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返老还童忆当年——儿艺留下的记忆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返老还童忆当年——儿艺留下的记忆

作者:刘红炜 发表时间:2022-08-19 点击数:297

梦开始的地方


对五零后出生的人而言,小时多半不知儿艺剧院的确切位置,反是其精彩纷呈的剧目,以及那些生动迷人的故事得以展现的地方,筑就了孩子们心中神奇的心灵地标。这地方即是——坐落于延安中路555号的儿童艺术剧场。1958年剧场在宋庆龄夫人的亲切关怀下,由早先的延安电影院改建而成,据称是新中国第一家儿童艺术剧场。


image001.jpg

延安中路555号的儿童艺术剧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心中美好的记忆,尽管遥远,尽管贫瘠,但憧憬快乐,追寻快乐,创造快乐的冲动一点不比现在匮乏,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现在更单纯,更纯洁,更透明,更充实。这份美好的记忆,始终深藏在延安中路上的这家儿童艺术剧场,是孩子们梦牵魂萦心驰神往的地方。


她是编织梦幻的殿堂。每当手持戏票将要步入剧场观看演出的那一刻,仿佛逢着了一场华丽的精神盛宴,整整一星期前心中就注满了殷殷的期盼,生命里似有重大事件将要发生,甚至有了可资炫耀的资本,可以在小同伴面前炫耀自己的优越和就要降临的欢乐。生命变得充实,充满希望。只因,在儿艺剧场內那张神秘的厚重的大幕后面,又有一出梦幻般的故事,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马兰花》就不用说了,据载,自1958年至1996年间,在这个剧场演出的剧目多达263个,有105个艺术团体在这里奉献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大幕开启,色彩斑斓,声光电变换间,台上演绎的是天上人间的喜怒哀乐,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台下的孩童,则尽情展开想象的羽翅,台上台下一起编织着美丽的梦幻,把孩子们的思绪带到极为美妙的境界。


她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每当置身宽大的﹑童声熙攘的剧场内,企望的双目便开始流连在台前那张巨幅的幕布上,至今还深深印刻在渐趋衰老的记忆中。那是一幅由酒红色丝绒编织成的大幕,从高处垂落,宽大而厚重,四周用金丝线绣制,边角镶嵌着精美的藤曼花叶。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显得优雅温馨,散发着高贵和富丽。望着它,则预示着在这颇为神奇颇具诱惑力的大幕背后,又一个动人的﹑美妙的故事将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台上的故事可以千姿百态,但渗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是不变的。色彩缤纷的表演,拨动起孩子们幼小的心弦,抑恶扬善的精神主题,是对孩子们又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没有死板的说教,只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给予孩子们真善美的最初启蒙。


她还是窥望世界的窗口。物质的贫乏,传媒手段的落后,国际政治环境带来的社会封闭,使我们对身外的大千世界孤陋寡闻。是儿艺剧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让国外的艺术经典得以在舞台上展现,使孩子们能够窥望到国门外的文化艺术。记得儿艺编排了许多国外的戏剧作品,印象较深的就有《高大的伊万那》《以革命的名义》等,还有诸如《雪女王》《仙巾》《灰姑娘》以及《她的朋友们》。作品的人物形象至今在幼小心灵埋下美好的种子,回想起来仍在心灵深处萌动。


image002.jpg

儿艺排演的苏联戏剧《玛申卡》


说是梦开始的地方一点也不夸张,那段情思无论如何也是剪不短的了。长大了,成人了,工作了,人生经历了起起伏伏,重新走进儿艺剧场的机会少了许多。可每次路过延安中路上的儿艺剧场,总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望,昔日心目中的这座艺术宫殿曾给予的熏陶,仍会时时从心中泛起。


可惜,这样一个珍藏着美好记忆的地方,不知是哪一天忽然来了推土机和挖掘机,以机械化带来的惊人速度,将一代人心目中的艺术殿棠铲平了,一夜之间,儿艺在上海延安中路的地面上消失了。事后听说是因为危房,也有说是出于市政建设需要。但不管有再多的理由,从我们的内心情感上却可以陈列出成千上万条理由——将之永远的保存下来。


