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环球航行寻常梦——记首艘中国出发的86天环球邮轮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环球航行寻常梦——记首艘中国出发的86天环球邮轮

作者:徐新霞 发表时间:2015-08-10 点击数:6903

作者和船友们在大西洋号邮轮上留影.jpg
作者和船友们在大西洋号邮轮上留影


梦想开始启程


88岁的老人,也去坐邮轮环游地球?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不敢相信。


2015年3月1日,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出门前,我在挂历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一行字:今天出发,去环游地球。86天后见。


初春午后的阳光,把热闹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映照得喜气洋洋。邮轮前,这位88岁老先生端坐轮椅上,精神矍铄,灰白色的长髯,银光闪亮。这一镜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毕可鑫老先生,这次环游地球您最想去哪里?”争相采访的记者们,好奇地发问。


“我哪里都想去。我现在身体还可以!”毕老大声回答。


“您父亲这把岁数去环游地球,你们家人不担心吗?”人们问毕老先生的儿子毕放世。


“当然有担心。父亲提出要坐邮轮环游地球时,把我们吓着了,以为他开玩笑。父亲很认真,他说他看到环球邮轮广告了,他想去看看海洋,看看世界。我们开了几次家庭会议,家人大多反对,最后我决定和妻子一起陪同老父亲完成这一心愿,孝以顺为先嘛。出发前,像过节一样的热闹,我们家族有一百多人为老人家饯行呢。”


88岁的毕可鑫先生是这艘邮轮上最年长的,而年龄最小的游客刚满周岁。此刻,这艘名叫“大西洋号”的巨轮敞怀引来600多位游客登船,将首次从中国邮轮母港出发,开始环球航行。每个人都将兴奋和好奇的心情写在了脸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很激动,终于可以实现环游地球的梦想了。”


“那您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梦想?”有记者问一位叫索群的戴眼镜先生。


索群看上去六十来岁,笑笑说:“年轻的时候。看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就想有朝一日我也要环游地球。”是的,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曾经激发了全世界几代人环游地球的梦想。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福格先生做出这个决定的起因近乎荒唐:他要和牌友们赌一把,可以在八十天把地球环游一周,赌注是他一半财产。这位平日里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竟由此启动他的实践。为此他历经天灾人祸,九死一生,最终赢回了赌注,正好抵销掉沿途的花费。小说结尾标题很有意思:“福格的这次环球旅行,除了幸福什么也没得到。”


幸福?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幸福更令人神往的呢?而赶上当今这个年代,让无数中国的寻常百姓有了实现这种幸福的机会与可能。此刻,歌诗达大西洋号环球邮轮正带着600多名中国游客,和他们色彩缤纷的梦,从黄埔江这个梦想的起点,驶向三大洋五大洲……


移动着的小世界


第一个航海日,我拿上邮轮日报《Today》,走进这个陌生的这个小世界。在环球邮轮上,每天第一件事是看服务生送到每个房间的《Today》,上面有当天所有资讯,包括各种活动、各个餐厅用餐时间、天气风浪预报、沿途景观,以及各项通知。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乘坐邮轮旅游的人,大概就属于歌德说的这种。乐趣就从邮轮开始。


大西洋号环球邮轮,各层甲板都以意大利当代电影之父费德里柯.费里尼的作品命名。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大堂和走廊,四处可见大幅电影黑白剧照和壁画,弥漫着浪漫的艺术气息。


大堂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甜蜜生活”,取自费里尼同名影片。我到大堂一侧的前台,办理卫星互联网。邮轮到了海上,手机便没了信号,好在邮轮上全程覆盖卫星通讯。前台服务员全是中国年轻人,我听过介绍,选择了上网100小时420美元的套餐。


自助餐厅的早餐很丰富,中西合璧,特意备了油条、腐乳。邮轮为这条航线专门聘用了100多个中国船员,包括一个中国厨师团队。


我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可以看到窗外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浪,星星点点的渔船和岛屿。环球邮轮在东中国海朝东南方向行驶,前往第一站香港。


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2013年推出首个中国出发环球邮轮项目。看到这一广告,我立刻报名并办好了所有手续。谁知到年底,突然接到通知,环球邮轮因客源不足推迟一年启航。此次客源仍然不够,邮轮载客量可达2680人、船员有800多,而游客仅有611名,对游客来说,好啊,超规格接待。对 “歌诗达”来说,可能亏了点,但它有前瞻性,着眼开拓中国环球邮轮的市场。


也难怪呵,虽说中国人现在乘邮轮出游十天半月已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但要整整三个月,把自己交给邮轮,中国人还不习惯,哪怕是自身早已具备有钱有闲有心愿这三大条件。朋友们听说我要航海环游地球,无不惊叹,叮嘱我保持微信畅通,期盼分享我的见闻及惊险经历。甚或让我留意,漫长航程中是否会酿就和爆发《泰坦尼克号》式的浪漫爱情,哈啊!


九层舞国甲板,是游客锻炼、跳舞、游泳、晒太阳的活动场所。甲板上,阳光煦煦,海风习习。我沿着船舷漫步,从那个戴眼镜的索群先生身边走过。他费劲地吹着萨克斯,断断续续吹出几个噪音。一听就是个初学者。


索群每天在环球邮轮甲板练奏萨克斯曲.jpg
索群每天在环球邮轮甲板练奏萨克斯曲


游泳池旁,一个身着白色瑜伽服的女子,旁若无人地练着瑜伽,身轻如燕,柔若无骨。围观的游客中有人问:是船上教练么?有人答:不是,她也是游客,姓赵,当过瑜伽老师。


甲板舞台上,娱乐部主管,正在用英语召唤游客们汇集到舞池。他是西班牙人,游客们管他叫小胡子。娱乐团队有好几个中国籍船员,陪练舞,兼翻译。一位中国船员向大家介绍,舞蹈老师是一对巴西籍的夫妻,第一堂舞蹈课教萨尔萨舞。在节奏明快的拉丁音乐中,两人拉开架势做示范表演。热烈奔放的舞姿,赢得游客们阵阵掌声。接着,女老师让学员们跟着她的口令学习舞蹈动作。学员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也有几位大叔凑热闹。


我在一旁看,一个长得像东南亚人的小伙子走过来,招呼我去学舞。我看看他胸前的船员徽章上写有国籍:China。小伙子说他是海南人。我一听很高兴。我说我们是半个老乡,我在海南生活了20多年。我问他怎么会在意大利邮轮上工作?他说他是体校毕业的,后在外企打工,听说首次中国出发环球邮轮在招中国船员,就马上去应聘了。他在船上主要负责每天早上的太极课程,教游客打太极拳。娱乐部其他工作也要做。我说挺好,边工作边环游地球。海南小伙子很直爽:哪有你们好,你们多幸福啊。我说,你比我幸福多了,我像你这么大,邮轮见都没见过。他笑,时代不一样了嘛。


