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6年,汤凤宝出生在一户上海贫民家庭,不久过继给邻居时又叫她招弟。上了学,她对这两个名字都不满意,偷偷求一位老中医更名。老中医为她取名汤萼,说萼是梅花之蒂,望你受得住苦寒,经得住摔打,像梅花那样绽放寒冬。汤萼学业优秀,但小学刚毕业,姆妈就对她说:“女小囡读啥中学?家里有多少事等着你做。”一句话就把她打回了无穷无尽的针线活和各种家务。14岁那年,汤萼在《新闻报》看到一则广告,益新教育用品社招收女店员,条件是初中毕业。她瞪着广告看了半天,自己只有小学毕业,但实在不甘心,憋了一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职信,得到了应聘机会。
上海《新闻报》
应考时,老板问她会不会打算盘,汤萼回答现在还不会,如果我被录取,保证一个礼拜就能学会。她的诚实坦率和反应机敏使她从200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招录的5名女店员之一。她被分配到金笔柜台,当时不可能想到,这将使她终身与金笔结缘。她用心,手脚勤快,衣着朴素,不烫发不饰脂粉,但对柜台里花花绿绿几十种金笔的性能特点了如指掌,对顾客百问不烦,百看不厌,根据顾客的身份和年龄介绍商品,帮他们挑选,客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营业额节节攀升。
老板看在眼里十分欣喜,小姑娘站在柜台上,顾客盈门,不久提拔她当了门市部主任。她懂得报恩,参考南京路大商店的橱窗摆设,把金笔柜台打理得耳目一新。她还向老板建议,跌价出售积压滞销品或买二送一等促销,深得老板欣赏,再提拔她为进货部主任,每月工资增加到24块银元。
汤萼把辛苦赚到的钱交给姆妈,姆妈一个劲地笑。老板看中了汤萼的精明能干,想娶她做小老婆,还开出了不菲的条件,洋房汽车应有尽有。刚刚成人的汤萼以为靠着勤劳赚一份安稳钱,想不到命运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她家贫辍学,却不甘为人后,靠自己拼出一条生路,怎么可能委身于人做妾。再说她已经有了心上人。小伙子叫毕子桂,他第一次来买钢笔,是她接待的他。他说喜欢绿色,她就帮他挑了一支绿色的钢笔。之后他三天两头来店里,她也对他来电,两人情愫暗生。她很快做出了决断。她对姆妈说,住洋房坐汽车要靠自己的本事,我绝不做小。
汤蒂因
不做小,就只能离开了,但不是回到家里。她想,我能做好店员,为什么不能自己当老板?她决定再给自己改名。这样,年仅17岁的女店主汤蒂因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也许她觉得,改名字也是改变命运,她要做自己的主,主宰命运。这家叫“现代物品社”的小店就开在她的家门口。但她面前有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她的老东家益新。益新是上海四大文具批发商之一。人没得到,竟然还跟自己抢生意。老板对供货厂家扬言,谁要与“现代”交往,就不要跟益新做生意了,现代物品社有欺诈行为。汤蒂因利用在益新柜台上积攒的客户人脉,把她的商品定位、种类和价格详尽诚实地告知厂家,为自己的“正经开店”正名。当年她负责进货部时,从不受礼请,也乐于推销厂家的新产品。那些厂家念着旧情,也相信她的人品,就不顾益新的“警告”跟她做生意。有好人缘和好人品加持,供货商先把货发给她,到月底卖出货付款,甚至放宽到两个月再结账。
益新教育用品社
汤蒂因把市场热门紧俏产品的价格定得比益新略低一点,寄发到全国各客户手中,客户也可通过邮局“代收货价”邮购。客户见现代物品社的价格便宜,纷纷来函订货,近的上海市郊,远至云南四川。这不是“淘宝”的先驱吗?
