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茅盾与1920-30年代的上海文坛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茅盾与1920-30年代的上海文坛

作者:赵建中 发表时间:2023-08-07 点击数:42

茅盾来到上海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四伏与文化大变革的时代,茅盾心怀天下的胸襟、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与发扬。


一、入职商务印书馆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祖上是以经商为业的显赫人家。他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茅盾在北大预科毕业后放弃升学,到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求职。进入出版界工作原本并不是茅盾的初衷,而是顺从了母亲不希望他进入政界与金融界工作的愿望。


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期照片R-C.jpg

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时期照片


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东区观前街19号的茅盾故居Mao_Dun_Memorial (1).JPG

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东区观前街19号的茅盾故居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社,成立于1897年。当时,曾在英国人投资的报社当排字工的夏瑞芳以在报社学到的技术为基础,与其他三名排字工共同出资3750元创办了商务印书馆。最初主要印刷教会书籍,不久开始出版英语教科书与加中文注释的英语读本。1902年,清政府发布了在全国设立学校的公告,夏瑞芳开始将中心业务放在学校用书的出版上。该馆在增设新印刷所的同时,还设立了编译所、发行所,事业越来越发展壮大。1903年,该馆与日本四大教科书出版社之一的金港堂合作,双方各出资一半,共增资20万元以扩大规模。这期间,该馆出版的小学国语教科书几个月内在全国范围售出10多万册,数量惊人,并很快奠定了在教科书出版领域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该馆还出版发行《绣像小说》(1903年)、《东方杂志》(1904)、《教育杂志》(1909)、《小说月报》(1910)、《少年杂志》(1911)等杂志,出版《说部丛书》《林译小说》等丛书,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最大的出版社。由严复翻译、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对鲁迅等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天演论》,也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夏瑞芳622762d0f703918fd3efbde5573d269759eec4e7.jpg

夏瑞芳



严复6F13599828.jpg

严复


《绣像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期刊。线装,半月刊。创刊于1903年5月t014eda6ce652695a5e.png

《绣像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期刊。线装,半月刊。创刊于1903年5月


1916年8月,茅盾通过叔父的斡旋,拿到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负责人的介绍信后,只身一人来到上海。他拜访了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元济,经他面试被录用后,被分配到编译部。茅盾加入编译部后,担任批改英语函授答卷等工作,每月工资24元,五个月后加到30元。此后不久,茅盾被调到国文部,主要参与编辑《学生杂志》,同时还为杂志写评论。1919年前后,茅盾开始关注俄国文学,撰写了介绍托尔斯泰的文章。茅盾曾说过:他之所以对俄罗斯文学感兴趣,主要是受到《新青年》的影响。5月份后,茅盾开始致力于文学翻译与文学评论工作,从英文翻译了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奥地利剧作家施尼茨勒、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等作家的作品,并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由于这些文章不适合《学生杂志》发表,于是,茅盾就投稿给《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据茅盾年谱记载,茅盾此时的创作精力十分惊人,每月发表多篇评论文章,最多的时候有30篇以上。入职商务印书馆后,茅盾以此作为舞台,与上海文坛逐渐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并活跃在上海文坛的中心。


1918年3月4日,《时事新报》的综合性学术副刊《学灯》创办。该副刊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同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三大副刊”,也是中国报纸开辟学术性副刊之始e7cd7b899e510fb30f24de50e863df95d143ac4ba6ee_WPS图片.jpg

1918年3月4日,《时事新报》的综合性学术副刊《学灯》创办。该副刊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同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三大副刊”,也是中国报纸开辟学术性副刊之始


《学生杂志》创刊于1914年,是商务印书馆馆创办的十大杂志之一165639323d828cb30-a.jpg

《学生杂志》创刊于1914年,是商务印书馆馆创办的十大杂志之一


二、锐意革新《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是商务印书馆的招牌杂志-C.jpg

《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是商务印书馆的招牌杂志


《小说月报》创刊于清末1910年,是商务印书馆的招牌杂志。该杂志最初主要刊登“鸳鸯蝴蝶派”的旧式通俗文学作品,1920年起用茅盾后,该杂志开始关注西方文学动态,并对杂志实行改革。


1920年,茅盾开始负责《小说月报》新设的《小说新潮》栏目,并在该栏目介绍外国文学的新动态、新趋势。在此之前,《小说月报》一直被“鸳鸯蝴蝶派”占据,专门刊登讲述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文字风格矫揉造作的文言四六骈俪体小说。之所以叫“鸳鸯蝴蝶派”,是因为这些小说中才子佳人的恋爱就像一对鸳鸯与蝴蝶那样卿卿我我不分离。“鸳鸯蝴蝶派”的重镇还有《礼拜六》周刊。该杂志同样以刊登甜腻的言情小说为主,以迎合有闲阶级和小市民的庸俗口味。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滚滚洪流的冲击下,这类小说的人气日渐式微,《小说月报》的销路也越来越差,1920年10月,《小说月报》的发行量降到2000本,因此,必须在办刊方针与经营上进行革新。


