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 战地幽兰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战地幽兰

作者:何秋生 发表时间:2021-01-11 点击数:4062

她是山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她是怀揣感恩之心,用真爱去拯救一个个生命的“天使”;她是“SARS”阻击战、汶川大地震、“武汉保卫战”三次冒死出征的女英雄。她就是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总护士长、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戴爱兰。


身穿护士服的戴爱兰。戴爱兰 提供.jpg

身穿护士服的戴爱兰。戴爱兰 提供

 

引子

 

“戴爱兰从武汉前线回来了,明天我们婺源乡友会为英雄接风”。接到乡友群通知后,我第一时间回复“参加欢迎英雄凯旋会”。


乡友欢迎戴爱兰凯旋。叶青青 摄.jpg

乡友欢迎戴爱兰凯旋。叶青青 摄

 

那天,我们在瑞丰精膳坊向乡友小汪店长要了一号贵宾厅。英雄进场的时候,厅内的乡友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店长小汪捧着一大束红得夺人的玫瑰跑步迎了上去。大家一边鼓掌一边齐声高呼:“欢迎英雄凯旋!欢迎英雄归来”!

 

我本以为这株群芳不妒、特立空谷的“幽兰”,见到如此热情的乡友,一定会感动得如沐春风开颜怒放,会向大家一一鞠躬致意。

 

然,她却以淡淡的表情,走过欢迎的人群。瞬时间,全场气氛一下凝固了起来。口才尚佳性情奔放的那位同乡召集人,本来认真打好腹稿,准备热情洋溢地致一通欢迎词,结果突然卡壳了。

 

“你这是怎么了,刚才路上还阳光十里的,这会工夫就晴转多云了!”爱兰的先生余奇耳语道,话音里带有半分怜爱半分责备的意思。

 

“我不是英雄,我不喜欢大家叫我英雄”!话音刚落,平时泪点有点高的爱兰,两行女儿泪一下从她眼窝里扑簌簌地溢了出来。

 

英雄,是当然的英雄。而女儿毕竟是女儿,只要触痛到深处,不怕你平日泪点再高。或许此刻,爱兰的泪,是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一种痛。很显然,这泪里有着千言万语……

 

席间,我盯着高脚杯里红得如血一般的葡萄酒,脑子里浮想联翩。爱兰的表情这会平静了许多,并举杯走下座位,向大家一一表示致谢。我却在一旁一个人自言自语地吟道:

 

“巾帼出征露风寒,自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聊战事,横琴未必解幽兰”。

 

……

 

空谷仙子出乡关

 

数月后又一次乡友聚会,我有意朝那天活动的主持人打趣,能否说说,欢迎戴爱兰凯旋的那天,你准备好的欢迎词?他还真的郑重其事地回答我,说他那天特意为戴爱兰写了一首诗,准备用在开场白,接着就有板有眼地吟诵起来:

 

“彩虹桥头育幽兰,清华古巷爱九畹。

 

空谷仙子卫武汉,国香千里凯歌还。”

 

……

 

我一听,连声叫好。诗中的彩虹桥和清华古巷,写的是江西婺源(原为古徽州)的一个地名和建筑物。而其中的“幽兰”、“九畹”、“国香”、“空谷仙子”,均为兰花的雅称,这里专指戴爱兰。

 

 

婺源清华彩虹桥 詹东华 摄.jpg

婺源清华彩虹桥 詹东华 摄

 

戴爱兰就出生在彩虹桥畔的清华古镇上。唐开元年间婺源县建制时县治就设在这里,比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彩虹桥,还早二百多年。这里山是绿的,水是绿的,走出来的姑娘,个个都是水灵灵的。

 

我的祖籍菊经,就在戴爱兰家的上游。沿着彩虹桥下这条清澈的河,尽赏四周的金猴逗趣百鸟啼鸣和红鱼戏水与百花争妍后,就见一个号称“中国最圆的村庄”,就到了。婺源村村不同音,而我与爱兰家同饮一河水,同操一口腔,乡情也就相对更浓些。