因为这里珍藏着我们这代人太多的梦想,留下了太多的珍贵记忆。上海这个城市,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理地图,儿时的地理坐标,大多已被林立的高楼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所取代,以致偶尔路过已面目全非的延安中路555号儿艺剧场旧址时,仍会若有所思地在其间梭巡徜徉,内心充满着缅怀。


孩子不能没有梦想,更不能没有自己的剧场。这是现任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女士执著的信念。自1996年延安中路555号儿艺剧场被拆除,到崭新的儿童艺术剧场重新落成,期间整整跨越了十七年。作为市政协委员,再建一座全新的儿艺剧场,始终是深藏蔡金萍心中的一块心病,不惜长期为之奔走呼号。就如当年延安中路上的儿艺剧场,最初也不是轻容就选址建成的。那时儿艺被视作宋庆龄先生的“掌上明珠”,首任院长任德耀乃至全团演职员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小朋友们拥有一座自己的剧场。得知这一想法,宋庆龄不禁蹙起了眉头,国家当时正处在经济恢复和建设初期,要实现这一愿望并非易事。可在宋庆龄的全力争取下,上海人民委员会给予大力支持,决定改造旧剧场,为孩子们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剧场。当初静安公园﹑美琪大戏院﹑上海音乐厅都曾在考虑范围,最后经反复酝酿,最终选定延安中路上的延安电影院。这才有了全国第一家独具特色充满童趣的儿童艺术剧场,才有了台上台下演员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image003.jpg

宋庆龄和孩子们


如今,蔡金萍仍以她的执著为再建儿童剧场据理力争。十年,作为连续三届政协委员的她,大小会议光口头建议就达十余次,先后三次提交正式提案。起初提案是三人联名,最后动员界外委员一起参与,由八名委员签注提交。相关部门在起初的答复中并不认同,认为上海已有足够多的影院剧场,足以供儿童剧的演出,没必要再建一个单独剧场。蔡金萍争辩说:这不一样,儿童剧场和成人剧场是有区别的,应该在艺术氛围﹑自然环境﹑安全设施等方面有独到的儿童特点。长期的据理力争终于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恰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政府决定利用世博场馆再设计建设一个全新的儿童艺术剧场。


现在,这座现代化的儿童艺术剧场已经蔚然屹立于浩淼的黄浦江畔。远远望去,剧场造型独特,光彩夺目,大鲸鱼的外形,“天使眼”显示屏镶嵌在高墙,外有观景平台,内设两个豪华的专用剧场。比起当年延安西路上的555号,显然是鸟枪换炮的了。作为过来人,在怀旧的同时不得不为现在的孩子们感到欣慰,感到庆幸。是啊,这又将是新一代儿童的心理坐标,是他们追逐梦想的地方,是幼小心灵梦开始的地方。


image004.jpg

新建的儿童艺术中心


马兰花啊马兰花


马兰花啊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这段台词朗朗上口,早已熟稔在心。这是童话剧《马兰花》带给我们儿时最大的惊喜。凡生活在六十年代的孩子,几乎都对《马兰花》有过一段痴迷,它打开了孩子们纯真的心扉,为孩子们的心灵插上了想象的神奇翅膀。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并不一定要表现重大题材,即便是一部虚构的儿童故事,也能直入人心。《马兰花》歌颂的是勤劳,针砭的是怠惰,弘扬的是正义,鄙夷的是邪恶,讴歌的是美丽,斥责的是丑陋。


按说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并不丰富,孩子们的心理线条也不复杂,可他们带着红领巾学雷锋做好事,期望成为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马兰花》恰恰契中了孩子们纯洁的天性。尤其在那个年代,心目中这出剧目似乎不是一个童话,她在我们眼中是那样的出神入化,仿佛就像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马郎﹑老猫﹑小兰﹑大兰,看得孩子们时而屏息静气,时而开怀大笑,情感跟着戏剧人物的命运和情节在跃动,幼小灵魂在妙趣横生的戏剧中得到洗礼。