我参照邮轮日报的介绍,到各个活动场所转了一圈。旅游讲座、手工课、烹饪课、儿童俱乐部、图书馆,咖啡厅、电影院、棋牌室、赌场……。竖在过道上的巨幅照片告诉我,邮轮上还有环球小姐中国区冠军、中国好声音人气歌手、网络红人、美食家、摄影家等名人。


这艘意大利环球邮轮,对这条航线真是下了功夫。知道中国人好热闹,活动内容从早到晚安排得满满当当,移动着的小世界也就让人一下子有了回家的感觉。


一桌姐们儿


晚餐我选择在二层提香餐厅。提香餐厅是按房卡编号就坐的。


我按编号找到餐桌,餐桌空无人一。我刚坐下,一个印尼籍服务生,立刻笑容满面地递上餐单和一筐面包。我解开丝带打开餐单,点了汤、主菜和水果。面包快吃完了,把前餐和汤也都吃完了,还不见上主菜,也不见有同桌客人来。我旁边一桌倒是人丁兴旺。一聊,得知是一大家子:一对夫妻,男的叫范伟勇,有两个孩子,还有夫妻双方父母。范伟勇今年36岁,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在资本运作的风波市场十年奋斗下来,赚了不少钱。看到环球邮轮广告后,他想给多年来支持自己事业的家人一个惊喜,默默办好所有手续后才告诉妻子。在他看来,全家坐邮轮环游地球,是最浪漫最完美的旅游,也是他想往已久的一个梦。


我点的主菜总算来了。还得等甜品和水果。我孤零零地占坐一张大桌,发现旁边瑜伽老师那张大桌也就一两个人。我说我们拼桌吧,于是,餐厅主管把我们排到一起,到后来,从一人一桌发展到6人一桌,最后扩大到10人。清一色女士,从50后到90后各个年龄段都有,都是一个人上邮轮来的。大家聚在一起高兴,七嘴八舌聊上了,有说相遇是缘,有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有人提议各作自我介绍——


赵老师竟然已经60出头,让我们都很惊讶。她说那得归功于练了十几年的瑜伽。她说我们这一代年轻时候辛苦,现在可以享受生活了,得有个好身体。


林是福建人,听说有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就跟老公和儿子商量,让她这个家庭主妇休假86天。老公和儿子有些不舍也有些担心,最后还是准假了。


唐山来的赵,起初是和姐姐一起报名环游的。出发前,母亲突然得了重病,姐姐决定自己留下照看母亲,让妹妹如期出游,圆姐妹俩共同的梦。她说姐来不了,船费不能退。我得好好玩多多吃,把姐的那份都享受了。她是我们中间的运动健将,每个航海日在甲板上打几个小时乒乓球。

薛是天津人,声音很甜美,性格很豪爽。她时常相机不离手,每当看到美景美食或有意思的场面,都会举起相机边摄录边解说,她要把环游地球全过程录制下来跟全家分享。


杨从加拿大回来,喜欢到世界各地旅游。这次环游地球,是她老公送她的情人节礼物。她身材好,后来参加过邮轮上的舞蹈比赛。她英语也好,外籍船员喜欢跟她聊天。她是我们上岸观光的免费导游。


贺来自四川。五十出头,风韵依然。她是性情中人,交了朋友便推心置腹。她的经历很丰富,下过乡,当过老师,有过短暂的婚姻,后来下海办公司。她奶奶出身望族,兄弟中有官派坐船去美国留学的,有出洋做皮货生意的。她大学选择了地理专业,经常和大学同学一起幻想周游世界。她要把86天航海途中的每一个日出日落拍摄下来,带给她的大学同学分享,这曾经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邓是唐山人,80后,长得漂亮,穿着也时尚。她光衣服就带了好几大箱。我们跟她开玩笑,你老公把这么年轻漂亮的太太一个人放出来放心?她得意地说,我老公只要我高兴。她为人很热情,见人三分熟,一上船就结识了好些个朋友,包括姝和彤。


姝是70后的东北女子,长得特秀气。她在老家跟人合伙开了家咖啡馆。她至今未嫁,我们都想不通,逼急了就说我嫁给谁啊?我们说在船上找找,有没有“杰克”。后来我们发现,船上许多男士追她,但好像都没入她法眼。


彤是80后的浙江女子。上邮轮前是公务员,请不了三个月假,她宁可辞职,很有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决意。我们替她惋惜。她充满自信地说,不可惜,值。工作可以再找,首次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错过就错过了。在后来的交往中,我感觉到她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打算做自由撰稿人。


怡是90后女生。她经常带给我们一些新词新玩意儿,教会我们一种叫UNO的欧洲扑克游戏。UNO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语中1的意思,最多可以10个人一起玩。她会玩也会读书,环游地球结束后,将去美国留学。


素不相识的她们,在环球邮轮上结为一桌姐们.jpg
素不相识的她们,在环球邮轮上结为一桌姐们


就这样一张桌子,这样10个女人,形成了一个海上的家庭组合。每个人都有一个上船的理由,每个人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梦想。从她们的来路踪迹,实在可以感到社会生活得以塑造她们的那股子力量。


邮轮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印度洋。那天吃完饭,大家提议到大堂继续聊天。杨姐是个热心肠,她在办登船手续的时候,认识了两位男士,都是一个人上船的。她把他们两位也请来介绍给大家认识。


一位是来自厦门的徐先生,经历挺悲的。他和他爱人非常恩爱,说好退休后一起坐邮轮环游地球。没想到他爱人突然得了绝症,去世前几天,他自己又查出胃癌。他爱人去世后,他做了胃切除手术,不久腿又骨折。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他还是要完成环游地球的梦想,就是想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次他是想带爱人的骨灰一起上邮轮的,听人说不让带……。他说不下去,眼里含着泪。


一位是南京来的退休教师吴先生,是个诗人。他本来和一位作家约好一起来的,那位作家美国签证被拒了。吴先生说,他要每天写一首诗发到博客上,让大家分享他的感受。在我们的请求下,他朗诵了他环游地球的第一首诗:“我疯了 /买最贵的船票 /走最远的航线/ 86天,世界一圈……/八面无边无际 /十二面苍苍茫茫 /一心清空松透 / 冰凉而明净的海天”。


海上丝路新体验


环球邮轮经过13天的航行,抵达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科伦坡。科伦坡港是欧亚、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之一,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我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在七下西洋途中,多次抵达斯里兰卡。在科伦坡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块1911年发现的郑和碑,碑上记载了600多年前郑和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时,向斯里兰卡佛教寺庙布施财物的详情,是中国和斯里兰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见证。


88岁的毕可鑫先生和儿子毕放世、儿媳韩晓晓在科伦坡游览.jpg
88岁的毕可鑫先生和儿子毕放世、儿媳韩晓晓在科伦坡游览


参观了科伦坡国家博物馆,我们又驱车来到科伦坡标志性建筑之一,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这座洁白宏伟的大厦,是中国30年前无偿援建的项目,成为中斯两国友谊的象征。


