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围棋元老过惕生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围棋元老过惕生

作者:桂忠阳 发表时间:2020-08-18 点击数:115

image.png

元老江城“论剑”


过惕生是中国围棋界的元老,安徽歙县人。解放前,他就是民间的专业棋手,在上海、北平、武汉等地以下棋为生。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他成了真正的专业棋手,并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棋社——北京棋艺研究所,为中国的围棋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先后四次获得全国围棋冠军,并培养出聂卫平、罗建文、江铸久、张文东等著名棋手。


过惕生出生于1907年,从小就爱上了围棋。童年的时候,他依稀记得有一个留胡子的中年人常到店里来和父亲下棋,而且每次都要带一些画来挂在店里出售。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中年人就是名震中外的艺术大师黄宾虹。还有常来父亲店里下棋的是皖南高手谢子丹。由于天性聪明,过惕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围棋进步很快。十三岁那年,过惕生便向谢子丹挑战,并放出风声说可以让他九子。谢子丹听到后十分恼火,小小年纪竞敢向我皖南的名手挑战,也是太不自量力了。于是便立下字据邀赌,扬言过惕生如果敢赌肯定是倾家荡产的下场。且说过惕生家邻居有一老者,多年经商很有点钱,他不下棋但是经常看过惕生下棋,知道过惕生行事谨慎,绝不会空言,也知道他虽然年幼,但棋艺十分了得,便决定拿出钱来为过惕生做彩金。有了这样的后盾,过惕生更加的有恃无恐,让九子后接连把谢子丹杀得大败。谢子丹只好付出每盘百元的彩金,还发誓以后不再下棋。少年时的过惕生,就已经打遍皖南无敌手了。


1926年,20岁的过惕生应在上海下围棋的哥哥过旭初之邀,离开歙县前往上海,开始踏上以围棋为职业的生涯。过惕生到上海后,经哥哥介绍,与上海围棋名将吴祥麟对局,以弃子战术挫败了他,一时名震上海。歙县旅沪同乡会特请过惕生担任围棋教师,提供食宿。生活初步安定下来后,过惕生便寻访高手对局,棋艺愈加精进,在江南棋手中崭露头角。


那时候,北平是全国的围棋中心,聚集着许多全国一流水平的高手。如老一辈中号称白国手的汪云峰,号称黑国手的伊跃卿,以及名声赫赫的顾水如、刘棣怀、金亚贤等等,还有不断来访的东洋棋手。过惕生很想到那里去闯一闯世界,在旅沪同乡会会长程霖生先生的资助下,过惕生实现了这一愿望。


1927年4月,过惕生风尘仆仆地走进北平古老的城门,确定好安身之处,便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怀揣着上海棋友们的介绍信,前去拜访顾水如。顾水如把过惕生上下打量一番,看着这位被朋友们称作江南奇才的年轻人十分高兴。原来顾水如是浙江人,虽然多年客居北方,却无时不在怀念江南的明山秀水。当年的江东圣手多么想和南来的客人手谈一局哟!他兴致勃勃地伸出手,几乎就要将过惕生拉向棋盘。然而,多年来寄人篱下谨慎向他发出了警告。且慢!要是输给了这个年轻人怎么办?介绍信中列举过惕生赫赫战绩让他犹豫了。他是段公馆中的头号棋客,号称天下无敌。段祺瑞在围棋方面对他是言听计从,万一输给了这个年轻人,脸面往哪里搁?想到利害关系,顾水如下棋的热情消失了,灵机一动,让正在跟他学棋的吴清源跟过惕生对阵。


