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 生如夏花——外事翻译夏永芳的故事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生如夏花——外事翻译夏永芳的故事

作者:容子 发表时间:2023-03-22 点击数:99

image001.jpg

夏永芳女士照片


一、再上一次大学


“周总理指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是每一个外事干部都应遵守的……”2004年10月的一天,夏永芳女士正在上海“复旦外事培训中心”给我们参加培训班的人员讲话。 


她的讲话有条不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是在每一节讲座结束后,她都能马上对讲师的发言作出总结性、提纲性的梳理,用精辟的语言高度浓缩发言的精华要点,简明扼要,语言流畅,没有废话。经她提炼总结后,培训内容及案例变得生动易记,听讲者能够快速消化,融于脑中。于是,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她的着装也很讲究,非常符合外事接待工作的要求,给人以大方、美丽、端庄的良好印象。我认识夏永芳女士,正是从这天开始。


根据我的经验,具有这种迅速提炼大意并能准确表达要点能力的人,一定是接受过语言教育和培训的人!后来,因工作关系,我和夏永芳接触多了,对她有了进一步了解。果不其然,她在走上外事工作岗位前,196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担任过语文教师;1964年秋天调入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后,于1974年至1976年插班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是一位新中国培养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外事干部。她的故事,就从她调入上海市外办,改行做外事工作说起吧。


夏永芳在她的著作《外事人生》中记录了自己走上外事工作第一步的经历和完成英语学习的过程。1964年秋,夏永芳第一次走进上海市外事办公室的大门,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上级要求她写一份有关中国与巴基斯坦通航情况的调研报告。可当时,她不懂外事工作,不懂涉外政策,更不懂中外通航的基本业务,不知如何才能写好这个调研报告,急得她额头冒汗。作为外事干部必须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而她当时不懂外语,在涉外场合既无法听懂外方人员的讲话,也无法直接采访,只能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开展工作。夏永芳意识到,这种情况严重影响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她根据周恩来总理对外事干部的要求,一边收集信息,编写简报,了解情况,学做调研,一边开始学习英语,每天清早6点起床听电台的英语广播。


经过工作实践,加上原有的中文底子厚实,很快提高了编写简报的能力和水平,能运用一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写作外事文件。虽然经过自学,有了英语基础知识,但在外语方面还是未能达到熟练运用口语、自如地与外宾对话的程度,这使她很苦恼。1971年,夏永芳接待来访的美国乒乓球队和随团记者,之后又参加接待尼克松访华的新闻记者,在机场接送、陪同参观、出席宴会中,夏永芳也成了来宾和外国记者追踪采访的对象。在与外宾交谈中,谈及上海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涉及房租、交税、饭菜、食堂、菜场、工资、储蓄、退休等一系列问题时,夏永芳的英语储备很快就“弹尽粮绝”了。在美国人的追问下,她无言以对,心急火燎。对方十分失望,对她说:“希望下次见到你时,你的英语能说得好一点!”这件事让她深刻认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性,外语是外事工作者的重要工具!


1974年秋天,夏永芳得到了一个脱产学习英语的机会,到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插班学习。再次走进大学,她很高兴,也很兴奋,但也感到“压力山大” !因为第一学年缺的课程必须尽快补上。强烈的紧迫感促使她起早摸黑、夜以继日地拼命学习。在严冬季节,她天不亮就爬出热被窝,来到寒风凛冽的大操场背单词。为了避寒挡风,排除干扰,她把一件棉大衣套在头上,“没头没脑”地踱来踱去,结果被好奇的同学揭开“盖头”揭穿秘密,由此得了一个“外语疯子”的雅号。就这样,凭着一股执着的学习精神,夏永芳终于赶上了全班的步伐。1976年秋天,她顺利完成学业,捧着英语专业毕业证书回到市外办。在此后的工作实践中,她克服了将中文与外文“对号入座”以及英语连贯表达能力差的弱点,在外事接待工作中不断提高口译水平,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地承担经济座谈会的口译任务,而且充分发挥自己优秀的中文水平,在各类外事讲座和座谈会、研讨会中,善于快速提炼总结发言要点,真正起到了语言沟通的“桥梁”作用。


