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 . 南飞的燕子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南飞的燕子

作者:汪满明 发表时间:2024-09-09 点击数:188

楔子


时光倒流。


1992年4月2日,一列由佳木斯开往三棵树的绿皮火车风驰电掣。车厢之内,人头攒动,但见一位年轻女子临窗而坐。这女子眉清目秀,一头乌发夺目抢眼,尤其是那齐腰的长辫子引来车厢内的小伙子一回头再回头。这女子一双清澈闪亮的眸子正专注着手中的一本杂志,这是当年风靡全国,发行量达150万册的畅销读物《演讲与口才》。


窗外,列车一阵长啸,前方不远是一座过山隧道,车轮压过钢轨,不时传出哐当、哐当的声响。这声响,无疑是车厢内正在播放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曲最美妙的伴奏。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是啊,敢问南来北往的过客,包括列车广播里红遍大江南北倾情演绎《渴望》的歌手毛阿敏,谁能解读车厢内这位年轻姑娘的心思?谁能回答眼前这位“只为遇见你,来去匆匆别人去,莫忘故人离。”的姑娘千里迁徙孰是孰非?孰对孰错?


这位姑娘究竟姓甚名谁?这四月的天,东北尚未开冻,她何以要选择这个季节从黑龙江的佳木斯辗转哈尔滨,然后再从哈尔滨转车去徐州,又从徐州乘大巴去东台的富安、海安,她这是要去哪儿呢?


车厢内旅途劳顿的旅客开始犯困了,可这位姑娘看不出丝毫的倦意。自打列车离开佳木斯站台,她手中的那本《演讲与口才》便全程未曾离手。她目不转睛,一页一页地翻啊一页一页地看,难道她与《演讲与口才》有什么解不开的渊源?


是的,东北抗战铁血将士之女,拥有“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等三十四个荣誉称号的刘宏燕,因为一段军旅未了情,因为刊载于她手中的那本畅销杂志《演讲与口才》的一则《征婚启事》,从而上演了一场旷世的慈善佳话,一场与海安市慈善总会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海安慈善传奇。


“咱俩约好了,前线凯旋就结婚”


“这个刘宏燕是个痴人。早年在黑龙江是‘边陲优秀儿女’。嫁到海安,又成了享誉海安、江苏乃至全国的‘中国好人’。她很有故事——”约访海安慈善总会当天中午,几位领导陪同用了一顿工作餐。“关键是她的一段军人未了情,让她几十年如一日,为老兵,为抗战的,抗美援朝的,为对印、对越反击战的功臣付出太多、太多。”张树林副会长介绍说。


“能不能联系到刘宏燕,下午我去跟她谈谈。”笔者提议。


“我有她的微信。”老年大学校长汪军文立时打开手机,“年初,她去过我们雅周看望过一个抗战老兵。”


下午一时许,访谈在“刘宏燕工作室”如约进行。


眼前这位“南飞的燕子”一米63左右的个头,身着“红十字会”外套,慈眉善目,一口东北乡音未改,粗壮的“劳模”手臂、结茧的“标兵”手掌,一头黑发,耳鬓杂陈星点银丝,尤是盘在脑后的发髻,让人想起三十年前她坐火车来海安时齐腰的长辫子。


“燕子姐,恕我冒昧,听张树林副会长说,三十年前你从佳木斯辗转哈尔滨,然后再从哈尔滨转车去徐州、东台,人生地不熟的你还扑了个空,这是真事吗?”


“呵呵,你也听说了。”刘宏燕笑笑,“主要是语言不通。我在东台的富安下了车,然后又从东台换乘到海安的中巴。到了海安,不是没人接,而是来接我的刘长明不长心眼,他没把我认出来。”“那你不急死呀!”“没事儿,我这人天生的胆儿大。我花钱叫了一个人力二轮自行车送我——。”


“一路折腾,好不容易摸到堑南村刘长明他们家。一进门,三张床上躺了仨,地上还有两个。他的父亲肺结核咳嗽不止,母亲类风湿关节炎,还有一个是刘长明的弟弟重症肌肉萎缩。一看这情景,我傻眼了,我没思想准备呀,这跟他信上说的完全不一样啊,我能挑得起这副担子吗?我刘宏燕没有这个能力。转过身,我就想走。送我的人问,你想好了,走还是不走。我走!就在我说‘走’时,两个孩子一个扯前面,一个拽后头,直喊我妈妈,我当时就一把搂住两个孩子,眼泪“哗——”就下来了。咋办呀,我在问自己。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刘长明到家了,他的表情很复杂,一是喜出望外,我估计他是觉得我没有食言;二是家里这个情况他不好意思。他在信上撒了谎,他骗了我,他压根儿就没当过兵,他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多年后,他也向我坦言,当年我不撒谎,你能来吗?”


