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讲国际教育,上海是全国的重镇;而讲到上海的国际教育,卢慧文是绕不过去的人物。她,中等身个,端庄、大方、秀美、身上透着优雅的气质。她到了那儿,很快会形成气场。卢慧文头衔蛮多,最简单的介绍是:上海市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科教委副主任。在全国现职的中小学校长中,能担任市政协常委的,她也许是唯一的一位。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学校校长”。
卢慧文很优秀。此话怎讲?在与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大学顶级教授、诺奖得主同台的教育论坛中,她优雅而自信,用娴熟的英语雄辩地演讲;在拥有十多所学校、2000多名教师(其中有600名外籍教师)、22000名学生(把幼儿园的孩子也算上)的协和教育集团,她享有崇高的威望;在集团的管理中,凡做规划与布局,她运筹帷幄、得心应手,她还喜欢经常到各所学校走走,与教师聊聊天,与他们一同摸爬滚打。当三年疫情席卷全球,许多家长陷入恐慌,她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世界危机之下,更要做“顶天立地”的国际教育,当出现愈演愈烈的教育“军备”竞赛时,她请家长们想清楚,教育不是一场生存游戏,但你敢放下遥控器吗?
(一)一位从茶水间诞生的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
我是下午2:00,来到位于新闸1607号的培明学校。它原是一所公办学校,也是百年老校。2022年,由协和教育集团接管,改名“协和双语培明学校”。卢慧文带我参观学校,边走边告诉我,学校刚接管时,学生仅200多人;仅仅过去两年,现在学生已上升到500多人,且一票难求。现在集团正在借鉴民办的体制、机制,探索公办学校的改革。这在上海众多的民办学校中,是极难得的个案。我看到,操场上,学生上体育课,一派龙腾虎跃,大声喊叫;而在教学楼二楼、三楼有品位的腊地地板的走廊过道里,摆放着极珍贵的培明百年历史、校貌,课程、教材的图片、资料等;教师在办公室安静地埋头备课、批作业。整个校园,一派教学相长气象。
坐定后,我对卢校长说:“看了你的资料,你与协和教育集团,蛮有缘分,能讲讲吗?”
她笑了,笑得很甜美,说:“1993年,初生的协和教育集团,承办了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题研讨会。那时,我读华师大对外汉语系,是大二学生。身为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被安排在茶水间工作。不巧,那天的大会主翻译迟到了。眼见会议就要开始,大会负责人急匆匆找我,说‘我发现你胆子蛮大,能否上台帮我顶一顶翻译。’当时我毫无准备,面对的又是来自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地区英语口音较重的专家。当然,我不怯场,镇定自若地在台上撑了半个小时的场面。后来那位主翻译告诉我,‘我在侧面看着你,尽管你翻译得漏洞百出,但台风好、撑得住场面。孺子可教,将来可堪大用。’”
“我和协和教育的缘分就此开始。1996年本科一毕业,我就收到协和集团的录取通知书。但这段缘分很短,三周之后,我就辞职了。为什么?当时我年轻,发现我心目中的中西融合理想与现实中的落差太大,我沉不住气,就放弃了。这样,我到外资企业当白领,一干就是七年。”
我问:“七年后,你遇到怎样的机遇,又回到协和教育集团?”
她说:“2003年,当时集团在虹桥刚开办学校,招了500名学生,面临的困难一大堆。一天晚上,学校负责人打电话给我,先讲了一通中西融合的美好愿景(想不到当时他描绘的愿景,今天都实现了),又说,你可以把五岁的女儿也带到学校。那晚,我想了很久。第二天一早,我答应了他。”
“就这样,我第一次踏上了协和双语学校的航班。既作为一名乘客(创始届学生家长),也作为一名船员(最早的创校骨干之一)。从此,协和教育‘中西融合’的理想,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路径,就此诞生。我也扎根协和,至今已整整21年。”
我好奇地问:“你刚到协和,又马上执掌权力: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想问一下,你七年的外贸与国际物流经历,又给你带来哪些别样的帮助?”