 

一九七四年七月一个如火炙烤的日子,清华古巷一个戴姓的普通农户家里,迎来了“弄瓦之喜”。那年代四处是红旗招展、口号喧天。而古镇上的农户们依旧民风质朴、老幼相和。戴家添丁好像家家添喜。一时间,送鸡蛋、送面条、送红糖的,拥满一小屋。那年月谁家都拿不出比这更好的东西,镇上那个叫“秀才”的乡村教师,把自己窗台上一盆莳养多年的秋兰,作为新生命的见面礼,送了过来。全家喜出望外,一口同声:“秀才,您给孩子取个名吧”!

 

“秀才”看着眼前这张可爱的小脸,再看看他捧过来的这盆兰花,顺口说,就叫“爱兰”吧!“爱兰”!“爱兰”!同屋齐呼,这名字好!

 

虽说都是农户,戴家人生性朴实。那时候家家户户日子都差不多。爱兰的母亲带着孩子在生产队听钟声挣工分,父亲则在家附近的“清华酒厂”打点零工贴补家用。生活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

 

可爱兰这女孩却生性好强,同年代的女娃们读不进书或没书读,就自觉自愿的种地、嫁人、生娃去了。就爱兰这女娃,从小学到中学,家里的农活一样不落,学习成绩却一路全优。那年中考的时候,懂事的爱兰为心疼父母,主动报了两个志愿:一是中专卫校,二是本县重点高中。因为那时候考上中专卫校,出来包分配就有收入能帮父母一起供养弟弟妹妹读书了,也因此中专的分数要比重点高中的分数高一些。爱兰离中专两分之差,被县重点高中录取。爱兰看看自己的家境……是读高中考大学,还是休学帮父母,爱兰陷入两难境地。这时,父亲从女儿的眼窝里看出了一种渴望,坚定地对爱兰说:“兰,走你自己想走的路,我同你母亲再撑一撑就过去了”!男人不轻易掉泪,因为有阳光和希望在支撑着。

 

平时的慢耕细种,到了每年的夏收夏种双抢时节,就是到了农人最苦最累的季节了。爱兰在县城读高中的每个暑假,都会回家带着弟弟打草、施肥、烧荒、割稻子,帮妈妈干完地里所有农活才回学校上课。这要强的孩子,每一个暑假都要脱一层皮掉一身肉。高考后的那个秋日,爱兰迎来了家里早稻的丰收,也迎来了她人生真正意识上的第一枚果子。那天热浪当头,爱兰和村里的人正埋头挥汗割着田里的稻子。忽觉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戴爱兰,戴爱兰,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通知书,通知书,上海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到了……”!

 

爱兰和田间抢收的所有人,“唿”地一下全都直起腰顺着声音来源处望去。果真是镇里的乡村邮递员,只见他手里高高举着一个信封,一边兴高采烈地拼命摇晃,一边不停地扯着嗓子报喜。看其神情,好像是邮递员自己金榜高中了。

 

这一个月来的忐忑与煎熬,终于落下了地。爱兰和全家人这一刻泪水与汗水,全都交织在一起……

 

爱兰从清华古巷启程去上海医科大学报到的那天,整个村落人人脸上喜气洋洋,家家户户燃起长长的鞭炮。村里出了第一个“女状元”的那种自豪感,无不装满乡亲们质朴的眼窝。

 

晴空万里,爱兰身披大红花走过彩虹桥的时候,整个桥身倒映在清洌洌的清华河河面上,人桥相印,更显熠熠生辉婀娜多姿……

 

国香千里只为爱

 

“因为我汲取了够多爱的养分,所以我必须学会反哺爱我的乡人”!

