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棉花坡的痛与暖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棉花坡的痛与暖

作者:丁纯蓝 发表时间:2015-05-19 点击数:13028

美丽开慧——章帝 摄.jpg

美丽开慧——章帝 摄 (51).jpg


2014年12月27日,我和湖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余艳、湖北作家李卫星一起来到杨开慧的故居。 杨开慧纪念馆副馆长向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余艳写杨开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几乎一提到她的名字,别人无不说:“喔,是写《杨开慧》的作者。”她的成功除了她的智慧,也得益于她对文学的执着。她来这里30多次,她特意选在开慧写信的日子里在开慧故居独坐一夜。


我们浏阳市农行也组织过党员们七一到这里来参观,2012年,我也陪同过中国金融文学网主编和副主编闫星华和卜桂梅来这里参观过。虽然我来过好几次,但这次却是瞻仰得最详尽,最虔诚的一次。


在去杨开慧故居时,我们小坐了一会儿,卖芝麻豆子茶的刘娭毑,说刘家来这里200多年了,两元钱一杯,还可以续开水,寒冬里喝一杯特温暖。


杨开慧故居在板仓屋场,在板仓冲的棉花坡下。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现存大小房间36间,土砖木结构,普通农舍建筑风格。整个故居占地约1400平方米,故居是杨开慧童年和少年时代成长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毛泽东曾三次到板仓调查,召开农民座谈会,并在此小住。故居也是烈士杨开明、杨展诞生和居住的地方。在旧居和纪念馆里,解说员都表明了一个遗憾:有毛泽东和家人的照片,有杨开慧和家人与孩子的照片,却没有一张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合影。


杨开慧烈士汉白玉塑像... .JPG


1982年3月10日,整修这个房子的工人在杨开慧故居杨开慧的卧室后墙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手稿,手稿有12页之多,还有一些手稿1990年在另一处的挑梁下发现的。其实,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发现杨开慧的手稿之时,我的心里有过涟漪,我就想动手写杨开慧,写了一些文字放置到现在。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很不容易,很坚强,跟随了毛泽东走南闯北,在大革命失败后紧护着3个儿子东躲西藏,赴刑场前牵挂亲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是无法想象的。但作为女人,一生中找到灵魂上的伴侣,生活中的知音,又是多么的幸运和温暖。或许因为她爱其所爱,爱得其所。她在最美好的年华和那样一位伟大的男人相知相爱,为之生,为之死,离开人世时她的内心并不畏惧,心里有的只是对爱人和孩子及亲人们的不舍和牵挂。 杨开慧的手稿是用两种纸写成的,其中一种尤为普通。当时杨开慧在板仓的生活十分艰苦,连写信的纸都没有了。手稿长达12页,4000多字,满纸是殷殷之情,拳拳之心,豁达大度间又不失儿女亲和之情。滴不尽的相思泪,写不完的心中痛,她多么希望她一边抚摸着丈夫浓密的头发,丈夫一边看着她留着泪写的手稿,板仓的院子里3个孩子围在父亲母亲跟前玩闹。这种希望日渐渺茫,甚至绝望。她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信,她日夜思念的爱人能亲眼看见。我想将来或许还会发现有信件。到今天我看着杨开慧怀抱两个娇儿的照片,才懂得杨开慧是值得的,因为她深爱着他的男人。我终于懂得她的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杨开慧, 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杨开慧号霞,字云锦,杨开慧出生的那天,飘峰山上出现了一道红霞,父母给开慧取了个乳名“霞姑”。


我们来到开慧七岁时上学的地方杨公庙小学,毛岸英也在此学习过。后来杨开慧转学到衡粹学校和隐储女校,县立第一女子高小。在衡粹学校母女同校读书一时传为佳话,开慧的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


杨开慧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写得一手漂亮娟秀的毛笔字,会女红。杨开慧12岁写给女友的诗:“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


