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 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作者:孔明珠 发表时间:2023-11-21 点击数:48

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沐菡是个漂亮、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走路腰背很挺,脚底有弹性,一看就是有艺术功底的舞蹈生。陪着她来的妈妈是位很自然、亲切的年轻女子,说话十分有礼貌。沐菡的爸爸长得高大,留中分卷发颇有艺术家气质,眉眼举止中带点孩子气的随性,他对小沐菡“嘿”地打招呼,是父女关系极其友好的模样。


杨沐涵和妈妈.jpg

杨沐涵和妈妈


杨沐菡家庭在2023年“戏剧点亮生活”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中,获得十佳美好戏剧之家的称号。他们三口之家加上爷爷奶奶一共五个人,创作、排演了名为《陪伴》的小品,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上报的三十个家庭中,通过初赛进入复赛,最后脱颖而出,获得这么美好的奖项,这件事令全家既意外又高兴。


小品《陪伴》全长2.25分钟,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先是女儿杨沐菡出场,她唱了一句越剧《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奶奶随即出场,演唱了一句同样的唱段,字正腔圆,用以纠正她的唱腔,并对孙女说,你要和奶奶一样做越剧当家花旦;“咔”地一声“停”的命令,是爷爷出场,要沐菡跟他学表演当明星;紧接着又“咔”一声喊,妈妈出来说女儿腿长,跳舞很好看,要教她学舞蹈,拉着女儿胳膊当场就练习劈叉;再听见“咔”地一声喊,沐菡的爸爸出来了,他说你们不要把大人的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好吗,接着宣布到此为止。此时,小沐菡发声了,她问,我想玩,谁可以陪我呀?奶奶连忙说要去做家务烧饭了,妈妈说时间到要去上班了,爷爷要去和老朋友下棋,爸爸要出去会朋友打游戏。四位家长都匆匆离开了,最后舞台上只留下孩子一个人,沐菡双手一摊,很无奈地叹气说:大人不知道小朋友要什么!


练功.jpg

练功


小品是冬天的时候在家里的院子里用手机拍摄的,沐菡爸爸笑说,早知道能得奖,这个3分钟参评录像应该拍摄得更加用心一点,完全可以拍得更好。他和爷爷是小品的策划和导演,内容是一家人一起合计出来的,主要就围绕着“陪伴”二字。

 

杨沐菡的爸爸是上海本地人,妈妈原籍安徽蚌埠,大学考到上海。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都是文艺工作者,奶奶曾经是松江越剧团的当家花旦,爷爷年轻的时候当过沪剧演员,后来转做导演,退休前在松江文化馆工作,退休了以后也一直在从事群众文艺的工作。沐菡的爸爸妈妈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并且是大学同班同学,据说是在大学里参加演出时熟悉,恋爱结婚的。两个人戏剧学院毕业后都一直从事文艺相关的工作。这一家与戏剧靠得近,基因强大加上耳濡目染,沐菡自小性格活泼,爱表演不怯场,学文艺是必然的选择。她四岁半进上海小荧星艺术团戏曲分团学越剧,唱的是小生,穿上戏服像模像样,扮相俊秀相当可爱。同时,小沐菡还被送到上海著名的“手拉手艺术团”学习舞蹈,还学钢琴,在中式与西式艺术门类中切换自如,如鱼得水。


杨沐涵穿戏服演出


杨沐菡除了去学校上学,业余时间每周三次上艺术有关的课。沐菡爸爸口才很不错,他坦言,女儿上学的成绩一般,身上的艺术天分优秀,既然这样,家长就要爱护她的特长,尊重她的爱好,着重培养。他们给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学校上学,可以让她每天多睡半个小时,有利于大脑发育,小学四年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健康问题,包括心理健康,要让她每天快快乐乐地度过。

 

“中外家庭戏剧大赛”是上海市民文化节赛事之一,是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国际静安、全城有戏”品牌的重要内容。理念是聚焦“人民城市”,为此搭建了市民文化参与、才艺展示的大平台,充分展现社会文明、家庭亲情和时代精神,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杨沐菡妈妈在临汾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是她接到了2023年这项由下而上报送戏剧大赛的任务,整个临汾路街道需要报送30个节目,沐菡妈妈几乎用了所有的宣传通道,在街道、居委会的微信群转发静安文旅,静安文化、美好临汾公众号的信息,鼓励大家报名参赛,还分别与本社区20个居委中的文娱爱好者、戏剧团队沟通,最后把自己熟悉不熟悉的街道、居委文教干部全都动员起来,当然包含了自己家,必须挺身而出,积极报名参赛。经过努力,临汾路街道选送了30组节目参加初赛筛选,3组进入复赛,杨沐菡家的节目《陪伴》入选了。