 

“走好你选择的路,不要选择好走的路。这样,你才拥有真正的价值”。

 

……

 

爱兰在后来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向我袒露了她为什么一定要报考医科大学的心迹。言谈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是善良的父母和朴实的乡亲为她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善良且懂得感恩的心。

 

说起走出乡关之前的一些事,爱兰的一对眼窝总显得很深。这只“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对那块土地总有太多的东西忘却不掉。爱兰说,要说对她人生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母亲。她母亲是个农民,没读过什么四书五经,但却非常有善心。爱兰母亲经常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说,“做人要行善积德”。爱兰母亲平时的举动,都印证了她对孩子们的要求。有两次关于母亲独自救人的事,一直在爱兰脑海里。那会她还小,就听邻村有个男子不知何事想不开服毒自杀了。母亲拉上爱兰匆匆赶到现场,母亲摸摸男子的颈脖发现还有生命迹象,但深度昏迷,一身污秽,一股“敌敌畏”夹杂着酒吐的恶臭味,呛得所有邻居不敢近身。爱兰母亲二话不说,把他从里到外快速清理干净,使出浑身力气拖出房间,喊人帮忙把他送进医院,幸亏抢救及时,终于给救活了。

 

还有一次,母亲带爱兰弟弟外出干活路过一条大河时,碰巧遇到一个小姑娘不慎掉进大河里,姑娘正在深水区扑腾挣扎,眼看就要下沉淹死,旁边有几个壮劳力在河边挑沙子,但没人敢去救。母亲没有多想,拽着爱兰十二岁的弟弟冲下河里,硬是把姑娘救了上岸。

 

说到母亲舍命救人,爱兰的思绪一下回到2008汶川大地震。

 

那天,母亲刚从婺源老家来上海看病。爱兰向院领导请好两天假,准备陪陪母亲。就在她请好假推开家门,电视屏幕上“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和画面一下让戴爱兰震惊,她第一反应就是“救人,救人,我要去救人”!一种使命感,顿时充盈着戴爱兰的血液中。她来不及考虑,操起手机就给院长打电话:

 

“院长,我要去汶川,我要报名参加汶川医疗救护队”!

 

院长说,“你不是刚刚请好假要陪你母亲看病吗?你就不要参加了,陪陪你母亲”。

 

爱兰的母亲在一旁将双方的对话听得真真切切,及时插话说:“兰儿,你做得对,不用管我,那边成千上万的人更需要你。家里的事交给我,你放心去救人……”

 

母亲说完,就帮爱兰张罗收拾起行李。当晚,爱兰就随赴汶川紧急救援队出发了,第一时间出现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大义与小义,在来自农村不识几个字的母亲面前,总能摆得很清楚。

 

可是,这次就成了爱兰终生的痛。

 

到达灾区后,爱兰要求直奔重症病区。她的理由是,“我是主修压疮、造口、伤口、失禁护理专业的,这时候我最应该出现在重症病区”!爱兰说,而当她真正走进重症病区时,她一下惊呆了,出现在她面前的全是血肉模糊的重伤员。护理病人,没有什么神来之笔,关键是要做到胆大心细。这时,她恨不能变成一百个一千个戴爱兰……就这样她和同事们不知太阳不知月亮地坚守在一线抢救伤员一个多月。

 

这些日子里,爱兰大脑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根神经,都是绷着伤员、伤员。等爱兰从汶川回来,丈夫和儿子丝发无损,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母亲明显见老了。母亲是在后方为爱兰当保姆,又还天天为前方的女儿担着心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又是在生死一线……

 

 说到这,爱兰有些哽咽……顿了顿,爱兰接着说,她从汶川回沪的第三天,母亲说“兰儿啊,家里那点薄田快要收了,你父亲腿上的老毛病一变天就发,我得回去了,等下次找空我再来。”

 

谁知,“黄鹤一去不复返”,母亲的这次上海之行,竟成了诀别之旅……

 

爱兰对笔者说,当初她执意要报考医科大学学医,主要是受母亲和街坊乡亲的影响。就是想将来好帮助人报答人,也就是古人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爱兰说,记得她高三那年,父亲外出干活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颈骨折。“这可是戴家的顶梁柱啊,三个孩子还都在上学,大闺女正要赶考的时刻,可不能有什么事啊……”三邻四舍五叔六婶们一个个自觉自愿地为戴家祈祷起来。

