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张涤生和中国整复外科
分享
 

张涤生和中国整复外科

张光武

“整复外科”这个医学上的专业名词,是一位中国人提出来的。他的名字叫张涤生。不仅如此,在已经过去的40年中,正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坚持不懈,以卓越的实践,将这门源自整形外科的新兴学科推向世界并获得承认。由此看来,把张涤生称为“整复外科之父”,此议绝不为过。


本文作者(右)与张涤生教授合影.jpg

本文作者(右)与张涤生教授合影


张涤生说,他是1948年从美国回来的,为此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他觉得其中的道理是十分简单的,他说,当年他们那批在成都搞学生运动的同学,后来大多去了延安。他只是晚走了一步,蜀道难行,走到川北那一段,让国民党军队给挡住了。


“你说,我怎能不从美国回来?”


他是那种对自己的理念矢志不渝的人。


50年代以后,他先是在同济医院,而后去了上海第二医学院。1966年起,他便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医院扎下了根。


20世纪50年代初,对于人们来说,我国整形外科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成气候,未成专业。1950年冬,张涤生参加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经过半年的努力,在长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战伤畸形治疗中心。1958年,他在上海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参加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获得成功。自此,大量晚期烧伤病人涌向上海,这些病人表达的是同一个愿望:治疗疤痕挛缩畸形。这些事件促成了一个专业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其中起着重要催化剂作用的,则是科学家的良知、责任感和使命感。


那个在50年代尚孕育在时代母腹中的新兴专业,便是在1961年正式建立的整复外科。


1964年,张涤生做了两件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是,设计了“烘疗机”,用于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俗称“象皮腿”);第二件事是开始进行显微外科吻合微小血管的动物实验。据专家评论,正是当年张涤生在这两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中国整复外科中两大分支专业的起点,带动了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


可以说,献身于整形外科事业的人,他们面对的是因伤残畸形而致的丑陋,奉献出的却是人世间最美的爱心,并用爱心再造了一种新的美。从这层意义上讲,人是人的上帝。


令人尊敬的张涤生医生.jpg

令人尊敬的张涤生医生


1976年6月,第九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来自东北佳木斯的小女孩李金凤。这位北国小病人患的是一种严重先天性颅面畸形———眶距增宽症。一个原本应该长得秀美的女孩,却因为造化弄人,两只眼睛内角间的距离竟有6.5厘米宽,离正常距离3厘米左右竟足足宽出了3.5厘米!


张涤生说的坦率,这样的病例,我们过去也见过,只是症状要轻得多,当时也都是知难而退,也没有给予完美彻底的治疗。然而时代毕竟在前进,此前不久,张涤生在文献中得知,1974年,法国的P.Tessier医生已经发表了这种颅面畸形的经验论文,从而创建了“颅面外科学”这门新学科。但是,即便是对于一个外行来说,也会感到不寒而栗,在颅面上动手术,实在是风险过大,要开颅凿骨,打开眼眶,缩短眶距,重新植骨固定,以恢复正常容貌。尤其是,当时只有Tessier第一个完成,还没有在全世界推广。作为一个有多年从医经验的医学权威,张涤生完全懂得收治这个病人对于他个人乃至整个整复外科的利害得失。然而,对这个小女孩来说,除了采用这个几乎全无前例可循的手术方案外,已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是的,对于张涤生来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决定冒一冒风险,为小金凤,为这个原该跟正常孩子一样享受青春健康之美的孩子,与造物作一次抗争,这次抗争,便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一例眶距增宽症的矫治手术。对当年的这一决定,张涤生本人没有做任何评价,其实,一种伟大的爱,一种对医生神圣职责和对病人的伟大的爱,本来就是无须作任何注解的。


请记住,当时是1976年6月,没有现代化手术机械,没有任何必要的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对于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第一例,张涤生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手术经验。张涤生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当年那个背水一战的悲壮而神圣的境地。他说,在准备阶段,他来到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解剖室,在小儿尸体上,他开始进行模拟手术,一步一步,摸索着,熟悉着手术操作的步骤。至于现代化手术机械,那只能是梦中圣餐,可思而不可得。当过多年战地医生的张涤生并不气馁,他取来小锤和骨凿,代替了电锯和电钻。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手术之前和手术当天,张涤生又请来了神经外科和麻醉科专家共同会诊并参加手术,一切可能会出现的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特殊情况,他都想到和估计到了,一切能够作出的应变措施,他都准备好了,就像将士上阵,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张涤生教授在医院.jpg