 

沐菡妈妈说,要感谢沐菡爸爸和爷爷奶奶的支持,《陪伴》把全家都拉上了。那天正好爷爷奶奶从松江来家里看望他们小家庭,说着说着就排起节目来了。奶奶越剧唱得特别好,沐菡小时候学越剧,奶奶见到孙女就让她唱来听听,帮她一个字一个字抠字眼,还教甩水袖。小品就以奶奶和孙女对话开头,奶奶一开口唱,真令人惊艳。爷爷是地方文化馆老导演了,他拉着孙女要辅导她也是真实世界会发生的事,非常自然,接下来妈妈和爸爸出场,表达了一般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同想法。

 

《陪伴》的导演爸爸告诉记者,这个节目的主题是爷爷和他一起设定的,因为他们家在对待小沐菡的教育过程中确实有过很多想法。而沐菡从4岁半开始学艺术,学得很杂,戏曲、朗诵、舞蹈都学,业余时间安排得比较满。拍摄小品时,沐菡只有两年级,她希望家长多陪她玩,相信这也是大多数那个年龄孩子的想法。前半段,设置家长想让孩子学这学那,给孩子添加很多压力,无所适从。排到后来,爷爷和爸爸创作感觉出来了,结尾加上可以让家长自我反省的桥段。这种教育、培养时家长很认真,孩子想有人陪玩时,家长不认真对待,觉得孩子的想法无所谓,是不是不合理呢?沐菡爸爸觉得,作品结尾主题升华了,是编导临时发挥,也是排演小品过程中家长的思想进一步提升的过程。这个小品,后来在临汾路街道获得了“最美家庭”的奖项。


杨沐涵家庭参赛获奖的小品剧照


沐菡的爸爸妈妈在“上戏”是学导演的,学生期间,工作以后一起演过很多戏,可是从来没有与当导演的爸爸一起演过戏,这次演《陪伴》,爸爸最后只出镜3秒钟,也算是与爷爷“合体”了,非常高兴。沐菡的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观念上非常同步,都觉得家庭教育重要,孩子成长的环境重要,孩子不用逼太紧,教养是靠渗透的。家长对小孩的态度,最重要的是陪伴,比如陪沐菡看话剧,孩子很小就能整场戏坐得住,她自然而然会变成我们想要她变成的孩子。

 

爸爸接着说,女儿在外面的表现有时候出乎我们的意料。曾经有一次见到老师,沐菡爸爸忙不迭打招呼说,抱歉哦老师,我们家孩子很调皮不听话让你们受累了。老师很吃惊,说你们家孩子是我们班最有规矩的学生之一,很尊重老师,很乖很听话。爸爸心里暗暗吃惊,也隐隐高兴,他想,原来女儿在家长看不见的地方表现是不一样的,在家里很皮,爱撒娇,到了学校她有分寸,知道收敛,很有爱很有规矩很尊重老师,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隔代亲的爷爷经常对儿子儿媳妇讲,不要逼她,让她开心,我舍不得孙女。奶奶呢,总是喜孜孜地看着孙女,觉得她身上的艺术细胞啊,性格啊很像她小时候,是遗传她的。

 

爱女心切的爸爸进一步举例论证,他说,沐菡的性格看似随性,凡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但在舞台上我看到她的认真。有一次她回来说爸爸我要练力量,因为将上台演出的舞蹈中角色要搬个梯子,排练时,她发现梯子特别重,搬的时候手发抖,那样的话会影响到节目视觉效果。女儿要爸爸带她做俯卧撑,在家练了几天。女儿四年级,已不再是小小孩,慢慢有竞争意识,想赢了,她不允许自己在集体中拖后腿,不能因为自己让团队输掉!我女儿做得对,有竞争意识是好事,竞争在我们社会里是逃不开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逃不开。如今的孩子想赢是对的,是好的。孩子大概自己也不知道,其实她所在的艺术团也是淘汰制的,从进去时的普通班上升到艺术团,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她小时候没感觉,现在长大有感觉,不想输。换句话说,如果输了想得通也是好的,接受失败。沐菡在家练力量付出的辛苦,后来演出时,爸爸特别注意看她那个搬梯子的动作,练过力量的效果在舞台上体现出来了,女儿果然棒棒的!