1913年春天,迎春花开的时间,杨开慧随父亲迁居长沙,就是在妙高峰下的自家里,12岁的她第一次见到了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


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投靠这位恩师,并寓居杨宅,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毛泽东对老师以及老师的一家人充满着亲人般的感情。在这里得以认识到“北李”、“南陈”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的志趣,亢奋的情感,使这一对年轻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抒不尽的豪情壮志。翌年,毛泽东因母亲患病返湘,两人相约通信时彼此已用“霞”和“润”这样的爱称来称呼对方了。


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他是我伦理学教授杨昌济的女儿”。杨昌济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钊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指毛泽东、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20年1月,杨昌济不幸病逝,时年虚数50岁。杨昌济病逝后,毛泽东还到北京的法源寺和杨开慧、杨开智兄妹一起为杨昌济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料理后事。杨昌济病逝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震动。他逝世的第二天,湖南《大公报》刊载了《杨昌济先生于北京逝世》的消息,同时,发表了李肖聃写的关于杨昌济生平的详细介绍。湖南教育界和北京大学师生称颂先生师德、哀悼一代名师之时,毛泽东家里又噩耗传来,他年仅51岁的父亲毛贻昌,也于1920年1月23日因伤寒突发,病逝于韶山冲。他与杨昌济,两人之逝仅差短短的一个星期。开慧一家扶柩南下,回到板仓。他们不做俗人之举,没有披麻戴孝,只是每人在左臂上戴上青纱以示悼念。


杨家是四乡有名的世代书香之家,杨开慧比毛泽东小8岁,外表文静清秀,是位思想新潮,蔑视封建习俗的女性。浏阳的陈昌和毛泽东是同窗挚友,陈昌的的夫人也姓毛, 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在望鹿园附近的船山书院内结婚,19岁的杨开慧和27岁的毛泽东举行了俭朴的婚礼,她坚决不作俗人之举,不坐花轿不拜堂,不戴凤冠不披纱,毛泽东拿出六块银元,委托陈昌的夫人办一桌饭菜,招待在长沙的八位挚友。


53552_20141031132305_409014.jpg


1921年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建立了,毛泽东为书记,这是全国最早的中共省级支部。毛泽东以湖南省第一师范教员身份租佃在清水塘22号,这个院子里的主人、湖南省藩台(财政厅长)姜济寰,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在此居住工作,同时做为区委机关所在地。杨开慧还把母亲接到清水塘来照顾工作和生活。清水塘畔的灯火无限温馨。寒冷的冬天,杨开慧常常用一只烘笼为毛泽东取暖,陪伴着毛泽东撰写文章。生活上给予毛泽东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同样给予极尽全力的支持。一些革命青年也投奔到这里来,看到杨开慧帮毛泽东半夜煮面和帮毛泽东誊抄文稿的温馨生活。1925年之前,在共同理想和相互恩爱中,毛泽东与杨开慧在清水塘边度过了一段儿女情长的田园岁月,他们的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相继在这里出生。清水塘22号既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也是毛泽东与杨开慧共同生活的第一个家。是他们婚后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现在也已成为了长沙市博物馆。


1922年10月24日,此时毛泽东虚岁30岁。而立之年的毛泽东迎来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得到一个儿子,毛岸英出生湘雅医院。还有一个是他组织长沙泥瓦工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按照韶山毛氏家族的族谱,岸英属“远”字辈,毛泽东为其取名,字“远仁”。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人生注定与艰难困苦联系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初5年中,他随父母到过上海、武汉、广州。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他又随母亲和两个弟弟回到长沙县清泰乡板仓的外婆家隐蔽。


杨开慧的第二个儿子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在板仓的家中出生,他和他的哥哥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杨开慧.jpg


1925年初,杨开慧和毛泽东一起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先后创办20多所农民夜校,她还担任夜校教员。下半年,毛泽东、杨开慧先后离开韶山,前往广州。