 

医生开了个土方子:用鸡脚爪熬汤。

 

清华街就是一个大家庭。医生头天晚上在上街说的话,结果第二天早晨,整条街的老老少少都知道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年的整个冬天,全村以及临村的乡亲们,无论谁家娶媳嫁女添丁祝寿,杀鸡请客时,首先记住要把鸡脚爪留出来给爱兰家爸爸熬汤补身子……

 

离开家乡近三十年,在临床一线也做了几十年,看惯了那么多生生死死的戴爱兰,却一直把这些恩与爱刻在心上。而当年的“女状元”,如今大上海医院的总护士长,在清华古街上的乡亲们心里,这就是他们永远的“红色招牌”。


大学时代的戴爱兰。戴爱兰提供.jpg

大学时代的戴爱兰。戴爱兰提供

 

其实笔者深知,这块“红色招牌”是不太好当的。

 

无论生长在那块土地上,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不可能活之百岁没个小病小灾的。自从爱兰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后,从村里到镇里,从镇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一传十十传百,特别是本村本镇的乡亲和爱人老家的七姑八舅,谁家有个头痛脑热的,第一反应就是“哎,找爱兰去呀”。于是,清华的,婺源的,上饶的,都是“家乡人”,“家乡人”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的来了。来了就得管吃、管住、管治病,来了就得贴人、贴钱、贴面子。房间不够睡沙发,沙发不够打地铺。家乡人“很实在”:“都是乡里乡亲的,讲什么规矩客套”!于是,磨牙、放屁、打呼噜,抽烟、喝酒、叫花拳,屋里屋外不亦乐乎一片狼藉。这时候,爱兰总是微微一笑:“随便一点,随便一点,就当自己家一样”。孩子小时候不懂事,每遇这种情形,厌烦之下总要埋怨妈妈几句。这时的爱兰反而有机会教育起儿子来:“儿子啊,不可以这样的,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家乡人,做人一定要学会感恩的哦……”因为在爱兰看来,这一波一波充她而来的人,一是“家人”,二是病人。无论哪一种,你都必须尊重。尊重家人叫尊祖,尊重病人就是尊重生命。

 

因为对生命的尊重,爱兰也就没有了阶层的概念、地域的概念。在她这里只有病人与健康人的区分。这是对生命的热爱。爱可以穿越岁月。因为爱,她让无计其数的重症患者穿越死亡之海获得新生。

 

在戴爱兰看来,爱这就是她的力量。她学习的力量,工作的力量,战胜病魔的力量。

 

在戴爱兰的身上,我似乎感受到,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是最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但对上海的首例非典患者的收治医院,首位走进隔离病区给病人做护理的人,估计知情者甚少。

 

现在我告诉你,就是戴爱兰所在的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那时,年轻的戴爱兰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安排好家里幼小的孩子,一转身第一个投入到隔离病房。那时的宣传舆论没有像今天这样铺天盖地,但人们心里的恐慌程度一点不亚于当下庚子鼠年春天的这场疫情。爱兰就在非典隔离病区内,与世隔绝,直到把所有非典病人治好送走宣告疫情结束,爱兰才从隔离病区走出来,两个月后见到第一束阳光。

 

昨天的戴爱兰是这样,今天的她依然如此。在每一次院里遇到重难险任务时,第一个要求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她。而且每次都有她的理由:“我是在四院从一名普通的翻班护士做起的,我是高学历的老同志,我是护士长、总护士长任职时间最长的,我的经验比你们多,我必须第一个上……”。

 

有谁会把这些资历,当资本用在生死关头;有谁会把这些资本,用来争当“敢死队队员”的理由……

 

难怪四十六岁的戴爱兰,会赢得“老戴”“戴老师”“戴主任”“戴大姐”“戴妈妈”这一连串的尊称!或许这就是古人说的“智者不惧,勇者无畏,爱者无敌”。

 

此刻,坐在笔者面前的爱兰,一副平和而质朴的表情,就像一株兰草,低调淡雅却芬芳从容……

 

爱兰出征护江城

 

“我报名,我要去武汉,我要参加援鄂医疗队”!