“刘长明当没当过兵有这么重要吗?”


“重要。因为我的第一征婚条件就是对方必须当过兵。”


“为什么?”


“这话得从头说起——”刘宏燕的神色凝重起来。“之前,我曾经谈过一个男朋友。他是军人,是昆明陆军学院毕业的一名军官。”


“军官不是挺好吗,怎么——”


“他牺牲了,就是1984年那场对越反击战,那是恶仗。我们前后认识一年零两个月。”刘宏燕紧抿双唇。笔者注意到“一年零两个月”这六个字是从刘宏燕的口中,不,应该说是从她的心,她的脑海喷涌而出,刻骨铭心啊!刘宏燕出生于1961年,23岁的芳龄女子与一位英武军官相恋,那是怎样的浓情蜜意?凯旋后的婚礼,又是一种怎样的浪漫憧憬?但凡常人,谁没有初恋?!


南飞的燕子11955.png


听闻刘宏燕的初恋男友为国捐躯,笔者惋惜慨叹。


“那是一段美好的日子。他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声援。我在东北家乡向林业局2万8千多名共青团员发出倡议: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的我们怎么办?我们要用行动回报前线的将士们,给他们的父母做些什么,仅仅这些我还觉得不够,我想成为一名边卫战士,像我的妈妈一样,爸爸在前方打仗杀敌,妈妈在战场救护伤员……”刘宏燕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笔者留意过她的神态,那是一种沉浸,是一幅油画,见者谁都不忍心打断她的美好沉浸。


“不管怎么说燕子姐,你拥有过这段《魂断蓝桥》式的恋情,不枉人生。”笔者说。


“谢谢!”刘宏燕像个少女似的陈述她的难忘心路,“听到他牺牲的消息,我如雷轰顶,不能自拔,我像丢了魂儿似的——”


刘宏燕用词准确、文采飞扬,这令笔者讶异。访谈临别才知道,她是一名高中毕业生,1978年高考落榜,可惜差了2分。因为妈妈早先领养的三个弃婴,其中一个脑瘫的弟弟大年二十九死了,不到一个月,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又死了。“有人就说孩子被我们家虐待死的。我妈妈1948年参加革命,她受不了这种流言蜚语,她受刺激了,整天就是一句话,我没虐待两个孩子。我是女儿,就想方设法开导妈妈,学业耽搁半年,就这样与大学失之交臂。”


“燕子姐又怎么会认识刘长明的呢?”


“如果你去了,你就注定当后妈”


“男友牺牲后,我的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人了。我把全部的悲伤发泄在拼命工作上,什么劳模、优秀党员、林业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二等功,我拿了一大堆《荣誉证书》,反正我是最年轻的。到了1991年——”


“那应该是7年之后,燕子姐才……”笔者问。


“算是吧,那时候有个《演讲与口才》杂志很火,我看那上面有征婚启事广告,于是我在上面登了一则征婚启事,我的条件是:寻有志者为伴,找伤残军人。我愿意陪伴照顾他一辈子。‘启事’发出后,先后收到27封来信,有排长、连长,还有副营长,条件都很好。刘长明的来信是第26封,他的回信给我印象深刻。他不像别人先介绍自己条件怎么好,他就说一年前他的爱人生重病去世了,留下两个幼儿,我就觉得这个人很诚实——”


“就因为这个‘诚实’,你动心了?”


“可是妈妈死活不让。她说就凭几封信你就决定婚姻大事了?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有多大差异你知道吗?他什么性格你了解吗?还有两个孩子,告诉你,如果你去了,你就注定是当后妈的命。你说我一个大姑娘,哪儿懂什么后妈呀!妈妈把我关了三天,我就躲在屋子哭了三天,爸爸心疼我,说既然你决定了,就不要反悔。”


“就这样,你留下来了?”


“不,我动摇过。在他们家待了20几天,我还是要走。当地的话我也听不懂,海安农村的气候,生活习惯,地头农活,还有家庭状况和我妈妈的判断一个样。可是刘长明的一句话让我没了辙,心又软了。”


“他怎么说?”


