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 山东舰,交接入列那一刻——来自中国船舶集团“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的报告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山东舰,交接入列那一刻——来自中国船舶集团“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的报告

作者:郑蔚 发表时间:2023-03-22 点击数:41


一、端木海:“有没有航母,将来就看你们的了”


湛蓝的大海填满了主席台后高高的背景板,和身后的南海一样蓝。


背景板的左上角,是一面飘扬的“八一”军旗,鲜艳亮丽;而背景板最中间的位置是一艘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航空母舰,雄壮威武。


山东舰航母编队雄姿 (1).jpg

山东舰航母编队雄姿


画中的那艘航母,就停泊在他们身旁的三亚军港码头上。它有300多米长、70多米宽、20多层楼高,气概非凡。无论是谁,只要站在它的脚下都不能不心生敬畏,为之震撼。


背景板的中间是一行红色的大字:“002航空母舰交接入列仪式”。


山东舰入列004 (1).jpg

山东舰入列004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002航空母舰是我们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这“自主”中的甘苦和自豪,非亲历者不可知。


世人所激动的是,人民海军自此进入了“双航母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双航母”的国家。这还意味着中国舰船人可以自主造出更多的航母,迈向多航母时代。


此刻,时针指向2019年12月17日下午3点50分。来自人民海军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早已在码头整齐列队,静候002航母交接入列仪式开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002航空母舰交接入列仪式主席台的右侧,站立着由人民海军组成的方阵,放眼望去一片洁白的海军礼服,英气勃发;主席台的左侧,是航母建设单位代表方阵,激情难抑。701所002航母总设计师端木海作为航母建设者代表,站在建设单位代表的首排。


南海的湛蓝和辽阔,尤其是那种从海底透出光芒的蓝,端木海早已熟悉并热爱。但此刻,在等待期盼已久的“交接入列”即将到来的这一刻,他却走神了,“中国政府提出第四百三十七次严重警告”这句久违的话,却突然从他脑海深处冒了出来。刹那间,他也被这句话惊到了:“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这句话刻入他的脑海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那时候,他还是山西临汾的一名中学生,父亲是中学老师,家里订了份《人民日报》。但那时的《人民日报》上,他感兴趣和能看懂的文章其实并不多。记得有一天,他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军用飞机侵犯我国领空 我提出第四百三十七次严重警告》:“六月二十八日十一时十九分至十一时三十五分,昨美机一架侵入我广东省海南岛文昌县东北地区领海上空。同日十一时二十九分至十一时五十九分美国军用飞机一架,侵入我广东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岛地区领空。对于美国军用飞机的这种军事挑衅,我外交部发言人奉命提出第四百三十七次严重警告。”他既为这种军事挑衅生气,更为这种“严重警告”竟然达到了“第四百三十七次”之多而生气!他拿着报纸问父亲:“美国离咱这么老远,它的飞机怎么就能飞到咱中国?咱就这么一直没完没了地警告下去吗?”身为数学老师的父亲看着被激怒的儿子,沉默半晌,然后回答他:“人家飞机不是直接飞过来的,是坐航、空、母、舰来的啊!”“那我们为什么没有航空母舰?!”儿子一句话顶了上去。父亲望了望激愤的儿子沉静地说:“问得好问得好,你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加重语气说:“中国有没有航母,将来就看你们的了。”


时光转眼到了2002年,他担任001型航母的副总师,整天在船厂、北京和701所之间奔忙,几乎很少回武汉的家。尽管那时候,年迈的父母亲已经从临汾搬来和他这个长子同住,但严格的保密纪律已经让他养成了不与型号项目以外的任何人谈论工作的习惯,即使父母妻儿也不例外。父亲也不知从哪里学到了军工企业保密纪律的第一条“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从来也不问他在忙什么;母亲在他妻子的熏陶下,从不问“去哪里出差,什么时候回来?”而只问“要带厚点的衣服,还是薄点的衣裳?”可他在穿什么衣服上总是拿捏不准,结果时常被突如其来的寒流冻得在甲板上打颤,只能披上办公室同事找来的棉大衣。


2011年8月11日,“辽宁”舰首次海试。父亲是晚上看央视新闻联播才知道的。新闻联播是老人家唯一的“世界之窗”,一天也不拉。妻子后来告诉他,还没看完新闻联播,他爸就激动得给他打电话,但他的手机却一直接不通。连打了三四次都是一个女声:“您所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这让老人家从兴奋变为沮丧。


“辽宁”舰首次海试,端木海怎么可能不在船上?茫茫大海里,他怎么可能接到家人的电话?