 

“我有二十三年临床一线护理经验。我是上海首例非典感染病人的护理者,有传染病救护经验。我是汶川大地震首批救援队队员,对压疮、造口、伤口的治疗与护理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应该去!我必须去”!

 

“我已经退掉了火车票,取消了回婺源老家过年的计划,请批准我参加援鄂医疗队”!

 

“……”

 

爱兰的公公婆婆在婺源,爱兰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健在,还在婺源老家过着农耕生活。爱兰是长女,婺源的习俗女儿初二回娘家。于是,离开婺源二十八年来,回婺源过年已成为爱兰的规矩。

 

庚子鼠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戴爱兰这个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的总护士长,照例安排好春节假期里的值班人次,跟往常一样,把大年三十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班留给自己,初二启程回婺源。

 

春节火车票的身价赛过皇家公主,尤其是二线三线城市,更是一票难求。今年因为抢得早抢得快,大年初二从上海到婺源的高铁票,爱兰提前十天就拽在手里了。

 

大年三十那天夜班前,爱兰走进超市正准备为回老家买些年货。当她还在犹豫买还是不买而纠结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提前开车回婺源的爱人余奇打来的。电话那头问:

 

“知道武汉疫情消息了?”

 

“知道了,我肯定知道的情况比你多,正准备打电话跟你说啦。”爱兰对手机那头的丈夫说。

 

“你要跟我说什么我知道,这么多年了,哪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你不都是冲到前头……”知妻莫如夫!

 

“那意思是你同意了?”

 

“我不同意有用吗?到时候你还不是第一个冲上去。放心吧,家里老人我会跟他们解释的,你自己一定要当心就是了!”

 

放下电话,爱兰放回小推车,自言自语道:“不买了,回医院”。

 

爱兰回到医院,第一件事就是在网上把回婺源的火车票退了。

 

接着拿出一张公文稿纸开始写请战书。

 

我们不论戴爱兰的纸质请战书写得如何恳切,单凭她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整个上海医疗界都是十分清楚的。尤其是她在ICU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感控、压疮、造口、伤口等业务上的护理水平,都是上海领军式的人物。

 

大年初二,爱兰的请求被批准。大年初四(1月28日),爱兰随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

 

参加“武汉保卫战”,是戴爱兰第三次披甲出征了。当戴爱兰所在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到达目的地,接管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重症监护病房)和两个普通病区后,爱兰本打算凭她的专业技能,在ICU“大施拳脚”与病魔一较高下。然而,接下来让她所担负的任务却远不止她想的那么简单。

 

武汉疫情的最高峰是在一月下旬至二月上中旬。武汉的疫情让武汉人、湖北人乃至全中国人有些触不及防,加之2003年的“SARS”,对武汉影响不大。于是,当新冠病毒这个“不熟之客”突然到访武汉时,不仅江城的普通百姓惊恐万分,就是那些“白色森林”里的“天使”们,也一时惊慌失措。于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一样感染和被感染,一样被死神夺走一个个身躯。

 

上海经历过一九八八的三十万甲肝流行和2003的“SARS”阻击战,应该说给上海医务人员的防控水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戴爱兰他(她)们接管三院光谷院区ICU的当天晚上,还是给这支医疗队来了一个下马威,趁他们立足未稳,病魔就在他(她)们面前夺走了三条生命。

 

刚到武汉的当天,医院拿出13间休息室,分配给来自上海四十家医院的一百四十八位医务工作者。当时刚抵达一线,工作千头万绪,且必须尽快开展。医院和医疗队带队的领导哪有时间商量研究休息室如何分配,于是提出“各单位自行协议调配。”

 