我们走进著名的贝塔市场,穿行在各种肤色各式服饰的游客中。集市里,服装、饰品、食物、工艺品,琳琅满目。店主大多是穿着斯里兰卡民族服饰的当地人,我们购物基本上都打哑语,用计算器讨价还价。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邮轮。即将启航离开科伦坡时,听得码头上人声鼎沸,便站到阳台望去。原来码头上几百号人站在雨中,又是呼喊又是飞吻,向邮轮上的我们挥手道别。想起白天导游说的话,我为中斯两国人民真诚的友谊而感动。


回到舱房,我在自己带来的世界地图上给科伦坡画上了一个粗粗的红圈。现在,航线图在向西北延伸,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正被我们的足迹碾印。下一个红圈,是《天方夜谭》中水手辛巴达的家乡阿曼苏丹国。


又是一个清晨,朝阳把光芒洒满海面,邮轮正停靠在阿曼南部的塞拉莱港。第一次踏上充满异域风情的阿拉伯半岛,仿佛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码头上,站着一排穿着长袍缠着头巾的男子,手上举着写有车号的牌子。邮轮旅游部服务生告诉我们,那是我们的导游。邮轮上有旅游部,每个邮轮抵达的口岸,都有几条旅游线供游客选择。大多数游客都会报名跟团旅游,也有英语好的游客自由行。


我在码头等船友一起上车,忽然看见吹萨克斯的索群,推着一辆小自行车从邮轮上下来。车头挂着一面小红旗。我很好奇,居然还有人带自行车上邮轮。船友告诉我,索先生从来不跟旅行团,每到一个口岸,都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旅游。我说,他英语一定很好。船友说,听说他英语一窍不通。索群骑上自行车从我们身边经过,穿着件蓝色运动衣,背了个摄影包,一脸兴奋,小红旗在车头飘扬,这个令人难忘的特写留我心中。


塞拉莱是阿曼南部佐法尔省首府。城外100多公里处有个米尔巴特渔村,在公元4世纪到15世纪是左法尔王国的首都。据史料记载,郑和曾3次访问米尔巴特。我们循着先人的足迹,来到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城。一幢幢黄土垒成的古堡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我们去游览当地名胜马尔尼夫岩。穿过戈壁大漠,峰回路转,眼前一派奇景凸显。一侧是悬崖峭壁,岩石倒悬,一边则是碧波万顷的阿拉伯海。不远处,就是以气孔喷泉著名的马尔尼夫岩。这里的海滩不是沙滩,是岩石滩,岩石间有天然气孔,海上风浪大的时候,海潮猛烈冲击岩石,天然气孔里水流会从气孔冲出来。这种景观可遇不可求。天公作美,我们有幸观赏到这一奇景。


游客们在阿曼南部的塞拉莱海滩参观气孔喷泉.jpg
游客们在阿曼南部的塞拉莱海滩参观气孔喷泉


我们的导游是个40出头的阿拉伯人。一路上给我们讲《古兰经》,不仅讲,还唱,还让翻译解释。我们说听不懂,让他讲讲他的故事。他说他有四个老婆,所以得努力工作。有男游客问他,四个老婆吵架吗?他说不吵架。我给她们买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首饰。一路上他比我们还高兴,说他从没接待过这么多中国人。


走进Al-baleed考古遗址博物馆,仿佛走进阿曼历史长廊,走进海上乳香之路。我们慕名来到一个乳香交易市场,空气中弥漫着奇特的浓香。每个商铺前,氤氲缭绕,几个色彩艳丽的陶制香炉里,用炭熏烧着各种乳香。想起《圣经》里多次提及乳香,不由心生敬畏。


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系着白色头巾的店主,从一个筐里捏起一粒乳香放进嘴里咀嚼,告诉我这是最好的乳香,可以香薰也可以直接食用。我买了一袋乳香,选了个红底五彩图案的小香炉和几条黑炭。其实这股香味我实在享受不了,买回去也是个摆设。但想着我从古老的海上乳香之路源头,带回海上丝绸之路源头,心里美滋滋的。


阿曼古代的海上乳香之路.jpg
阿曼古代的海上乳香之路


我们大汗淋漓游兴未尽的回到邮轮。我想起骑自行车自由行的索群,一打听,人说索群在半途中暑被人送回邮轮了。后来索群告诉我这段故事。那天天气特热,他从港口骑自行车到城市的中心大教堂,他的GPS显示,往返超过40公里。他在回邮轮途中,突然感觉一阵眩晕,大腿痉挛。他知道自己中暑了。路边没人也没住宅,只有孤零零一个小酒店。酒店里的两个欧洲妇女很热心,让他进酒店休息,给他喝水又给他敷冰袋,两个意大利人要帮他打电话通知船上。语言不通,大家做手势。正好有邮轮游客路过,一起把他送回邮轮。他说每到一个口岸,遇到困难总能遇到热心人。


万里疆图,风波莫测,这本是航海的题中应有之义。3月15日夜晚,邮轮上许多游客跟我一样,忧心忡忡。船长向每一位游客下达了一份“旅行通告”:“从2015年3月14日到26日期间,邮轮将通过一条在过去几年商船多次遭海盗袭击的海域。虽然邮轮并不代表是一个敏感目标,但是考虑到他们的结构和设备特殊性,歌诗达大西洋号已经制定了一个特定的安全计划,以保护船舱、客人和船员的安全。……如遇可疑事件,驾驶台将发出特殊广播通知,并要求您前往以下集合点……。”发生意外属小概率事件,但船长让游客要做好防范准备,还进行了突发事件演习。尽管出发前也有思想准备,但当身临其境,难免忐忑。 


风高月黑,骤雨如幕。我站在甲板上,忽然发觉,我们这艘在岸边看似庞然大物的邮轮,此时渺小得如同一叶扁舟,被黑夜和海浪裹挟着,孤零零地飘荡在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此情此景,不由令人心生恐惧。想到海盗,想到飓风,想到海啸,想到亲人故友,想到万一什么的,直想得千般不舍,万般缠绵。


在黑暗中看到的尽是黑暗。对付黑暗最好的办法是寻找光明。这一发现让我顿时释然。我离开甲板,寻找光明。音乐酒吧烛光摇曳,琴声美妙,世界依然美好。我不禁对自己哑然失笑。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  


邮轮在印度洋朝西北方向航行。只见安保人员日夜警惕地注视着海面的动静。训练有素的印度籍船员正在演练用于驱逐海盗船的船舷四周的16支水枪。慷慨的船长宴请龙虾大餐,让我们尽情欣赏窗外马尔代夫的美景。旅友们相互劝酒,自嘲吃饱喝足了好对付海盗。


3月21 日,邮轮顺利通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其实,真正有力的给我们定海神针的可能都不是这些,一个超级振奋的信息迅速在船友中传开:中国海军的护卫舰正在这个海域护航!人们一下子涌到甲板阳台瞭望,希望在海天茫茫中看到舰影,看到国旗。不需要多余的话,只有此刻,你才会和祖国贴得那么近,而整个海上丝路也因此变得彩练般的锦绣。             