再说,海试还是整个航母建造过程中最紧张和令人兴奋的时候。海试开始时,会有几艘大力拖船将航母这庞然大物拖离码头。而离开码头后,拖船也将陆续驶离,新航母就第一次全靠自身动力驶向大海,从动力系统到船舶保障系统,都开始面对从未有过的考验。每个系统的所有运行数据都要被记录下来,而作为型号副总师,他必须心无旁骛,密切关注海试中的任何一个系统的任何一个测试数据是否异常。整个海试过程中,他几乎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妻子和他说这番话时,是他海试回来直到半夜才刚走进家门。他听出妻子话中责备的意思,因为他在海上也一直没有和妻子通话。但毕竟常年如此,妻子的耐受阈值已经大大提高了,无需他太多解释。于是,他轻轻推开父亲的房门,想看看父亲有没有睡,边想着怎么向老父亲解释。只见父亲没睡,坐在床上,似乎一直在等这个儿子回家,他放下手中的《人民日报》对端木海笑了笑。这不同寻常的笑容只有做了他几十年的儿子才能体会得到,那是端木海1978年高考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才有的笑容。不仅是高兴,这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而且是只有父亲才有的那种根子上的自豪和骄傲!


端木海的心不由得颤动了一下。


这时候,当年父亲的那句“那将来就看你们的了”,像南海的碧浪一样高高举起,再重重地砸下,又一次在他心里激荡。


他在父亲的床边轻轻坐下,“电视你看到了,”他轻声地对父亲说。


“看到了,看到了,”父子间特有的默契,让父亲好像早已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位从不善于在家人前表达情感的数学老师,破天荒地、赞许地拍了拍儿子的背。


“你去忙吧,去忙吧。”父亲催他说。虽然他不知道儿子具体在忙什么,但儿子现在已如他所愿,成为属于国家的人。


能这样拍端木海背的,701所只有一个人,就是丁大安。对端木海来说,丁大安是老前辈,不仅年长他近乎一轮12个生肖,也是701所少数几位从国家“八五”计划起,就投身航母研发的总师。


国家“八五”计划实施的年份是1991~1995年。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春风化雨一般解开了多少中国人“姓社姓资”的心结;改革开放的号角,让各行各业萌生了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701所也在“八五”期间启动了航母的预研。


不仅是这个团队,而是701所的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的海军司令刘华清说过一句话:“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这血性,感染和激励了中国海军和701所有的人。


航母预研团队是一支由701所领导精挑细选出来的极为精干的种子队伍,他们秉持的信念是,即使“八五”干不成,锲而不舍,“九五”、“十五”也要咬着牙继续干下去——中国终有需要航母这一天!绝不能当国家需要航母时,我们701所这个“战舰摇篮”拿不出应有的技术储备!


701所大门 (3).jpg

701所大门


世界上第一艘同时为飞机进行起降作业的舰船是英国海军“暴怒”号,它原本是一艘巡洋舰,于1918年4月改装完成。船体中部上层建筑前铺设70米长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起飞,而后部则加装了87米长的飞行甲板,以及简易降落拦阻装置。1918年7月19日,7架英国战机从“暴怒”号航母上起飞,攻击德国同德恩飞艇基地。这是人类的空军第一次从“航空母舰”上发起的军事作战行动。


但当时几乎没有中国人知道和关心“暴怒”号航空母舰作战的消息。那一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轰动文坛。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为百孔千疮、风雨飘摇中的祖国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


而航母是大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缩影。


而当时的旧中国,这三者皆无。


1995年,也就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遥远的黑海岸边,“瓦良格”号航母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1998年,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竞标价,拍下“瓦良格”号的所有权,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


1999年7月,一艘拖船拖着已经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开始了漫漫航程,这万里航程注定不会顺利。在世人都知道的“第三国”挑唆下,土耳其政府拒绝 “瓦良格”号通过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强令它退回黑海。直到2001年8月,在中国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土方才转变态度,同意放行。


就在“瓦良格”回程遇阻之时,丁大安和他的团队奉命赶去土耳其,登上创伤遍体的“瓦良格”号,协助它闯过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惊涛骇浪。


终于,在2002年3月3日中午,才由几艘拖船合力将其拖进大连港51区码头。


船体外观锈迹斑斑、船体内部空空如也的“瓦良格”号,用外行人最通俗的话来说,如同一只“船壳子”,究竟能不能重新赋予它生命和活力,让它成为它曾经希望成为的样子?这个难题横亘在中国船舶集团和701所航母专家团队面前,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海军在等待他们回答,党中央在等待他们回答!


“能!我们一定能!”丁大安说,“我们701所只有这一个答案。”


虽然丁大安、端木海他们,每个人都曾经一千次一万次想过、盼过为中国建造一艘航母,但在这样一艘“空壳子”船的基础上建造航母,是他们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即便如此,他们也必须像刘华清司令员那样血性地回答:


“我们701所设计不出航母,我们都死不瞑目!”


因为中国太需要航母了。


中国别无选择,中国海军别无选择,中国舰船人也别无选择!