“自己调配?这行吗……” 特别爱琢磨事的戴爱兰当天晚上就睡不着了。“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医生有护士,有在重症组的也有在普通组的,有检验科的,也有行政人员;每家医院来的人数不同,工作时间也不一样,如果不科学分配,人员不固定,将来找个人都找不到,交叉感染怎么办……”她满脑子都是这些,半夜里爬起来把随身带去的笔记本撕下一张,对照着手机上的一百四十八个人的名单寻思起来。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开工前,戴爱兰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向领导“放炮”了:

 

“咱们这些医护中不少是密切接触者,这样分配休息室不符合感控要求。”

 

“那你有什么建议?”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当场反问道。戴爱兰不打无准备之仗,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了前一天晚上熬夜赶出来的“方案”。陈尔真听后拍手称好:“呵,戴爱兰你真牛!”。在场的其他几位领导听后,也夸赞说:在一线工作,能提出问题不算本事,能提出问题且又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真本事。

 

“好,戴爱兰,我们接管的ICU和另外两个病区以及我们医疗队所有队员的院感防控工作就交由你负责了。”陈尔真队长当场宣布给了戴爱兰一个“阻挡病毒守门员”的“官帽”。

 

戴爱兰又是一次临危受命!


戴爱兰与队友相互鼓励。戴爱兰提供.jpg

戴爱兰与援鄂医疗队的队友们每次进ICU时相互鼓励加油。戴爱兰提供

 

关于院感防控,业内人是这样描述的:“如果说一线医务人员所进行的是一场极限蹦极,那么院感医生就是蹦极运动员身上的那根绳索。”

 

今天,戴爱兰又一次冲在前面把这根“系着生命的绳索”,背在了自己的身上。

 

其实就在她登机赴武汉之前,脑子里就在想:为什么疫区的医护人员感染和死亡率这么高,肯定是院感防控上经验不足有漏洞,导致大面积交叉感染。“使命感”“责任感“这六个字,似乎是戴爱兰融化在血液里与生俱来的。

 

其实院感防控并非自己熟悉的工作,加之身处新的医疗环境。戴爱兰连续几天深感焦虑无法入眠。“医院给分了十三个休息室,但我们医疗队有一百四十八个人,大家工作时间、工作性质都不一样,必须科学分配;从清洁区到缓冲区,再到隔离区,工作服怎么穿、口罩怎么戴怎么脱,一定要统一规范;对一些大大咧咧的年轻护士,还要反复培训、指导他们的操作……”

 

新工作千头万绪,但她必须硬着头皮时刻跑在“大部队”前面,跑在病毒攻击侵蚀的前面。“此时此刻,再微小的纰漏等于为病毒开门,后果无法想象。”当年非典疫情在一些地区失控,导致大面积感染死人,其主要原因就是院感防控源头没有把控好。爱兰冒着极度生命危险,直接深入医患交叉感染死亡率最严重的几家医院和病区,用他们行内人的说法是“冲进魔鬼阵地”,地毯式的寻根调研找漏洞。“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他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镜子”。回到自己病区后,她把找到的问题认认真真整理好资料并形成讲义。根据一百四十八个队员的排班班次,爱兰一批一批循环反复对队友们做好培训工作。

 

“我们必须管好每一个环节,不给病毒留任何通道”!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阵地上,戴爱兰俨然是一位铁面将军。

 

 戴爱兰与队友进入污染区。戴爱兰提供.jpg

戴爱兰(左)与同事进病区进行严格院感检查。戴爱兰提供

 

走进医院的电梯,戴爱兰就觉出不对了……“电梯按键处,没有手消毒的措施,上海的小区里都知道用牙签、用笔来防止交叉感染。”很快免洗消毒液被按在了按键区域。戴爱兰还自己做了一个提醒贴士:“按钮前后请手消。”

 

说起戴爱兰,同事们都有这样的印象。有时大家发现她对着某个空空的地方发愣;有时又发现她像个中学班主任一般,突然出现在你的身后,指出同事穿戴不规范。一些被大家认为“过去了”的小差错,她记得牢牢的,一空下来就得找你谈。

 

