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主编的话

朱大建


cover_m.jpg《上海纪实》电子刊2023年第一期今天上线。


本期“弄潮”专栏刊登2篇作品。


航母是海军武器装备领域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航母是海军作战舰艇中体量最庞大、技术最复杂、要求也最严格的大型作战平台,设计和建造的综合难度也最大。虽然航母诞生百年了,但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建造航母,当下,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拥有三艘以上航母。现代航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在锻造大国重器中勇担重任,助力人民海军筑牢“海上钢铁长城”,在海军装备建设领域取得了以国产航母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请读郑蔚《山东舰,交接入列那一刻——来自中国船舶集团“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的报告》。


少年陈泽斌,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乌云村人, 2006年3月5日因抢救落水儿童牺牲时,年仅14岁。2007年1月,获评“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陈松余,这位坚强的烈士父亲,在走出失子的巨大悲痛后,以另一种方式,让儿子短暂的生命重生。三生三世,生生不息……请读李艳《三生三世十里香榧》。


本期“在场”专栏刊登7篇作品。


天有不测风云,社区居民朱福骑着电动车外出时被机动车撞了,成了植物人。浦东长岛路居委党总支书记李秀勤马不停蹄联系相关部门帮老朱打官司,前前后后跑了不知多少次,最终帮老朱争取到一笔治疗和补偿费。生病在家的老朱妻女,居委会安排人手定期上门看望照顾。李秀勤到医院握着老朱的手告诉他:“老朱,你安心养病,要早日康复。你的一家老小我们帮你看着呢,别担心……”请读林楣《万家灯火时,她在阑珊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150个新生儿就有1个是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曹鹏先生是上海市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指挥家,耄耋之年,仍亲执指挥棒,用音符启迪、滋养、润泽他们的心灵。曹鹏先生成立了上海曹鹏教育基金,带领全家捐赠百万成立了自闭症家庭专项信托。曹鹏先生的善举大爱,感动了“星星的孩子”父母。2017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曹鹏‘中国自闭症关爱基金’终身爱心大使称号。2022年11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曹鹏等10名个人(团队)第一届“上海慈善奖”慈善楷模奖。请读居平《用音乐启迪“星星孩子”的心灵——访上海市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指挥、天使知音沙龙创办者曹鹏先生》。


傍晚时分,电视机里CCTV国际频道,正重播着春晚,队长李一婧打开红酒,看着周一麟做好的一桌热腾腾的菜,队员们彼此热泪盈眶,继而又很开心地笑了。与北京时间时差7个小时,国内的家人们,已经从庚子年跨到了辛丑年。“以后,我们几个就是最亲的家人。”举杯,碰在一起。大年三十这一晚,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和往年一样,开着电视机,聊天守岁。请读许丽莉《医疗队掌勺人》。


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新华派出所退休老民警储明湖收到一位新郎送来的一大包喜糖,委托他分发给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们,新郎缘何要给警察送喜糖?那是因24年前,新华所民警在侦破一起丈夫杀害妻子的命案中,发现凶手丈夫留下的一对儿女陷入了绝境。他们经过15年执着的资助,使两个孩子健康成长,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男孩考上了本科,女儿考取了中专,成功地踏上社会。潜逃的凶手嫌疑人深受感动,主动到上海投案自首。警察的善举挽救了险些辍学的孩子,并救赎了失足的灵魂。请读李动《真情换得良知归》。


青春,像一团火;人生,似一首歌。在外人看来,外事工作者的人生,尤其女性外事翻译和女外交官的人生,如同她们靓丽的外表,高雅的气质,漂亮的着装那样,繁花似锦。请读容子《生如夏花 ——外事翻译夏永芳的故事》。


耿金宏医生在发明创造的道路上取得累累硕果。他已经获批的发明专利已有110多个,正在申请的专利还有60多个。请读杨绣丽《发明达人的“七十二变”——记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耿金宏》。