就在1920年11月底,张元济召见茅盾,提出了对《小说月报》进行全面改革的计划,并拟任茅盾为主编。当时茅盾提出由他担任主编的三个条件:一是现有《小说月报》编辑部中的稿件一律不能用;二是授予他全权负责,不干涉编辑方针;三是铅字由四号改为五号。结果,茅盾的三个条件都获得同意。


张元济OIP-C.jpg

张元济


就在《小说月报》酝酿革新的同期,在北京以郑振铎为中心的文学青年们也在筹办一份介绍世界文学、促进中国新文学发展的文学杂志,并积极寻找愿意合作的出版社。此时,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的茅盾为进一步扩大作者面,就与北京作家积极联系。由于该刊1920年10月号上刊登的王统照的小说很受读者欢迎,于是茅盾就写信给王统照的朋友郑振铎,希望他代为约稿。不久郑振铎就回信,说王统照及其他朋友都十分愿意给《小说月报》投稿,还说到他们正在筹备一个名叫“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团体,希望茅盾也参加。茅盾得知郑振铎的意图后,立即以发起人的名义加入。由于《小说月报》的改革计划正好与北京文学青年的目标达成一致,因此推进顺利,而文学研究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刊的母体。1921年1月,《小说月报》刊登了文学研究会的宣言及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位发起人署名的《文学研究会简章》。该宣言由周作人起草,并经鲁迅过目,但由于北洋政府教育部官员这一身份禁止鲁迅参加结社活动,因此鲁迅就没有加入发起人的行列。


郑振铎e61190ef76c6a7efce1b9c168fb0b851f3deb48fc8e3.jpg

郑振铎


通过革新前后的《小说月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革新前的《小说月报》倡导趣味的文学,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则强调“为人生”的文学,契合了当年的时代精神;再者,该刊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文学创作与上海的新闻出版业相结合,于是《小说月报》就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成为1920年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杂志,销量最高时达到15000本,基本相当于当年被年轻人奉为圣经的《新青年》16000本的销量,可见影响力之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并成了文学研究会的准机关杂志以后,引起了曾占据该刊的“鸳鸯蝴蝶派”的强烈反对。“鸳鸯蝴蝶派”以《礼拜六》周刊为根据地,不断发表攻击文学研究会的文章。由于该刊在上海的市民阶层中有基础,因此,他们的攻击也有一定杀伤力。不仅如此,“鸳鸯蝴蝶派”还与商务印书馆内部的保守派沆瀣一气,对茅盾进行大肆攻击。1923年,经过反复权衡,商务印书馆领导层决定将《小说月报》的主编换成郑振铎,以安抚“鸳鸯蝴蝶派”。由于受到这不公平的待遇,茅盾原本打算辞去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但后来出于多方面考虑,他仍选择留下。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920年上海成立了由陈独秀等人组成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而茅盾于1920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全国各地与党中央联络的地址就设在商务印书馆内,联络人是茅盾。陈独秀曾对茅盾说过,如果自己不在上海,就没有合适的人代替,希望他留在商务印书馆。


三、大力扶植文学新人


文学研究会在与其他文学团体进行论争的同时,积极发现与培养新进作家,扩大文学爱好者的圈子。茅盾作为《小说月报》的主编和文学研究会的核心成员,后来又作为《文学》杂志的实际负责人,为培育文学新人的成长,扩大文学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年,除了文学研究会成员许地山、叶圣陶等通过《小说月报》这一文学园地成长以外,丁玲、老舍、巴金等作家也是在《小说月报》起步。无论是在担任《小说月报》主编还是在辞去主编职务后,茅盾始终通过撰写创作时评等方式给青年作者指明方向。他撰写的介绍国外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文章也对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在茅盾的影响下,许多文学青年积极尝试新文学创作,并将作品发表在《小说月报》。


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本军队空袭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被迫停刊。时隔一年后,郑振铎找到茅盾,一起商量创办一份更大型的文学杂志《文学》以取代《小说月报》。他们觉得商务印书馆不会接受该杂志的出版发行,于是就决定另找出版社,结果与生活书店达成协议。生活书店是出版发行在30年代拥有最大读者群的《生活周刊》的出版社,堪与20年代的商务印书馆媲美。当时,生活书店在总经理邹韬奋的领导下励精图治,正在扩大经营规模。


《文学》月刊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型左翼进步刊物,三十年代的知名作家几乎都在《文学》上发表过文章OIP-C.jpg

《文学》月刊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型左翼进步刊物,三十年代的知名作家几乎都在《文学》上发表过文章


