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 光辉世界——记中国电影第一人谢晋

关于作者 分享 返回

光辉世界——记中国电影第一人谢晋

作者:杨绣丽 发表时间:2020-11-13 点击数:56

谢晋10.jpg

童年,谢家塘和春晖学校

 

童年的谢晋很调皮,他喜欢到田野里抓蛐蛐,还喜欢跑到家乡的夏盖山上去玩。夏盖山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竹子,在童年的谢晋看来,那就是儿童的乐园和天堂。


1923年11月21日,著名导演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曹娥江边谢家塘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谢家塘以前是个美丽的海塘。


谢晋喜欢自己的家乡,那里有袅袅的炊烟、迷人的酒香、喷香的扣肉、还有笋干、霉千张等诱人的特产……


谢晋的祖父,号佐清,被人称之为佐清公,“鉴湖女侠”秋瑾曾是佐清公的知交好友。祖父是当地的贤达人士,教会了谢晋很多知识。十岁那年,祖父送给谢晋500本书,那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万有文库》。谢晋从此喜欢上了读书。


少年谢晋,在故乡的春晖学校求学。这所学校是一所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现代学堂,蔡元培、叶圣陶、李叔同等很多名人都在这里讲过课。谢晋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他以后走上电影之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和妈妈去大光明影院

 

谢晋在春晖学校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跟随父母从浙江来到了上海。那时候他还很小。他看到大上海的电灯、汽车,觉得很好奇。他们一家一开始住在老城厢的南市区,后来,又搬到石门一路,他们住过石库门,也住过小洋房。他不知道,他以后的命运会和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谢晋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发明家,他非常喜欢摆弄电线、铃铛等小玩意,他不知道以后会从事电影行业,做了一名导演。


谢晋的妈妈非常喜欢看电影,他记得妈妈经常带他去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他第一次仰望着大光明影院的大堂,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大光明电影院,他看过不少电影,比如《啼笑因缘》、《魂断蓝桥》、《北非谍影》等。电影里的人物和故事给了谢晋很大的影响,使他产生很多的遐想。


后来,平静的日子被日本兵的枪炮声打破了。上海的上空到处都是日本军队的飞机,到处可以听见难民的哭喊声。这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变成了地狱。 “八·一三”抗战爆发了,谢晋一家逃到了香港。后来,大妹妹也去世了,母亲也生重病,耳朵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给谢晋的童年抹上了痛苦的阴影。


高中时代,谢晋一家又回到了上海,他的兴趣已经不在发明上了,他认识到,这个时代不是发明的时代,而是救亡的年代。他开始迷恋戏剧,他想通过演戏,能唤醒民众。他参加了“金星电影训练班”,后来又到四川江安读了国立剧专。那年,谢晋17岁。


谢晋3.jpg


在江安

           

四川江安位于四川南缘,长江之滨,有着"中国橙海和竹海故都"之称,有着面积达145平方公里的仁和百竹海、著名的青峰寺等旅游景区,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个美丽的地方。


在江安,谢晋在国立剧专认真研读。他遇到中国一流的戏剧大师,例如焦菊隐、黄佐临、曹禺等人。他们给予了谢晋最初的艺术养分。


谢晋在江安还相遇了川妹子徐大雯,他们互生情愫,两人日后结为了恩爱的夫妇,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谢晋的父亲希望儿子去哈佛大学读经济专业。但是,谢晋的志向还是在国内。1950年3月,谢晋考入了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读书。


那时,他开始担任了《望穿秋水》、《影迷传》、《蓝桥会》、《水乡的春天》、《一场风波》等影片的副导演和导演。他的名字频频走上了银幕。

 

成名之作

 

谢晋9.jpg


1956年,谢晋自编自导了《女篮5号》。他开始关注知识分子的形象和命运。改变了当时电影局限在工农兵的形象塑造。《女篮5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谢晋的成名之作,这是中国体育题材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谢晋小时候研读过《唐宋传奇》,他喜欢传奇的手法。他拍摄了一部具有革命传奇色彩的《红色娘子军》的电影。包括后来的他导演的《天山上的传奇》,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影片。


