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 当女诗人撞进绿色方阵……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当女诗人撞进绿色方阵……

作者:何秋生 发表时间:2022-08-18 点击数:269

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经历苦难而走向复兴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并崇敬那些替我们赴汤蹈火、负重前行的英雄……


——题记


如果把《永不褪色》《风展红旗》《医者长征》《赴汤蹈火》这铿锵激昂的四部军事题材长篇报告文学摆在你面前,你很难会把著作的作者同一个清秀娇弱的女子联系在一起。


对,杨绣丽,她就是这四部军事题材长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就是这么一位文文弱弱的女子。一位步履轻盈清清雅雅的女诗人。一位轻声细语笑口常开的女作家。


webwxgetmsgimg (12).jpg


黄浦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上海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黄浦区驻军不算多,但黄浦区却有“南京路上好八连”、 “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武警十中队”和“全国模范消防中队”等英模连队的“集结地”。本着“拥军优属,固我长城,进一步弘扬人民解放军英模精神”为宗旨,黄浦区领导决定,请作家为三个英模连队和驻区长征医院,分别创作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或许因我是上海作协会员又在区拥军优属基金会兼职,因此被区领导赋予我这个项目牵头人和联络人的任务。于是便有了走近杨绣丽这位才女的机会。


透过两片清清的眼镜片,我感受到女诗人那双眼睛闪烁着智慧与灵气。随着合作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女诗人身上的不凡。


(一)


女诗人杨绣丽的笔很温柔。温柔的笔下所流淌出来的诗行,能催人入梦,能化羽成蝶,能教人坠入爱河。比如,你在她《梦中的新嫁娘》《城市像琥珀般的花园》《雪山的心跳》《彩虹经天》等诗歌、散文集中,你能看到,在秀丽的笔下,你能触摸到莽莽雪山的心跳,你能闻到淅淅春雨的低吟,你能看到微微秋风的笑脸,你能呼吸到现代城市给你带来的那种可人的新鲜气流……


女诗人杨绣丽的笔很阳刚。阳刚的笔下,能让一个个铁骨铮铮的血性汉子,耀然纸上;能让一块块绿色方阵,始终以昂扬的战斗姿态,站立东方;能让一座座雪山更加坚挺,能让一条条河流呼啸向前……


生活中的杨绣丽就是很典雅的那种江南淑女,无论面对众人的褒与贬,她总是嫣然一笑,近视镜片后面的那双眼睛,便格外显得温纯与智慧。于是,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那样诗意化的美好。


那天上午,黄浦区拥军优属基金会班子成员在开会讨论“首届军民融合贡献奖”的时候,关于提到地方这一块名额给谁的问题时,与会人员几乎异口同声喊出——“杨绣丽”!


一位女作家女诗人,为何那样赢得这么多老军人的一致赞同?毋庸置疑,这肯定与她为黄浦区创作《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蹈火英雄—全国模范消防中队纪实》《风展红旗——“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十中队”纪实》《医者长征》这四部红色长篇纪实文学分不开。


记得当初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拥军优属基金会会长张武平提出,商请市作协委派作家为黄浦驻区担纲四部长篇纪实文学创作时,作协领导不容置疑地推荐了杨绣丽。


一开始,有不少同志还有些顾虑。认为一个写诗的,而且是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能走进部队,融入部队,写出军魂,写出军人的阳刚之气吗?……


七年后的今天,当杨绣丽把这《红色四部曲》摆在世人面前并引起社会热烈反响时,一个“问号”被拉直,拉成了感叹号。


webwxgetmsgimg (9).jpg


《四部曲》约有八十余万字,我不一一细说,但可以从中摘几朵浪花奉献给热心的读者。


“那天,正好下着滂沱大雨,格斗训练就在滂沱大雨下进行,场上训练的正是上海的尖刀力量中最锐利的那一抹刀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


“在这个绿色方阵中,我能感受到他们那一身的钢筋铁骨,那满腔的赤诚热血……”


“人性与血性,从来水火相融……我最想说的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经历苦难而走向复兴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企盼平安的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保护神!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并崇敬那些替我们赴汤蹈火负重前行的英雄!……”


“我写作的《风展红旗》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军人血性、军人士气,既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也是长存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脉里的一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浩然正气’,这股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气’是打赢战争必不可少的‘精神刀锋’,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不断前进的复兴底气。如果这部作品能使得这股‘浩然正气’更充沛于天地之间,则幸甚!……”