“戴老师,你是不是太较真了”!一些经验不多的年轻医护不解地问。“人命关天的事,能不较真吗?”戴爱兰十分严肃地回答说。严格、缜密、一丝不苟,加上那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较真架势,于是,“纠察”、“守门员”的“光荣代号”也就随之而来了。

 

“可能只有战‘疫’结束回家了,我才能真正放下心来。”戴爱兰认为,感染的风险总是存在,过程中还有难以把控的地方,只要还在武汉,她就必须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战“疫”一个月,戴爱兰“火眼金睛”的美名,就传遍了整个医院。

 

医院的ICU搬“家”后,新环境是否符合院感防控的要求,戴爱兰放心不下。她那双“火眼金睛”开足马力四处收索,犄角旮旯一处都不放过。很快,病房里每一扇窗的窗帘,成了她的“眼中钉”。“这些窗帘过去是普通病房作为保护隐私用的,但现在作为感染病房,停留在上面的飞沫病毒,很可能就把这当着‘临时港湾’。”戴爱兰这么一说,病房的护士长立刻懂了:“谢谢您戴老师,我马上办!”

 

但是,当时清洁人员因疫情,多数都还未复工,这些窗帘怎么处理成了难题。戴爱兰想了个办法,将每张窗帘都打成一个结,塞进废弃医疗用品的密闭料袋里,这个隐患就这样排除了。

 

队友们看得最清楚,戴爱兰“火眼金睛”的背后,是她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至三刻钟上岗,在所有医护人员到达前完成一项项防护工作的最后检查。年轻的队友们怜爱地对笔者说:戴大姐为了保护大家,大脑、眼睛、手脚,一刻都没有歇着。队友们各休息室的晾衣架、同事们的手术衣,都是她亲手安装和送到手的。她还亲手把敞开的污物桶换成脚踏式的,指导大家习惯随时脚踏丢弃污物……

 

在武汉奋战的五十五个日日夜夜,戴爱兰瞪着的那对“火眼金睛”始终不敢松懈。

 

那天一米九多的高个子男护士穿好隔离服正要进病区,却被戴爱兰叫住了。“怎么回事,你穿成这样能进去嘛!”原来这个大个子穿的虽然是一号隔离服,但脖子到脸部这一节还是露着的,若是一般缝隙,用封箱带还能堵住漏。但现在暴露处太大了?大个子急,戴爱兰更急。她尝试了好几种办法,最后找来一只外科口罩,先把大个子的下巴兜住,再用胶带固定好,虽然看上去像隔离服上贴了块膏药,但堵漏的问题解决了。穿戴完毕,大个子男护士看着自己滑稽的样子憨憨地笑了。“笑什么笑,想上战场,先过我这关”!戴爱兰十分认真地对大个子男护士说。时间长了,队友们也都特能理解戴爱兰这个“系着生命绳索”之人的良苦用心。


为大个子护士穿防护服“打补丁”。戴爱兰提供.jpg

戴爱兰为大个子男护士隔离服下巴上的“大洞”打上了“补钉”。戴爱兰提供

 

人们不禁要问,同是一个病区,为什么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接管前后,患者、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率会是天壤之别?看看戴爱兰每天的工作流程和对待每个医护严格要求的程度,就明白了。

 

戴爱兰说“平平安安把医护人员带回家”并不轻松——预案要做细,工作要做实,要检查,完善,再检查,再完善……业内人看得很清楚,“戴爱兰对于防控措施的苛求,缘于她背负生命的使命”。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戴爱兰的岗位没有像常规那样“轮班切换”,是她始终“把”着“守门员”这个位置,一直用那双“火眼金睛”盯着。

 

成功的勋章,都是教训和辛劳结成的老茧。

 

戴爱兰这个“守门员”或者说是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守护员”,硬是用她的“火眼金睛”盯牢病毒,让自己的一百四十八名队友,在胜利完成武汉疫情保卫战后,毫发无损,悉数回到亲人的怀抱。

 