她喝了口茶,思索着,缓慢地说:“刚进学校,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落后了。一是,同龄人已有近10年的教学实践,而我从零开始。二是,同龄人都有了职称,而我什么也没有。”
“当然,我也有别人不能比的长项。一是,我从事外贸与国际物流,与不同职业与行业的人打交道,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我已经具备了市场导向与客户导向的思路,更愿意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问题。二是,我有外资企业白领的经历,英语是日常工作语言,和国际同行交流顺畅、合作顺利。”
(二)协和教育的“中西融合”
话语很自然地谈到了“中西融合”。我问“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讲协和教育集团在探索‘中西融合’上,最初的想法是什么?经历了哪些阶段?展开形式是什么?不要拉开了讲,就讲最核心的。”
卢慧文说:“30年来,我们只做了‘中西融合’一件事。就集团而言,‘中西融合’是我们的灵魂,是方向,是旗帜。做了30年,我们的感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用中西融合的方式,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
“下面,我讲几点,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家长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读国际学校?是让自己的孩子有眼光、视野和各种体验。让孩子了解东西方文化,给孩子宽一点的选项,受应试教育的局限少一点。读书之后,长得比较‘像自己’,而不是被培养成‘标准件’。
而我们做‘中西融合’是出于一个怎样的初心?非常简单,就是中国的教育,确实有自己好的东西,要好好继承下来。但同时,中国的教育也要开放,要把西方教育一切好的东西学过来。中国的未来一代,不仅仅更懂中国,也必须懂世界。”
“第二,‘中西融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了不同的展开形式。我观察到,协和集团与国内同业的一些国际化学校,在发展方向与趋势上,确实存在着不一致。协和集团是‘逆行者’。比如,
△第一阶段,大约在2008年至2012年间。国际教育处于起始期和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家长,凡让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绝对是少数派。但他们是真的懂国际教育,把自己的需求也想透了。
协和集团在这一时期也发展很快。我们在上海办的九所学校里,有六所是这一时期诞生的。
△第二阶段,大约在2013年至2018年间。这一时期,大量资本涌入。不仅在上海,连各省市国际化学校也剧增,许多家长盲目‘跟风’。
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协和非常清醒,在上海,我们没有办一所新学校。
△第三阶段,在2019年之后。这一时期,国际化教育进入不确定时期:疫情、国际关系、民办教育政策改变……许多东西叠加在一起,资本开始‘抛弃’国际化教育,许多家长选择了‘逃离’。”
“恰恰在这个时候,协和却逆势而上。2019年实际上是协和集团的一个爆发年。当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学校都觉得做学校难、招生难的时候,我们连开三校,除了上海青浦之外,另外两所分别落地合肥与厦门。青浦协和2019年第一年招生,情况就很好。现在已经有了2000多名学生。”
“在2022年,我们又接管了一所协和双语培明学校,开始了新的探索。上面已有叙述,不再赘述。”
“讲到‘中西融合’的发展模式,确实是历尽艰难:我们在相当一个时期,主要是引进,或者是‘鸡鸭同笼’,或者是‘盖烧饭’、‘拌沙拉’。即是说,中教与外教,基本上是各干各的。”
“直到2008年前后,在协和浦东校区,外方校长是摩根博士,我担任中方校长,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尽管学校依旧分为国际部与国内部,但学校的文化、制度、运营体系,全面进行了融合创新。在学校管理、课程、教育教学上,尽可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此之后,实现了初步‘文化融合’,又称作‘混合果汁’,也就是说,吃的到底是苹果还是橘子,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都不重要,重要是吃进去的东西一定是“营养”的。到了今天,‘中西融合’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第三,从2008年起,协和教育在上海的每一所新学校的首任校长都由我担任。这样做,当然是集团对我的信任,但同时也是建立一个重要的机制。是什么机制呢?就是在创校的过程中培养新人,发现新的好苗子。集团在管理中的创新,就是用非常强大的力量,用各种先进的培训方法,培养新人。由我发起并主导的协和干训计划“星计划”,被称为“协和的黄埔军校”。我们协和集团70%的校长和90%的中层干部,都是自己培养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眼界,视野开阔,有修养,能独立思考和坚持独立的人格,基本功扎实,个人素质高。”
这时,我突然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协和,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那就是所有在协和学校读书的孩子,都非常喜爱自己的学校,能讲讲这背后的原因吗?”