谢晋善于发现人才。《红色娘子军》中女主角“琼花”就是他挖掘出来的。有一次,他经过戏剧学院一间教室,看到一个女生正在和一个男生争论。她有着一双火辣辣的眼睛,和电影里的角色非常符合。


这个女生名字叫祝希娟,谢晋经过仔细了解,觉得她性格、外形、演技都非常符合片中女主角的要求,他决定启用这位新人。祝希娟后来成为了《红色娘子军》中的主角。


1962年5月22日,国产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都参加了这个会。


《红色娘子军》一举获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后来,在国际上也取得好几项大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谢晋和祝希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导演和明星演员。


谢晋还尝试了滑稽戏的创作。他拍摄了一部喜剧电影《大李、老李和小李》,讲述了外号叫“气象台”(一有阴雨天就腰酸背疼)的大李怎么说服车间主任老李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带动了全厂体育活动的开展。


1965年,谢晋拍摄了《舞台姐妹》。讲述了春花和月红两个姐妹的故事。这部电影非常出色,获得了很多国际奖。但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谢晋因《舞台姐妹》这部电影而被批判,在万人批判大会上,谢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和批斗,还被劳动改造。谢晋热爱电影的心被深深刺伤,阳光隐没在黑暗的牢笼。


谢晋12.jpg


在这蒙难的日子里,谢晋的父亲吃了100片安眠药自杀了,母亲也跳楼自杀了!谢晋悲痛欲绝!他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打击!谢晋和徐大雯还有两个弱智的儿子,当时被当成“牛鬼”的儿子,被塞进了垃圾桶。他也被关进了牛棚。


谢晋因为《舞台姐妹》经历了磨难,但是依然不改他热爱电影的心。1977年,谢晋导演了电影《青春》,著名演员陈冲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出名的,她在里面饰演一个聋哑女青年,她战胜残疾、健康成长。


在拍摄《青春》时候,谢晋要求大家乘直升飞机取景,没有想到,乘机的时候,前面一架飞机失事坠毁了。大家很害怕,不敢再乘了。


谢晋坚决要求大家乘,他说,我们戏中有一场地要拍摄到直升飞机,不体验,怎么能分镜头拍好戏?结果,飞机起飞了,气流对冲,飞机上下颠簸厉害,把大家都吓坏了。


这时候,只有谢晋神情自若,给大家讲故事,冲淡大家恐惧的情绪。大家都被谢晋不怕死,为艺术敢于献身的精神而打动。


谢晋不仅敬业,而且敢于创新。拍摄《春苗》时候,他运用了“内景外搭”。要求把女主角的家搭在水田里。


他还把对着女主角灯下读书的镜头,一下拉到房顶,拍摄农舍和月光。这种创新的手法,受到了国际电影节评委马克·穆勒的称赞。


谢晋拍摄电影《啊,摇篮》,讲述解放战争延安保卫战时候一支保育员队伍转移撤退的故事。这个电影是谢晋在80年代的高峰创作。他在里面还借鉴了《罗马11时》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谢晋拍摄电影擅长运用小道具,例如,在《啊,摇篮》中,谢晋让旅长肖汉平给小朋友们吹子弹壳,又向亮亮借红玻璃玩。当肖汉平学着小朋友用红色玻璃挡住眼睛时候,谢晋又把镜头对准了李楠的面容,把肖汉平对李楠的爱慕之心传达了出来,丰富了人物的感情表现。

 

他心里最关心的还是电影


谢晋2.jpg


谢晋和他的夫人徐大雯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儿子都是智障。谢晋再忙碌,也不忘关心儿子,他为成年的儿子理发、刮胡子、抛乒乓球给儿子玩。


谢晋还经常很坦荡地把孩子带到客人面前,鼓励孩子,表扬孩子。他对两个智障儿子的关爱,感动了所有的人。


儿子也很热爱父亲。其中儿子阿三常年趴在家里的门洞上向外望,期待父亲回家,给父亲开门,他的眉毛都被门洞磨得稀落了。谢晋回家后,两个智障儿子就为父亲按摩、捶背。谢晋觉得很欣慰。