“她有超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对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做出了重要贡献。”陈尔真队长在总结会上,这样评价戴爱兰。

 

回沪后,ICU里的队友们,翻翻戴爱兰的“功劳簿”,就觉得戴爱兰的贡献,远不止让一百四十八名队友零感染这么一枚功勋章。

 

现如今,“能者多劳”这个词,似乎已经用来调侃人的。但在武汉的这些日子里,戴爱兰在不折不扣地当好病区和队友们的病毒感染防控“守门员”的同时,还不忘当好ICU的“消防队员”。

 

每天,戴爱兰将本队的一百四十八名队员和整个病区的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及病区角角落落的感染漏洞一天两趟上下“打好补丁”后,就自觉地进ICU蹲守着,一遇到重症患者抢救时,戴爱兰这位经验丰富的“大姐”,总能及时地出现在大家和重症病人面前。而只要她的身影在ICU,似乎就成为在场医患人员的一颗“定心丸”。


戴爱兰在ICU参与抢救病人。戴爱兰提供.jpg

戴爱兰在ICU(重症监护室)抢救重症病人。戴爱兰提供

 

爱兰尊重生命也珍爱感情。刚到武汉的前两周,疫区物资极度匮乏。她在2月4日的战“疫”日记里这样写道:“队里几个小伙伴的生日到了,大家一起给他们过了个集体生日。队员们的餐桌上已经好久没见到绿叶的东西了,今天队里把仅有的一把鸡毛菜,分送到几位‘寿星’的碗里,我和其他队员们当场流下了泪水,也流下了口水……”爱兰又在2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老公,今天是你50岁的生日,以前都是你给我过生日,今年讲好我要好好为你过个生日的。但是现在你就一个人在上海孤孤单单地过你的50岁生日。老公,对不起你,你在工作上给了我太多的支持,我却做不了你事业上一片遮荫的叶……。”

 

这是一位“铁血柔肠”的女子。我问爱兰,“平日里,你这么柔弱的一位女子,面对灾区和疫区那种四周都能感受到死亡恐惧的地方,难道你真的不害怕吗?”

 

爱兰的先生余奇一旁插话说:“哪有不害怕啊,回来这么久了,她还一次次被噩梦惊醒”!

 

是啊,英雄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就是因为尊重生命,才有冒死触摸魔鬼胡须的英雄气。前线有一句俗语,叫“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爱兰用一对平和的双眸正对着笔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所有人的坚强,都是由柔弱砌成的城墙”。

 

为什么乡友欢迎会上对大家说,“我不喜欢大家叫我英雄”?笔者有意旧话重提。爱兰沉默良久,然后抬起双目看着笔者说:“那天确实有些失礼。但当时我满脑子都是武汉前线的画面,那些在我们面前拖走的尸体,那些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生命的同行,那些无私无畏的自愿者们……”她说,我们医疗队接管的三院护士长的爱人,也是原来三院的副院长,为了抢救病人自己感染了,一周后就去世了。护士长送走丈夫,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投入抢救病人……爱兰接着用一种坚定的语气说:“要说英雄,他(她)们才是英雄……”!

 

岁月之星闪烁,喝彩之声自来。笔者坚持对爱兰说:无论你如何低调自谦,人民的英雄,人民自然公认。这是千千万万颗心脏里发出的声音。就像那株深谷里的兰草,不管千沟万壑,也挡不住她的馨香……

 

附戴爱兰部分荣誉年表——

 

2003年春季非典战役中,年轻的戴爱兰火线入党,当年“5.12”被评为优秀护士;

 

2008年戴爱兰汶川抗震救灾中被评为模范护士和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被中共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新时代最美逆行者”光荣称号;

 

2020年夏天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五届“左英护理奖”。

 

 

获奖集体照。戴爱兰提供.jpg

戴爱兰获得国际护理大会奖载誉归来。戴爱兰提供


作者在家采访戴爱兰。叶青青 摄.jpg

邀请爱兰在作者寒舍接受采访。叶青青 摄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