无数外事翻译都曾有过类似夏永芳这样的“淬炼成钢”的经历,都有一部刻骨铭心的“破茧成蝶”“脱胎换骨”的痛苦经历,这种经历正是奠定成长的基石。


二、难忘接待尼克松的经历


1971年12月,上海市启动了接待尼克松访华的接待准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事组、安全保卫组、电信通讯组、新闻组、专机接待组、参观活动组、生活后勤组等七个小组,各项准备工作持续了三个月,工作包括向基层接待单位宣传国际形势和外事方针政策。夏永芳经历了准备工作和接待工作的全过程。1972年2月,尼克松的“破冰之行”取得成功,改变了中美关系,震惊世界,也给上海留下许多趣闻。


尼克松一行来访期间,上海民航先后承担了51架次的美方专机的飞行导航,保证美机在虹桥机场顺利着陆。电讯部门确保上海与美国之间全部通讯线路畅通;接待办公室调集了英语翻译到宾馆总机间工作,国际电话在2-3分钟间即可接通;首次在上海兴建通讯卫星移动地面站,从土建、安装到调试、开通不到20天。 一切有条不紊,给美方人员留下高效的好印象。


夏永芳在几个月的接待工作中,看到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充满神秘感、新奇感,对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些美国人把餐桌上的筷子、客厅里的香烟悄悄“藏”起来,带回美国去。还有的美国人对中国表达好感和友好,说:“中国人民是一个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中国菜非常好吃,有一道菜是用鸭子做的汤,神奇的是盛汤的碗竟然是用南瓜做的”:有的美国人幽默地说:这次回美国后不准备吃饭了,要饿到下次来中国多吃点中国菜!


尼克松来访前,夏永芳参加接待了几批由美国高官率领的先遣组人员,印象深刻的是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准将为首的先遣组一行27人于1972年1月初来华,在上海市领导出面的宴会上,当我方主人祝酒后,黑格未回祝,气氛有些别扭。事后我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向美方提及此事,美方十分敏感紧张,支支吾吾未说出所以然。第二天,美方全体去了杭州,双方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此事向中央报告后,毛主席指示上海准备向美方每人赠送5公斤糖果。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接到这个任务时,糖果和糖果盒都不够,全厂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终于在两天时间内赶制了九种精美的糖果和漂亮的糖果礼盒,出色完成了任务。1月10日,黑格一行由杭州返沪,上海两位市领导到机场迎接并设午宴招待,美方情绪高涨。中方主人祝酒后,黑格立即起身回祝,并带领几位主要成员走到每一桌和中方陪同人员碰杯,提议为尼克松总统访华成功干杯。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上海虹桥,短暂停留后去北京。为了这次访问,尼克松做了不少功课,读毛主席诗词是其中一项。在北京的宴会上致辞,他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月27日上午,尼克松一行278人在周总理亲自陪同下自杭州抵达上海进行一天的访问。当天上午,尼克松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馆,心情大好,主动帮周总理脱大衣,说:“我的血和总理先生的一样热。”在观看一部开式双柱冷挤压机的操作表演时,尼克松试着按了一下启动电钮,当即取出了加工件,周总理笑着说:“你这是按了建设性的一钮!”尼克松高兴地说:“对,对,我按的一钮是建设性的。”


当天下午2时许,尼克松总统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回到他下榻的锦江饭店贵宾楼第16楼卧室外客厅,自己点了三道菜:芙蓉鸡片、草菇蚕豆、干烧明虾球,全部吃完,并说:“非常好吃!”锦江饭店以一流的服务,配合中央做好接待尼克松的工作,尼克松说:“上海锦江饭店是我住过的世界上最好的宾馆之一。”