古话曰:妇,服也。妇之言服也,服事于夫也。这种不平等,在海员的小家庭中早就被推翻了,谁“服”谁啊?海员和海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都在悉心研究现代家庭的结构,以及现代人的苦闷和孤寂,鲜有专家深入研究海员的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研究海员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请读童孟侯《“海嫂”变奏曲》。


本期“亲历”专栏刊登一篇作品。


从1949年上海解放迄今的20位担任过市教育局长、市教委主任的领导干部中,姚庄行的任期很短,只有四年(1983年初-1986年底)。但在当时全市广大校长、教师心目中,姚庄行德高望重,形象很高大,口碑也极好。怎么能做到?请读王厥轩《姚庄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局长》。


本期“往事“专栏刊登2篇作品。


许广平不仅将鲁迅的文章和作品,而且将他与旧社会战斗的轨迹的一切、他的人生轨迹本身作为遗产来保护。朱安或许无法理解要把鲁迅的一切作为遗产传承下去的意义,但为了维护鲁迅的名誉,她也忍受着贫困。许广平觉得朱安令人同情,朱安也开始信任在困境中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寄生活费的许广平,并把她当成自己的依靠,可以说,鲁迅去世后,朱安与许广平以骨肉般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从她们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与教养完全不同的两位女性,以对鲁迅的爱为纽带,在动荡的人世间携手而行。请读赵建中《鲁迅去世以后的许广平与朱安》。


王炽开在父亲的一个上海朋友的帮助下,于1903年秋从广东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在南京路上一家名叫“耀华”的照相馆里当“学徒”,时年王炽开刚满15岁。白驹过隙,转眼三年过了,王炽开“满师”了,他的摄影技术已今非昔比,不少喜欢拍照片的时髦小姐,都慕名找王炽开拍照,都觉得他拍的照片静中见动,美中见妍,立体感强,王炽开成了照相馆里的主摄师。他还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拍摄照片,为电影明星拍照片。请读孙孟英《照相巨头王炽开的不凡创业历程》。


本期“记忆”专栏刊登2篇作品。


自由呀,你是生命中的生命,你是生命中无价的珍宝!来监狱采访时,本文作者经常要一脚跨过地上那道宽约20 厘米的或黄或白的警戒线。对罪人而言,站在线内是关押的囚犯,站在线外是自由的公民。曾经的女犯等着释放时,她们脸上挂满了汗珠,有的抖着手在签字,有人紧张得将肚皮贴紧着前排人的后背,其实人前人后的间隔空间很大,不用“紧贴”,有的兴奋得眼睛发糊,用双手将释放证对着铁窗外的天光,辨认自己的名字。请读陆萍《警戒线》。


本文作者的衣橱里,保留了几条领带,其中比较显眼的,是一条斜格条湖蓝色真丝领带,还略嵌入淡红与洁白,典雅、舒展。每每系上这条领带,会想起一个人——日本友人菊池房子夫人。菊池房子夫人对中国的情意让本文作者至今记忆犹新。请读余志成《菊池房子二三事》。


本期“万象”专栏刊登2篇作品。


36年前的 1987年11月16日中午12时零2分,上海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案:一个叫于双戈的年轻人持枪抢劫上海东体育会路的一家储蓄所,杀害了一名银行女员工。请读章慧敏《生擒于双戈——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宗持枪抢劫银行大案侦破记》。


杨度在有人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投机时,理直气壮地反驳说:“我是在白色恐怖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革命者处于非常险恶的时候入党的。这时候会投什么机?若说我投机,我投的是亡命之机,杀头之机!”杨度是在1929年秋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那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共产党人随时有被捕杀头的危险。杨度能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入党,说明了他对共产党的坚强信念,具备为党的事业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崇高思想。请读沈裕慎《中共特科秘密党员杨度》。