对丁大安来说,为了这艘航母,他还付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代价。就在他和团队一起将“瓦良格”号从土耳其拖回国内的路上,他爱人原本平稳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了。事发突然,组织上一时无法让丁大安迅速赶回国内,只能暂时瞒着他。等他大功告成,坐飞机回到武汉,看到来接他的不仅有所里的领导,还有他唯一的女儿,他感到有点奇怪。再看看领导的表情并没有因为他圆满完成任务而高兴,而是出人意料地神情凝重,他才反应过来大事不好,一定是老爱人出了意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丁大安当年与爱人共结连理时对爱人许下的诺言,“而如今,我欲执子之手,而子撒手西去……”


3年后的2005年4月26日,丁大安、端木海他们站在码头上,看着“瓦良格”号拖入大连造船厂的30万吨级船坞进行改造,耳边回响起当“701要干航母了”这消息传到所里时,所里响起如同炸裂一般的欢呼声。


中国舰船人,等待这一刻,等的太久了。


6年4个月后,001型航母首次海试。当海风吹拂着站在航母航海舰桥上的丁大安和端木海,他们的兴奋其实不仅仅是亲手参与让曾经的“瓦良格”号满血复活,更是已开始为未来建造一艘国产002型航母做技术准备了!


虽然002型航母具体的设计总图尚未绘就,可它不是001型航母的简单复制,这一总体思路已经十分明确。舰岛、船体、航空保障、滑跃起飞甲板、球鼻艏……都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优化设计,002型航母的总体设计图将出自701所总体研制团队设计师手中!


而这一切,在2019年12月17日的今天,此刻,马上,这一切就将成为现实:002型航母要交接入列了!


二、刘建国: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航母总体设计师


三亚军港内,002型航母伏波静卧,隆重热烈地期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登上主席台,出席002航空母舰交接入列仪式。


下午4时许,交接入列仪式正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刘建国站在端木海身后两排,能参加这么重要的交接入列仪式,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光荣和自豪。


70后的刘建国,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2005年进了701所,那正是001型航母建造启动之年。701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进人员,不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一律先去现场。所里给他的第一项任务,也是去大连船厂。


那时候,“瓦良格”已经停在码头上。之前,刘建国已知晓“瓦良格”的完工率达到了75%,但他跟着“导师”上船一看,哪有75%啊,所有的武器装备,包括12座“花岗岩”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星座”BR电子战系统等等全部拆除;属于航空技术装备的着陆阻拦装置、航空弹药运输和航空燃油系统等都不见了踪影;航母上必备的化学设备也全部拆除;而动力系统的高压锅炉、推进桨、轴系与锚碇装备、蒸汽泵、主动力装置热交换设备、涡轮发电机和涡轮增压装置,以及海水淡化设备等等,都被硬生生拆除,整艘船可以用“破烂不堪”来形容。据说还留着减速齿轮装置,是因为乌克兰人在拆除内部设备时发生工伤事故死了人,船方认定是凶兆,不敢再拆了,才幸运地留了下来。


他的导师黄盛龙告诉他,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在“瓦良格”各分段建造中就敷设完毕的管道和足足几万米长的电缆,大部分也被拆了,装到了出口到希腊的油轮上,又卖了一次钱。


“瓦良格”百孔千疮的样子,让刘建国上船前的笑容不见了。黄盛龙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别泄气,我们701所历来擅长的就是设计从来没有设计过的新船。设计航母,我们很快就会很擅长。它难不住我们的。”


701所的导师制太重要了,所有新进人员,在进所最初的3个月入职教育后,会分配到不同的研究部门。部门给每个新进人员指定一名高工或研究员,担任他的导师,导师从最基础的怎么画一张图纸教起。为了给新进员工更多的帮助,同时还实行了“大导师制”,就是新进人员可以向所在部门所有的高工和研究员请教,这样即使原定的导师出差在外,新进人员遇到技术难题依然随时有专家为其指点迷津。


现在回首往事,刘建国深感自己得益黄盛龙的言传身教。黄盛龙1940年出生,早在刘建国进所前5年就退休了。听说“老东家”终于要干航母了但苦于人手不足,他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老将黄忠一般风风火火赶去所里报了名。他的学生刘建国是新进的正式职工,而身为导师的黄盛龙只是“返聘人员”。刘建国至今记得,他第一次领到的月工资是1142元,而导师黄盛龙每月的“返聘费”只有800元。


“他每天早晨起的都比我早,早早地啃完了2个馒头就坐等着上船,每天都是迫不及待去开工的样子,”刘建国回忆说,“一个65岁的老人,不在家抱孙子,整天在有十多层的船舱里爬上爬下。只要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造航母’这3个字在701的老前辈们心里憋了多久。”