27日下午5时许,基辛格在锦江小礼堂就中美双方会谈的成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两国签署了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在当天晚上的宴会上,尼克松总统祝酒时说:“联合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做的更重要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000英里大洋和分隔了我们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比公报里所写的多得多的事情。”


尼克松在1972年以后,先后在1982年8月和1993年4月两次访华。1993年,上海锦江饭店贵宾楼大修,尼克松住在别处,仍要求专程到锦江饭店看一看。车子一进大门,他就指着小礼堂,说这是他和周总理携手“改变了世界”的地方。他说:“我要告诉在场的每一位,21年前,中美《上海公报》从北京开始起草,在杭州进一步磋商和讨论,最后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发布。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正常是从这里起步的!”


夏永芳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写进了她的著作《外事人生》,又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写进了上海外事译协的专辑特刊。2022年2月,是《中美联合公报》签订50周年,夏永芳回忆起亲历过的这个重大外交外事工作,说:“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更加感到当年党中央决定接待尼克松总统访华,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情。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史实和珍贵的记忆,值得我们回顾、研究和记载。”


三、四位美国夫人游上海


1985年春天,美国前副国务卿达姆的夫人,参议员洛克菲勒的夫人,美国驻香港总领事莱文的夫人和她们的朋友拉斯洛德夫人,带着她们的五个孩子来到了上海,这是她们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夏永芳在这次接待陪同这四位美国夫人的外事工作中,深切感到这种访问交往,对增进美国人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很有意义和益处,她认真地记录了以下这些生动的事例。


image002.jpg

2000年,夏永芳与美国前副国务卿达姆的夫人分别15年后再次欢聚


达姆夫人刚抵达上海,就提出要上街找个鞋匠修理她的凉鞋。于是,夏永芳陪着她沿着瑞金路走去。一路上,达姆夫人对路两边的里弄房子、住户窗口伸出的晒衣架、传呼电话房、卖茶叶蛋的小摊、戴红袖章的交通纠察员、看管自行车的老太太以及警察用话筒大声喊话等,都感觉新奇,一 一询问,还不断与这些上海市民简短交谈。走到建国西路口,找到一个老鞋匠的摊位,不一会儿,四周就围上了一大群人观看。有人说:“美国人皮鞋坏了还要修?买双新的不是很方便吗?”达姆夫人却说:“美国人并不都是很浪费的,但在美国确实很难找到小修小补的服务,所以人们只好把旧鞋扔了。”当她了解到老鞋匠干这行已37年,便为老鞋匠拍了几张照片。老鞋匠默默为美国客人补好两根鞋搭绊,还修好了两只鞋跟,只收了2元修理费。当达姆夫人穿上修整一新的皮鞋时满意极了,她说:像这样的修理,在美国至少要花10元美金。这天下午,夏永芳和这位美国夫人走得汗流浃背,但达姆夫人兴奋异常,她告诉夏永芳:以前很少有机会像今天这样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自由交谈,这次旅行总体来说很成功。


这几位美国夫人提出要访问复旦大学,主要是想与师生们交谈。参观郊区农村时,她们要找农民谈谈。游览黄浦江时,市外办请上海妇联主席陪同,她们畅谈了大半个旅程。这些美国夫人经常谈到的是妇女地位问题,洛克菲勒夫人说:现在美国的妇女运动仍局限在城市和富裕阶层的妇女中,进展缓慢。中下层妇女希望参与政界活动虽不乏其人,但由于财力不足,缺乏支持,极少成功。迄今(当年)美国妇女从政的比例只有4%,停留在1931年的水平上。她们十分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人口政策,每到一处都要询问人们对计划生育的看法。她们对中国人的向往和价值观很感兴趣,询问什么职业在社会上最吸引人,大学生中有没有人立志去农村落户……等等。达姆夫人说:她看到街上一些广告牌上的人物形象有西洋人的色彩,她认为:中国人有东方美,为什么要去追求西洋美?她对此不可理解。