老兵的望远镜


我们没有目睹中国海军护卫舰从邮轮身边驶过,却看到一名海军老兵在甲板上,拿着望远镜在全神贯注的瞭望红海海面。从邮轮启航入海,在风清气朗的早晨,经常可以看到他拿着望远镜观海,久久不肯离去。他就是本文开头说到过的88岁老人毕可鑫。      


坐在轮椅上的毕可鑫老人,长髯飘逸,精神极好。还没有等我问候他,他倒先我发问,“身体还好吧?”看我一愣,他儿子毕放世笑着告诉我,老人对中医很有研究,喜欢给人号脉看病。此刻在快乐的甲板上,他也习惯地行起医来,让我们后生惊讶。


追溯老人的历史,毕可鑫还真的和大海有渊源。他是威海人,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16岁当兵,50年代当过海军鱼雷艇的艇长,抗美援朝期间在旅顺当过教官。毕老喜欢看书,知识面广,政治历史、天文地理乃至中医,什么都感兴趣。1985年离休后,他开始带着夫人到全国各地旅游。遗憾的是,当了几十年海军军官,还没有出过远洋。他一直有个愿望,想乘船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当他得知有首次从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便打定主意非去不可。他夫人也想去,让儿子给他们老两口报名。家人劝住了90挂零的老夫人,终究没能扭过老人的执拗,儿子毕放世、儿媳韩晓晓陪同登船,不给老父留有终身遗憾。跟旅行社、邮轮公司反复磋商,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年,拟订了好几份责任自负之类的合约,才获得了最终的成行。而妥协的旅行计划变更为只游半个地球,从太平洋横跨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的里斯本港口下船,再转乘飞机回国。


行前,老人特意带上了两样物件:一面五星红旗,一架高倍航海望远镜。还有两本书,《战争与和平》、《王度庐散文集》。多么富有激情的年轻心态!听说邮轮给他颁发了本次邮轮“最年长旅客”证书,他在客房里索性把证书镜框翻了过来,他不服老啊!


此时,在毕老的望远镜镜头前,被马克思叫做“东方伟大的航道”的苏伊士运河正清晰地展开它的全貌。在两岸连绵沙土的夹护下,青蓝色的苏伊士河平顺地流淌过古老的埃及大地,船只列队,快开始鱼贯通过这长190千米的运河。这条连接从印度洋、红海到地中海的黄金航道,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线。我们看到亚非大陆在这里的明晰分界。


毕可鑫老人在甲板上眺望苏伊士运河.JPG
毕可鑫老人在甲板上眺望苏伊士运河


就在邮轮停泊在河口准备进入运河中段的时候,也有一位老者全神地对着高倍望远镜在目扫两岸景色。这军用望远镜还是他黑龙江军区的战友早年送他的。说他老,不错,年逾古稀,可他又不老,除却额前头发稀松了点儿,论身板精力,整个就一个中年壮汉。巧的是他也是个老兵,来自北国,叫胡世宗。


胡世宗是位军旅诗人,要往前说,他的名气也够响的,退休前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军旅诗歌,其中有首由他作词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广为传唱。他从60年代起不停的记日记,记录了从学生到战士到作家的完整生活,光2006年出版的《胡世宗日记》就有8大卷400多万字,成为一个时代人物的生存记录,轰动文坛。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胡海泉也那么杰出,作为歌星羽泉组合中的泉,比他爸拥有更多的粉丝,所以反倒“海泉他爸”的称谓盖过他固有的名气。这次他和夫人王惠娟一起环游世界,也就引起很多人关注。中国日报•美国版的记者问他为何参加环游,他抑制不住的说,向往了解世界,向往漫游大洋,可以在航海的过程中静静思考人生与命运,时间与空间,社会与自然的许多命题。他说临来前写了打油诗:“趁着腿脚能行走,不远万里绕地球。即从此洲到彼洲,青春作伴快乐游。”


军旅诗人胡世宗在环球邮轮上举办诗歌讲座.JPG
军旅诗人胡世宗在环球邮轮上举办诗歌讲座


以胡世宗数十年不辍的毅力,自然少不了沿途的记录,他把每天的见闻用文字和图片放到新浪的博客,成千上万的读者通过《胡世宗环球游》分享着他的经历和体验。他也读书,在航海日宁静的波涛畔阅读带来身边的《躁动的帝国》,饶有兴致的了解书中展开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分合。而泉他妈则在夫君的读书声旁完成了她已经花工5个多月的十字绣《花开宝贵》,在231176个格子绣上了色丝。环游航海中这么温馨的相伴图景该羡煞人了吧?


温馨不止在船上,在邮轮未来停靠的洛杉矶,一位80岁的中国老诗人满锐此刻正在用布绸面做杆“胡”字小旗。这位文缘人缘都极佳的老人,曾任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退休后偕夫人投奔儿子,定居洛杉矶多年。当老满听说来了艘中国出发的邮轮,上面还有他的老友胡世宗,激动得几夜没睡好,他要去码头接。电话里老人那个激动唷:“我的世宗啊,终于可以看到你了!你们邮轮出来的地方,会看到我用拐杖挑着的一面旗,上面有个‘胡’字,等你们见!”


胡世宗的心里有盆火,他天生就准备去鼓动和激励人的美好的。而歌诗达邮轮就像它的名字,娱乐节目极为丰富多彩,有歌有诗,欢乐长宵。沿途不断上船更新的综艺节目不说,单是咱们中国的,上年纪人喜欢的程志,后生们追捧的褚乔等等歌星,还有舞者、模特、影人纷纷上台。胡世宗想,我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展示才艺,也为旅友献上别样的精神激荡啊!他主动申请做诗歌讲座,于是人们饶有兴致的涌向卡鲁索剧场,听听泉他爸的《长征路与环球游》诗歌讲座。在45分钟站立式的讲座中,对着10米乘4米的大屏幕,胡世宗将他写诗的经历,音画的视频一一映出,他声情并茂的朗诵着他的诗作,例如那首写于当年老山前线的《一句口号》:“硝烟还未散尽,首长就把阵地登临;战士们正用发烫的弹壳,排出文字,表达坚守的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每一笔画都力抵千钧!战士们愿用生命和献血呀,捍卫前进中祖国的青春。首长摇摇头,把‘亡’字拣出,于是,口号成了‘誓与阵地共存!’首长将手里的弹壳抛向敌阵,说:这个‘亡’字属于他们!”胡世宗朗诵的声音刚落,掌声哗哗,在这样一个祥和的海上旅程,听着这样一个已经远去的战争硝烟中传递的保卫祖国边疆安宁的诗作,让人热血沸腾。他说,我曾两次重走长征路,就像我们今天环球航行,最后的理解便是“坚持”。人呵,在看似不能坚持下来的时候坚持下来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是的,怀着这份坚持,邮轮扑向了爱琴海,扑向了土耳其的马尔马里斯——因为刚刚发生的突尼斯博物馆22名游客遭恐怖袭击致死,导致我们必须为安全计放弃原定的埃及旅程,遗憾地和向往中的金字塔失之交臂。邮轮公司临时决定,下一站停靠马尔马里斯。