给刘建国触动很大的另一位导师是位女研究员。在船上,刘建国看到她总是一手拿工作本,一手拿笔,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仿佛有操不完的心。后来,一次试车时有个数据异常,岸上来了个大领导,问:这个数据异常是怎么回事? 是设计给的数据不准,还是建造出了差错?现场很多人,既有701所的,也有大连船厂的,大家都不敢轻易开口。这时,平时不声不响的这位女研究员打破沉默,她胸有成竹地打开本子,把这套设备几次试车的实测数据都一一报了出来,然后分析指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让不同单位所有的人都心服口服。


这两位导师,让刘建国知道了一个船舶设计师该是什么样子。如今,刘建国也是一名带过无数新人的研究员了。


端木海曾总结过,001型舰的设计遇到的难题是“一无设计经验,二无图纸资料,三无规范标准”。更何况,这实际上是一场“反向设计”,是在“瓦良格”号既定的“船壳子”里进行总体设计,但又不是简单还原。比如,对航母的理解,苏联海军与国际主流军事理论相悖。国际主流的军事观点认为,航母作战应以航母编队的方式进行,其舰载机是主要打击力量;而苏联海军认为,航母无需采用编队方式投入战斗,依靠其自身的打击能力即可自成作战单元,因此它又将航母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所以在“瓦良格”号航母的舰艏甲板下,有12座“花岗岩”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而在中方的001型航母设计总图上,肯定没有“花岗岩”的位置。但遗憾的是,“瓦良格”为“花岗岩”在船体上做的发射井结构难以移除,以致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空间。


已在001型航母上积累了“反向设计”经验的刘建国知道,002型航母是我国第一艘全部国产化的航母,无论是最初的概念设计和其后的方案设计,都应按照中国海军的总体需求和作战要求来进行。虽然它从总体上保留了“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方式,但002型航母必须对“辽宁”舰进行现代化重构。


航母最重要的作战指标是舰载机的出动和回收能力,即一艘航母可以一次性出动飞机的数量,如二战中的“全甲板进攻”;以及在一昼夜间连续放飞/回收多少架作战飞机执行任务,并在下一次补给到来前,可持续这种作战状态多少天。其次,是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包括航母用于自身防卫的近防炮、舰空导弹,以及雷达和通讯指挥系统等等。按照海军提出的要求,002型航母总体研制团队拿出的总体设计,可将002型航母的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山东舰组织实弹射击训练(新华社赵琳鹏) (1).jpg

山东舰组织实弹射击训练(新华社赵琳鹏)


山东舰机务官兵进行歼15舰载机夜间转运训练.jpg

山东舰机务官兵进行歼15舰载机夜间转运训练


从外观上看,002型航母似乎与“辽宁”舰基本相似,但它实际上比“辽宁”舰更长、更宽。它巨大的甲板,就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这么大。002型航母在设计中彻底移除了“花岗岩”导弹设施,船体结构更适合舰载航空兵作战需求,甲板下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来装载舰载机。


山东舰歼-15舰载机列阵甲板 (2).jpg

山东舰歼-15舰载机列阵甲板


002型航母的另一个特点,是舰岛变小了。外军观察家对此十分敏感,认为舰岛缩小至少在舰岛的前方增加了一架舰载机的停泊位,由于该位置靠近航母的第一台升降机,方便机库中舰载机的调出,有效增加了航母的作战效率。


通过卫星图像,外军观察家还发现002型航母位于两个起飞偏流板之间的弹药升降机舱门也与“辽宁”舰不同,舱门数量从4个减少到2个,但舱门的长度却从原来的接近6米延长到近8米,如果仅仅是给歼-15舰载机装上5米多长的“鹰击-83”反舰导弹,显然无需将舱门延长近2米。这巨大的舱门无疑还意味着它将要输送的弹药更具威胁性,这神秘而巨大的“大杀器”也许足以让它的对手不寒而栗。


但002型航母舰岛的身高更“挺拔”了。舰岛是航母的指挥中枢。集航母的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不同用途的雷达和多种通信天线于一体。相对“辽宁”舰,002型前部的舰桥也被拆分,航海舰桥被独立出来,并抬高了一层,而司令舰桥还在原来的高度。其意义是有效避免了相互干扰,增大了使用面积,提高了作战指挥的效率。不可忽视的是,航母舰载雷达的安装位置进行了优化,之前布置在下层的搜索雷达天线被升高至舰岛顶部的平台,其它诸如战略卫星通讯天线和火控雷达等都安装在舰岛的最高处,有效增大了雷达的探测距离,也使航母的远程通信、卫星通信取得了更佳效果。


“其实,002型航母上3000多间舱室,几乎没有一间和‘辽宁’舰一样的。正如端木总师说的,002型航母与001型航母,是‘形似而神不似’!”刘建国说。


刘建国所在的岗位是002型航母总体研制团队中的总体设计部门,他说,“我们既要充分理解上级下达的国产航母的核心要素和总体需求,也要对船体、动力、航空保障等各个分系统了如指掌,还必须和使用单位及建造单位反复沟通磨合,以最大可能满足海军提出的作战要求。”