这几位美国夫人还很关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郊区农村参观时,达姆夫人询问人们对美国人的印象。一位农村干部说,他感到美国人自由自在,但不大有纪律性,与日本人相比,美国人好像不大讲究礼节;有些美国人来这里参观,似乎不把我们的乡镇企业放在眼里……达姆夫人听后笑了,她连连点头,并做了笔记。她还说: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有巨大的市场和令人尊敬的古老文明,喜欢与中国交往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她认为,今后不仅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应特别加强普通人之间的民间交往。


在离华前夕的最后晚宴上,这几位美国夫人和孩子们都很动情,一个个站起身来祝酒。洛克菲勒夫人说:从我公公的父亲起,洛克菲勒家族就一直对远东地区和中国怀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一直向往有一天能来中国,但最终未能如愿。如今,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孙女,包括十几岁的孩子得以访问中国;洛氏的一位女儿还能在《中国日报》工作一年,真是不平凡的经历。他们对中国人的真诚和诚实留下了深刻印象。


拉斯洛德夫人说:我不能忘怀发生在苏州的小插曲。那天傍晚,我们随意走出宾馆,沿着小河走过小桥,因天气炎热,想买个西瓜吃,但找不到瓜摊。我们走进一家书画店问讯,店主了解我们的想法后,请我们稍等片刻。十分钟后,他兴冲冲从自己家里抱来两只西瓜,当场在小店里开了西瓜,与我们一起边吃边聊。当时,杰米(洛克菲勒夫人之子)说:“这是真正的中国!”是的,在这次旅行中使我最高兴的,不仅是看到了名胜古迹,而且看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真实感情。莱文夫人说:我们吃完西瓜要付钱时,店主人说:“我不是卖西瓜的,请你们吃瓜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回到美国后如能记起在中国苏州,有一位中国朋友与你们一起吃西瓜这件事,我就感到很满意了。”店主人这番话表达了中国人淳朴好客的美德,对我是一次教育。这个故事发生在月夜,还有小桥、流水,太富有诗意了,我们就称之为“西瓜轶事”吧!


杰米(洛克菲勒夫人之子,16岁)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苏州的古运河畔,我看见的不仅仅是名胜古迹,而是真正的中国!这次旅行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我最喜欢的活动是一个人背上一架照相机沿街散步,一路上有那么多人对我微笑,说:“你好!”从他们的笑脸上能体会到他们的真情。查尔斯(洛克菲勒夫人之子,12岁)说:“这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次旅行。”埃利奥特(达姆夫人之子,14岁)说:“我刚刚跟妈妈一起访问过苏联。我对中国人民的开放和友好以及每个地方的独特之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个半星期的访问是绝对不够的,我希望下次再来,还要通过友协来。”莱米丽(洛克菲勒夫人之女,14岁)说:“这是我所有旅行中最好的一次。我最喜欢街上的人和友协朋友的微笑。”


夏永芳感慨道:那天晚宴上美国客人的祝酒辞令她激动,虽然这些祝酒辞的话没有政府首脑祝酒辞的份量,也没有艺术家语言的优美,但这些话充满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表达了美国客人对中国的珍视感受。她记得洛克菲勒夫人曾说正在阅读《苦海余生》,但中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和社会,她仍要通过自己的见闻和观察来得出结论。这次通过“上街看看”、“找人聊聊”、“西瓜轶事”等有趣的访问过程,美国客人仿佛找到了结论。夏永芳感到夫人们和她们的孩子们喜欢中国人民,喜欢中国的民间外交,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美国客人对整个中国的美好印象,这正是自己所从事的外事接待工作的意义和成效。