《风展红旗》首发式


我在杨绣丽《红色四部曲》的章节中,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时,总有一种汹涌澎湃、热血沸腾之感。总能感受到一位女诗人女作家,内心闪亮的民族之魂,感受到那个柔弱身躯内一团民族之火在熊熊燃烧。于是,我们就会更加感觉到,绣丽这样一位女诗人,在写作这三部曲时,她不仅真正走进了军营,而是真正走进了这个绿色方阵的灵魂世界!她俨然已经是一名战士。难怪部队领导从头到脚发给她一身军装,说:“杨老师就是我们的荣誉军人,编外指导员!”


……


(二)


与绣丽接触这些年来,就觉得她的身上满是铁骨柔情。绣丽是位才女,且天生丽质,与生她养她的崇明岛一般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崇明岛这块风水宝地养人,养出了许许多多的才子佳人。杨绣丽就是得崇明岛的灵气,汲取中华文化之大观,孕育出了一身才气和灵气。可以说,杨绣丽就是锦绣崇明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之一。我之所以用这样一种语言来褒奖绣丽,除却才情,首先是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曾经印象极深的一个场景。就在《四部曲》的第三部《风展红旗》的书稿征求意见会上,与会代表来自各界各层面,尤其是中队、支队和总队的历届领导。大家准备充分,发言踊跃,有的甚至一句话一个细节,都谈得很动情。大家普遍意见均认为,一个地方女作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一部优秀的著作,实属不易。就在大家纷纷赞扬的时候,一位老领导突然桌子一拍,说:“我不满意,不是一般的不满意,而是相当的不满意!你这个女同志,是哪个单位的,谁叫你来写这本材料的,材料不像材料,小说不像小说,部队就是一二三四五方框加直线,哪有那么多扭扭捏捏儿女情长的东西……”说话间,声音嘶哑,两手发颤。


webwxgetmsgimg (5).jpg


我就坐在这位老领导的对面,听他这么一通发言,我真有些坐不住了。怎么可以这样不懂得尊重人,不尊重一位女同志女作家,我差一点也拍案而起……


多年的带兵经验告诉我,每当领导批评过火或心灵受到伤害,男兵多数或如公牛一般向对方发起攻击,或者跟酒瓶过不去,喝成天旋地转墙倒人不倒;而女兵则多数选择哭天抹泪跟毛巾纸巾过不去……这时,我悄悄瞄了绣丽一眼。只见她依旧那副春风拂面泰然自若的表情,认真凝神地听着对面那位老领导的“教导”,还细心地记着笔记。


就在我欲言又止的时候,这位老领导的老政委张武平会长说话了。他说:“这是我们请来的上海市作家协会的著名女作家女诗人杨绣丽杨老师,你说的‘材料不像材料’,我告诉你,这就不是你说的那个一般的材料,是文学,是用文学的语言和形式,叙述真实的故事,叫长篇纪实文学。你老兄不了解情况,上来乱放炮……”


当老领导正批评着对面刚才发言的那位老领导时,杨绣丽赶忙圆场,灿烂地笑着解围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就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


其实,当时我确实有些不敢正面去看杨绣丽,生怕她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批评声中挺不住,正拾巾抹泪。看来是我低估了杨绣丽所能容纳和承载的胸襟了。


散会后,历届老领导们走进盥洗室,在一边做好“放松工作”的同时,一边还在对杨绣丽的这部《风展红旗》长篇纪实文学,赞不绝口。同时老同志们利用这个机会,集中火力“批斗”刚才那位乱放炮的老领导(他们都是知根知底的老战友)。而杨绣丽却独独的在楼梯口等候那位老领导的出来,专门向他讨了电话,加了微信,还约定时间再行采访补充内容……


看到杨秀绣眼前的这一幕,我似乎有些醍醐灌顶地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作家的胸怀只有仰望天空拥抱世界,他的作品才会像繁星一般闪烁。因为这个博大的胸怀必须得装下两样东西:一个是泪水,另一个是汗水。泪水是要往心里吞的,汗水则是要往外流的……”