张涤生教授在医院


7月24日上午,张涤生和他的同事们满怀信心地走上手术台,经过10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其间曾多次出现险情,均一一化险为夷,最后宣告手术顺利结束!小金凤的眶距从6.5厘米缩小到3.8厘米,和正常女孩子差不多了。手术后的恢复也很顺利,一个月后,这个重新获得了花季容貌的幸福女孩,随着父母告别了医院,告别了上海,欢天喜地回到了佳木斯故乡。


对于张涤生来说,这是又一次零的突破。从这个第一例开始,到进入新世纪的20多年里,张涤生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完成了250余例各类颅面畸形手术,并建立了一个多学科联合的颅面外科中心,成立了一支阵容强大、技术力量完备的呈梯形结构的人才队伍,并使中国跃居为继法、美、澳大利亚后世界上第四个开展严重颅面畸形治疗的国家。


张涤生对我说,时至今日,“我的兴趣(仍)十分广泛”。这是一句创新的秘诀,科学的秘诀,也是张涤生成功的秘诀。


张涤生医生攻克医学难关.jpg

张涤生医生攻克医学难关


1996年2月25日,张涤生在解放日报社主办的《报刊文摘》上读到一则消息,一位9岁的湖北姑娘,她的心脏不在腹腔里,隔着一层薄薄的皮肤便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跳动着的心脏。自然,事情还不止于此,假如这颗心脏受到碰撞或者在发育过程中与腹腔内其他器官发生挤压,都可能使孩子死亡。此外,在这颗透明的心脏下面还附着一段外露的肠子,随着岁月增长,这堆“肉瘤”也在日长夜大,威胁着那个年轻的生命。


那位名叫吴青的小患者的症状属于先天性胸骨裂畸形症和腹壁疝突出症,其中,前一种症状自1988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44例的记录,至于在中国国内更是从无文献记录。令人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的先天性胸骨裂病人同时患有心脏畸形,为此整形手术很容易引起心脏病变。在当时已掌握的全世界18例此类手术中,仅有一人存活。


为了这个必须尽快去做的手术,忧心如焚的吴青父母跑遍了国内许多大医院,得到的回答始终是一句无奈的“无法手术”。


就像50多年前面对着从战场上下来的伤残将士一样,张涤生再一次地怦然心动了。他决定接收吴青入院,为她进行手术治疗。这一年,张涤生81岁。


张涤生在医院看望小病人.jpg

张涤生在医院看望小病人


在张涤生的牵头下,九院的整复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小儿科各路专家会同新华医院小儿心脑外科专家一起,齐集一堂,大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气势。


两次会诊的结果,没有发现吴青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即将进入战场的妙手“华佗”们,无疑是捎来了一缕春讯。


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张涤生认为,这次手术的难度在中等偏上,但未可知因素引发的意外仍属可虑。为此,整个九院上下严阵以待,张涤生亲任总指导,一套手术组的班子包括了5位前任和现任的正、副院长,堪称九院有史以来最强的手术组阵容。


手术方案一共设计了三套:一为移植两根肋骨,固定到胸骨上;一为移植骼骨覆盖在胸骨上;其三则是连接两侧肋软骨,形成保护心脏的“支架”。


4月2日上午8时44分,在张涤生的总指导下,普外科主任唐思聪在吴青的白线疝处划下了第一刀。10时45分,手术的战场转移到吴青的胸腔,这次主刀的是副院长钱云良。


前后6个多小时,精雕细镂,打磨修整,按第二种方案即移植骼骨施行手术,终于用从患者骨盆右侧取出的一块6×8厘米的骼骨一削为二,缝合后与胸骨连接,为吴青的心脏搭起了“房子”,又用患者右胸皮瓣为“房子”砌起了“外墙”。至下午15时06分,银针落处,吴青的创口完全缝合,中国首例严重胸骨裂移植修补手术宣告成功!


4月4日,张涤生以手术总指导的身份确认:危险期基本度过。


一个震惊中外的手术,起因是一则报刊上的消息,实在是颇具戏剧性。促成其事的,正是兼有伟大爱心和科学童心的张涤生。


中国“整复外科之父”张涤生教授.jpg

中国“整复外科之父”张涤生教授


3年以后,2000年2月14日,吴青在父亲的陪同下,专程来到上海,向当年为她诊治的张涤生教授拜年,张涤生为她做了三维CT拍片检查,结果表明移植在心脏上方的骨架十分坚韧,生长十分良好。


千里跋涉,中国人在颅面外科学上走过来的成功之路,是从22年前一个大写的“爱”字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