赶在2013年11月002型航母正式开建之前,总体研制团队先后完成了理论设计、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也基本完成。刘建国感慨地说,“航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造要求最高、各个分系统最复杂、同时也是工程量最大的军舰。一艘中型航母的工程量相当于10艘导弹驱逐舰、30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我们总体研制团队为002型航母画的图纸达到了6位数。我有幸完整地经历了一次整个巨舰的建造过程,对航母的总体设计和建造有了直观而全面的认知。正是002型航母,让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航母总体设计师。”


三、常天云:“怕什么,我们正好一起去学航空!”


山东舰官兵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李刚) (1).jpg

山东舰官兵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李刚)


授旗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山东舰,检阅仪仗队。习近平察看舰载机、起降装置等航空装备,了解舰载机飞行员工作生活情况。习近平前往驾驶室,同官兵亲切交流,在航泊日志上郑重签名。


当习总书记登上山东舰,察看舰载机等作战装备,并与飞行员亲切交谈时,701所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中主管航空保障的常天云不是一般地自豪。


常天云知道,这次不同寻常的是:2012年9月,“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时,舰上还没有一架舰载机;直到两个月后的11月23日,优秀飞行员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着舰和起飞。而这次002型航母从大连港出发前往三亚的途中,一架又一架歼-15舰载机从天而降,002型航母成功地开了“带机交舰”的先河。


山东舰组织歼-15舰载机放飞训练(新华社凌浩) (1).jpg

山东舰组织歼-15舰载机放飞训练(新华社凌浩)


战机正从辽宁舰滑跃起飞 (1).png

山东舰舰载机“飞鲨”射向海天


山东舰舰载机“飞鲨”射向海天 (1).jpg

战机正从辽宁舰滑跃起飞


常天云本科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与航空本来没有一星半点关系。也许是他的名字里有“天云”两字,所里让他干上了航空保障。他很快发现,大事不妙,之前凡事不懂可请教老前辈,但整个701所老专家里,还找不出一位曾经干过航空保障的,他都不知道去请教谁。就连项目首席专家端木海之前既没有造过航母,也没有学过航空。


“怕什么?”端木海依然是豪情满怀的样子,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都不懂,正好一起去学航空啊!错过这个机会,你这个‘天云’这辈子最多也就是只能像旅客一样买张票坐飞机看看天上的云,别想懂航空了。”


于是,他跟着端木海马不停蹄去北上广深最繁忙的航空枢纽港学习和调研,请中航工业的飞机设计专家和航空兵部队的特级飞行员来所里上课,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保障飞机安全上舰。端木海给他们开会,言必称“航空飞行无小事”,强调“舰载机才是航母的力量源泉”,必须围绕着“让舰载机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来做设计。


当时,航空保障最大的挑战是既没有技术资料,也没有既定的标准规范。既然航母航空保障领域是个空白,首先就从搭建技术体系开始。一梳理,发现舰载机和母舰之间牵涉到2000多个“接口”,就是有2000多项业务是必须通过航空和船舶两大行业合作才能完成的。最简单的来说,飞机要在空中找到茫茫大海里的航母,航母和飞机的通讯技术体制必须统一才能实现“互联互通”,整个归航引导、着舰、起飞的指挥流程和指挥口令也必须统一。在整个航空作业流程中,不能有漏项,如果有漏项,就可能有漏洞。航母甲板上飞机轰鸣,说话根本听不见,舰载机、车辆和人员要靠甲板标志标线和手势开展甲板作业。光是飞行甲板标志标线的确定,就花了很长时间,最后确定了红、白、黄这三种最醒目颜色作为飞行甲板标志性的主色调。


歼-15战机放飞一刻 (2).jpg

歼-15战机放飞一刻


其次,建立标准规范。就是所有的人都要知道怎么干。从2006年就开始启动航母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目的是确定中国航母应当怎么设计和建造,尽量避免设计师的个人倾向和认知盲区带来的设计缺陷。


航母的总体设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说,“辽宁”舰的续建设计是在“瓦良格”给定的条件下改进优化,那002舰的设计就是按需设计,必须根据我们的需求来重新设计舱室和甲板的布局。002型航母的一大特点是按功能区域划分舱室,涉及航空保障的舱室约占全舰3000多个舱室的十分之一,这300多个舱室没有一间和“辽宁”舰是重样的。飞行员是最重要的战斗员,航母必须为其设立“空勤工作区”,把飞行员的航前体检、飞行准备、值班待命、任务下达、装具穿戴等流程都集中在一起,当战斗警报响起时,让飞行员不走回头路,能以最顺畅的路径、最快捷的速度地抵达甲板上的战位。在“空勤工作区”附近的就是“飞行保障待命区”。在舰载机着舰时,甲板跑道上是没有人的;当舰载机着舰后,几十名飞行保障人员必须从待命区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舰载机身旁,进行加油挂弹。