接受《红色四部曲》的创作任务后的连续几个春节,杨绣丽都是在部队与军人或军嫂们一同包饺子过的年。午夜新年钟声敲响时,寄放在崇明岛上外婆家里的宝贝女儿,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喊一声:“妈妈新年快乐!……”母亲则对女儿说:“丽儿,要注意身体啊!……”


战争是不看节日的。在你华灯初上万家团圆之时,或许敌人的子弹已经上了膛,抑或野火烈焰正扑向一张张吃着团圆饭的笑脸。于是,战士就有了这样一句口号“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


那天正是在模范消防中队与战士们一同包饺子过除夕的时候,吴淞方向一处棉纺库房突然发生大火。此时的杨绣丽俨然就是一名战士,她迅速放下手中的饺子皮,登上消防车,与消防战士一同冲进了火场。于是“人性与血性,从来水火相融”这样的铿锵句子,就从一个女作家的笔下,像彤红的钢水一般喷涌而出……


第二天,当母亲和女儿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绣丽的身影也在火场中同消防战士一同出现时,祖孙二人又惊又吓,相拥而泣……


这就是一个作家一个女诗人的铁骨与柔情,此时的杨绣丽早已忘却了自己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之躯……


(三)


“我再一次走进‘南京路上好八连’,观摩八连所在特种部队的一次军事演练活动,再一次领略到八连‘钢性好男儿’的风采。”


杨绣丽说,那天大雨磅礴,面对情同兄弟的战友,实战训练中的他们强调的是“稳、准、狠”,一招一式都如猛虎扑食……他们接受的是一次身体和意志的双重磨练。而呼啸在训练场上的摩托车,似乎与战士们合为了一体,翘边驾驶和隐蔽驾驶,紧急调头,一制一动,都展示着这支保卫国土保卫和平的尖刀力量中最锐利的那一抹刀锋。在摩托车的轰鸣声中,能感受到他们那一身的钢筋铁骨,那满腔的赤诚热血……


于是,杨绣丽在写作《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长篇纪实文学》这本书时,时刻都感受着那些铁血战士热血的奔涌,同时也在这些热血奔涌的场景中,找到这部长篇纪实文学创作的魂。


永不褪色立体书.jpg


“八连”这支战场上能打胜仗的“铁拳”和在实现强军梦中“军事好、如霹雳”的特战先锋,其光辉早已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灵记忆中,雕刻在与阳光比翼的城市之巅。无论南京路上的霓虹如何变幻,“好八连”的本色,宣示了我们这支军队永恒的坚守。


为了真实地记录八连所走过的非凡历程,为了在创作中寻找到更深更远的“魂”,杨绣丽除了在上海有关“八连”官兵战斗过的地方深入采访,还顶着烈日,远赴山东滕州、安徽合肥、浙江杭州、江苏南通等地,逐个寻访“八连”历任连长、指导员,寻访“八连”在滕州和微山湖畔曾经游击作战时的遗址。在合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就这样,人民解放军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也就一天天地在杨绣丽的血液里丰满起来。


和老指导员刘仁福、王振华合影.jpg

和老指导员刘仁福、王振华合影


于是,杨绣丽一直渴望着在书中写出雄劲的军队气势,朴实的生活气息,深切的人间感情,催人泪下的军营故事,形成正能量的迸射和真实可信的穿透,以启迪人们对八连魂的深刻理解,更深地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崇高的激情……这些愿望,后来都一一展示在书中,把一块“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精神丰碑,高高地树立在广大读者心中!致使《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长篇报告文学出版后获得军内外一致好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将本书列为“全军优秀读本”发往全军各基层单位……


《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北京首发暨赠书仪式现场.JPG

《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北京首发暨赠书仪式现场


(四)


随着“南京路上好八连”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在军内外不断升温,杨绣丽这位被军魂浸染过的女诗人,在被无数军人认可推崇并被誉为“编外军旅作家”的同时,自己也越加对军队生发出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情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粉”和“迷彩派”。


于是,2016年冬天,我又一次拨通了杨绣丽的电话,代表黄浦区又一次邀请她采写另一个英雄连队——武警黄浦消防支队车站中队,这是消防部队中首家被国务院命名为“模范消防中队”的英雄连队。