卢慧文开心地笑了,想了想,说:“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协和所有学校的校长、教师,都懂得自己的责任:尊重、信任和欣赏学生。协和的特点是学生活动多,我们所有的活动,都从学生主体出发。在外部,是发现、唤醒和帮助;在内部,是认知、同化和顺应。这两方面的结合,会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自我暗示。他们在学校上课和参加各种活动,自我感觉会很好,在学校生活会感觉很舒服。学生的这种舒服感和喜爱学校,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是肯定的。
第二,学校不断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内驱力。我们在做法上是“小火慢炖”,“静待花开”。教育是需要有耐心的。在校园内,我们培养每个孩子的‘乐群’和‘笃学’。我认为,‘乐群’是一种好的性格,也是一种高境界;‘笃学’,需要意志坚定,心无旁骛,不为各种各样的干扰所迷惑。由此,乐群方能协和,笃学方可致远。
第三,我们一直在建设‘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怎样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做法上有两条:一是我们坚持K-12年一贯制。在协和体系内,每个孩子总有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可以读,一直读到18岁。想读IBDP、AP、ALevel,还是加拿大BC课程,都有合适的选择。中间想提早出国,想参加中考、高考,也可与国外高中或体制内学校无缝衔接。一切都自由。二是,无论走哪条通道,我们建议在家庭教育中两条红线不能碰:一是身心健康,二是亲子关系。倘若你把这两条碰了,当孩子不愿意同你说话了,家长的麻烦大了。
第四,协和的家长心态都比较好。多年来,我们与家长一直讨论清华校长梅贻琦的“从游论”。这段很精彩,我已能背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可见,家长有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孩子才能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成长。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休息了会儿,我们继续聊。
我问:“现在整个社会都非常关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想问的是,协和集团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卢慧文对这个问题早有思索,她回答得很干脆:“创新对学生而言,不是培养的,而是一种呵护,一种孕育。在我看来,所有的孩子都有创新的可能性与潜力。当然,有的孩子潜力大些,有的小些。学校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机会与舞台。”
“等他们长大了,到了大学和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职业与岗位,他们有了真实的责任和灵感,一旦有机会迸出火花,创造力潜能就会被激发。”
“要做好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孕育,协和教育有哪些优势?”我又问。她边思索,边娓娓道来:“也不能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有成熟的思考,我们仅仅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其一,我们协和集团是K-12一贯制。它是一种长程教育。学校提供了对学生长时期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机会;同样,学校也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上的长处是:给学生提供了高选择性、持续拓展性以及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教育,本质上就是提供学生学习的经历,即把一个学校的人,转化成社会的人。”
其二,与国内升学的“统考制”不同,国际升学采用的是“申请制”。“申请制”的特点是:它关注学生的优势学科,尽力发扬他们的特长;当学生毕业了,他们可申请到与自己匹配的个人需求以及有发展潜力的大学与专业。而“统考制”看的是各学科总分。而唯有总分,才代表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它必然采取的是“补短”,而不是扬长。补短在学生心理上,会制造自卑。当要求考试必须总分高的时候,高校、专业、兴趣、爱好等,都会发生扭曲。”
讨论到这儿,我的好奇心被激发,我问:“那么协和教育集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方面,你们做了哪些探索?”
卢慧文说:“首先,帮助学生的最好方式是赋能教师。为教师提供资源,帮助他们凝聚共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怎样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建立了协和集团独特的跨校区专业发展计划,加强同伴互助;二是以教师为工作对象,给他们提供资源与工具,提升业务能力。”
其次,我们以评价作为探索的突破点。从2021年开始,OECD(国际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所进行的PISA测试,已经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纳入评价范围。我们准备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与工具,把创造性思维评价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第三,在管理与课程的理念上,我们强调“跨越”与“合作”。所谓“跨越”,就是强调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等等。所谓“合作”,就是期盼协和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架设桥梁,彼此间共同参与和合作,共同探索与研究这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为此目的,协和教育集团已经成立“上海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我又好奇地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首先是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在这方面,协和集团做了哪些?”
应该说,在这个领域,协和集团是做了研究的。她颇为自信,侃侃而谈:“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人与生俱来有两种精神追求,一是来自对生命和生活的追求;一是来自对兴趣的热爱与追求。把每个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动力提升为有意义、有目标的使命、兴趣和志向,这就是人的内驱力。内驱力是后天唤醒的。”
她喝了口茶,又说:“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先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环境与孩子的关系,二是成人(专指教师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当这两者之间都形成良性互动的时候,这才有了给孩子施加影响的通道与平台”。此时,卢慧文提高了声音,说:“处理好了这两对关系,仅仅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一切可能性的开始,怎样让孩子内驱力自然生成?我的观察,尚需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启发教师的自觉成长。
怎么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呢?我举一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三元一次方程”能否删掉?