四、福布斯游艇访沪趣事


1988年年初,美国出版界巨头、著名经济杂志《福布斯》的董事长马尔科姆﹒福布斯计划4月下旬乘坐他的私人游艇“海伦德”号来上海访问。这个消息引起了上海市外办接待人员的极大关注和兴趣。熟悉美国情况的人都知道,《福布斯》杂志是当时美国三大商业杂志之一,发行量达73万多册,拥有读者300万,在美国工商界和金融界享有很高声誉。福布斯这位时年69岁的亿万富翁不仅在事业上大获成功,而且具有广泛的兴趣,特别爱好体育运动。1982年,福布斯曾应中国国家体委之邀首次访华,从事热气球和摩托车越野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总理应邀担任荣誉队员,并接见了福布斯他们的代表团。1987年,“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访美时曾受到福布斯的盛情款待。这次,福布斯计划的上海之行是其环球旅行的一部分。夏永芳意识到:接待好这位来自美国的朋友,对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扩大上海的对外影响力,无意是有益的。特别在对外开放日趋扩大的形势下,像福布斯这样的新朋友来得越多当然越好!


但是,夏永芳很快就发现,要接待好这位新朋友,颇有点“麻烦”。首先,福布斯提出邀请120位中国贵宾于4月29日出席在“海伦德”号上举行的午餐会。这些中国贵宾要包括我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上海市市长、上海工商界经济界的高级人士……福布斯的儿子不断来信来函,请求上海接待方迅速提供一份完整的名单,以便早日发出请柬。但是,要办好这件事可不简单。第二,福布斯一行共有20人,其中包括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子、美国前总统福特之子、美国特拉华州州长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大公司老板等。这些朋友同样份量不轻,需要认真对待。第三,福布斯所设计的“上海之行”是别出心裁的:他本人和他儿子各带一个团,分别乘坐“海伦德”号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班机在不同的时间抵达上海,然后两团会合一起活动,最后两团对换交通工具,他儿子等人乘游船去汉城,而他自己和他的团则改乘一架专程从美国飞抵上海的波音727私人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飞返美。他们在上海虽仅逗留一天半,但却能接触到海、陆、空各个领域。因此,接待安排这批来访之客其复杂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令人“头疼”。


接待福布斯父子的前期准备是异常紧张的。在“海伦德”号进港前的一个多月里,上海友协欧美处一片繁忙,电传、信函如雪片般地频繁来往传递着。在这期间,经过详尽的研究、讨论以及与上百个相关单位的电话联系,就接待计划进行了反复细致的规划和修改,在上海和北京有关部门以及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的通力合作下,夏永芳和同事们终于摸清了情况,理顺了头绪,及时向美方提供了邀请出席游船午餐会的中国客人名单;替美方分发了一百多份请柬,落实了中方客人赴宴的各项细节;安排了福布斯一行在上海的其他游览观光活动。


4月29日午后,黄埔路海军码头风和日丽,空气清新。下午一时许,一艘造型优美的游艇徐徐驶近,墨绿色船体上醒目地显示出一行金黄色的字母“THE HIGHLANDER”(“海伦德”)。船上的人们纷纷走向船舷和上层甲板,向码头上瞭望、招手,其中有一位体格健壮的老人,十分随意地穿着一件米黄色的T恤衫,头戴一顶遮阳帽,显得特别活跃,夏永芳认定他就是那位环球旅行的发起者——即将要接待的新朋友:马尔柯斯﹒福布斯。


中午时分,海军码头上汽车成龙,宾客如云,都是应邀来此登船出席午宴的中国贵宾。其中有江泽民、刘振元等时任上海市领导人和其他近百名各界知名人士,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在沪企业家和外交家。一位体态魁伟、端坐在轮椅里的中年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应福布斯邀请专程从北京来沪参加这次盛会的邓朴方。由京来沪的其他贵宾还有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美国驻华大使洛德的夫人、外轮代理总公司和国家体委代表以及从事热气球运动的专家等。