1926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大儿子毛岸英4岁,二儿子毛岸青两岁,杨开慧身怀六甲,即将生第三个孩子。毛泽东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需要请个保姆照顾妻儿,陈玉英经人介绍来到杨开慧身边。


1927年2月,毛泽东与杨开慧又来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住在都府堤41号。那时,毛泽东工作十分繁忙,白天不是开会,就是在讲习所上课,晚上很晚才回家,有时顾不上吃饭就开始写作。虽然开慧正临近分娩,身边又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但为了减轻毛泽东的负担,她经常根据毛泽东的写作提纲,夜以继日地整理、选择、综合调查材料,用她秀丽的毛笔字抄写在稿纸上。终于,这部集结了毛泽东与杨开慧辛劳与智慧的文献诞生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像一声春雷,给濒临绝境的农民运动带来了新的、不可遏止的生机。


1927年旧历三月初三,杨开慧在医院里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岸龙,一个星期后,毛泽东把妻子和孩子接回家中。杨开慧在家“坐月子”时期,夫妻恩爱之情可以说到了沸点,毛泽东决心利用这一绝好机会,来弥补自己过去对开慧感情上的疏忽。有时忍痛放下自己急于进行的工作,走到床前逗逗毛毛,同妻子说些体已话。同年四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由于与陈独秀意见难于统一,毛泽东又被排斥在外,在家“赋闲”。为了帮毛泽东排解心中的忧闷,杨开慧陪着默默无语心情苍凉的的丈夫登上了黄鹤楼。看万里长江,烟波浩渺,毛泽东吟诵了一首诗,表达此时沉重的心境: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她跟随毛泽东去上海、广州、韶山、武汉、长沙,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几乎没有过一天安顿的好日子。


1927年9月,毛泽东去浏阳文家市领导秋收起义,毛泽东要去指挥秋收暴动的前夕,送妻子杨开慧及3个孩子回到她的娘家板仓,他们没有真正的家。杨开慧对这次同丈夫长时间的分别,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但好强的个性及自尊,阻止她说出想同丈夫一同上山的要求。飘峰山已在望,毛泽东连声催着已经相送十余里的妻子打回转:“开慧,千里送行,终有一别。回去吧。” 杨开慧默默地将行装递给毛泽东,伫立飘峰山下一小山丘上,当丈夫的身影在她的视野中变得快模糊时,转身又跃上一个更高的山丘。天上一声孤雁鸣叫,她心头涌上了一阵凄凉的失落感……


杨开慧的处境非常艰难。在白色恐怖之下,为了安全,岸英对外改随母姓,叫杨永福。


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3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有一次为了躲避追捕还跑到平江她舅舅家去躲过一阵。从此,天各一方,苏区与白区,俨然阴阳两界。开慧只好把她对丈夫的热爱,用笔录下来。


1928年10月,接到毛泽东用暗语写来的信后,开慧不觉百感交集,板仓的斗争是坚苦的,为革命东奔西忙的开慧,仍时时思念着深爱的丈夫毛泽东。写了一首怀念毛泽东的诗,题为《偶感》: 天阴走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杨开慧对毛泽东的忠诚与爱,难以言表。杨开慧知道,与毛泽东再次见面,难于上青天。所以,她把她全部的爱,倾诉在字里行间,藏在墙缝屋角。她既大胆激进,同时又矜持端庄,读过杨开慧手稿的人,都会惊讶那样热情奔放的爱情宣言,会出自一个生于100年之前的柔弱少女笔下,而那种可以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纯粹,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情。她可以大胆地说:“即便他死了,我的情丝也将缠绕在他的尸体上,永不放松。” 但是令她惆怅的是:“然而他却不知道我这样的情景。”


那是1930年1月28日写的,她去世前10个月的手迹,看来字字皆是血:几天睡不着,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有信,天天等。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他的尸体。一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他丢弃我了,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我了。他是很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不至于丢弃我,他不来信一定有他的道理!父爱是一个谜,他难道不思念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我要吻他100遍,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脸颊,他的额,他的头,他是我的人,他是属于我的,只有母爱是靠得住的。