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上,卢慧文校长突然间问在场的全体教师:
“在座的各位老师,多少人学过三元一次方程?”所有老师都举手了,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大家都学过。
“在座的各位老师,有多少人在过去三年里用过三元一次方程?”只有初中数学老师举手,是初一年级的教材内容。
“有多少人在学校以外的场景里用到过三元一次方程?”没有人举手。
“既然三元一次方程没啥用,可不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删除呢?”马上有数学教师反对:“不可以。不学三元一次方程,后面学解析几何和线性代数有困难。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
卢慧文又问:“既然这个才是它的意义,你们在课堂中有没有引导学生寻找?抑或只是被动地、反复地解题、刷题。”
有位教师大声地说:“卢校长,你的意思我懂了。怎样激发学生有效思考,有质量提问,我会认真思考的。”
第二,让阅读之灯照亮孩子的未来。在学校里,我们一直在推动老师和学生做跨界阅读,深度沟通。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个读书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
第三,大自然是孕育孩子创造最好的地方。唯有身心自由的孩子,才能获得最大的自觉与自律。协和集团活动多,其中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孩子们更多地面向大自然。
第四,自然、体育、美术、审美等,都是让孩子又自律又自由。成人不妨让孩子去试试,几乎百分之百得到验证。
(四)家长怎样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话题讨论到了育儿问题。我问:“中国有句民间语“三岁看到老”,即是说,一个儿童从3岁到6岁,在他(她)的心灵种下怎样的种子,一直会影响到老。作为协和集团的总校长,你在繁忙工作和陪伴女儿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具有典型性,也有说服力。能谈谈吗?”
卢慧文说:“作为职业女性,如何陪伴女儿?需要体验、享受、引导,不断摸索。我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在女儿幼儿或小学低年级时,我给女儿物理陪伴。比如,在女儿幼儿时,我用画画的形式与女儿沟通,彼此的画,真是心有灵犀。当女儿会写字了,我俩写‘鸡毛信’,妈妈虽不在她身边,但妈妈的身影,一直留在女儿心间,给她强烈的安全感。第二,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女儿对母亲的依恋,已脱离物理陪伴,她更需要精神认同。每年的寒暑假,我一定和女儿‘亲子旅行’。每次旅行计划和预算,我都让女儿做。其间,她可能会决策错误。错了就错了,我依然坚决执行。在旅游中,她会把平时不方便开口的成长烦恼、一五一十地讲出来。可见,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多重要。第三,在母女亲子关系中,需要坦率与真诚。我经常对女儿说,妈妈也会做错事,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多鼓励、多学习好吗?当女儿中学毕业时,她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她也成了协和校友中第一位考入牛津的学生,之后,她又到美国布朗大学攻读硕士。直至今天,女儿一直和我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卢校长的话,我深受启发。我又问:“卢校长,我发现你对这一代的儿童、青少年,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能给家长讲讲怎样进行高质量陪伴?”
她喝了口茶,娓娓道来:“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想到了三个方面的高质量陪伴。”
第一,要营造高能量磁场。家长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孩子耳濡目染。比如,在家里营造一个爱学习、爱阅读的氛围。到了晚上,家庭的各个成员,大家都捧着书。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一定会读书。此外,还可营造重德守诺的氛围,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氛围,等等。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成长,决定了这个孩子有怎样的人格和修养。
第二,要画一个行为之“框”。民间有“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的说法。作为父母,从小要给孩子画个“框”。“框”太大,孩子会没规矩,他将来的人生会不懂得进退有度;“框”太小,又容易让孩子被束缚,他(她)无法自由发挥和自由成长。因此,家长画“框”,要平衡大小,要有分寸。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公平,用自己自律水平的提升,以换取更多的自由。
怎样才算画好“框”呢?我举个例子,以培养学生的性别观为例。当孩子在青春萌动期时,他们喜欢与异性交友,从本质上说,这是“青春的约会”,家长不可当真。但多数家长,会做出过激行为。因此,当孩子面临性别困惑时,正确的做法,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认真倾听,然后是陪伴、了解和引导。
第三,要留出一扇沟通之门。现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碰到诸多难题,比如不知道和孩子聊什么?有的时候,家长一不小心,就聊到孩子不爱听的话题。还有,许多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在虚拟世界里,会投入那么多的时间、金钱和情感。在这种时候,许多家长会简单否定孩子。你一否定,一下子就关上了亲子交往的大门。
怎么沟通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比如,孩子沉溺于打游戏,我给家长的建议是,你最好和孩子一起打,打得菜没关系,家长也不要认为这样做,是向孩子投降。家长和孩子一起打,只要坚持几周,最多一个月,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沟通大门就打开了。至于聊的内容,孩子不仅会聊游戏,也会聊其他话题。还有,凡是与孩子休戚相关的事情,比如择校计划、升学计划、留学计划,一定要和他(她)一起讨论。当出现想法不同的时候,就需要双方妥协。这种方法一旦用顺了,你的孩子有了事情,你想叫他不同你沟通,那也很难了。
听到这儿,我会心地笑了。我问:“卢校长,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你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功能和定位是什么?”