11时半,穿戴整齐的福布斯精神抖擞地站在船舱口,笑容可掬地与每一位客人亲切握手,表示欢迎。在宾客满堂、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宾主即席讲话。福布斯首先向所有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对江泽民及邓朴方先生的出席感到特别荣幸,并请邓朴方转达他对邓小平的问候,他说:“全世界的人都对你父亲十分敬仰。”福布斯还借此机会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


江泽民同志说:3月份他在访问伦敦时会见了撒切尔夫人,今天在这里见到首相的儿子和儿媳妇,感到很亲切。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语“人生何处不相逢”。他说:“我现在不当市长了,但人还在上海,还要继续支持市长的工作。今天能在‘海伦德’号上作客感到很高兴,多么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乘船顺着黄浦江去做一次心旷神怡的旅行,但由于下午有会议,不能如愿。”刘振元副市长在讲话中说:“祝愿大家在黄浦江上的遨游能像你们的事业一样一路顺风。”


期间,福布斯得意洋洋地向大家出示船上的一件精美的饰品,原来饰品上绣着一句他最欣赏的格言。在场的人读后感到有点困惑,就在这时,英若诚立刻翻译出了这句格言:“年龄和计谋终将战胜青春和才华”。这位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语功力和才思敏捷赢得人们一片赞扬,也令夏永芳印象深刻。


邓朴方在众人的期待中讲了几句话,他说,他十分欣赏“海伦德”号上处处有古老的装饰,又处处显示出青春活力的“矛盾”统一。他说,福布斯先生在他访美期间给予热情款待,今天又向中国残疾人捐赠基金,这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的年龄和我的智慧也成为一对矛盾,在打架。对这两者,人们往往想兼而得之,但不知能否如意。”这番富有哲理的结束语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以上这些宾主的即席交谈,虽不是“正式”讲话,但充满个性、幽默和友情,使在场每个人的情绪进入聚会高潮。


“海伦德”号徐徐启动,船上的午餐开始了。江面上春光明媚,游船里欢声笑语。主人和客人们个个兴致勃勃,有的端着餐盘观赏江景;有的寻找同行侃侃而谈;有的选景找伴合影留念……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充满友好氛围的时光。


image003.jpg

1988年,夏永芳(左1)接待美国“出版巨子”福布斯父子一行


那天中午,正当人们在船上欢聚午餐时,福布斯被上海几位新闻界人士“截住”,现场采访起来。此时,这位轻松活跃的老人显示出了出版业巨子的本色——职业性的敏感和对世界经济的深度思考。他说,这次“海伦德”号的环太平洋航行是他的杂志加强与世界金融界联系的一次实践。现在欧洲和日本的市场都已趋向成熟饱和,而环太平洋国家的经济正在兴起,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正在引人注目地成长。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起美国人和美国企业界对环太平洋地区日益繁荣的巨大市场的关注。福布斯表示:回到美国后,他的杂志要发表关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所占重要地位的文章,以鼓励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说着,他写下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鼓舞的事”,献给上海的读者。


福布斯对中国的巨大热情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远见卓识,令夏永芳等人感动。至此,夏永芳开始对这位人生经历丰富、充满智慧的老人总想拥有年轻人那样的青春和才华的雄心,有了一些真正的理解。


1988年4月30日清晨6时,一架墨绿色机身的波音727飞机载着福布斯和他的9位朋友从虹桥机场起飞,返回美国。当天午后,“海伦德”号载着福布斯的儿子及其9位朋友离开上海码头,驶向下一个目的地——汉城。


在短短的一天半中,夏永芳和同事们与这20位来自美国的新朋友聚餐,一起逛街、购物、跳舞、交谈,告别时几乎成了老朋友。那些美国朋友依依不舍的神情似乎在说:上海,你将留在我们的心里。


福布斯的儿子和朋友回到美国后,相继来信,寄来了他们的心意和照片。在一份署名“你们的新朋友”的卡片上,他们写道:“非常想念你们。感谢你们出色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上海之行棒极了!”“你们的城市令人难忘!”福布斯的另一位没来上海、但负责与中方联系安排这次旅行的儿子来信说:“我的父亲和弟弟认为上海之行极为成功,他们不时地赞美你们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如此周到妥贴。毫无疑问,精细的准备对一次成功的访问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不仅留在了福布斯父子及美国朋友的心中,这次外事接待工作的圆满完成也成了夏永芳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的故事。