尽管吴清源当时只有14岁,却是未来的一代宗师。于是,中华棋坛上两位划时代的明星有了第一次碰撞。顾水如用商量的口气对过惕生说:由他让你两子,先下一盘看看好不好?过惕生大吃一惊,尽管他在上海早就听到过关于神童吴清源的不少传闻,但想不到顾水如居然会提出让两子,怎么办呢?自己是初次登门的客人,总不能失礼吧,于是勉强答应说:好,好。双方在棋盘上交手时,过惕生气恼,紧张,志在必得与畏缩怕输的心理,影响了他正常的发挥。吴清源却时时东张西望,时而落子如飞,显得轻松自如。这盘棋下了三个半小时,最后,过惕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以半子之差微弱优势取胜,在遥远的异乡,他好歹总算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回到住处,过惕生彻夜不眠,他又羞又愧,大有再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之感。连小孩都下不过,还怎么去找国手对阵?其实旁观者清,顾水如对过惕生的棋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年轻人将来会是一个危险的对手,他现在虽然棋理差一点,但有招术,难怪上海那么多人败在他手下。过惕生在北平逗留了一个月,决定返回上海。临行前,他对着雄伟的崇文门暗暗发誓:苦修棋艺,打回北平。顾水如默默送走了这位身手不凡的年轻人,既没有推荐,也没脸挽留,只是赠送了川资和几本棋书。过惕生返沪之后,刚刚在同乡会里过了一段安静日子,又被哥哥过旭初拉出去闯天下。哥哥结交了一位姓江的棋友,他的兄弟是专管盐务的省议员,最近准备带一批人去湖北成立盐务公署办事处。姓江的大官看中了过氏兄弟的高超棋艺,便邀请他俩一起去汉口,并承诺,到汉口一定大力开展围棋活动。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过氏兄弟便随姓江的乘船到了武汉。


谁知他们到武汉没呆两天,风云突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的七·一五政变!武汉三镇顿时变得人心惶惶。秩序大乱,姓江的一看形势不好,拔腿开溜,把过氏兄弟丢置一边。身居险地,岂能久留?过惕生和哥哥连忙买好船票,星夜逃回上海。


从汉口回到上海不久,过惕生幸运的结交了当时大铁路局任工程师的胡检汝。胡检汝不但是个棋迷,而且日文很好,曾和过旭初合译过日本名家濑越宪作著的《濑越围棋读本》。胡检汝家中藏有大量的日本棋书,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过惕生一头扎进了胡检汝的书房,如饥似渴地研读着日本的棋书棋谱,特别是那本《濑越围棋读本》,他看了又看。这部专门讲述现代围棋理论的著作,使过惕生闭塞的眼界为之一开。此后,和过惕生对弈的棋手们,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他身上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他的棋路变得更加不可捉摸,更加难以对付了。


1928年春天,过惕生遭到了一次意外的打击。长期支持他的歙县旅沪同乡会会长程霖生,因做股票投机生意失败而宣告破产,同乡会随之烟消云散。过惕生从此失去了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在生活重担压力下,他开始了漫长的茶馆生涯。这年夏天,在上海西门路的一处角落里,“南华弈社”吹吹打打地开张了。所谓弈社,不过是小茶馆兼棋室,屋里桌子上铺摆着七八张色彩斑驳的纸棋盘。想下棋的人只要进屋向主人交点钱,就可以边喝茶边下棋。过惕生是南华弈社的社长,开茶馆的本钱是借来的高利贷,提供房屋的是颇有名气的官员许世英。过惕生所能凭靠的股份是高超的棋艺和早起晚睡的辛苦。茶馆太小,一年经营下来,白手起家的过惕生所剩无几。次年秋天,过惕生意外的有了一次机遇,武汉铁路局局长方智是个棋迷,他向过惕生发来了聘书,请他到汉口共商围棋大计。喜出望外的过惕生,捧着聘书双手颤抖起来。三天之后,他再次迎着江风,乘船破浪向汉口而来。有权有势的方智确实气度不凡,过惕生一到汉口,中华围棋研究社的金字招牌马上挂了出来。研究社门口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湖北各界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祝贺。过惕生整天四面应酬,八方奔走。谁料好景不长,南北军阀恶斗再起,中华围棋研究社无力抵御这狂风暴雨,立即花落人散。时势不由人,过惕生无力回天,追随宜昌地方法院的许院长,作了短暂的停留后,终于无路可走,只好两手空空的回到上海。


两年之后,过惕生在上海突然接到棋友魏海鸿的来信,邀请他再度前往武汉开展围棋活动。过惕生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再去闯一闯。然而,他又一次失望了!他在武汉开的棋室门庭冷落,车马寥寥。每到月终结算,靠下棋得来的那点微薄收入,连生活都难维持,勉强到第二年秋天,过惕生接到从家乡传来的恶耗:父亲过明轩因病去世。山水相隔,千里迢迢,过惕生无力奔丧尽孝,只有遥望远方,痛哭一顿。不久,过惕生在疾病和贫困的夹攻中倒下了,多亏众棋友热心接济,他好歹总算回到了上海。