每天早起打扫铺面,接着根据订单装车送货,从不延误,也从未出过差错,寄出的每笔货物都会有详细的清单再附一份感谢信,客户倍感她的商业诚信。她说生意人的信誉比黄金还珍贵,你今天不守信用,明天就可能被客户抛弃。这就是汤蒂因的生意经。
三年苦心经营,现代物品社站稳了脚跟,迁到地段热闹的福建中路一幢二层石库门房子里。她信心爆棚,决定扩股,募集了5000元资金,生意越来越火。但一切都被“八一三”日军侵华打断了。汤蒂因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顷刻毁于战火,放出去的货收不回钱,损失极大。
这时已在生活书店昆明分店工作的毕子桂向她发来电报,让她去那里开店。1938年夏,汤蒂因带着两名店员辗转到了昆明。初来乍到,汤蒂因四处拜访同业。但人家欺生,她的店门庭冷落,生意惨淡。可她从小就吃得起苦,也经过商场历练,还有独特的经营眼光。那时上海和香港的一些单帮客来昆明兜售商品,汤蒂因看到了机会,她杀低货价,高价卖出,赚到了一大笔钱。消息传到上海,包括益新等都看中了昆明的大后方市场,纷纷前来。而现代物品社的股东们却动摇起来,他们觉得汤蒂因资本太少,拼不过那些老牌子,要求撤股。汤蒂因权衡之下,索性把股份全部买下来,然后分期归还。
生活书店昆明分店
刚打开局面,从上海发往昆明的货物遭遇日机轰炸和劫掠,毕子桂也因病早早离她而去。汤蒂因想起不久前他们在昆明重逢时,毕子桂对她说,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眼下遭遇重大打击,她的事业和爱情同时坠入冰点,但她仍不愿放弃。多年后她在回忆中写道,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所以她终身未婚。为了纪念毕子桂,每当桂花飘香时,她总要折一枝插在床头的小花瓶里,象征她要与他共度一生。绿色也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七年后,汤蒂因带着创痛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回到上海。
二
1944年元旦,现代教育物品社门市部在卡德路(今石门二路)某弄口重新开张。由于附近有几所学校和单位,一时间门庭若市。汤蒂因看着这个情景,决心重拾江山。当年站金笔柜台的情形又浮现出来,那支绿色的金笔使她与毕子桂相遇相知,这份源自金笔的情缘时刻伴着她,也扯得她心痛不已,而后又涌起一股力量,她要做自己的金笔。但抗战胜利后,美货充斥市场,商家几乎全在经销美国金笔,国产钢笔备受冷落。
汤蒂因还是发现了商机。稍有点文化的人,都讲究在左胸前口袋里别一支金笔。金笔是知识界之宠,也是普通人追求的身份象征。这更坚定了汤蒂因要生产自己的金笔品牌的决心。
美国的“蓝宝派克金笔”最时髦,汤蒂因把金笔拆散后,发现除了蓝宝笔尖上嵌有小斜方块的蓝色,构造也并不特别。汤蒂因由蓝色联想到绿色。因为亡故的恋人,汤蒂因对绿色偏爱有加。她在琢磨,人家做“蓝宝”,我为什么不能做“绿宝”金笔呢?
上海有很多制笔小厂,她选择了一家叫吉士的自来水笔厂,跟他们洽谈生产定牌金笔,在笔尖上嵌入“绿宝”英文字母“green spot”,镶上绿色。由她全权负责市场销售。
合同签好,汤蒂因心里还是“笃笃动”,美国金笔行销,“绿宝”金笔会不会积压着卖不出去。岂料绿宝投放市场后销量不断上升,有的顾客竟然成打地买。原来人们普遍存在囤积居奇的心理,绿宝也成了人们口碑中的“网红”。
汤蒂因喜出望外,赶紧联系厂家扩大订货,可人家没答应。仔细打听才知道他们打算自谋发展,打自己的牌子。可到了这个关口汤蒂因怎么能停下来。她把自己知道的制笔厂跑了个遍,终于寻到一家小厂愿意出让。她出资2000元把这个厂所有的制笔设备、零配件和原料统统买下,还捎带接收了两个师傅和三个学徒工。1947年初,绿宝金笔厂新鲜出炉。汤蒂因开始了金笔自产自销的历程。在自己的工厂里,汤蒂因沉下心来,在车间与工人们一起,一身油污一身汗水,每天下午3点,她准时出现在车间里抓现场管理和监督质量。她对原材料进货十分苛严,一次一家定点厂的笔尖5%不合格,她发现后大发脾气,要求逐个挑出,绝不允许蒙混过关。工人们领教了这位31岁的女厂长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她对工人们说,绿宝要在市场上立足,凭的只有质量这一条。汤蒂因还干起老本行,每天站两小时柜台,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一年下来,绿宝金笔厂产销两旺。“绿宝”还获得了国民政府经济部《商标局商标注册证》,有了法律保护。在汤蒂因和工人们的努力下,“绿宝”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在与美国派克和国产名牌金笔的激烈竞争中,绿宝逐渐跃升为国内名牌,人们称汤蒂因为上海金笔女王、金笔汤。
“绿宝”声誉鹊起,汤蒂因继续在金笔的适销人群上下功夫。
新品种接二连三开发出来。比如符合老年知识分子气质的“长寿”牌金笔,上市后立刻受到青睐;又如“鸳鸯”牌对笔,两支金笔的款式、颜色和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外形尺寸略有大小,一对放入一个精致礼盒。尽管售价较高,但名称喜庆,作为新人结婚礼品也很受追捧;“小朋友”牌则是在传统金笔基础上,适当减少笔杆用料,增加笔尖的耐磨性能,并在外观上加入红、黄、绿等鲜艳明快的色彩,是中小学生们的最爱。