本期“风情“专栏刊登5篇作品。


1979年12月《羊城晚报》筹备复刊,本文作者申请调来报社当编辑获得到批准,担任《花地》文艺副刊编辑二十年,与全国许多著名作家和中青年作者有着广泛的联系。退休后,本文作者离开了自己所热爱的文艺园地,有了充裕的时间写作,还花了几年工夫,编了一本45万字的作家书信集《花地飞鸿二十年》。闲暇之余,又断续记下若干名作家的轶闻、趣事。文章长短不一,似信手拈来,宛如小品短章,亦庄亦嬉,雅俗共赏。请读万振环《我与文坛名家的交往——老编琐忆 (上)》


谈桃林从事壶艺设计数十年,厚积薄发,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他主创的“文化名人系列茗壶”中许多以作家、诗人之名创意的作品,别具一格,以独特的视角,充分的想象力,使陶土变成一件件造型迥异、富有内涵的陶艺珍品。请读陆正伟《谈桃林:用艺术塑造作家茗壶》。


陆俨少一生坎坷,却不坠青云之志。他在书画艺术的崇山峻岭中孜孜兀兀,跋涉不止。他的画笔墨层次丰富,气韵生动,线条变化流畅,意境卓绝。独特的云水法、留白法,将诗、书、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画格,开中国文人画之先河。他的一笔画到底技法,在画界堪称一绝。他人老心未老,与时俱进、探索不止的精神令人敬佩。请读赵春华《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


在创作大型文艺活动节目串联词之前,本文作者和很多人一样,看到主持人舌绽莲花侃侃而谈,金句迭出,总会敬佩得五体投地,真牛!后来才知道,原来幕后有一位撰稿人作无名英雄呢,主持人不过是照本宣科、随机应变演绎文稿。明白之后,本文作者倏忽对幕后英雄的撰稿人有了一种莫名的钦佩,并在青春岁月里承担起大型文艺活动串联词创作人的工作。请读管新生《节目串联词,在舞台激荡》。


纽约市设立了八百多座纪念碑,还有大约250座雕塑,其中历史名人塑像有125座,华人占有两席。曼哈顿唐人街的包厘街和帝法信街的交汇口,有一幢红色的孔子大厦,是纽约市府为低收入华人提供的廉租公寓。1984年非盈利组织“美国纽约中华公所(CCBA)”为纪念美国建国二百周年,在南侧捐建了“大成至圣孔子像”,孔子(公元前551-前479)面容端肃,双手抱于胸前。咫尺相望,在东百老汇路的前端,“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1785-1850)”背手挺立,望向远方。这尊铜像是1997香港回归之年由民间组织“美国林则徐基金会”捐建,它的背后就是纽约市政厅。请读李明洁《雪终会融化》。

  • 山东舰,交接入列那一刻——来自中国船舶集团“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的报告作者:郑蔚
  • 三生三世十里香榧作者:李艳
  • 万家灯火时,她在阑珊处作者:林楣
  • 用音乐启迪“星星孩子” 的心灵——访上海市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指挥、天使知音沙龙创办者曹鹏先生作者:居平
  • 医疗队掌勺人作者:许丽莉
  • 真情换得良知归作者:李动
  • 生如夏花——外事翻译夏永芳的故事作者:容子
  • 发明达人的“七十二变”——记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耿金宏作者:杨绣丽
  • “海嫂”变奏曲作者:童孟侯
  • 姚庄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局长作者:王厥轩
  • 鲁迅去世以后的许广平与朱安作者:赵建中
  • 照相巨头王炽开的不凡创业历程作者:孙孟英
  • 警戒线作者:陆萍
  • 菊池房子二三事作者:余志成
  • 生擒于双戈——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宗持枪抢劫银行大案侦破记作者:章慧敏
  • 中共特科秘密党员杨度作者:沈裕慎
  • 我与文坛名家的交往——老编琐忆 (上)作者:万振环
  • 谈桃林:用艺术塑造作家茗壶作者:陆正伟
  • 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作者:赵春华
  • 节目串联词,在舞台激荡作者:管新生
  • 雪终会融化作者:李明洁
  • 微@电影
  • 微@视觉
  • 微@音迹
  • 微@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