三年之后,过惕生再度去北平,和北平棋友崔云趾、金亚贤等在中山公园开设四宜轩棋社,促进北平棋艺的发展。为了谋生,过惕生也常常陪下野的段祺瑞下棋。过惕生以后回忆说:我在旧社会曾和段祺瑞对弈,当时心中忐忑不安,十分尴尬,既不敢赢也不敢输。赢了怕扫了段祺瑞的面子,惹他生气;输了又怕引起他的轻视,以为我棋艺平平,甚至影响生活。终局彷徨,进退维谷,不如在上海时,与贫穷棋友对弈有兴趣。


卢沟桥事变后,过惕生和哥哥不愿做日寇铁蹄下的“棋友”,毅然离开了他与棋友们创建的四宜轩棋社,闯过日寇十七道关卡,逃出北平,历经艰难险阻,辗转数千里,回到皖南歙县老家隐住,继续钻研棋艺。中日合拍的彩色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主人公况易山的生活原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取材于过惕生的遭遇。


c95394ea79fcc38d2651ca6586c3924f.jpg

过惕生漫像


抗战胜利后,过惕生又回到上海开展棋艺活动。解放后,新中国的文化部为过惕生安排了工作,让他出任北京棋艺研究社的教练。1951年,过惕生在国家副主席李济深家里第一次见到了陈毅同志。陈老总握着过惕生的手说:当年我在皖南打游击时,就听说当地有过氏兄弟,棋艺高强,我差一点要跑到歙县去找你们呢。在谈到筹备中的北京棋社时,陈老总爽朗地笑着,说:提倡围棋也不是我个人的意见,是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请示过,得到批准的。我重视围棋活动,不是为了个人爱好,而是为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争取国家荣誉。一席话说得过惕生连连点头,感觉与陈老总的距离缩短了许多。


谈话过后,陈老总和过惕生下了一盘棋。当过惕生去拿黑子时,陈老总连忙起身拦阻说:在国手面前,我怎么好去拿白子呢?硬是抢着要了黑子。当看到过惕生落子时有些拘谨,陈老总又笑着说:你怕我做啥子哟,今天我是你的学生嘛。陈老总的话消除了过惕生的拘谨,他也一起笑了起来。对局结束,双方巧成平局,其中奥妙,陈老总一目了然,他半开玩笑的说:你在让我,下次再这样,我可不答应呵。陈老总诙谐自如的谈吐和平易近人的作风,使过惕生倍感亲切。


陈老总还多次对过惕生说过:围棋始创于我国,现在日本围棋技艺水平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早日赶上并超过日本。


1951年,过惕生首次获得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而举办的全国围棋赛冠军。1956年在北京,1957年在上海,1962年在合肥,又三次获得全国围棋赛冠军。从1957年战胜刘棣怀(安徽桐城人)到1962年,在全国比赛中,过惕生和刘棣怀轮流获得冠军,被誉为我国棋坛上“南刘北过”时代。1962年底国家体委评定和公布了第一批段位棋手的名单,评定了最高段位为五段,过惕生名列五段棋手四人名单之首,登上了当时中国棋坛最高峰。


1956年6月,过惕生还作为全国围棋办唯一的代表,列席了在北京召开的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周总理在百忙中特别约见了过惕生,关心地询问围棋事业的发展状况,他一一向总理作了汇报。会议期间,过惕生还幸福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当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说:这位是围棋手代表过惕生时,毛主席边笑边连连紧紧握着过惕生的手说:呵,围棋手,好,向你学棋。过惕生此时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竞不知所措的跟着说,好,好。事后过惕生回忆当里的情景,操着徽州口音自豪地说:毛主席对我说,向你学棋啊。


“桃李盈园映晚晴”是一位忘年交赠过惕生扇面题诗中的一句。这并非恭维之辞,而是对过惕生提携新人的真实写照。过惕生在国家队任教练时,总喜欢把小队员拉到身边说:来来来,你们看了这盘棋,就能长两个子了。他用手提着孩子们的耳朵轻声说:噢噢,你们长大了会成为国手呢。他知道孩子们需要鼓励,需要激发。当然不可能马上就能长两个子,但是孩子们的脑海里就会勾勒出一个战例图谱。这样日积月累,以后就可以骋驰疆场了。也确实如此,在他指导的队员中,出现了不少国手,如七段的罗建文、沈果孙等人,五届全国冠军,九段的聂卫平,更是他的得意门生。


