章《仰望星空——记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景益鹏》。
把NBA引进中国,在家乡上海举办一场原汁原味的NBA篮球比赛,是本文作者多年夙愿。最终在2004年10月14日晚成功地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了NBA进入中国的第一场季前赛,并一发不可收地延续举办至今。如今,尽管在上海本土观赛NBA季前赛已成为球迷常态。但每年的比赛依然是一票难求。它已跻身同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环球马术赛等齐名的上海标志性顶级赛事行列,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赛事之都的一个经典座标。请读吴新民《NBA中国赛(上海站)引进始末》。
本期“万象”栏目刊发1篇作品。
1949年10月下旬,上海市公安局收到了一份绝密电报:“据可靠情报,台湾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特务机关直属行动组上校组长刘全德带领行动员安平贵、欧阳钦等8人,携带电台和特务经费,到上海执行刺杀陈毅市长的任务。”情报有了,但特务们具体乘的是哪一条船、什么时间到达上海?没人说得清。上海市公安局立刻成立了破案指挥部,绝密电报就是行动的方向,上级领导下达命令,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尽早破获这起有预谋的暗杀行动。请读章慧敏《被终结的暗杀通知单》。
本期“记忆”栏目刊发2篇文章。
鲁迅很喜欢看电影。1939年10月,许广平在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时曾说过:“鲁迅一生中最奢华的生活就是坐汽车与看电影了。” 据许广平记载,鲁迅经常去看电影,对于不断地进行战斗的鲁迅来说,这是他“主要的”、“唯一”的娱乐。而且鲁迅不仅一个人去看,还喜欢邀请周围的人一起去看,有时候还是七、八个人一起去。有一次鲁迅对茅盾说,想借用一下他的孩子,茅盾有些不知所措,于是鲁迅就解释说,是想带他孩子去看电影。鲁迅平时比较多的情况是与许广平一起看电影。他们经常是多部电影连着看,什么电影院都可以,路途远近也不计较,抬起脚就走。还有,鲁迅经常在孩子睡了、没有客人、工作告一段落的晚上,简直像突击行动一样叫上出租车,急急忙忙就赶往电影院。请读赵建中《鲁迅与电影》。
孙犁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文学大师,一生写下数百万字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深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孙犁也是一位“老报人”,一辈子从事文学与编辑工作。孙犁非常喜爱《羊城晚报》两个格调高雅的副刊《花地》《晚会》,孙犁晚年在《花地》文学副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孙犁与本文作者万振环有文缘,亲密相交17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文是作者怀着深深的敬畏和感激心情而写的文章,因篇幅太长,分为两篇。请读万振环《我所认识的孙犁》(下篇)。
本期“往事”栏目刊发2篇文章。
作家徐锦江是研究愚园路专家,出版过专著《愚园路上》。他近来写了一组中国近现代名人与愚园路的交集故事,本期刊发第一篇《唐才常与愚园路》。
母亲为胡适安排的婚事,他即便不满意也不去忤逆,并且与江冬秀厮守一生。母亲的抚养培育之恩,他铭记不忘,为了遵从母命,胡适克己内忍,从中也可以看到胡适身上保存的中华传统道德的影响。胡适在婚后私下里对友人直言相告: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可见胡适终归还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他宁愿委屈自己,而把更多的心思倾注在学术研究上,而将令人心动的爱情转化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向往。请读叶周《远去的大师》。
本期“风情”栏目刊发4篇文章。
黄宗英走了,各种媒体的报道篇幅、数量为近年报道名人去世时少有。可谓哀荣备至。“一息尚存,不落征帆”,这是黄宗英当年与徐凤翔在雅鲁藏布江放送的纸船上的题词,黄宗英一直以此勉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她90岁生日那天,本文作者楼乘震去贺寿,正巧碰到凤凰卫视在拍摄纪录片,采访记者要楼乘震充当一下演员,要她为楼题词,她也是写“一息尚存,不落征帆”,摄像师拍得不够满意,要求重拍,她二话没说又写了一遍,落款时特地注上她是“90”后,与楼“共勉”。请读楼乘震《我眼中的黄宗英》。
本文作者是在文学即将从辉煌峰巅滑落的1986年正式进入《上海文学》工作的,在周介人老师等许多前辈师长的关心和呵护下,才慢慢体味出作为现今年代一名文学杂志编辑的甘苦与酸楚。当时的周老师正直盛年,精神焕发,常见他一旦读到好小说就喜形于色,匆匆在发稿单上写上几句,然后快步穿过走廊到另一房间与责任编辑交换意见。他性情温和但作风干练,且富有敏锐的艺术眼光,其时他个性化的领导魅力已经深获众心。九十年代中后期刘醒龙、池莉、邓一光、张欣等一批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在文坛厚积薄发,引人关注,正是有赖于这一阶段像周老师这样具有精心谋虑的杂志主持人所全力推动的思想孕育,乃至依靠理论造势所进行的实际运作。请读杨斌华《尽付芳心与蜜房——怀念周介人老师》。
王小鹰老师读过母亲的战友们出版的许多自传,《纪念碑》也是从王小鹰母亲的手记写起的。她发现对同一段史实个人立场不同视角不同,或许还有记忆上的差错,描述不尽相同。在岁月掩盖的历史隧道中寻找真相,原就是千古难题。她斟酌再三,决定写一部完全虚构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她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拥有理想到重建理想的艰难历程,回望我们父母辈,为民族解放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历史,再反思我们当下的价值观人生观,让老一辈的理想之光烛照我们曾经的软弱与迷茫。她希望写出历史迂回曲折前行中的人,希望写出社会天翻地覆变革中的人。请读居平《“绝尘”之外——访著名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王小鹰》。
1980年代的大学校园,静岚以及她的同学们,第一次穿上紧身牛仔裤,第一次喝苦咖啡,第一次拍彩色照片,第一次尝试掼奶油以及其他……年轻人看到、体验到更多的物质生活,以及这种渐渐多样化起来的生活背后之喻示。作者写道“年轻的生命当然全然地向外开放,拥抱所有的感知感觉,当时觉得正常,待到生命内转,且生命机能下降时,回首才知这种全然张开双臂感受所有,实有或者虚空,那是生命畅达的洋溢,以后难以再来。”我们看到那些照片里的年轻人“没有裸妆感BB霜定妆粉,没有丝绒感唇膏,没有烟熏感眼妆,没有若有若无感腮红,凝定的笑容,清澈的眼神,望着心中的远方。”请读龚静《牛仔裤、击剑衫,张开双臂拥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