这些信件是1990年再度修缮她的卧室时,在室外屋檐下霍然露出来的。


1930年10月初,在毛岸英8岁生日的前夕,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不幸被国民党密探发现。24日凌晨,正好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杨开慧在家中从容处理文件后被捕。杨开慧可以不死,只要她公开声明与丈夫脱离关系,她就可以活下来。杨开慧被捕后有很多名人比如蔡元培等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释放她,因为杨开慧的父亲是北大的教授,很有影响力。当局也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杨必须登报与毛泽东离婚。


她托付来看望她的亲友把她保存在家的一段布料给她做一套新衣。亲友知道她平时不爱穿新衣,可能是为牺牲做准备了。


“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我死后,不要作俗人之举。”


最令杨开慧放心不下的是3个年幼的孩子。岸英在妈妈被押赴刑场时,抱着妈妈的腿不放,他知道,妈妈这一走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小岸英亲历了生离死别的时刻。杨开慧含泪亲吻着小岸英,喃喃地说:“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助他了,请他多多保重!”


杨开慧贴身穿了那件新做的蓝色布衣,外面罩着她与毛泽东分手时穿的蓝旗袍,鞋子是黑色带绊的粗布鞋,显得更加朴素庄严。


她从孙嫂怀里接过岸龙,紧紧地抱在胸前,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轻轻抹去挂在他腮边的泪珠说:


“孩子,妈妈今天是要革命去了,你要记住这一天!”


然后,把岸龙交给孙嫂,抹去眼角的泪珠,昂首挺胸,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时,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的刑场上,行刑的时间到了。一声枪响之后,杨开慧倒下了,流了很多血,但是还没有死。她的双手紧紧抠入泥土,抠成了两个小坑。后来,行刑的人又补了她一枪。杨开慧倒在血泊中,英勇就义,时年29岁。和杨开慧同时就义的还有她的堂兄弟杨开明。


作家权延赤在《掌上千秋》一书是这样描写的:在那严酷的斗争中,在冷冰冰的世界里,她给予毛泽东脱去甲胄、获得宁静温馨放松身心的机会。她为他生育了3个孩子,却不曾拖累他一丝一毫。她好像生来就为了奉献,不曾提过哪怕是一丝小小的要求。没有,毛泽东无论如何想不起她生前向自己提过什么要求,就是怀孕反应最激烈的时候,呕吐得满眼是泪,一旦和毛泽东目光相遇,她便会露出一种羞怯甜美的微笑。从不曾叫苦,甚至不曾说过一句想吃什么的话。在家庭中她是贤妻良母,在革命活动中她是忠诚勇敢的战士。直到1930年牺牲,她不曾有一点动摇,一点委屈,就那么安静、坦然地走上了刑场……


因为她心中有爱,她才能一再忍受战乱中的离别之苦,才能对威逼和利诱面前坚定不移,义无反顾,杨开慧用鲜血写出了一首远胜于《上邪》的诗章,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忠贞不渝的爱情绝唱。


在向树林和杨秀生及板仓亲友的帮助下,杨开慧的遗体被连夜运回板仓,安葬在松树环绕的青松坡上。根据杨开慧的生前交代,大家经研究讨论,决定将她葬在她的出生地板仓青松环绕的棉花坡的北向山坡。1959年7月1日开慧人民公社在墓的后上方立了一块“光辉长照后人心”的石碑。


板仓老屋旁的棉花坡上是杨氏家族的墓地。墓地四周苍松环绕,以慰英灵。杨开慧祖父书樵与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杨开慧堂兄杨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杨开明于1920年参加革命,在大革命时期,曾担任过香港地区特委书记,和杨开慧一同关在长沙市陆军监狱里,和杨开慧同时就义。杨展和他表哥毛岸青同龄,也和姑母一样成为了烈士,也葬在棉花坡上。