追赶邮轮的人


清晨醒来,邮轮已进入地中海的马尔马里斯海港。我推开阳台门,风轻云淡,晨曦如纱,无数艘白色游艇,静静地依偎在群山环绕的蓝色海湾。丛林般的桅杆,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挥手致意。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房屋,一处处石头垒砌的古城墙和古城堡,云集在山脚下海岸间。


马尔马里斯位于土耳其西南部,北面是爱琴海,南面是地中海,被称为爱琴海岸“蓝色之旅”的起点,是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每年5月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游艇展。我们跟随导游,走进这座早在公元前6世纪已初具规模的古城。


最让我震撼的是卡诺斯古城遗址。舟车交替,来到达利安古村落。河边悬崖峭壁上,有几处公元400年前的岩墓。那是利西亚人古代君王的墓葬。墓葬位置越高代表离天堂越近。岩墓类似我国的悬棺,与悬棺不同的是,岩墓外观看不到棺木,看到的是悬崖岩石上雕凿的一座座庙宇式的高耸建筑物。而卡诺斯古城遗址,完好保存着古城当年的风貌。进了山门,是大浴场废墟,当年外人进入古城必须先到浴场沐浴,以防带入病菌。保存最完整的是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大剧场,半圆形的剧场依山而建,中间是圆形的大舞台,几十级岩石台阶的观众席呈扇形往上延伸。据说当时古城人口2万多,这个大剧场能容纳2千5百人。很难想象,在这般偏僻的山坳,以当时的劳动力和生产力,如何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


我们回到马尔马里斯市中心,沿着海岸线漫步在商业大道。一边是一栋栋地中海建筑风格的商店、餐馆、咖啡厅,一边是恬静而灵动的海湾。无数白色游艇和帆船,像一群群海鸥游弋在湖蓝色的海面。这个迷人的地方要不是坐邮轮,要不是因为埃及局势临时改道,我恐怕一辈子都没机会来。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契机,一个突发事件,可能阴差阳错地改变命运的方向。


我真想在这个地方住上几天。回到邮轮,船友告诉我,我们船上还真有人要留在这里住几天了。是吗?因为什么?


游客贾英是重庆人,一辈子难得看到大海,跟刚退休的丰辛萍结伴环游地球。一路上,姐俩玩得高兴。邮轮穿越苏伊士运河,贾英更是兴奋地在船头船尾船来回观赏、拍照,中午急急匆匆吃了饭又跑去甲板。到了下午4点多,她感觉肚子有点疼,以为是中暑了,没太在意。到了下半夜,肚子剧痛难忍,就跑到前台求助。前台负责人把她带到邮轮医院,医生判断她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尽快下船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负责任的船方连夜讨论治疗方案,在给贾英输液控制病情的同时,联系次日抵达的马尔马里斯港口代理处,请他们协助联系医院。


接下来的全部过程,具体回答了人们的一个普遍担心:万里航程,海途茫茫,怎么应对这样的突发险情?只见早上邮轮一靠岸,船方就把贾英送上早已候在码头的面包车,中国船员莉莉和贾英船友丰辛萍陪同赶往当地医院。医院给贾英做了全面检查后,确认她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贾英很害怕,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想回国手术,但马尔马里斯没有直飞中国的航班。莉莉代表船方劝贾英听从医生意见,以免耽误治疗。于是,医院在下午2点给贾英做了阑尾微创手术,且术后必须在医院观察几天。贾英从麻醉中醒来,听说回不了环球邮轮难过极了。守在一旁的丰辛萍安慰她,说自己留在马尔马里斯照顾她。


邮轮甩下了两位旅客,这件事成了这天晚上餐厅里的主要话题。庆幸贾英的突发病情得到及时诊治,也为她俩怎样继续环球航行而着急。邮轮继续徜徉在美丽的地中海。希腊的雅典和圣托里尼、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罗马、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每个城市都如一座宏大的露天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卡塔尼亚古希腊剧场.jpg
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卡塔尼亚古希腊剧场


邮轮在意大利的奇韦塔维基亚港口只停靠一天,我们坐旅行团大巴去70多公里外的罗马城游览。我们基本上要以飞马观花的速度,才能匆匆参观罗马城的几个经典景点。我们紧赶慢赶回到邮轮,在餐厅吃饭,惊讶地看到,贾英和丰辛萍回来了。这让人兴奋不已。贾英的经历挺传奇:她手术后,船方代表莉莉回邮轮,由船方委托港口代理处办理贾英出院,然后转去医院外的酒店住下以便观察。这个小地方的医院和港口办理处的人都不会中文,贾英和丰辛萍又不会英文,尽管他们对她俩很热情很照顾,但交流起来非常费劲。陪伴的丰辛萍也真够姐们儿,打越洋电话给自己经常出国的丈夫想办法。丈夫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在土耳其留学的新疆姑娘小尼,讲好各种条件,小尼第二天就从伊斯坦布尔飞到马尔马里斯,来给贾英做翻译。


当医院医生高兴地准予贾英出院,难题来了:在千万里之外急病一场,好不容易平安痊愈了,家人说还是赶紧回国吧!但她想来想去还是要游完全程!可邮轮走了好几天,快到罗马了。那就到罗马去追赶!贾英出院后,小尼陪着贾英和丰辛萍一起飞到伊士坦布尔,帮着联系好罗马入住酒店和接机司机后,又把她俩送上去罗马的航班。在异国,同胞姐妹相助相帮精神感人。贾英和丰辛萍上了飞机,又成了“聋哑人”,恰巧遇到两个台湾人一路上照顾他们,直到把他们带出罗马机场。机场门口见到举着牌子接她们的司机,住进酒店,哪知原定只住一晚,但环球邮轮因在雅典维修设备耽搁了一天,没按预定时间抵达,还得在安排住。这下又乱套了。丰辛萍打电话给在上海的女儿,让女儿隔空当翻译把事情弄好。贾英说,真是曲曲折折,一路上闹出很多笑话,但一路上又总是遇到好心人帮忙,直到在港口一见到我们的大西洋号邮轮真是高兴,就像回到家一样。


邮轮预定晚上8点起航,7点半终止登船。可过了8点半,还没动。我去前台问,得知还有很多游客没回邮轮。其中就有骑自行车自驾游的索群。索群打电话到邮轮求助,他迷路了。船方已让港口派车去接他。后来,索群告诉我他那天的经历。