在聂卫平还只有11岁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指导他下棋,过惕生搬进了聂卫平的家,一住就是两年。师生同住一室,朝夕相处,老师勤教诲,善诱导;学生勤学习,善融化,效果特佳。聂卫平一放学,就一头扎进过惕生的房门,饿了就吃过师母做的可口饭菜,以致母亲几次嗔怪地说:你干脆姓过好了。有一次师生对弈,聂卫平一心想吃老师的一块棋,连走三步将这块围死。可是老师走了三步,所得地域比失去的那块大得多。聂卫平困惑地望着老师,过惕生便给他摆了一局晚清国手陈子仙对方秋客的棋,解释说:你看,这块棋逃出来多难啊,一起丢了,就赢了。聂卫平聚精会神地听着,过惕生继续说:我刚才那块棋是有意丢掉的,这才使以后的几步棋形成很好的配合,构成理想的棋形。聂卫平似有所悟,对呀!死恋孤子就有可能丢掉全局,擅长取舍才能把握全局,在围棋的宏观大旨上有了新的认识。


1962年7月,过惕生随李梦华同志率领的中国围棋代表团首次访问日本,与日本棋手进行比赛交流。当过惕生击败尾原武雄七段时,尾原武雄评价过惕生的棋说:具有一种日本棋手所没有的奇特力量,日本棋手重气魄,临局要有高昂的斗志。但过惕生先生却与此相反,他沉着稳重,富有韧力。这一局棋,我在过先生强劲的行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吃到了苦头,尤其是中盘实力之强,确实是一流的。尽管日本舆论界对中国棋手非常友好,但过惕生心里明白,他们的评论有意回避了两国棋手之间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日本之行,过惕生不仅看到了日本围棋界繁荣兴盛的局面,也看清了自己这一代棋手与日本专业高段棋手的差距,暗自感叹:围棋要赶上日本,不培养几个“小吴清源”、“小林海峰”来,那可是一点希望也没有啊!现在全国冠军还是我,年轻人还没有冲上来,那怎么行?于是他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为了赶超日本,为了祖国围棋事业更美好的明天,退出一切比赛,全力投入培养新一代接班人。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天了,过惕生又一次听到陈老总抑扬顿挫的四川话:我们的原子弹都上去了,这可是科学技术的九段,我们也要让围棋达到九段,赶上日本!“赶上日本”四个字,在过惕生心中凝聚成强烈的信念。


正是由于过惕生退出一切比赛,精心培育新一代,他的得意门生聂卫平和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1985年11月20日,下午4时50分,围棋国手聂卫平在北京体育馆经过近七个小时的鏖战,终于以一又四分之三子的优势战胜了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本最后一员主将终身棋圣滕泽秀行,使中国在有日本超一流棋手参加的中日围棋正式比赛中第一次获得胜利。灯火辉煌的体育馆沸腾了!一千五百多名棋手欢声雷动,人们激动地喊着聂卫平的名字。中国围棋协会负责人,围棋队的战友,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体育馆的工作人员,蜂拥进入比赛间,向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棋手祝贺致敬。这时,从体育馆的侧门悄悄走进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的步履虽然有些蹒跚,但清瘦的脸上却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他就是聂卫平的老师过惕生,一直守候在隔壁的房间里,一个子一个子计算着聂卫平的得失,用颤抖的手在记录纸上画出一个又一个标记。从六十年代受陈老总委托收聂卫平做学生以来,从以中国国手身份与日本棋手对弈以来,从六十年前离开山清水秀的家乡骋驰华夏棋坛以来,过惕生梦寐以求的不就是今天这个辉煌的时刻吗?他的心愿终于在学生身上实现了!


过惕生虽然退出了棋坛比赛,但在培养新秀的同时,还撰写出版了《围棋战理》、《古今围棋名局鉴赏》、《棋理与要诀》等书籍,为围棋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7年1月27日上午,中国围棋协会、北京市体委和北京棋院等单位,在北京音乐厅为我国围棋界元老过惕生先生举办了八十寿辰庆祝会。为了表彰过惕生先生对我国围棋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家体委决定特别授予他一枚“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在庆祝会上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


1989年12月,过惕生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在棋坛上坎坷而又辉煌的道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