杨开慧烈士陵园位于开慧故居右侧的棉花坡,三面环山,东临公路,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石级的两旁是:“开慧烈士,永垂不朽。”新建陵墓为混凝土墓壁,面贴大理石,墓的两侧,各竖汉白玉碑一块。右侧碑文刻着“杨开慧烈士墓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五日堪称千古绝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一首情与爱的结晶,一曲对恋人的颂歌。“骄杨”、“杨花”,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礼赞和怀念。杨开慧忠魂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杨开慧烈士第一次下葬的地方不是今天的开慧烈士墓,而是离其父板仓先生杨昌济墓仅数米的旁边。


1930年12月,毛泽东在江西吉水县木口村,从报纸上惊悉杨开慧殉难的噩耗,十分哀痛。在给妻兄杨开智的信中写道: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寄来30块银元,并寄去银元30元为爱妻杨开慧修墓,以杨开慧的3个儿子名义立碑,我们看到墓碑上刻着:


“毛母杨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1959年修建杨开慧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


1962年11月,杨老太太在长沙病逝后,毛泽东立即给杨开智发去悼念电报:


“开智同志: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夫人同穴。我们两家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敬祝大安。

毛泽东”


1969年9月9日,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将杨母向振熙与杨开慧合穴,改迁到今天开慧烈士墓葬处。余艳姐解释说,开慧的母亲在世时对毛泽东很好,来拜祭开慧的人肯定会很多,毛泽东考虑到她们母女合葬在一起,开慧的母亲也会一起受到祭拜。


陵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在开慧母女墓的左右下角两边各自安放着岸英和岸青的雕像,母子三人的雕像都是出自同一位雕刻家之手。还原了1924年那张母子生前的照片,岸英和岸青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失去母亲10多天后,岸英被舅舅杨开智、舅母李崇德从监狱中保释出来。为了避免再遭迫害,岸英和弟弟岸青、岸龙在外婆和舅母的保护下,被送到当时党中央机关所在地上海,由叔父毛泽民安排进了大同幼稚园。大同幼稚园是中共驻上海的党组织为了安置、救济和培养革命烈士后代,由党的外围组织“中国互济会”出面开办的。其间,只有3岁的毛岸龙因为年幼体弱,加之突然失去母亲,又随大人长途奔波,到上海时就已经开始生病,入园不久又因患急性痢疾几天拉稀与高烧不退,被送往上海广慈医院,抢救无效夭亡在医院里。不久,因为顾顺章叛变等事件的发生,中共在上海的党组织遭到破坏,大同幼稚园的真实身份也已暴露,1932年3月,党组织在无奈中决定将它解散,孩子们也被迫疏散。当时毛泽民夫妇已赴中央苏区工作,岸英兄弟在上海无亲无故,成了孤儿。岸英和弟弟岸青后先后在上海流浪六年、过着像三毛一样的流浪生活,“吃百家饭,走万里路”, 岸英、岸青是1937年初到达莫斯科的,兄弟俩住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的宿舍里,岸英被送往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44年毕业后,毛岸英被授予苏军中尉军衔,成为一名坦克连的指导员,正式加入苏军行列,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请战,并立下战功。斯大林亲自接见并赠他一支手枪作为纪念。


1946年1月7日,在苏联经过长达9年的学习和磨炼之后,毛岸英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回到了父亲毛泽东的身边。回国后的岸英在吴家枣园学农,和陕北的乡亲们一起同吃、同睡、同劳动。后来参加土改,到工厂当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全国解放后,毛岸英从中央宣传部调到社会调查部,任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建国初期毛主席出访苏联,他参与了安全护卫工作。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结婚。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赴朝作战前,决定回长沙乡下祭扫母亲的坟墓,并看望住长沙市学宫街的外祖母向振熙。毛岸英按板仓的习俗虔诚祭拜外公和妈妈,他长跪母亲坟前,泪声连连:亲爱的妈妈,儿回来为您扫墓,您在狱中对我的叮咛铭刻于心,“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党革命。妈妈永远爱你的爸爸,长大后你要听爸爸的话,要心疼他、孝顺他。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们……”对母亲进行了简朴而庄严的祭奠,毛岸英随后踏上了朝鲜战场,一去而未归。仅5个月后年仅28岁的毛岸英就在朝鲜英勇牺牲。