五、接待知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


1989年12月上旬,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率领的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代表团一行24人来沪访问。该团因首次由人数众多的台湾企业界人士参加并正式访问大陆,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代表团承受着来自台湾当局和新闻界的巨大压力。台官方指责此举违反其现行大陆政策,扬言要对团员“依法制裁”,致使成行人数锐减一半;来访人员很担心,要求大陆接待方对来访人员名单保密,不希望有记者随团活动采访。总之,夏永芳和同事们感到:这是一个政治上敏感、接待难度高的代表团。


如何接待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经贸性很强,而政治性更强的代表团呢?在领会了中央指示精神后,夏永芳和她的同事们采取了主观上“以我为主”、“多做工作”的态度和“谨慎从事”、“精心安排”的做法;客观上形成了“主随客便”、“宽松自如”的效果,赢得了陈香梅和全团的好感和赞赏。对方除了对我方给予的较高礼遇、朱镕基市长的会见和宴请感到荣幸外,特别感到满意的,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image004.jpg

1992年夏永芳(右)再度与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见面


经贸活动质量高,“对胃口”——


这个代表团的团员普遍对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机会表示关心,为此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闵行开发区和由上海市外经贸委举办的“上海对外经贸投资环境介绍会”。在参观座谈时,对方人员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如:在上海闵行开发区投资与在广州、深圳、厦门投资相比,有何有利之处?租赁的土地是否可以自由转让?哪些经营项目属于鼓励发展的?外资企业内工会组织情况如何?外销为主可否转成内销?企业内人事大权是否由业主掌握……通过主人解答和观看录像、书面资料,他们的这些问题得到了具体的答案。有的说,过去听到的尽是大陆条件如何差、办事如何难一类的传说,从不知道大陆竟有条件如此优越的投资开发区,你们应该多向外界作宣传介绍。有人把上海闵行区与台湾的高雄加工区做了比较,提出了拓宽道路、改善布局等建议;还有一些人跃跃欲试,说来年再访上海时将有动作。


参观游览颇精彩,感兴趣——


在安排代表团参观游览上海方面,夏永芳做了精心安排。考虑到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在海峡两岸都受人崇敬,因此特意安排这个代表团瞻仰孙中山故居,并参观中福会少年宫,这个安排深得人心,使那些从未到过大陆的人们大开眼界。大陆儿童的活泼、健康、才华和校外活动的丰富多彩使他们赞叹不已,说过去只知道有孤儿院、慈善堂,不知道大陆还有如此独特的教育机构。代表团成员当即解囊捐资,以示对祖国下一代的亲近感情和对宋庆龄基金会的赞赏。


听说京剧在台湾颇为兴旺,夏永芳又特意在繁忙的活动中插入了一个小时的“京剧欣赏演出”,受到全团的热烈欢迎。李炳淑、童祥苓、言兴朋等名角的出场和精彩演唱,使那些熟知其名、早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台湾戏迷们大饱了眼福和耳福。


探亲访友时间多,很自由——


因上海的各项目日程经周密的安排,具有主次分明和短而精的特点,因此尽管内容丰富,但每天仍有大量时间可供团员们自由支配、探亲访友。他们见到了刘靖基、李储文等,拜访了市工商联、永丰台胞投资咨询中心,在各种场合与上海各行各业的经贸界人士做了广泛的接触交流。旧遇新知,济济一堂,十分投机和亲切。有人高兴地说:“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