谢晋家的“幸福指数”很高。他热爱电影,也热爱孩子。遗憾的是,他的唯一正常的儿子谢衍却先离他而去。谢衍也是一名导演。他为了不增加父母的压力,一直向父母隐瞒着病情,直到去世前的一周,他才让父母知道他住院了。那段时间,谢晋承受着丧子之痛,他抱头痛哭。


谢晋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坎坷,但是他依然抱着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他心里最关心的还是电影。安徽作家鲁彦周的小说《天云山传奇》被谢晋搬上了银幕,它讲述刚毕业的女学生宋薇和冯晴岚参加了天云山考察队,政委罗群和她产生了爱情,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这部电影充分展示了在特殊背景下恋人、夫妻、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体现了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许多观众在电影里观看时候都隐隐啜泣,剧场灯光亮的时候,观众站着还不肯离开,电影里的情节冲击着大家的心……


《天云山传奇》引起的冲击让人震撼,许多观众的信像雪片一样飞来,谢晋收到了整整两麻袋的信!他读着信,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感动地流泪了……


著名作家张贤亮有篇小说,叫《灵与肉》。谢晋把它改变成了电影《牧马人》。影片拥有了上亿的观众,票房收入达到了1200万元,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主演朱时茂和丛珊也一下红了!


《芙蓉镇》是作家古华的小说,它叙述了一个时代的人民兴衰的命运,是一部特殊的悲剧,反映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谢晋用非凡的勇气把它接手下来,筹划把它拍成了电影。为了取景,谢晋带着主创人员去了湖南湘西,到了猛洞河,山路很崎岖,河流边有土家族的吊脚楼,还有些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标语,这里就是王村,谢晋就驻扎在王村开始拍摄。


谢晋15.jpg


《芙蓉镇》拍摄好后被反复审查了半年之久。后来,在首发式时候又遇到了波折。首发式在美琪电影院,早上卖票时候,电影院的玻璃窗都被打碎了,因为观众都来抢着购票。晚上,主演刘晓庆和姜文也计划从北京飞来,结果演员没有来,还说这个电影是否能演出还不知道,观众就现场起哄闹事。后来,经过谢晋出面调停才安歇。


电影《芙蓉镇》饱受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最后,《芙蓉镇》在全国和国际上都得到如潮的好评!获得很多国际奖项!谢晋说,这部电影的成功,说明我们的党、民族和人民都在成熟。


《芙蓉镇》让王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全国的旅游胜地。16年后,谢晋带着主创人员重新回到王村,石板路的两边,人潮涌动,当地群众夹道欢迎。人们吹着长笛,献上美酒,向艺术家们致敬!

小说《高山上的花环》也被谢晋改编成了电影。这是一部写军队题材的作品。叙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驻守在边疆的某部九连的故事。这部电影上映后,盛况空前,被称为“大导演”、“大制作”、“大突破”。


1989年,谢晋导演了《最后的贵族》。电影叙述的是国民党外交官的千金李彤去美国留学,后来失去双亲,爱情无望,她最后流浪自尽的故事。


谢晋一直记得一个往事:曾经,他去过一个法国租界的咖啡馆,发现一个白俄老头,在喝咖啡的时候,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土团,用手慢慢捻碎了,然后放入咖啡,谢晋以为他放的是毒品,老头回答说:这是他故乡的泥土。


谢晋对这个细节很感慨,他把这个细节运用到电影《最后的贵族》的结尾部分了。这部电影反映了流亡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灵魂失落的悲剧。


1990年,谢晋执导了《清凉寺钟声》。这是根据李凖的剧本《冤孽》改编的。当时谢晋和李凖是老朋友,谢晋想让李凖把《冤孽》改编成电影剧本,但是李凖因为心脏病住在医院里,不肯见谢晋,谢晋知道了,说哪怕隔着窗子从外面望他一眼也愿意。


两人在医院见面后,老朋友一见面就掉眼泪。后来李凖在儿子的帮助下,完成了电影剧本的改编。剧本名字改成了《清凉寺的钟声》。


《清凉寺的钟声》这部电影是在李凖的故乡河南农村拍摄的。河南冬天天气冷,有一次,下着大雪,谢晋因为太累了,竟然在雪地里睡着了。大家悄悄上去为他披上衣服挡风。大家为谢晋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而感动不已。