美丽开慧——章帝 摄 (55).jpg


毛岸青4岁那年秋天,在参加完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后,毛泽东秘密把妻子杨开慧、保姆陈玉英和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送到岳父家——长沙板仓杨宅,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走后的三年,毛岸青是在母亲杨开慧的身边,住在长沙板仓成长的。杨开慧被杀时岸青只有七岁,他当时和母亲、哥哥、弟弟一起坐牢。杨开慧牺牲后,毛家三兄弟跟随外婆向振熙生活。不久,远在上海的毛泽民来信,让向振熙将孩子送至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岁的向振熙老太太和20多岁的儿媳李崇德扮成走亲戚的样子,领着三兄弟坐火车前往武汉,而后改乘轮船到达上海。到上海后,毛岸青三兄弟被送到中共地下党办的上海大同幼稚园读书,后因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解散,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被寄养在董健吾家,二人饱受生活艰辛之苦。1936年,在董健吾为首的上海地下党人的帮助下,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乘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的机会,取道法国,然后抵达苏联。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1947年,毛岸青回国, 分别20年的父子才得以重逢。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地改革试点。后来回到北京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喜结连理,1970年生下了毛新宇。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去世,同样没有归宗韶山的祖坟内, 2008年12月21日夫妇俩的骨灰从八宝山迁葬回了板仓。岸青的雕像侧是按他的遗像塑造的,显得是一个安静、慈祥的老人。雕像下合葬着2007年3月以84岁高龄因心脏病去世的毛岸青和他的夫人2008年12月69岁时去世的邵华。而毛岸青却选择葬在板仓他母亲和外婆的脚下,这个决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只能是毛岸青自己决定的。这是他对母亲杨开慧最好的纪念。从开慧留给世人仅有的两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她怀里总抱着年幼的岸青。


我对向馆长说,这一次来,我感觉到不再是那样的凄凉的氛围了,反而觉得有一丝丝的温暖,早晨6点多出来,还洒了雨点,到现在天空却渐渐明朗起来。松柏、香樟、翠竹环绕着国家级AAAA级风景旅游区杨开慧纪念馆。整个陵园,绿草茵茵,太阳照着杨开慧的雕像是那样的稳重和安祥。整个陵园的布置还原了杨开慧生前唯一拍的一张母子3人合影,母子团聚了,再也不分离了。让人感到欣慰。


回望那座汉白玉雕的杨开慧烈士全身汉白玉塑像,与北京毛泽东纪念堂中毛泽东的汉白玉石像居然同属一个整体,所用的石料是同一块,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同一块玉上雕刻了毛泽东和杨开慧。


以农为主的开慧村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4年已引进穗香大地农业科技公司,制定全村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启动一系列高效种植、养殖项目,土地整体流转,“五金”回馈村民。2014年村里的合作社全部赢利。全村新修2.7公里“绿色通道”,清淤8口水塘,维修3处水坝,建立体育广场,明显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村级公路两旁,种植着桂花和玉兰树,青瓦白墙的农舍,房前屋后都有小花园,呈现出一幅江南乡村的美景。


如今“板仓杨”成为了开慧村耀眼的地方名片、独特的文化资源、珍贵的精神财富。杨开慧,这位板仓的好女儿,她的一生就像棉花一样雪白,无疵无暇。她终于可以在棉花丛中笑了。


本文彩色图片由杨开慧纪念馆提供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