杨绣丽接到采写“模范消防中队”长篇报告文学任务不久,就进入了2017年的春节。由于希望这部书赶着某个节点面世,我们邀请方对创作出版时间要求比较紧,因此杨绣丽对本书的采访、创作就像车站中队消防战士一样,打的也是一场突击硬仗。除夕前后的一个星期,就在车站中队连续采访,大年三十晚上,女儿已经回到崇明的父母家,她就独自整理白天的采访笔记、草拟创作提纲至深夜两点。整座城市是那样的寂静,“咔咔咔”的键盘敲击声陪伴着她,迎接丁酉年的崭新阳光……在除夕夜钟声响起的时候,杨绣丽在键盘上敲下这样一行字:“我知道,这个城市有一群人也在默默为我们守望,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webwxgetmsgimg (6).jpg


作为这个项目的具体牵头人,同时也是一名业余写作的人,我更感受到一个写作人的辛苦。猜想,此刻杨绣丽一定还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我只得用微信默默地给她发去一份新年的祝福……


杨绣丽第一次真正接触消防战士,还是2015年11月21日的那天。她深刻的记得,那是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她遇见了来黄浦支队寻找27年前的救命恩人的孙冰晶。而寻找的救命恩人便是原车站消防中队的队长陆玉明。杨绣丽说,我认真倾听着他们的回忆,27年前的画面一片片闪回。没想到,一年后我却被邀请撰写“模范消防中队”。那时我刚从“南京路上好八连”长篇纪实一书中抽身,“八连”的形象仍不时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作为同在黄浦区的英模部队,车站中队从另外一种角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为了人民的安宁生活,为了城市的繁华绚烂,他们是火场前面最美的逆行者,了不起的消防兵,赴汤蹈火的英雄,我想我们应该记住他们负重前行的伟岸身影!


带着这样一种心境,为了写好这个英雄群体,杨绣丽一次次来到南车站路500号那个干净整齐的小院子,一次次爬到营区三楼,俯瞰院子里这群年轻朝气的战士实战模拟训练。她久久地凝视着那高高的训练塔、塔上高高飘扬的红旗和围墙边缘一片葱郁的翠竹,凝视着那些充满朝气生机蓬勃的生命力;当她一次次在三楼的会议室里和战士们进行交谈,和历任指导员和中队长进行一次次交流时,她也一次次感受到这群热血男儿身上流淌的激情、勇气和胆略,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消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于车站中队的无比赤诚,对于军人责任和使命的勇敢担当!于是,她也一次次地被感动并置身于其中,不由失声哽咽,眼眶发红……


杨绣丽至今难忘那次参加黄浦支队春季消防体育运动会上的场景:晨曦播撒的运动场上,黄浦支队的车站、北京、卢湾、外滩、河南、复兴、嵩山等七个中队的消防兵手持水袋向前冲刺,他们集体接力、集体跳绳……活力四射的勇士们把运动场弄得春意勃发、热气腾腾,其中车站中队的小将们更是一冲无阻、大展身手、摘金夺银。这些可爱的虎将们接下了老一辈人手中的火炬,把青春和激情继续燃点在车站中队,让英模的风尚继续如蒲公英般飞扬……


……


或许是因为英雄的精神鼓荡着诗人的热血,或许是诗人内在天性里有一股正义之洪流在涌动,杨绣丽对自己每一部军队题材作品的创作近乎到了极致的苛刻。尤其是在撰写“模范消防中队”这部长篇时,她把自己创作这部长篇纪实的主基调定在:“能够体现出信仰的锤炼、灵魂的塑造、精神的升华、人性的闪光、对荣誉的追求。一句话,写出这支英模部队的“魂”,从而让这支部队成为“修筑在人民心中的一道关于信仰与责任的钢铁长城!”


2018年“八一”前夕,《蹈火英雄——全国“模范消防中队”长篇纪实文学》(获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提名奖)首发式在南京路世纪广场举行。杨绣丽面对广场上几千名“模范消防中队”英雄的敬仰者,十分感慨地说:“从军营中摸爬滚打、在烈火面前赴汤蹈火的这些刚强血汉身上,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军旅生涯就是血性与人性、信仰与现实的一次强烈有力的碰撞,这种碰撞有如宇宙初开时闪耀出炫目而纯粹的光亮,我想这光亮必将永远高居于城市之巅…… ”。


《蹈火英雄》在南京路上的首发式


结尾处,杨绣丽动情地说:“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经历苦难而走向复兴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企盼平安的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保护神’!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并崇敬那些替我们赴汤蹈火、负重前行的英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