最帅气最风流的无疑是:马郎手执马兰花,以飘逸的身姿对着花蕊呼唤:马兰花啊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善良的生命竟然能在花儿开启的那一瞬间起死回生,如此的神奇,那样的美妙。然而,都明白这一刻是为正义和善良而绽放的,所有孩子都渴盼自己能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从而也可以像马郎那样幸运的神奇的拥有这一刻。


童话剧《马兰花》


感谢老一辈艺术家,作为成年人,他们以一颗童心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为孩子们装饰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或许他们有些人已不在世,当年的孩子今天也已经步入老年,但老一辈精心创作的经典作品和出色的表演流传至今。都知道,《马兰花》是儿艺剧院首任院长任德耀创作的,投身儿童剧创作,为孩子们奉献优秀的艺术作品,成了他一身的追求。1947年7月,由中国福利基金会主席宋庆龄任命,任德耀出任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团的团长。从那时开始,任德耀便开始了儿童剧的创作生涯。永远不会忘记孙夫人当年的谆谆教导,他和同事们曾多次去孙夫人在上海的寓所汇报工作,孙夫人对儿童剧事业非常重视,殷切嘱托:要通过儿童的典型形象感染儿童,使他们有文娱生活,并寓教育于文娱之中。希望你们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儿童剧上,创作演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剧。一次汇报完工作,临走前宋庆龄很郑重地赠与任德耀一支钢笔,这里饱含着孙夫人对任德耀和剧团的热切希望,是对剧团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更好艺术精品的莫大鼓励,更是对任德耀和创作人员的巨大鞭策。此后他带领演职员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一大批优秀的儿童剧诞生在舞台上,尤其是1956年成功推出了那部三幕十一场的童话剧《马兰花》。该剧在全国迅速走红,演遍大江南北,1960年又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马兰花,马兰花,请你马上就开花……,一时成了孩子们嘴边离不开的台词,正因为于此,《马兰花》始终被视为儿艺建团以来的代表作,是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被列为中国儿童剧的经典。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马兰花》即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给了我一段抹不去的印记。


那年我才五岁,父母忙于工作,我只好被送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漫长的六天对我而言有如被夺去了自由的囚禁,一旦周末回家,便快乐的像一只小鸟,可以和哥哥姐姐在一起尽情的玩耍。某日回家,分别长我三岁和两岁的姐姐和二哥俺不住内心的兴奋,第一时间欣喜地告诉我,他们购买了周日晚上《马兰花》的电影票,明晚我们将一起去看神话剧《马兰花》。可谓天降喜讯,记得当时高兴的有点忘乎所以,盼望着幸福的那一刻马上来临。那时,关于《马兰花》的故事在小伙伴中早已深入人心,经过声光电的编排加工,据说电影中人物和情节被演绎的愈加精彩。盼啊盼的,就等着早些走入影院。我的电影票由姐姐保管,二哥舍不得,坚持将电影票珍藏在自己身边。结果第二天,二哥一翻口袋,电影票居然丢失了。这下着糟了,急忙四处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见。怎么办呢?我很钦佩姐姐,她灵机一动,带着我直奔电影院,找到影院工作人员,将事情的原委详细陈述。大意是恳请影院能体查民情,酌情处理。望着两个稚气未脱的姐弟,工作人员动了恻隐之心,很爽快地回答:没问题,晚上你们姐弟三个就一起来吧。我们顿时拨云见雾,转忧为喜。岂料,晚上兴冲冲来到影院,白天那个工作人员不在了,换了一位不拘言笑的检票员,一听陈述,当场拒绝无票的二哥进入影院。简直五雷轰顶,好说歹说,检票员算退了一步,同意让姐姐进到剧场座位旁去看一下,如果二哥座位上没人,就让二哥进。结果出人意外,二哥位置上居然坐着一个人,姐姐大着胆子上前询问:你的票子是哪儿买的?回答出乎意料:是别人退给我的。完了,感觉回天无力,对几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电影《马兰花》很精彩,比舞台上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可我和姐姐都没能很好地观赏电影,双眼盯着银幕,心里牵挂着场外的二哥。二哥早已在外泪流满面,明知钟情已久的电影在里面放映,自己则只能无辜地被拒于场外,伤心透了。此后,这一事件成为我们成年后不止一次会提起的笑谈,《马兰花》也就成了生命中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从小痴迷《马兰花》,但马兰花究竟是一种什么花,长什么样没有亲眼见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健康报》社记者去青海采风,游完青海湖回西宁途中,沿途风光秀丽,起伏的山峦,淙淙的河水,花草自由地点缀在山坡和沟溪。忽然有人在车内手指窗外,大声呼喊:看,那就是马兰花!我心急慌忙地向窗外张望,终于看见了:叶如剑兰,花瓣丰腴,有四片的有五片的,微微卷曲着向四周伸展,花蕊呈橘黄,花体有紫色白色。瞧去并不妖艳,显得格外清丽,微风间摇曳,星星点点散落在绿茵间。哦,这就是马兰花,内心不由悸动,全神凝视,遐想无限。可知,在这些马兰花身上有过儿时最难忘的回忆,有一段最美丽的神奇传说。