邮轮靠岸后,索群跟往常一样,跨上相机包,带上地图,设定好GPS,在自行车头插上小红旗出发了。他很自信,靠这几样东西,再加上手势,不会英语也绝对可以走遍天。出了港口码头,他收起折叠公路型自行车,坐大巴到港口火车站,买好到罗马往返车票。他下了火车再转地铁到罗马市区,路上花了1个多小时。他骑上自行车开始逛罗马城,重点游览威尼斯广场、帝国大道等主要景点。他从罗马斗兽场出来大概傍晚5点多,开始往回走。他买的火车票是没有时间规定的,地铁转火车,一路顺利。可在火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停了好几站,还没到港口火车站,他紧张了。上午来的时候火车上只用了40分钟,停了4站。他再看看火车票,应该没买错,两个地名他都事先做过功课。周围全是外国人,他说话人家听不懂,手势也无法比划。他的GPS和地图,在火车上毫无用武之地。他只好眼巴巴地看着火车继续慢悠悠地往前行走。等火车终于抵达港口火车站都到了8点啦,他骑上自行车飞快往码头赶,可绕来绕去找不到码头。眼看已经8点10分,过了邮轮启航时间,忽然想起《Today》上有邮轮紧急电话,赶紧从包里翻出邮轮日报,用手机拨通电话,向邮轮求助,船方让港口派车把他接回邮轮。好在那天有两个旅游大巴也在途中耽误了时间,邮轮还没开。后来他才明白,自己买的回程票是慢车!


贾英因为开刀住院追邮轮,索群因为买错票误时追邮轮,这些应是很少的个案吧。邮轮有严格规定的登船时间,过时不候。这种事情一般不会多发生。不曾想,时隔两天,我也追了邮轮!


那天,环球邮轮早上8点左右抵达巴塞罗那,规定24点启航,提前半小时终止登船。难得有16小时旅游时间,我们四个船友结伴自由行。这是我第一次到西班牙,当然也是第一次到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港口离市区不远,我们坐出租车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市中心。结伴游玩了两小时后就兵分两路了。彤和姝想逛街购物,我和杨想参观闻名遐迩的圣家堂大教堂。


正逢欧洲复活节,我和杨在圣家堂排队一个多小时,只买到晚上7点的票。一进教堂,惊呆了!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夕阳透过各式图形的彩绘玻璃,羽化为一道道斑斓迷离的光束,把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照得神圣而辉煌。圣家堂是著名设计师高迪的杰作,规模极为宏大。从100多年前开建,到现在还在建造中,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宏伟的建筑”。


地中海沿岸城市日照时间长,我们从圣家堂出来仍然满天晚霞。我俩到海边餐厅吃饭。服务生告诉我们,码头离餐厅大概半小时路程。我俩边吃饭边欣赏海景,22点离开餐厅,按服务生指引的路线走向码头。天已经乌黑,走了半个多小时,见海边有集装箱仓库,前面有几个讲国语的年轻人,我们以为他们是邮轮上的船员,便又跟着走了将近半小时。越走越荒凉,我越看越不对劲,便追上那几个年轻人问,人家说是天津来的货轮船员,邮轮码头在跨海大桥对面。这时已经快到23点,我俩慌了神,不知所措。我忽见一辆顶上装有蓝灯的轿车迎面快速驶来,立刻毫不犹豫冲过去朝轿车招手。在车子从我身边擦过一瞬间,我看清里面是俩警察,便追着轿车挥手喊叫。轿车急速掉转头来,问我需要帮助吗?我连连点头,说了好几个Yes,回头让英语流畅的杨快告诉警察,我们迷路了,邮轮即将启航,希望他们把我俩送到邮轮码头。警察听了立即打开车门让我们上车。我们坐上车就踏实了。杨用英语跟警察开玩笑说,你们是上帝派来救我们的。警察哈哈大笑。警车快速把我们送到邮轮码头。我们下车后,杨对警察说,你们让我们太感动了,我真想拥抱你们。副驾座的警察笑着耸耸肩,双臂交叉拥抱了下自己。我们挥手目送警车离去。


载着这一个个有趣的追赶邮轮的乘客,大西洋号穿越格林威治子午线,进入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布罗陀海峡,来到了大西洋岸边的欧洲大陆最西端城市里斯本。环球邮轮抵达里斯本的新闻,在葡萄牙的葡华报上了头条:“首个中国出发的豪华环球邮轮抵达里斯本港,700余名中国游客里斯本一日畅游”。报纸特别强调,里斯本平时鲜见如此大规模的中国游客从海上靠岸前来旅游观光,新鲜的中国出发邮轮带来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新气象。名品店的工作人员,笑容款款地站在邮轮出口处,向游客发送精心制作、印有中文封面的里斯本地图、购物指南。为了迎接中国游客临,他们事先做足了功课,早在邮轮从上海出发时公司就开始了接待准备。


顺着地图指南,我走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辛特拉小镇,仿佛走进扑簌迷离的童话世界。小镇依山丘而建,沿着碎石小道拾阶而上,两边是色彩艳丽的小洋房,墙体以粉红与白色相间为主。小洋房下面商铺,上面家居,家家阳台上都有好看的花草。商铺卖的大多是自己制作的工艺品。店主做生意不急不躁,让我想起“慢生活”这个我们向往却不容易做到的生活状态。青花软木瓷砖画是葡萄牙著名特色产品,却与中国青花瓷有很深渊源。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率先从中国海运了大批瓷器到欧洲,中国瓷器一时风靡欧洲贵族。据说,在《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中对中国龙泉青瓷有这样的描述:“龙泉青瓷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比所有的金、银、水晶都更可爱。”我在半山腰一家专卖瓷砖画的画廊,买了一幅辛特拉王宫青花软木瓷砖画,很精美。店主兼画家开价80欧元。可我钱包里只有60多欧元。我给他看钱包和歌诗达邮轮卡。他犹豫一下,OK了。他用布擦了擦画,摇摇头,好像很舍不得。他在画的背面签上名,用泡沫胶带一层一层包好,交到我手上,很绅士地谢谢我喜欢他的画。


我很愉快地抱着画,在巷口街头的一家咖啡馆坐下,花2.5欧元享用一杯现磨咖啡和一个葡式蛋挞,品赏温馨浪漫的小镇风情。据说当年诗人拜伦来到小镇,称其为梦幻伊甸园。


我收获满满钱包空空地回到邮轮,碰到毕可鑫先生的儿媳韩晓晓。得知她丈夫毕放世已经陪同老父亲离开邮轮,他们将从里斯本坐飞机到德国再转机回国。毕放世让妻子继续环游地球,代表自己和父亲圆满完成环游地球之旅。 

              

穿越两大洋


大西洋的天气变幻无常。环球邮轮横渡大西洋的第三天,风浪来势汹汹。海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洋流汹涌,把邮轮摇晃得如同摇篮,许多游客被晃得面如菜色,卧床不起。邮轮上甲板门窗全部封闭,我八楼房间的阳台栏杆和门窗玻璃上沾满盐巴,可见大西洋风浪和盐度之厉害。夜里躺在床上,听得门窗外海浪呼啸,听得船体晃动得咔咔作响,听得人心里直发毛。据说,我们横渡大西洋的航线,近似于伟大航海家哥伦布探索美洲新大陆的航线。不可想象,凭借一叶帆船,搏击这白浪滔天的大洋,是何等的艰险,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勇气。