上述活动多系谈友情、谈生意,使来客感到既有收益,又轻松自如。3天中,上海的稳定、繁荣和开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陈香梅表示希望担任上海闵行开发区的顾问和1990年“上海之春”艺术节的顾问,以便更好地促进大陆和外界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副团长朱伯尧说,如形势继续好转,1990年他将组织台湾企业界百人代表团访问大陆。其他团员也纷纷找关系建立联系,为将来做准备。


陈香梅在谈到这次率团访问大陆的感想时,称此举为第二次“突破”(第一次指她向蒋经国建议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并在各种场合多次表明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出于爱国之心。她说:不管我手中持有何国的护照,血管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液,对民族的前途尤为关心。我们中国人有5000年的文化,如此精明,但在外被人骂“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今天中国人在国际上有了地位,大家要跟你做生意,这是中国的骄傲。依我的经验,中国人要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就必须面对现实,只有经济进步,社会安定,人家才愿意同你做生意。我曾对尼克松讲,七十年代是欧洲的年代,八十年代是亚洲的年代。如果中国人不认真思考,就又要再次失去机会,又要落后。当前的国际事务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相互的利害关系,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研究问题。中国人现在受到时代的挑战,海峡两岸应当合作。


陈香梅在应邀题词时,热情地写道:“锦样年华,美好人生;青春永驻,中国万岁。”这个题词,常在夏永芳的心里泛起涟漪。


六、岁月如歌的绚美人生


青春,像一团火;人生,似一首歌。在外人看来,外事工作者的人生,尤其女性外事翻译和女外交官的人生如同她们靓丽的外表、高雅的气质和漂亮的着装那样,繁花似锦。其实,在这个群体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命运不同,并不千篇一律。然而,夏永芳的人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确实表现出绚美的一面。


夏永芳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入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工作,先后编过简报,当过翻译,参与过多项重大外事活动,曾在市外办领导岗位分管领事、记者和外事调研等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潜心学习,笔耕不辍,把自己的外事生涯故事写进了著作《外事人生》和《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夏永芳的外事人生中,她参与接待过上千位外国领导人、国际知名人士、各国来宾;1995年9月,她曾以大会观察员身份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从事关于外国领馆和外国媒体的管理工作,并参与接待美国总统克林顿、 ’99全球财富论坛、“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会议、2001年亚太经济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外事活动,并先后出访过欧美、中东、大洋洲及亚太地区的20 多个国家。


image005.jpg

1994年,夏永芳与文莱苏丹夫人在宴席上


夏永芳曾经陪同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游览上海豫园,接待过美国参议员(前旧金山市市长)范因斯坦;接待过美国出版巨子福布斯父子、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参加过接待塔吉克斯坦总统、科特迪瓦总统、印度副总统一行、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以色列总理拉宾;摩尔多瓦总理、古巴外长佩雷斯、瑞典哥德堡市副市长等;还陪同过各国首脑的夫人参观上海,例如:吉尔吉斯坦总统夫人、玻璃维亚总统夫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夫人、文莱苏丹夫人、西班牙总理的夫人等。


夏永芳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上海的地方外事工作。


1987年,夏永芳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外事译协。2010年她担任上海外事译协常务副会长,正赶上上海举办世博会。在市外办的统筹安排下,上海外事译协有160多名各语种的会员作为翻译和志愿者参加了世博会的服务工作。世博会结束后,夏永芳组织会员们编写了外事译协的“世博专辑”。其后的多年里,在她的领导下,协会成立了“译友沙龙”、“摄影沙龙”、“合唱沙龙”、“旅游沙龙”等,各语种小组经常开展各种“主题沙龙”活动,大批年轻人活跃在翻译第一线,协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三十多年来,夏永芳在外事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热忱奉献,她为自己是一名外事工作者、是上海外事译协的一名成员而自豪。


夏永芳在繁忙的外事工作中度过了青春岁月,度过了生命中宝贵的几十年。如今,她已退休,但她仍关注着祖国的外交事业和上海的发展,她的人生犹如她的名字,宛如繁花似锦的夏花,绚美绽放,永含芬芳。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