未曾中断的儿艺缘


没有想到,此后竟与儿艺有过许多创作上的交往。工作关系,结交了不少来自儿艺的朋友,能叫出名的就有:王又乐﹑战车﹑石磊﹑王玉民﹑张承明、王玉珍﹑黄明媚等。王又乐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不止一次帮助我们导过专题片,认真而严谨。石磊出演过谢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小战士,红领章红帽徽,银幕上鲜活的青春气息至今留在脑海里。


当然,结交时间最长,友情最深的当属儿艺老演员﹑导演张承明。


按说,和张承明该是忘年交。猜想,在我还戴着红领巾的时候,说不定就在舞台上看过他演出的戏剧也未可知。五六十年代,他出演过许多儿童剧的角色,诸如《枪》《青年近卫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众多剧目。那时在台下被舞台上的角色屡屡拨动心弦,看得心潮起伏,台上说不定就有他张承明。早年他是演员,后被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修班进修,改行当了导演。


初次见面,这位老同志给人的感觉是性情爽朗,性格奔放,毫无艺术家的架子。后又了解到,他是老资格了,一九四九年,才十四岁就参加了进步艺术剧社新安旅行团,小小年纪便跟着剧团走遍全国各地宣传进步思想。他训练刻苦,曾冒着枪林弹雨奔赴朝鲜慰问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得知这一切,从此我开始既尊敬又戏谑地称他为“老首长”。


虽为“首长”,其实彼此间没有老少。因为电视片的合作,之间有缘多次在一起,熟悉后嬉笑打闹无话不谈。工作中他不乏严厉,哪怕争得面红耳赤,工作之余则是笑语连天。若加以细心观察,发现他身上落有深深的儿童剧演员的烙印,言谈举止中时不时散发着孩童般的天真,手舞足蹈的似有多动症。难怪他活灵活现地成功扮演过孙悟空,也因为生性好动,团内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孙猴子”,感觉很是形象贴切。 张承明为我们导过很多专题片,发现他十分敬业,对名利却颇为澹泊。那时有很多单位邀请他,大多为系统内的大型文体活动。他热情地为人家策划﹑编排﹑导演,人家邀请单位毕竟不是干这行的,临了给的报酬并不高,有时仅是象征性的。张承明从不计较,始终乐呵呵的满不在乎。大伙都笑话他,说他这个导演“价廉物美”。别人笑,他也跟着笑,仿佛很受用。正是从他的憨笑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品质,从而对他生出默默的尊重。


张承明饰演的《枪》(中)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起拍过不少电视片,出过一些好的作品,其中令我俩津津乐道的是专题片《六元钱》。该片表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让学龄儿童每人出六元钱成立大病基金的故事。基金为患大病的儿童,特别是患白血病的儿童解决了燃眉之急,社会反响很好。我和张承明深入采访,精心编写,认真拍摄。有些场景要用演员来表现,张承明请来了他的夫人王玉珍老师助阵。王玉珍老师也是来自儿艺,形象演技俱佳。众所周知,舞台表演是面对面的近距离表演,现场效果强,难度也更大。所以对于电视表演王玉珍老师则显得那样的驾轻就熟,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角色扮演相当到位。片子播出后,得到市政府分管市长和上海市红十字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当年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专题片大奖赛中获奖。我代表剧组上台领奖,为我颁奖的是著名电影艺术家程之,坐在我身边的竟是老艺术家张瑞芳。我带着极崇敬的心情说:张老师,我是从小看您的电影长大的。老人家哈哈一笑,和蔼地说:不行了,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创作中有丰富的现实生活。