影片中的日本母亲的演员是栗原小卷。她正好去哈尔滨冰雪节参加“栗原小卷影片回顾展”,在回来路上结识了谢晋。谢晋邀请她出演日本母亲。她被谢晋的敬业态度感动,欣然答应。


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栗原小卷提议在电影招待会上播放《清凉寺的钟声》。当时,谢晋、栗原小卷、濮存昕等一起见面,濮存昕见到栗原小卷,按照电影中的情节,称呼栗原小卷“妈妈”,栗原小卷激动得流下热泪。


谢晋一辈子共拍摄了36部电影,在他的电影中,都是反映人性、探讨人性和人道主义。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狗》,也表现了谢晋对于人性的关注和探讨。


《老人与狗》讲述了一个名叫邢老汉的老头,和一个30多岁的讨饭女人相遇成亲,又最后悲剧分离的故事。这个故事揭示了特殊时代下人性被扭曲的悲哀,撞击人的心灵。


1986年7月18日,《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的文艺批评文章,批评谢晋的电影有按照规定程序编排的模式,展开了对谢晋电影的讨论和批判。谢晋为此很坦然,他认为自己不存在什么电影模式,因为他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和创新,孜孜以求。


1989年9月,《谢晋谈艺录》正式出版,谢晋在书里强调剧本必须要有哲学思想,他的电影传承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他提倡创新,追求独特的艺术处理。


1998年,谢晋从影50周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为他隆重举办了纪念活动。10月,谢晋从影50周年的系列研讨会在北京、上海、浙江相继召开,全国各界人士向他表示祝贺!各路嘉宾相继到会,纪念活动达到了高潮。这是谢晋应得的荣耀!

 

电影界的破冰之旅


谢晋1.jpg


谢晋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出色的外交家和政治家。90年代他访问台湾的交流,成为电影界的破冰之旅,加强了两岸的沟通。


当年去台湾是很难的。谢晋一行在香港边境就耽搁了8个多小时,还遭遇到了当时英国殖民者的粗暴对待。当他踏上台湾的土地,他非常兴奋:总算跨出了一大步。


当晚,东道主以金门高粱酒宴请客人。谢晋举杯说:“喝到金门高粱酒,让我想起了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大家会意大笑,大家笑的不是炮轰金门,而是表明了两岸一体。两岸同胞把酒言欢,相逢一笑泯恩仇。


谢晋一行在台湾的时候,还拜访了张学良和他的夫人赵一荻女士。他们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他们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松花江畔》,晚年的张学良,掏出手帕,动情哽咽。


分别的时候,张学良把自己翻译的一本书《相遇于骷髅地》,赠送给谢晋一行。他在扉页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张学良”。他们还拍摄了合照。谢晋在多年以后回忆此景,还很激动。


谢晋一行在台北的时候,没有想到,遇到了一场7.6级的世纪大地震。他们住的酒店在摇晃,玻璃都碎了。大家都吓坏了。


有人提出提前结束访问,尽快离开台湾。谢晋为此召开全体会议,让年纪大的先回去,他自己和其它人留下来。他说他不怕死,一定要把活动搞完才走。


离开台湾的前夜,正好是中秋节。谢晋一行和台湾电影界的同行们在台北最高的亚都屋顶花园依依惜别。明月辉映着地震后的台湾山河,而话短情长,两岸同胞的心在朦胧的灯光下融化在了一起……

 

为培养演员呕心沥血


谢晋13.jpg


谢晋的艺术生涯达到了60年之久。他同时也培养了许多著名的演员。例如姜文、刘晓庆、王馥荔、祝希娟、牛犇、陈冲、斯琴高娃、赵薇、伍宇娟等人,都是在他的电影中走上银幕,熠熠生辉!