环球邮轮经过7个航海日,终于跨过大西洋抵达美国纽约。 


纽约港为迎接首个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专门在自由女神像前的海域举行隆重的喷水欢迎仪式。消防船上喷洒出的水花,像天使飞舞着翅膀,欢迎中国客人的到来。


纽约港为迎接首个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专门举行喷水欢迎仪式.jpg
纽约港为迎接首个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专门举行喷水欢迎仪式


环球邮轮行程中,在纽约口岸停靠时间最长。游客们有三天时间可以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走亲访友,逛街购物。我女儿从加拿大赶来和我相聚,彻夜不想睡要我讲讲旅途的见闻故事。中国旅居在北美的同胞还真多,码头上看不够亲友相聚、迎送的动情场景。回邮轮时,游客还给不能下船的船员带了冰箱贴、明信片等小礼物,答谢船员们几十天风雨同舟的辛劳。


邮轮沿着美国的东海岸经过色彩斑斓的世界邮轮之都迈阿密,感受火辣辣的海洋明丽;穿过海地和古巴之间的上风通道,进入加勒比海,在牙买加的海港小镇奥乔里奥斯体会航海家哥伦布称颂的 “他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岛屿”。它天生丽质,自由不羁,充满野性美,让人喜欢,又让人畏惧。据说这里的犯罪率极高,我们邮轮停靠期间,该镇几乎出动了所有警察巡逻。这个小镇也可称作007的故乡。詹姆斯.德邦的作者伊恩.弗莱明在这里居住多年,并写出了十几部系列作品。由肖恩.康纳利主演的007中许多场景在此拍摄。当然一定不能错过的是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奥乔里奥斯这个小镇,犹如蓝山咖啡的浓郁香醇,几味杂陈。穿过加勒比海,前方就是巴拿马运河。


天蒙蒙亮,邮轮已停泊在加勒比海利蒙湾,排队等候进入巴拿马运河。穿越巴拿马运河,亲历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是游客们期盼已久的游程,也是大西洋环球邮轮的最大亮点。


我来到船顶,甲板上涌满了观景、拍照的游客。在船尾部分,有一位游客却与众不同。他不是通常的瞭望、摄影,而是一边观察邮轮的航道,一边在他的航海图上密密标注,还不时的给他身边的夫人讲述着巴拿马运河的种种。这么专业,这么传神!这位看上去60多岁举止儒雅的男人其实真的专业,他叫鞠申均,船友们叫他老船长。


鞠申均船长眼前的这条巴拿马运河,是他第三次穿越了。对一个以航海为职业的人来说,这条水道堪称神奇。来自大西洋的船只要被通过水闸提升26米,才能进入运河,在航行82公里后,再通过船闸降到海平面,然后进入太平洋。15小时左右的船只通过时间对于游客是一次观景的休闲,而对于船员那是分秒紧张的历练。很多船几乎是根据船闸室的长宽量身打造,像我们的大西洋号邮轮,宽度仅仅小了1米,那是相当精准的操作喔!鞠申均清楚记得,他第一次经过这里时的紧张。那是1976年,他在中远广州分公司远洋货轮上做驾驶助理。当时的远洋货船,没有集装箱,都是杂货。把中国的鞋子、服装、帽子等产品运到欧洲的汉堡,再放空船到古巴运糖回国。他开始挺高兴,以为到远洋货轮工作,可以周游世界。上了船才知道,驾驶助理根本顾不上看风景,眼睛只盯着前方。尤其是巴拿马运河这样的险峻水道,几乎要目不转睛!


环球邮轮穿过巴拿马运河水闸1.jpg
环球邮轮穿过巴拿马运河水闸


1989年,他有机会第二次经过巴拿马运河。浙江远洋公司在委内瑞拉定购了一艘多用途远洋货轮,是一艘可以装集装箱的二手船。他率领一班人马飞到委内瑞拉接船。那时他已是浙江远洋公司的总船长了,顾名思义,总船长要为全公司的船舶安全负责,那次重任在肩,他始终站在驾驶台指挥,夜里眼睛都不大敢合,也就根本没有心思欣赏巴拿马运河景观了。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退休后有机会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作为游客坐邮轮环游他航行过的大洋。


环球邮轮穿过巴拿马运河水闸2.jpg
环球邮轮穿过巴拿马运河水闸


也许他对邮轮有特别的情结。他和爱人童芍素是高中同学,1969年两人一起到黑龙江支边。1973年第一次招收工农兵学员进大学,鞠申均报考了大连海运学院,从此与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前夕,听到校园广播,日本有一艘环球邮轮经停大连。这个消息,在他封闭的生活中打开了一扇窗,环游地球的梦想,飞进了他年轻的心灵。真正让他的梦想成为现实的是这次歌诗达公司的环游。有这样86天的海上故地重游是这样的牵动心灵!鞠申均长年漂泊,那时候,远洋货轮一出海就是10个月。他和妻子童芍素结婚后的第三天,半夜接到公司电报,第二天一早就赶往上海去执行远洋任务了。童芍素先在大学工作多年,后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夫妻俩都是忙人,分多聚少。现在都退休了,能够一起环游,也是再度一次蜜月啊。


在整理行装时,鞠申均特意带上了航海图,那可是陪伴他几十载的海图,溅上过多少海域的海水,沿途的每一片海域,每一个海峡,每一个航道,乃至每一处暗礁,都是他熟悉不过的。他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属地、方位,但这些都属于专业,属于职业。今天,他拿上它,最为兴奋的是,他成了专业的观赏者了!


此刻,在巴拿马运河系的加通湖,顺着海图看去,沿途风景秀美,岛屿星罗棋布。岛上植被茂盛,鲜花拥簇。游客们兴奋不已,围着邮轮转,而对于鞠申均言,清晰最是来时路,惊看海鸟白浪线,则又多了人生的回味快慰。碰巧,邮轮上,还有一位大家叫他李高工的70多岁老人,退休前是中石油海洋管道专家,对海洋跟鞠申均一样着迷。虽然身患癌症,也坚决要上环球邮轮,他见了海就高兴。鞠申均和他这两位属于大海的人天天在船尾观察海洋,讨论海洋。听说过新加坡海峡时,两人下半夜2点多起来看海峡有多宽,离赤道还有多少海里。童芍素也起来,陪在丈夫身边,问寒嘘暖。这些画面,真的已经超越了画面本身,让我们的思绪沿着长长的浪线,展开绵延……


晚上八点多,大西洋号环球邮轮终于通过巴拿马运河最后一道水闸,从大西洋跨入太平洋。邮轮从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美洲大桥下穿过,船体左侧是灯火辉煌的巴拿马城。那一刹,我们的心开始拥抱东方。