在创办《文学》时,茅盾和郑振铎曾讨论过谁任主编。他们互相推举对方,结果由于茅盾担心自己的“左翼“色彩在处理与当政者的关系时有所不便,而郑振铎因在北京教书无暇开展实际工作,于是两人一致认为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的傅东华比较适合,因为傅东华学识渊博,才气横溢,没有政治背景,而且有赌博的癖好,对政治缺乏热情。但由于傅东华还有商务印书馆的工作,虽是主编但不太管事,因此,《文学》就对外宣称是集体编辑,并组成了编辑委员会,成员有包括鲁迅在内的10位著名文学家,但由于他们较少参与实际工作,因此茅盾是实际负责人,虽然退居在幕后,但对杂志的办刊方向发挥着重要影响。


《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期刊中生存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显示出当时文坛最高成就,有“三十年代中国第一刊”之称。女作家苏雪林曾经说过,登上了《文学》也就意味着登上了文坛的第一步,可见《文学》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与权威地位。在茅盾的领导下,该刊发掘、培育与推出了众多文学新人。韩侍桁发表于《现代》第二四卷第四期上的一篇文章《文坛上的新人》中把臧克家、沙汀、艾芜、黑婴等四人看作“1933年的文学新人”,而这四个文学新人正是在《文学》中被发现、被培育而走上文坛的。众多史料证明,三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很多通过《文学》登上文坛,除了上述四位外,还有周文、端木蕻良、夏征农、舒群、蔡希陶、刘白羽、徐懋庸、王西彦等。他们或者是被《文学》发现,或者是通过《文学》的培养而成熟。就以夏征农而言,1933年,夏征农还是不知名的文学青年,茅盾也不了解他的背景情况,但在无意中看到他的短篇小说《禾场上》后,茅盾便立即在《文学》上刊登了这篇作品,并在同期社谈栏目写了评论文章《关于<禾场上>》,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与指导。


四、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茅盾不仅是一位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杂志编辑,也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早在1927年初,他首次使用笔名“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中篇小说《幻灭》。从此以后,茅盾在从事繁忙的编辑工作的同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小说创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长篇小说《子夜》。


《子夜》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子夜”二字为叶圣陶书写。b151f8198618367a237fc5b8ea374adfb21ce5b6.jpg

《子夜》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子夜”二字为叶圣陶书写。


该作以19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小说以吴荪甫一家在码头迎接从农村来的吴老太爷开场。为避战乱,吴老太爷从农村赶到上海。因为受到上海人欲横流、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的强烈刺激,没有几天就一命呜呼。在举办吴老太爷的葬礼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全都出场。吴荪甫曾经游历欧美,精通经济,有着振兴中国工业的雄心,在其他小工厂都因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而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不断兼并、扩大自己的工厂,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同业领袖,但最终因为双桥镇农民暴动、在公债交易市场上受到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欺骗、苦心经营的工厂产品滞销,仍然在与赵伯韬的争斗中失败破产。该作视野广阔,结构宏大,既写了城市中资本家之间的阿谀我诈,工人罢工,知识分子的纸醉金迷,又写了乡村中的农民暴动,故事线索复杂但主次分明,人物众多但个性鲜明。总之,《子夜》全面反映当年中国的社会现实,被瞿秋白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子夜》的问世,标志着茅盾的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可以说,没有在上海的生活,茅盾不可能写出《子夜》这样的巨著。


创作《子夜》以后的茅盾在担任杂志编辑的同时,继续在小说领域勤奋耕耘。1932年6月,茅盾创作了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小说讲述了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与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1932年11月,茅盾发表“农村三部曲”的第一部《春蚕》。该小说对1930年代初江南农村春蚕丰收反而成灾的反常现象进行了描述,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同时,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勤劳质朴而又守旧蒙昧的老一代农民老通宝与乐观进取、敢于反抗的新一代农民老通宝之子多多的形象,通过中国农村新旧两代人的对比,宣告了老一代农民传统生活理想的破灭,指出了旧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在艺术上,小说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及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对江南农村养蚕的种种风俗习惯的描写也很生动细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933年,《春蚕》通过夏衍改编为剧本后,作为中国第一部新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并且广受好评。鲁迅当年曾把《春蚕》的放映,看作是国产电影从“耸身一跳,上了高墙,举手一扬,掷出飞剑”的武侠电影中挣扎出来的一个进步的标志。


夏衍R-C.jpg

夏衍


电影《春蚕》剧照p1785688386.jpg

电影《春蚕》剧照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3个月后上海沦陷。1937年底,茅盾因战争离开了生活、工作多年的上海到了长沙,后又辗转香港、广州、武汉、新疆、重庆等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定居北京,担任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茅盾晚年在左目失明,右目仅有0.3的视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撰写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在这本回忆录中,有茅盾对自己在上海度过的峥嵘岁月的回顾。


《我走过的道路》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1年10月、1984年5月和1988年9月,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后合并为两卷,作为回忆录一、二集编入四十卷本《茅盾全集》8a7e0e590ac7a885_n.jpg

《我走过的道路》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1年10月、1984年5月和1988年9月,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后合并为两卷,作为回忆录一、二集编入四十卷本《茅盾全集》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