常天云说,“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这十字箴言是航母精神,千万不要以为“协作”两字放在最后就可有可无、不重要。在航空保障方面,没有航空和船舶的通力协作,那就没有一架战机能从航母上飞起来,就无法形成战斗力。比如,“辽宁”舰突破了舰载机起降难题,那在002型航母上,首要解决的是舰载机的调度问题。甲板上停满了舰载机,怎么最快捷地出入库、加油、装弹,再次放飞投入战斗是个大问题。就舰载机在甲板上停放的问题,端木总师亲自带着常天云他们去反复论证,舰载战斗机之间的“安全间距”是多少,“舒适间距”又是多少,经过仿真和现场试验,一一确认。舰载机停得太密,出动时就可能影响速度;停得太“舒适”,甲板上停机数量就有限。要在兼顾“安全”和“舒适”中找到最佳值。整个舰载机在舰上的作业流程,也是要常天云他们航空保障团队设计的。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来,武汉所有的单位、居民都措不及防。从1月23日到4月8日,武汉整整封城76天。但因为航母的研制任务太紧,701所动员住在家属区的员工尽量提前上班。常天云是3月3日第一批来所里上班的人,也是第一批乘坐专车两天两夜点对点从所里赶往大连现场的人。


四、汪静怡:我们设计了山东舰,山东舰也塑造了我们


山东舰


丁薛祥、刘鹤、何立峰以及李作成出席仪式。张又侠主持仪式,宣布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交接入列和舰名、舷号。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70年代出生的汪静怡,参加“山东”舰交接仪式时已过不惑之年,但她天生的就是一脑袋艺术细胞。前些年,当她乘坐着有“航母奶妈”之称的“查干湖”号综合补给舰迎面向“山东”舰驶去时,看到“山东”舰的两只硕大的锚紧贴着舰艏的锚唇,就像航母的一对眼睛,她不由得在心里说“好萌啊,太萌了,么么哒”。


山东舰交接仪式007 (1).jpg

山东舰交接仪式007


您也许不敢相信这个“文艺心”的女生,竟然主管着“山东”舰的甲板机械这类大家伙,比如,有数十吨重的大锚。有一次,海军的一位首长走进“山东”舰占了几层甲板的锚设备舱,其时“山东”舰正好抛锚,锚爪纵身扑向大海,锚杆拖带着数百米长的锚链,在锚唇上擦出一片火星落进海里,其声真可谓震耳欲聋、惊天动地,而站在锚设备舱里查看锚机作业的竟然是这个身高不过一米六的女子,让这位首长惊讶不已。


其实,过去汪静怡不是这样的。在干航母之前,她都有点不知道干什么好了,喜欢的东西太多,她也太能干,而领导派给她的活,有点打不起她的精神,她嫌一艘又一艘的快艇设计重复劳动有些乏味。晚上临睡前,她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要不要辞职专门去搞写作?还是搞翻译?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701几乎所有的人脸上都放了光:要干航母了!这个喜讯像春雷一样在701所上空炸响,人人都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干航母!这三个字一下子就将她心头云遮雾绕了多年的不确定感刮跑了!


她记得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曾因为“航母梦”的破碎而哀叹:这不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是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


造航母,她对自己说,这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太大、太重要、太光荣了。一种责任感和光荣感从心底升起:一个造船人如果造过航母,就是极致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没有辗转反侧,而是安然入眠:她的人生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确定感。


但当她首次登上“瓦良格”,才知道干航母并不简单,最起码的下船舱就是件提心吊胆的事。因为船舱里没有电,所以规定每个下船舱的人必须自带手电,且必须两人同行。就怕3000多个舱室让进去的人迷路失联。最重要的是,还规定“说话不能走路,走路不能说话”,因为乌克兰人当初为了拆走设备,粗暴地在船舱甲板上开了一个个大洞,直接把设备吊走,留下一个个长着大嘴的窟窿。要是没看见一失足掉下去,那可能相当于从几层楼这么高摔下去,致伤致残是大概率事件。


“辽宁”舰造下来,她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之前,所有的人对她的评价是“温文尔雅”,这样的办公室女性在所有的职场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但一上舰就不行了,造船厂的师傅和军代表,都是喜欢直来直去的实诚人,很直接,也很干脆。而汪静怡说话太“含蓄”了,人家听不懂。因为现场的事实在太多了,她还在掂量忖度“这话可以不可以这么说,老张听了会不会不高兴”,大伙却认为她的意见已经发表完了,就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这天晚上她破例没有睡着,在下半夜浓浓睡意升上来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耳旁响起:“你是在造航母!造航母的女设计师,一定要忘记性别!”


