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主编的话

朱大建


cover_index.jpg2017年第二期上海纪实今天上线。


本期刊发18篇作品。


“在场”栏目刊发两篇文章。


杨绣丽的《蹈火英雄 ——全国首家“模范消防中队”纪实》,写的是上海消防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指战员们。荣誉值得回味。车站中队在火场上有锐气和霸气,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有大爱之心,这或许就是车站中队保持荣誉、长盛不衰的秘密……这一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着。


作者去“模范消防中队”车站中队深入采访,看到一群激情满怀的铁血军人,他们每天都在挥汗如雨地训练,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练就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和技能,成为国家和城市的“保护神”。这就是中国的英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一群真正把血肉筑成长城的人们,他们在战歌声中迎着火场前行,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个个挺拔的背影!


胡敏的《大陶瓷之梦——陶艺家蒋国兴创新记》,讲述了在“上海工匠”评选中名列榜首的新上海人陶艺家蒋国兴的故事。蒋国兴一直在做着“大陶瓷”的梦。所谓“大陶瓷”,就是室内室外的环境装饰陶瓷艺术。古代皇宫建筑中镶嵌着的五彩缤纷的琉璃,故宫中的九龙壁,就是古代工匠留下的陶瓷艺术瑰宝,蒋国兴在“马勒公寓”、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的艺术装饰及世博洲际大酒店陶瓷装饰画中实现了他的梦想。


“弄潮”栏目刊发童孟侯写的《老杨和他的分“分享冰箱》,记叙了开出8家饭店的企业家老杨的善心之举: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台 “分享冰箱”,将剩余的食物放进冰箱让人分享,节约了食物又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万象”栏目刊发4篇作品。


容子的《胜利进军中的悲歌——1949年金门战役回顾》一文,是根据她的父亲——当年金门战役的幸存者——的回忆录及相关历史资料整理编写,力图再现当年那一场悲壮战役中的种种细节。


张应松的《木棉花下的泣血盟约》一文的源头,是上世纪80年代南疆前线一场惨烈战斗前夜两个战友的盟约:谁能活着回去,谁就以儿子的名义奉养对方父母。结果,方海鹰活下来了。几十年来,方海鹰实践了自己的承诺,彰显了战友的忠义和人间大爱。


作家班这个名词,同“职称评定”与“知识分子待遇”相联系。喻军的《回望复旦作家班》,回忆起1989年春,鲁迅文学院有一届进修班即将结业,学员下一步何去何从,尚无归宿,在此情况下,文学院领导向复旦大学发出合作信号,于是全国40多名作家汇聚到复旦园,由此产生种种趣事趣闻。


今天,卢湾区已经并进了黄浦区。叶永平的《一个调研科长的日常笔记》,写了1986年至1993年间,作者在卢湾区政府当调研科长,天天同简报信息打交道,这些日常笔记,是真实的原始资料,记录着八九十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留下的印痕。


“亲历”栏目刊发王萌萌写的《探秘北极熊之都——守护世界的冰雪家园》,作者冬季来到加拿大北部哈德逊湾西岸的丘吉尔小镇,与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亲密接触。北极熊在海冰上捕食,作者目睹北极海水结冰延迟和海冰消融,担忧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让北极熊的生存处于困境。作者期盼地球上所有物种都能诗意栖居,生生不息。


“记忆”栏目刊发3篇作品。


罗银胜的《王元化与上海文化名人的情缘》一文,写了王元化与文坛泰斗巴金、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郭绍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钱谷融之间深深的友情。他们都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底色,正直善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他们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凛然正气,是读书人的良心,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精神存在。


朱慧君的《赤子佛心赵朴初》,简略记叙了深受佛教徒和信教群众尊敬和爱戴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的一生。


编辑这个职业,历来被称为是“做嫁衣”或者“抬轿子”,这种比喻很贴切。楼耀福的《抬轿人江曾培》,向读者介绍著名出版家、作家江曾培,讲述 “抬轿人”江曾培扶持年轻作家,乐于为作家“抬轿子”的众多感人故事。


“往事”栏目刊发4篇作品。


翁敏华的《从知青到工农兵学员》,写了四位当年平凡知青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有着青春飞扬,朝气蓬勃,踏实勤勉,利己利人的健康基调。


鲤鱼洲只是鄱阳湖边一块湿地,很多知青曾在那儿聚集。因为1969年清华与北大分别在鲤鱼洲设立了实验农场和分校,又因血吸虫病肆虐在1971年撤销,如今很多清华、北大的名教授纷纷撰写回忆在鲤鱼洲度过的艰苦生活,使得鲤鱼洲现在名气大增。杨洵的《重返鲤鱼洲》一文,是一个知青对当年下放之地的故地重游,既有回忆,也有反思。


管新生的《荒诞岁月荒诞事》一文,写的是1976年4月5日深夜,在上海铝材厂车间发生一件工人之间打打闹闹的小事,因“四人帮”小爪牙的批示,居然成了一起“反革命事件”。这起“反革命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也反映出荒诞岁月不得人心,气数将尽。


刘翔的《文艺小分队的“历史剧照”》一文,回忆当年安图中学的方老师主持的文艺小分队,能在严峻的政治斗争氛围里,将政治功能与文化娱乐功能相嫁接,为学校及附近老百姓日常生活送去温情色彩。


“风情”栏目刊发3篇文章。


龚静的《西门,西门(之四)》,是作者长篇随笔的收官之作,作者将嘉定西门老百姓柴米油盐日常生活,写出了美感和诗意,从容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的情感流动,犹如平静水面下的潜流。


也许是因为上海 “两万户”工人新村房子已走进历史,现在写工人新村的非虚构作品多起来了。徐芳的《上海工人新村的表情》,回忆她在工人新村度过的童年生活。作品很抒情,有诗心画意,仿佛能看到一幅幅童趣画面。看来,工人新村的日子,给徐芳留下强烈难忘的印象。


胡兰的《每天穿过艺术弄堂》,写了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的泰康路田子坊,在这条艺术弄堂里,生活与艺术,艺术与商业,浑然一体,每天的路过,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感受。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艺术是不能缺席的。

  • 蹈火英雄——全国“模范消防中队”纪实作者:杨绣丽
  • 大陶瓷之梦——陶艺家蒋国兴创新记作者:胡敏
  • 老杨和他的“分享冰箱”作者:童孟侯
  • 胜利进军中的悲歌——1949年金门战役回顾作者:容子
  • 木棉花下的泣血盟约作者:张应松
  • 回望复旦作家班作者:喻军
  • 一个调研科长的日常笔记作者:叶永平
  • 探秘北极熊之都——守护世界的冰雪家园作者:王萌萌
  • 王元化与上海文化名人的情缘作者:罗银胜
  • 赤子佛心赵朴初作者:朱慧君
  • 荒诞岁月荒诞事作者:管新生
  • 抬轿人江曾培作者:楼耀福
  • 从知青到工农兵学员作者:翁敏华
  • 重返鲤鱼洲作者:杨洵
  • 文艺小分队的“历史剧照”作者:刘翔
  • 西门,西门(之四)作者:龚静
  • 上海工人新村的表情作者:徐芳
  • 每天穿过艺术弄堂作者:胡兰
  • 微@电影
  • 微@视觉
  • 微@音迹
  • 微@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