“你走了,我日子怎么过啊?”


笔者窃笑:“这个刘长明,鬼着呢!他是过来人,这叫婚姻经营,是老手,行家。”


南飞的燕子就这样筑巢安家了。每天起早贪黑,一辆二八老坦克,前头车杠上是4岁的弟弟,后座是八岁的哥哥,幼儿园、小学,往返来回接送。路边乡亲的土话刘宏燕似懂非懂,“这个女人是刘长明骗来的,她待不长久的,她吃不了这份苦。”


大田开始承包了,公公婆婆身体撑不住,坐在田头割小麦,刘宏燕拿起镰刀下了田。


1999年,邻居老人的孩子在外打工,黄了的麦子没办法及时收回来。刘宏燕衔泥不归巢,先帮人家的麦子收了,脱粒了,可自家的麦子在田头遭了雨,还出了芽。公公婆婆这一回真的动怒发火了:“你这个呆嘛嘛儿(呆女人),你到我们家不是当媳妇的,你是来学雷锋的,脑子有病啊你。”刘宏燕说,“我不跟他们计较,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


后来刘宏燕一赌气,就给爸爸写信让寄钱,把公婆的损失给补上了。


刘宏燕的爸爸是离休干部。


“刘长明欠外债从来不提,九几年,一万七千块是什么概念,人家要上门来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他知道我爸有钱,就说宏燕,你把那个钱给我点儿,我把人家的账还了吧!欠账,是一定要还的。就这样,我一边凑爸爸寄来的钱,加上我养了3年的鸡。后来乡党委书记到我们这儿来调研,大家都反映我原来是国营企业职工,而且有很多荣誉称号,就安排我去了供销社解决了我的定粮、户口。还有,那些年时兴棒针衫,每天晚上我不脱衣服不睡觉,一整宿下来,织一件能卖19块钱,好歹还清了外债,还贴补了两个孩子的吃用。”


麦收过后,刘宏燕怀孕了。不管后妈前妈,刘宏燕认准了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外加顶在头上的巨额外债,她一咬牙做了人流,从此再也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她把所有的爱奉献给了刘长明这个家,尽管公婆看他不顺眼,看到她和别的男人说话,就叫刘长明拿竹条子抽她,对这,她从不吭声,她替晚年老年痴呆的公婆端屎、接尿、擦身,彻底征服了那些说闲话的长舌妇:“自家养的姑娘又怎么样,一个外乡人,一个填房,公婆平时这样待她,她这是以德报怨,好媳妇,好人啊!”


“老大考取大学请客吃饭那天,老大领着老二端着酒杯来到我面前说,谢谢您阿姨!这些年我们兄弟俩虽然口中没有叫过您一声妈妈,其实在心里您就是我俩的妈妈。这么多年,如果不是您给我们这么多的爱,陪伴着我,照顾着我,我就不能在今天顺利考上大学。我记得,在我情绪低落时,是您鼓励我;成绩差了,您就说下次再努力。”刘宏燕讲述这一段时,眼圈潮润了,“后来,班主任的一句话告诉了原委。孩子的一篇作文《我的后妈》这样写道,因为爷爷奶奶不准我叫‘妈妈’这个称呼。她不是你们的妈妈,就不许叫。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却让两个孩子主动叫我妈妈,她待你们这么好,还不叫妈妈,你们是人么?你们还有点儿良心么?”


悲天悯人心,谁识“鸿雁”未了情


刘宏燕行善,始于何年?


有人说,是1998年。这一年供销社改制解体,她转岗去了敬老院,为能尽快胜任工作,她先后自修了“三基”:《基础护理学》《康复医学》和《临床护理》。她为肺结核老人口对口吸痰,她为残腿老人当拐杖。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随地大小便,她马上清理为老人擦身;精神分裂症患者骂她、打她,她从不吭声,从无怨言。风雨16年,刘宏燕用真心与真爱护理了八十三位老人,并陪伴他们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也有人说,是1999年,她放弃生养,甘当后娘,全身心照顾、养育两个继子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义务担负起照顾患病的公婆和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这一年,《中国青年报》登载《我要读书》一篇文章。这个孩子的爸妈离婚后,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可怜的孩子谁都不要他。孩子渴望上学,苦于没有学费。日子紧巴的刘宏燕寄出20元,让报社转给这个要读书的孩子。自1991年至2021年三十年间,刘宏燕帮助22名贫困山区品学兼优的孩子完成了阶段性学业。她说,从小妈妈就教导她“一个记住,一个忘掉”:记住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忘掉你曾经帮助过的人。只有学会感恩、报恩,这样,你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