著名导演翟俊杰一直记得谢晋曾经和他在家里,一边用个铝盆吃涮羊肉,一边教翟俊杰讨论分镜头。翟俊杰说他是谢导没有经过拜师仪式的徒弟。


电影演员张瑜说,谢晋非常严格,让她拍电影的时候,要求她学插秧、学挑水、还要学会划船、爬电线杆、装电缆,她苦下功夫,终于学会了。


谢晋在拍摄《女足9号》的时候,为了让演员体验生活,尽快进入角色,他还经常和演员一起踢足球,在绿茵场上,他生龙活虎,根本看不出已经年过七旬。


伊春德有一次为了剧情需要理了个“假小子”的板寸头,谢晋说她很像小时候的谢晋的照片,还拿出相册给她看。


有一次,伊春德为了拍电影腰部扭伤了,谢晋也腰部不好,带着钢板护腰还在工作。伊春德要拍摄扛杠铃的镜头,谢晋不让她拍摄,担心她腰部受不了,但是她坚持要拍摄,谢晋就很生气,怒气冲冲地假装离开了。但其实谢晋还是躲在旁边,担心地看着伊春德拍摄,生怕她出事。伊春德一直很难忘这个细节。她为导演的关怀而感动。


 谢晋为了培养演员呕心沥血。同时,他还培养了很多非专业的演员,例如,在拍摄《啊!摇篮》中,用了许多儿童演员。在《启明星》里,又用了很多残疾儿童。他培养了他们对电影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了银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谢晋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还成立个“谢晋——恒通明星学校”。许多爱好艺术的少男少女都来报名。在学校军训的时候,谢晋亲自赶到黄浦江边给他们上军训课。


1995年,上海大学成立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谢晋被邀请担任院长。他在百忙中还给学生上课。他还要求学员具有模仿能力,要去动物园模仿动物。因为,模仿动物是最难的,如果能模仿动物,那模仿人物就没有问题。

 

“我死也要死在电影拍摄场上”


谢晋6.jpg


谢晋在晚年拍摄了电影《鸦片战争》,在舟山群岛、普陀山上,谢晋带领一干人马,在风浪中搏斗了40多天。再现了鸦片战争宏伟的海战情景。他们修造了47艘船只。


为了拍摄《鸦片战争》,谢晋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个晚上都要耐心地给演员说戏,指导演员。到凌晨,他拿着装满茶水的保温瓶,攥着两根油条,又跑到外景地去工作。


11月9日,南黄海发生了6.1级地震。海浪汹涌而至,乌云压阵,一艘“威厘士尼”船脱锚沉没了。谢晋非常伤心难受,在风雨中一个人来回低头走着。这艘船凝聚着谢晋和美工的太多心血。


为了拍摄《鸦片战争》,谢晋动用了5万多的群众演员,搭建了200多堂场景。道具就达到2万余件。服装2万多套。大制作、大成本、大手笔,还有导演的大思路、大胸怀。缺一不可,成就了鸦片战争的成功。


在《鸦片战争》中,有个情节是林则徐火烧贿赂账本的情节,这个情节表现了林则徐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有人提议把这个镜头剪去,谢晋不同意。他说:“剪去不就是包庇贪官了吗?”


1997年6月9日,《鸦片战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前外交部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参加。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部电影的成功,把谢晋的艺术生涯推向了巅峰!


谢晋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获得百花和金鸡奖的导演,是第一个拥有过亿观众的导演,是第一个获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奥斯卡评委的中国导演,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创办影视公司的电影导演,第一个用民间集资拍摄巨片的人。他创作了一系列的辉煌。


谢晋17.jpg

谢晋14.jpg


谢晋说过,我死也要死在电影拍摄场上……他晚年还想拍摄《拉贝日记》,他有很多创作的梦想,关于中国电影的梦想.

  

由梦生发的艺术之旅

 

谢晋8.jpg


2003年11月22日,是谢晋的80岁寿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芳来看望谢晋,他们举行了个家庭聚会,谢晋很高兴地喝了很多酒。


次日,谢晋在中国残联艺术团的邀请下,到浙江观看大型艺术歌舞“我的梦”,谢晋在观看的过程中掉泪了,他回想自己的艺术人生,也不正是一场由梦生发的艺术之旅吗?其中品尝了多少酸甜苦辣、幸福和欢欣。在电影之梦中,他延续了一种精神的传统,开启了一个时代。


2008年春节,谢晋回到老家去祭拜他的先晋太傅谢公。这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去祭奠他的祖先。


在浙江上虞,他看着故乡的夏盖山,想到小时候在夏盖山上玩耍的情景,感慨万分。谢晋就是从这条绿意葱茏的山村小道上走出的,从此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电影的光辉大道……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