image009.jpg

程之为《六元钱》颁奖


和张承明还有过一次难忘的巧遇。


按说他在儿艺,我在卫生,是不太沾边的两个系统,除影视创作,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然而九十年代某日,我参加卫生系统工会组织的一次职工疗休,内容是沿长江游三峡行。当晚我在老外滩的十六铺码头登船,一进吵吵嚷嚷的舱位,就见有人欣喜若狂地喊我名字,一抬头,发现是好朋友张承明。我惊讶无比地望着他,问:老首长,你这是去哪?他兴奋不已地回答我:和你一起去旅游呀!原来,他应邀为上海市一家知名三甲医院排练文艺节目,医院工会为了感谢这位“价廉物美”的老导演,决定让他以职工身份参加医务系统的疗休养。能说不巧吗?就这样,我们有了一段愉快的出行。一路上,两人在舱内喝酒,海阔天空地聊天,饱览长江两岸的秀丽景色,走巫峡,过夔门,观白帝城……他则一路显示了“孙猴子”的乐天派性格,一路笑声不断,嬉闹玩耍。特别过神女峰的那一刻,他呼叫着拉着我冲向船舷,正值夜晚,月光如水,一起昂首争相观望,神女峰在星光下飘飘欲仙,傲然挺立。至今也忘不了那一幕。


image010.jpg

与张承明一起游三峡


人可以永远怀有一颗童心,但岁月总是那样的无情。懵懵懂懂的,二零一八年的某日,张承明打电话告诉我,他和王玉珍老师要入住养老院了。因为儿子在北京,方便照顾,他卖掉了上海的住房,打算入住北京的一家养老院。


《淮安日报》追忆张承明的通讯和建党百年的张承明


听完,我的心情顿时有点闷,怎么就老了呢?


清晰记得,两年前他还风风火火地来到我办公室,一副忙的不亦乐乎的样子,一会说正在帮助排练哪家单位的大型活动,一会又说在整理新安旅行团的史料,一会又托我为他战友的孩子介绍对象,完全是笑语喧阗精神矍铄的神态,怎么瞧怎么都无法和老迈连在一起。为什么转眼就老了呢?无奈叹服古语所言:人前谈笑虽依旧,却是无从话苦衷啊。


算来他现在该有八十五岁的高龄了,在养老院仍与我有微信来往,微信名恰是他性格的写照,叫老顽童。一天他发给我一则通讯,细读,是《淮安日报》刊载的一篇人物通讯,标题是《从感动到感恩,从感动到行动——新安团员张承明的七十载新旅路》,全文回顾了他从艺,走上革命道路的难忘经历。之前他送过我一本儿童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题为《台前幕后》的纪念册,里面载有他演艺生涯的人物介绍和剧照。年轻时,他是那样的俊逸英武,出于感慨,我将他的一张肖像照和他早年扮演《枪》的剧照发在他手机上,他不胜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会有这些照片的?我说是你送我的材料里的呀?可以想见,面对这些照片,他的思绪定会有情不自禁的穿越,岁月的潮汐定会难以自抑地回灌进他的脑海。


老眼昏花,行动迟缓。从张承明处得知,受剧院之托,老爷子仍在养老院伏案撰写关于儿童艺术剧院的史料,只可惜进展缓慢。他不无羡慕地对我说:我要是你这样的笔杆子就好了,可以写下许多关于儿艺的故事。要不你也为我们写写吧。之后他特意安排同事给我备下一堆有关儿艺的资料,嘱我专程到儿艺剧院门房去取。仔细阅读后,感觉都已是翔实的事件记录与丰富的史料,再去续写加工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如另起炉灶,写些切身的感受。好在,我们心中不乏对于儿艺的记忆,只需随性写来,以志追忆。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