又有人说,刘宏燕的义举始于她的故乡东北。那年,婆媳两人在铁道边吵架。一个说,你去死!一个说,死就死!说完转身就往铁道边扑。远处,火车轰隆隆过来了,刘宏燕扔下自行车,飞身冲上去一把拖过老人,那一瞬间离火车也就20公分;那月,刘宏燕偶遇一女孩出溜溺水,她二话不说,上去就把女孩救了上来,大鼎倒立,女孩呛入肺里的水吐出来了,家长送礼上门,刘宏燕一口拒绝;那天,森工总局机修厂起火,机修工人见状奋力扑救。就在推出最后一辆机车时,有人高喊“不好,里面还有一瓶高压氧气瓶呢!”这吼声恰巧被路过的刘宏燕听到,机车堵住大门,人根本进不去,“雄赳赳、气昂昂”的刘宏燕迅捷爬进去,硬生生把高压氧气瓶给抱了出来。眉毛、头发烧掉了,身上的的确良烫煳了,大火终于扑灭,车间免于爆炸,表彰会说刘宏燕是见义勇为,刘宏燕说“这是一个共青团员应该做的”。


“燕子姐,你一个女子,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见义勇为、乐善好施。这种勇气从哪里来?这种动力哪里来?”笔者好奇。


“基因。”刘宏燕不假思索,“这种勇气是爸爸教我的。爸爸1938年参加革命出生入死,一次执行任务,他们一个连上去最后打剩下9个。战场上炮弹横飞,他为保护战友,趴在战友的身上,四根肋骨被炸断,颈椎、脑袋留下弹片,解放后时常头疼犯病,他总说不要紧,忍一忍就没事了。爸爸说,每次战前他总要跟战友立下誓言,谁光荣了,活下来的,就要照顾对方的父母老人,帮他养老送终。”


是的,基因。刘宏燕没有说错。


就为这,“扬州好人”李彬大哥坚持多年照顾烈士母亲,刘宏燕得知后当即和丈夫商定,独自前往江都,侍奉烈士母亲张秀玲最后43天;


就为这,她只身去邯郸,侍奉身患肺癌的抗美援朝女兵张卫国老太最后147天;


就为这,她先后义务陪伴护理过22位抗战、抗美援朝、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功臣烈士的父母。刘宏燕如是对笔者说:“烈士为国尽忠,我为烈士守孝。”


从2018年组建“鸿雁志愿服务队”到2020年成立“刘宏燕工作室”;从“鸿雁扶贫志愿服务大队”到“刘宏燕好人基金会”;从“跟着宏燕学雷锋”到“爱心助空巢”“情暖回乡路”“关爱抗战老兵”“义务守陵”“宏燕课堂”,刘宏燕带领两万多名志愿者开展善举活动千余次,受益群众三万八千余人次。


南飞的燕子15675.png


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美丽小兴安岭的“全国道德模范”刘宏燕,把她最绚烂的人生写在了“海安慈善”事业上。刘宏燕告诉笔者:“现如今,当年爸爸妈妈捡回来的四个重残弃婴,患癫痫、间歇性精神病的弟弟还在,由大哥大嫂他们负责照顾;年已五十的一级智障妹妹由我照护着。最难的是每年换季,春、冬发病两次。一发病,就是两个月,我真的太难了,但要有爱心,耐心,恒心,不能给她脸色或者高声说话。”


9月3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那天下午三点,刘宏燕带上烟酒,前往洪旺烈士陵园,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向烈士三鞠躬,用她自己的方式践诺:为烈士守墓,守望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在与笔者的联系视频里,她对笔者这样说:“我有责任,有义务,将英烈安息的陵园打扫干净;把每一位英烈的墓碑擦洗干净,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在天之灵。”


就是那一刻,那一瞬间,笔者的脑海顿时浮现起40年前一位芳龄女子在得知男友在南疆前线牺牲后的那种悲恸欲绝、那种梨花带雨。她让笔者读懂刘宏燕,不,应该说南飞的燕子,她的所有的善举、善行,都是父辈红色基因的遗传,都是那份纯洁无瑕的、能够荡涤心灵的 “军人未了情。”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