第二天,她一如既往地捧着茶杯去工地。但人却像“开挂”了一样,武汉女子特有的聪明、果决和女设计师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下子迸发了出来,简直天下无敌,让她的同事目瞪口呆。“汪老师今天怎么啦?”等她讲完话扬长而去,留下她的同事面面相觑,“汪老师好厉害啊!”


但汪静怡自己知道,真正让她人生改变的是一位老院士。因为有哮喘,对气味敏感,所以她随身挎的包里,永远有万托林喷剂,还有速效救心丸。每次下船舱,她都要穿好硬头的劳保大皮鞋,但她的膝盖发不出力,每次出船舱都是用自己的双臂将自己硬拉上去的。但她没有叫苦,因为好几次她是跟着老院士下去的,老院士年长她三四十岁,她爬几层楼梯,老院士也爬几层楼梯,她觉得老院士太硬气了。在老院士面前,她只能算是孙辈,有什么好叫苦的?


更艰苦的是,她有时还要去正在喷涂的舱室,即使戴了防毒面具,她依然会有窒息感。但当她重新走上航母的甲板,揭掉防毒面具,重新大口呼吸着炙热的海风,她知道这一关她熬过去了。原来,她是熬得过去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感觉自己坚强无比。


老院士教给她的更多,她说:“我以前只懂自己的专业,我的思维方式是从我的专业看,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而作为航母总体研制团队的一员,还需要有系统思维。航母就像一座海上城市,看着很大,但资源具体分配到每个分系统,又相当有限。所以在保障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必须坚持‘综合兼优’的思维方式。在现场,经常会遇到这个部门和那个部门、这根管道和那根电缆打架的事,就要设计师来现场拍板决策。我就特别佩服老院士,老院士是从大系统的角度来思维决策的,而不是本部门的利益,这帮我开阔了思路。”


对汪静怡来说,最大的考验其实是航母补给系统的设计。补给是航母上仅次于飞行的第二大高危作业。


最经典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大船的100米远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同向并行驶向前方。忽然,“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撞去,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


这就是“船吸效应”,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原来,当两艘船平行着向前航行时,在两艘船中间的水比外侧的水流得快,中间水对两船内侧的压强,也就比外侧对两船外侧的压强要小。于是,在外侧水的压力作用下,两船渐渐靠近,最后相撞。


如果说,“奥林匹克”和“豪客”相撞,是因为当时的舰船操控技术还太落后,但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即使是航母技术最成熟的美军,也曾多次在补给时发生撞船事故。


航母补给时,与综合补给船同向同速同行。两船之间要抛缆,架起用于输送物资的高架索,高架索必须处于“恒张力”状态,钢索既不能松,又不能过紧。因为洋流和风浪的缘故,即使船长再有驾船的经验,船体的航向还是会出现波动。所以高架索一旦松了,它必须自动收紧;如果太紧了,也要自动放松。对701所来说,这个高架索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但给定技术要求和参数的是一三室的汪静怡团队。相对过去补给船为驱护舰队补给的情况来说,为航母补给,不仅补给的种类大大增加了,而且高架索的“载量”也增加了,过去给驱护舰一次只需输送几百公斤的货物,现在航母上有几千人,高架索过一次就要送上几吨物资才行。


而如今,汪静怡已经不再害怕了,她知道,这种时候,设计师是没有退路的。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我也必须有‘恒张力’,这个不难的。”她自己鼓励自己说。


“山东”舰首次补给试验时,汪静怡站在“山东”舰的航海舰桥上,她看着两舰同向同速并肩而行,油料通过管道输送,而大米、蔬菜等物资整箱整箱地从高架索输送到“山东”舰上。两舰仿佛是静止的,而两舰上的官兵紧张地忙碌着,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动静相间的特殊的美感。


山东舰正在进行海上补给 (1).jpg

山东舰正在进行海上补给


她从随身带着的那只茶杯里喝了一口化橘红片。茶杯还是那只标志性的茶杯,图案是芬兰家喻户晓的动漫人物姆明,我国著名翻译家任溶溶曾翻译过姆明的动漫,深受国人喜爱。少女时的汪静怡也曾很喜欢这个动漫故事。现在的那个“开挂”了的汪静怡,如是。


五、章汉钢:我要造好每一艘让海军兄弟凯旋回来的航母


习近平在码头接见了航母部队官兵代表和航母建设单位代表。习近平对我国航母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章汉钢作为一三室“山东”舰船体分系统技术负责人,理应参加今天的交接入列仪式的,偏不巧的是,他的下一个型号任务要做一个重要试验,他不得不赶去了西南的大山里。