卢慧文直言不讳地说:“在这三类教育各有分工。家庭教育要谨防越界。此话怎讲?我认为,学校教育是系统性最强的学术性专业工作,社会教育是营造氛围和提供补充的,家庭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教他们怎样做人,懂规矩,体会爱,对孩子提供个性培养。这些内容,家长要示范、引导,也带着孩子共同经历和体验。”
家庭教育不应当承担孩子系统性的学术培养任务。这个任务应当是学校的。当家庭教育过多关注孩子学习,并呈现非常焦虑状况的时候,它已经越界了,做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失职了,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育人功能。
(五)担任市政协常委:既立足本职,又超越本职
卢慧文的身份是市政协常委。采访时,我很自然地问她:“这个职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你怎样做到:既立足本职,又超越本职。”
她说:“除了承担好本职工作,参政履职也是一名政协委员的应尽职责。我通过参与调研、会议、论坛、提案、社情民意等各种渠道,积极为教育界发声。我有个心愿,当有机会发声的时候,我一定要发专业之声,真实之声、积极之声。举几个例子:
△在市政协参政议政的平台上,每年两会,我都会认真准备与教育改进和城市发展相关的各种提案。由于这些提案都是市民关心的,我经常成为媒体采访的热门对象。两会结束后,我会花许多时间,向中外同事用中英文做好两会精神传达。2022年,获市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2017年起,我积极参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担任市新联会的副会长和闵行区新联会会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获得市级先进,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民主党派的平台上,我担任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常委,还担任民进上海市委中青年联谊会”会长。2020年获得全国履职能力建设先进个人。
△在市政协和欧美同学会联合组织的外籍市民座谈会,我经常受邀参加交流。帮助在沪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民主制度,讲好中国故事。2021年获得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
立足本职、超越本职,努力双岗建功。这份信任和成就感,我很珍惜。它也是我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
此时,我又问了一个内心一直想问的问题:“当回顾这几十年的职业经历,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素质促成了这些成就?”
她稍加思索,说:“这么多年,让方方面面都认可我,并取得成绩,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跨文化的教育背景。无论在市三女中度过的初高中岁月,还是在华东师大对外汉语系的大学生涯,都为我几十年来做‘中西融合’奠定了基础。我是中西融合理念积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近几年来,无论是我国2022年4月底颁布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还是各国际通行课程的最新发展,都展现了跨文化、跨学科的面向未来的育人趋势。这与协和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及我个人的教育信念都高度重合。
第二,跨界的工作经历。现在回顾起来,我从企业到学校,体验过对外贸易、国际物流行业的起起落落,又经历了20多年国际化民办学校发展的摸爬滚打;我还有工商管理硕士和海外大学研究生课程的在职进修,这些经历,给我很大帮助。长期处于中英双语切换的工作环境,要经常处理教育和经营两个领域的关系,它练就我视野宽阔、思路清晰、表达顺畅、遇事不慌等素质。
第三,持续的专业发展。工作中的职责越来越重,行业的肯定越来越多。越是这个时候,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一刻也不敢停歇。因此,读书、进修、参与培训,调研探访,都是最日常的学习方式;定期复盘总结,不断探索与研究,以此增加智慧。从2018年以来,结合“中西融合”的探索,我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和同事主要编著了两本书:《创造激动人心的学校:反思、合作与领导力》(2021),《坚守与跨越:上海协和教育创新发展30年》(2023)。
听着卢慧文侃侃而谈,我的眼前,一位国际教育名校长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她给我的印象:独立,智慧,善良,优雅、大气。虽天生丽质,但质朴自然。她身上有领袖气质,又那么平易近人、待人谦和。她50岁了,依然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她一如既往地看重并从事‘中西融合’教育,在此过程中,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历史责任的某种统一。她在精神上始终是充实的、丰满的,她的不倦探索和不断地创新,是出于她的性格使然,更是一种精神情怀。对于一位满足于过简单生活,又始终在事业上挑战自我的人,她的生命疆域,伟岸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