 

杨沐菡和普通小朋友一样一周五天上学,课后作业还挺多,学艺方面已经把重心基本上移到舞蹈上,每周四、五、六都有舞蹈课要上。今年她参演的“手拉手”艺术团原创作品《红星闪闪照我心》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从全国各地入围决赛的近2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金奖。这个节目有三组演员,沐菡那组年龄最小,她担当“浪花”的角色,十几个女孩穿着水蓝色与白色拼贴的裙子斜卧在地上,衬托满山的“映山红”和青灰色军装的红军小战士,又美又飒,极具艺术感染力。“手拉手”艺术团学生和老师都是全国最好的,舞蹈比赛一直拿金奖。他们排练、比赛都很拼,努力结果就是要赢,为这个比赛,暑假期间沐菡他们集训了一个月,每周五天满打满地排练,沐菡爸爸妈妈没有空时,是外婆帮着来接送孩子。尽管这么辛苦,沐菡决不放弃,她瞪着闪闪发亮的眼睛说,她热爱舞蹈,觉得跳舞是最开心的事。

 

沐菡的妈妈艺术天分也很高,她长得漂亮,学的是导演,还喜欢跳舞,每周接送沐菡去艺术团排练,去舞蹈机构练基本功,或者去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力陪伴者是妈妈。妈妈掌握女儿学习的一切动向,女儿所有的舞蹈奖状、日记、训练表、证书她都保留、整理得整整齐齐,她了解女儿的思想,理解她,不失时机表扬她鼓励她,为女儿获得的成绩而兴奋,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杨沐菡至今为止已获得2022年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小学组舞蹈银奖;静安区教育局颁发的2023年静安区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小学组舞蹈金奖;2022年静安区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小学组舞蹈银奖。

 

沐菡参加舞蹈比赛是就读的彭浦新村第一小学推荐的,她跳新疆舞,先参加静安区比赛,得了金奖,然后参加市里比赛得了银奖。妈妈很自豪,她介绍说,区里和市里比赛家长只能送到门口,没法进去观看。赛制严格公平,各区选拔出来后到市里是盲评的,选手和指导老师名字不显示,结果名单还要公示,很正规。所以这些奖含金量很高,值得骄傲。


杨沐涵穿舞蹈服演出


妈妈也是最熟悉女儿性格的,她说沐菡在学校班级里,在“手拉手”艺术团或其他舞蹈班,无论到哪里都有朋友,她是一个乐观甚至爱搞笑的姑娘,除了个人的艺术表演技能,团体观念很强,能主动帮助同伴。有一次上台演出前,12个人的舞蹈,其中有一个女孩心脏不舒服昏倒了,演出队伍中少了一个人,旁边的搭子没有了怎么办?沐菡马上去帮助同伴编动作,用来巧妙地遮掩住缺少一个人的空白,当时时间紧来不及请老师帮忙,沐菡的灵机一动救场成功,事后得到老师大大的表扬。


与小伙伴外出比赛演出.jpg

与小伙伴外出比赛演出


2023年是“戏剧点亮生活”中外家庭戏剧大赛第四期,参加比赛对杨沐菡家庭是有机会团聚在一起玩戏剧,数小孩子最开心。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沐菡代表全家盛装穿着红丝绒连衣裙上台,领到一座沉甸甸的奖牌,这样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荣誉,孩子嘴里不说,心里其实是挺在乎的,沐菡的同学来家里玩,她绕着弯说“我让你看一样东西”,就把奖状、奖牌拿出来给人家欣赏,这就是一个身心健康孩子的表现。


杨沐涵上台领奖.jpg

杨沐涵上台领奖

 

问起对女儿将来前途的设想和要求,从事话剧行业的爸爸直言,从目前沐菡的条件看,将来可能走文艺道路会好走一点,如果她喜欢、愿意就走。不过孩子总是逆反的,回忆起来,当初自己考大学时,因为爷爷是干文艺这行,沐菡爸爸开始不想沾光,但最后屈服,因为内心其实是喜欢文艺的,结果还是考进了戏剧学院导演系。他爱交际,觉得学导演接触面广一点,自己有很多想法,是个爱输出观念的人,当了编剧、导演就有作品,作品会讲话。现在自己搞话剧、小品演出,写本子当导演,有自己的小团队,生活得很充实。

 

杨沐菡家获得“十佳美好戏剧之家”称号真是实至名归:三代人一起参与,全情投入,合力做了一件有意义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戏剧点亮了他们的生活,照耀着前进的道路,明年他们家还会来参加比赛,杨沐菡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下一次比赛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