此刻,他在大山里听着中央广播电台的实况转播,立即给自己进所后的第一位导师郑国基打了个电话。


导师郑国基是1936年人,日本兵的刺刀和大皮靴在他童年的心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解放后,他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的就是保家卫国。1962年9月分配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一研究所三室,当时七院一所刚在上海组建,军用船舶设计刚从仿制阶段走向自行研制阶段,所里正在进行两型较小的水面舰艇的设计,一型是65护卫舰,一型是037反潜护卫艇。他被派往广州黄埔造船厂,担任037反潜护卫艇首艇的设计和“配试配建”工作。这艘反潜护卫艇还没有定型就奉命参加了沿海作战,击沉击伤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蒋军舰船多艘,俘获蒋军几十人,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


1965年“八六海战”打响,这型反潜护卫艇在鱼雷艇大队的配合下,勇敢地击沉了吨位和火力远远超过我舰的蒋军“章江”号和“剑门”号,这让郑国基非常自豪。


之后就是“文革”动乱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他重新走进新一代产品的研制线,承担总体设计的他,参加了165、166舰的研制工作,这型驱逐舰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郑国基一生就参加了这2个型号的研制,这让他既自豪又遗憾。他觉得自己一生的一大半时间被虚掷了。他认定徒弟章汉钢这辈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章汉钢也觉得自己比师傅这一辈幸运,他等到了“辽宁”舰。真是生逢其时。


他觉得自己更幸运的是,还加入了“山东”舰的总体研制团队。“山东舰”是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辽宁”舰的船体结构基本完好,而“山东”舰则是从零开始,真正实现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在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过程中,研制团队边研究、边攻关,完成了上万次的分析计算、上百项关键技术攻关及试验,突破了航母特殊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建立了航母完整的设计标准体系和船体材料配套体系,实现了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


所幸,他们的设计手段也出现了飞跃,“辽宁”舰还是二维设计,而这次首次使用了全新的三维设计软件,是全流程的三维设计,为了满足设计需求,团队还自行开发了20多种小软件。他们组每个人,至少都画了200张以上的图纸。


在“山东”舰之后,章汉钢又进入了新的大项目组。


一会儿,章汉钢的手机又响了,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告诉他,今天晚饭要庆祝一下。他还听见母亲在边上告状说,你爸今晚还要开那瓶五粮液呢,血压这么高,不要命了!他听见父亲幽默地回应母亲:“这叫开心得不要命了!”


手机一会儿被章汉钢儿子抢去了,儿子说:“爸爸你怎么不在电视里?我在电视里没有找到你。”


“是啊,”他回答儿子说,“因为爸爸有新的任务,不能去会场了。”


儿子一把将手机抱在怀里,嚷着说:“我要抱抱爸爸!”他已经好久没回家了。


这个下午,大山里的他特别忙。不一会儿,章汉钢的手机里又进了一条短信,是在船厂做军代表的大学同学从三亚军港发来的:“老章,今天怎么在交接仪式现场没见你啊?”


他认认真真地回了条短信:“总书记说,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所以,我们701的人活多啊!我现在唯一想的,就是造好每一艘能让海军兄弟凯旋归来的航母。”


笔者感言:


航母是海军武器装备领域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航母是海军作战舰艇中体量最庞大、技术最复杂、要求也最严格的大型作战平台,设计和建造的综合难度也最大。虽然航母诞生百年了,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建造航母,拥有三艘以上航母的国家,迄今只有两个。现代航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那个曾经忽悠赫鲁晓夫说“核时代,航母就是大洋上的死亡棺材”的国家,目前既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也仍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的航母编队。


一三室的许主任说过,我们航母总体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就像章汉钢他们说的,不是我们比我师傅这一辈人聪明能干,而是赶上了一个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好时代。


是的,时势造英雄,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并培育出更多英雄的时代!


航母总体研制团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年轻的优势是知识结构新,充满活力和冲劲,不为经验所困,不为头上的“帽子”所累;年轻的劣势是经验不足,包括没有摔过大的跟斗。现在让年轻人多参与大的项目,就是多几次摔打,多几次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挑战,是对他们最好的历练和培养。


我在想,当刘建国、常天云、汪静怡、章汉钢他们这一代人到了端木海这样的年龄,他们的一生会造过多少航母、会造出多少也许我现在连舰种都说不上来的新的巨舰?


未来的功勋,尚不可知。功勋能否成就,仍须靠他们一生的努力。


年轻的他们,是701所的软实力;无数个年轻的他们,构成了我们中国的软实力。


我们因此也多了一份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在锻造大国重器中勇担当善作为,助力人民海军筑牢“海上钢铁长城”,在海军装备建设领域取得了以国产航母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在航母事业接续奋斗过程中,中国船舶人铸就了“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航母精神。


“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航母精神,具有与航母同样巨大的力量!


(因保密工作需要,文中701所人物均为化名)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