遥看最美的日出


喝过墨西哥清香甘甜的龙舌兰酒,走过洛杉矶红尘滚滚的好莱坞星光大道,尝过旧金山渔人码头的海鲜,见过夏威夷群岛的活火山,我们在横渡太平洋途中,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2015年5月15日,大西洋号环球邮轮穿过太平洋上180度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从而,在我们这艘邮轮航海人的生命历程中,没有2015年5月16日这一天,直接从2015年5月15日跨入2015年5月17日。大西洋号船长为每一位游客颁发了纪念证书。游客们站在甲板,争相把证书和借用来的鞠申均的航海图,捧在胸前留影。


大西洋号邮轮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舞国甲板上,制作了巨幅环球航行签字纪念牌。游客和船员们在纪念牌上踊跃签字。船友和船员,认识和不认识的,拥在一起合影留念。哈尔滨游客韩桂乐老先生是事业有成的儿子给他们买的邮轮票,很有幸福感。他写了首歌贴到纪念牌上:“环绕地球走一圈,实现人生美好梦想,大海为我在欢呼,海鸥为我在歌唱。我幸福我快乐,永远在心中。”


接下来的航海日,邮轮将横渡茫茫太平洋。漫长航程渐入尾声,人们开始忙于体验的搜集,一种成功的温馨弥漫船上。


韩晓晓是学工艺设计的。她介绍我认识了邮轮上的画家魏根生。走进魏根生老师的船舱,我惊呆了。十几平米的房间,处处铺满了他的国画、水彩画。圣托里尼的蓝顶白屋、罗马城的废墟、巴黎的教堂……,他把沿途风景都带回来了。魏根生是广东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在邮轮上,除了吃饭很少出门,途中画了200多幅画。他尝试用中国画来表现异国题材。他把刚上邮轮画的海岛、古堡,和经过两个多月探索后画的作品拿出来比较,说自己感觉大不一样。看得多了,心里有了,出来的东西就活了。他计划把这次环游地球的作品,回去办个画展。


画家魏根生在船舱整理环游地球途中的画作.JPG
画家魏根生在船舱整理环游地球途中的画作


好玩的索群骑着插小红旗的自行车,登上邮轮达人秀舞台,秀了一把他的萨克斯。他在邮轮上结交了两位意大利老师,一位是驻场乐师萨瓦多雷,教他吹萨克斯;另一位是教他唱意大利歌曲的副船长弗朗西斯科。演奏起来像模像样,显然比刚上船时娴熟有味多了。


九层舞国甲板,依然每天两场舞蹈课。巴西老师教会了中国学员跳拉丁舞、恰恰舞等外国舞。中国学员教会了巴西老师跳“小苹果”等广场舞。巴西老师喊口令不再one two three,而是敢用中文一二三。西班牙小胡子也学会了中文“请注意,请注意!”,“掌声!”。时间让以往的陌生变得融洽无间。


赵老师基本完成自己梦想,把瑜伽练到了五大洲三大洋,并拍下系列照片。我在赵老师的认真监督下,坚持练了两个月的瑜伽基本功,也是收获满满。


鞠申均老船长应众多游客要求,开设了《航行及航海知识》的讲座。这位中国航海人的环游地球梦实现了,又有一个新的梦想。他兴奋地告诉大家,不久前,他看到报道,由中国企业参与承建的尼加拉瓜运河已经举行首开工仪式。预计2019年全线通航。那时从上海到巴尔的摩比从苏伊士运河走整整少了4000公里。他希望有机会坐中国邮轮,再度跨越大西洋太平洋,亲历中国企业承建的尼加拉瓜运河。


老船长鞠申均在环球邮轮上举办航海知识讲座.JPG
老船长鞠申均在环球邮轮上举办航海知识讲座


热情奔放的军旅诗人胡世宗在船舱房间里整理着他沿途写下的见闻。勤奋不停的他已经在途中留下了100多篇,放在博客上。他要给出版社准备书稿,也要做好图文,接受回去后文学圈、社区的演讲邀请,让更多人鼓起环游地球的梦想。


我这一桌姐们儿还是经常在提香餐厅吃晚餐、聊天。少了个唐山来的赵,得知母亲病重,已经下船回国了。灵的是她一回家,她母亲病情就好转了。


旁边这一桌,范伟勇和一大家人还是围坐着和和美美,说不尽沿途的所见所闻。他比起上船时更显从容。这时他手头的股市资金正在发力走涨,他当然不会料到在环游地球结束后的1个半月里,他的上千万资金会有过山车似的跌宕。后来我从船友微信圈得知,网上疯传的“倒在黎明前,融资客平仓”一文的作者及主角竟然是他。创业十年积累的财富,瞬间化为泡影。我真替他惋惜。几天后,我看到了他的微信,他有了涅槃重生的创业计划,更多的是感念家人,感念朋友,漫长的环球航行已经让他找到了远比金钱宝贵的东西。


范伟勇和妻儿在环球邮轮上尽享天伦之乐.jpg
范伟勇和妻儿在环球邮轮上尽享天伦之乐


哦,还有爱情。总有朋友问我,86天的漫长航行,没有爱情?没有“泰坦尼克”?我用微信答,有,总有爱情的传说飞来飞去。最美丽的传说是,一位北京小伙和留学美国归来的女音乐人在登上邮轮那一刻一见钟情。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这对情侣爬上邮轮救生艇,点上蜡烛,享受浪漫。星空月色,海风轻拂,救生艇像荡在空中的秋千。可这浪漫下面是深不知底的印度洋啊!以致惊动了船上保安。传说还有许多,最终有否修成正果,随曲终人散,无以知晓,人们唯有在心里将祝福送去。


至于本文开头说过的明星、88岁毕可鑫下船从里斯本飞回后,变得安静而恬淡。他儿媳韩晓晓说,老爷子好像完成了一个心愿,不怎么提这件事了。但他把环游地球途中拍的照片,都一张张挂在自己房间里了。每一天他都会从照片前来去走动,指指点点这一路的精彩。


出发时的梦想变成了这般精彩的现实。大西洋号环球邮轮,行10万里,过三大洋,穿两大运河,访28个港城,完成了86天从东向西环球一周的旅程,马上将回到东中国海。


清晨四点半,我走上邮轮顶层甲板,已经有很多游客在看日出。在环球邮轮上迎送日出日落是许多游客的必修,我的船友贺天天拍摄,每一个朝阳和落日都把她的梦想寄托,她要带走这个瞬间给她的亲朋好友。天渐渐放亮,东方低空的云彩渐渐泛红,海平面冒出一点白亮的光。“出来了,太阳出来了!”贺撇下我奔向船舷,去抢拍最后一轮日出。


我痴痴地看着太阳一点点探出头来,在她囫囵从海面跳出的那瞬间,我的视线模糊了。86天航海环游地球中,我见过无数次日出,唯有这一轮最荡人心魄。因为她照耀着的航路前方是祖国。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