还有一个看起来“小众”的群体是来自公馆的需求。一位公关销售人员说,公馆电话打到厂里络绎不绝,公馆的先生小姐们非常喜欢绿宝金笔,而且他们的购货量也比较大。
“绿宝”系列诞生后,汤蒂因再度发起广告攻势,在车站、码头、路牌、车厢投放“绿宝”牌金笔产品广告。20世纪40年代中期,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随处可见“绿宝”的身影。
绿宝金笔广告
汤蒂因主动与演艺名人交流,宣传产品扩大商机。她的父母都是戏迷,沪剧、评弹、滑稽样样欢喜,还与蒋月泉、筱文滨、袁一灵、杨华生等有点交情,汤蒂因亲自上门拜访,聘请他们为绿宝做广告。人们在欣赏到节目时,都被演员口中的这支绿宝金笔所吸引,销售节节上升。
某日,汤蒂因从收音机中听袁雪芬的戏,这也是她仰慕的明星。这位越剧皇后在戏迷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她联络熟人与袁雪芬交流。袁雪芬有她一贯坚持的“三不”原则:不唱堂会、不做广告、不应酬。但与汤蒂因交谈后,感觉两人十分相投。袁雪芬后来回忆道:“我们都是女性,她也是奋斗过来的。”她对这位店员出身,靠自己的意志、胆识和勤奋,自强自立独自闯天下的小姐妹很有认同感,因此破例接受汤蒂因的要求,义务为绿宝金笔做一次广告。汤蒂因包下8小时电台广播时段,除了袁雪芬,还请来范瑞娟等著名越剧演员演唱。在悦耳动听的越剧曲调中,绿宝金笔传遍千家万户,订购电话铃声响彻不停。汤蒂因投桃报李,将绿宝订购电话“94182(谐音:久书一百年)”长期借给袁雪芬的雪声剧团作为订票专线。
袁雪芬
三
1947年国民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后,生产金笔的原料黄金、白银一时濒临枯竭,金圆券不断贬值,物价狂飙。年底银根收紧,资金周转失灵,汤蒂因费尽心机还是捉襟见肘。有人劝她申请破产,但汤蒂因很坚决:创出了牌子,停工可以,但绝不关厂。也有朋友劝她去香港或台湾,说共产党得了天下,资本家、老板都要吃苦头。多年来她只顾办企业,也不了解国共两党,眼看经济崩溃,国民党毫无起色,她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如果共产党真像传说中那么坏,为啥还有这么多人跟着它?国民党装备这么好,为什么又打不赢共产党?外面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汤蒂因悄悄下了决心,我是上海人,我哪里也不去。
上海解放不久,继关勒铭笔厂之后,汤蒂因明确表示绿宝金笔厂产品接受国营公司收购。绿宝金笔厂获得人民政府扶持,配给黄金、白银、铂金等制笔原料。“绿宝”金笔价廉物美,国家订购80%,20%由汤蒂因自行销售。原料、销路都有了,“绿宝”金笔厂不仅起死回生,“绿宝”商标也跻身国货名牌之列。
关勒铭金笔笔尖
“绿宝”金笔笔尖
汤蒂因觉得,她没看错时势,共产党要挽救崩溃的经济,要使民族产业生存下去,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对时势的判断,显示了这位女企业家从小就有的自立精神和不服输的胆魄。
1952年,绿宝金笔厂产量比1950年增长了10倍,产品全由国家包销。这年6月,汤蒂因同荣毅仁、胡厥文等一起赴北京出席全国工商联筹备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方针政策。许多代表说,低着头去开会,抬起头回来。汤蒂因也感同身受。1953年,汤蒂因与3家私营制笔企业达成协议,成立上海绿宝金笔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北京设立分厂。同年,该厂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公私合营厂家。
1954年,汤蒂因主动提出申请绿宝金笔厂公私合营,不久又与华孚金笔厂(即后来的英雄金笔厂)合并。汤蒂因被任命为私方经理。同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上海制笔行业完成公私合营,汤蒂因出任全国最大的制笔公司——上海制笔工业公司私方副总经理。1956年初,作为全国女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汤蒂因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当陈毅介绍到汤蒂因时,毛泽东风趣地说:“你就是金笔汤。”并握着她的手叮嘱:“你要做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经理啊。”
英雄金笔厂
197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汤蒂因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常委,并继续在制笔工业发挥余热。
一个为事业舍弃了幸福的女性,求生于艰难的夹缝,跨过时代坎坷,迎来重生,抒写了一生的金笔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