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的“P2P”
孙建伟麦道夫、“庞氏骗局”和“P2P”
先说一个大骗局。
1990年代,麦道夫以“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之身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自身网络筹资,并巧妙利用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但他什么都不用给他们,只需亲切祝福他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成为富人,然后更多的人被前投资人说服,成为这个资金链的一环。
麦道夫其人
麦道夫预期的滚雪球效应如期出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富人们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相当于加入一个门槛极高的俱乐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世界各地都有想砸钱给他的投资人,而麦道夫先生并非来者不拒,有时还要审核一番,然后拒绝。这样的“欲擒故纵”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性和“麦氏投资人”的高难度,然后就会发酵更多的“麦粉”。截止2008年1月,麦道夫名下总共管理着171亿美元资金,所有返还投资者的收益全部来自越来越多的新加盟投资者。麦道夫不得不自认,这个基金已变成一个新的“庞式骗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滔天巨浪退去之后,金融大鳄肚皮泛白,仰天浮出水面,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麦道夫遭警方逮捕。检察官指控他通过操纵对冲基金给投资者带来至少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位“华尔街的巫师”因此获赠当年《华尔街日报》“华尔街十大厚颜无耻人物”之“榜首”,理由是“骗翻全球有钱人”。
全球著名投资商、超级富翁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麦道夫把数以百计成熟的银行家和富裕的、充满信心的、侥幸的投资者们的泳裤全部扒光了。10%至15%的年利率,如此诱人的承诺实在盛情难却啊。
2009年6月29日,时年71岁的麦道夫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这位年轻时的纽约长滩救生员,最终淹没在自己精心营造的金融黑潮中。
这个“庞式骗局”的原创,意大利裔美国人查尔斯·庞兹应算是麦道夫的前辈了。此人的“经典之作”是在七个月内成功吸引三万名投资者,持续一年之久。等到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醒过来,为时已晚。“庞氏骗局”就此问世。有人称庞氏骗局乃骗术之根,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后来诸多骗术不过是它的衍生物而已,包括麦道夫先生的“对冲基金”。
“庞氏骗局”的“发明者”查尔斯·庞兹
接着说全球瞩目,更被中国“全民”瞩目的“P2P”。
这个P2P,是21世纪初从大洋彼岸过来的。1983年,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大学经济学博士、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先生惑于现代经济理论对解释和解决贫困之道存在缺陷,创建了格莱珉银行,主要业务是无抵押的小额信贷。银行提供小额贷款,也鼓励小额存款,并将存款发放给需要贷款的人。这是一个金融创新机制,不仅创造了利润,还使孟加拉国58%的人及其家庭尤其是妇女成功脱困,也使扶贫者与被扶贫者实现了双赢。格莱珉银行后来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盈利兼顾公益的标杆。这便是P2P的金融雏形。2006年,尤努斯先生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5年11月,步英国伦敦某网站后尘,美国PROSPER(意为“兴隆、昌盛”,这一点全球相通)创办了网络小额贷款平台,让资金富余者通过平台向需要借款的人提供贷款,并收取一定利息。借贷双方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个人信用评分,以确保交易的安全与公平。到2010年,已完成1470万美元的第四轮融资,自此在全球落地生花。它拥有超过98万会员和超过2亿美元的借贷额,是目前世界上数一数二的P2P借贷平台。
说起来,P2P这事中国古已有之,就是所谓的“民间借贷”嘛。向亲戚朋友借,而不是向钱庄、票号(当时也算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不同的是,21世纪初出现的P2P是一个需要网络和技术支撑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介平台,这是硬件,软件就是双方的信用。硬件是技术,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软件。说到底,信用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互联网真的开始动传统金融这块奶酪了吗?P2P,这个诱人的魔盒里究竟装了什么,人们充满了期待。
“P2P”图示
目前据称全国P2P平台已逾4000家,数百万人参与投资,上万亿资金流向融资企业,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水。不少心思活泛者就瞄准了这个时机,争先恐后玩起了P2P ,然后,它不仅突破了网上运作,还突破了信息中介。简称:线上、线下。
一部好经,给歪嘴和尚念歪了。
2015年,中国P2P网贷成交额突破万亿,达11805.65亿元。历史累计成交额16312.15亿元。但有业内人士称,其中很多是披着网贷外衣的非法集资。2016年4月9日,某网站爆出800家P2P平台集体阵亡。
于是,本来搭不上的两码事,“P2P”和“庞氏骗局”就如此这般姿态怪异地搭牢了。
“突飞猛进”的集团扩张
“e租宝”出事前
2016年1月元旦刚过,北京警方公布“e租宝”非法集资500多亿元。同月14日,检察机关对“e租宝”21名涉案人员批准逮捕。指控称,“e租宝”平台实际控制人、钰诚集团董事会执行局主席丁宁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持有枪支及其他有关犯罪。截止3月底,公安部通告,已有超过18万人被e租宝拖入深渊。与此同时,国内P2P平台接二连三迅速倒塌。
央视对于“e租宝”非法集资案所作的报道
2015年12月16日。上海浦东张江,长泰广场,申彤大大集团总部。
两名精悍青年走进董事长办公室,向莫申柯董事长出示警官证和执法证。董事长看了他俩一眼,平静地欠了欠身,说,让我跟这位老区来的同志谈完了再跟你们走行吗?坐在他对面那个四十出头却已谢顶的男人看出来跟莫董说话的是警察,眼光就禁不住闪出一丝疑惑,然后就听到了警察的声音,不必了吧。语气虽然和缓,却是不容置疑的。
迟滞了几秒钟,董事长站了起来,对谢顶男人说,抱歉了。然后转身,被两个警察夹在中间,走了。
这位莫申柯先生何许人也,很多人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的时候便会调侃,这是乌克兰人吗?不,他是中国人,正宗的中国籍山东人。
此前一天,一位财经记者称,当时正在申彤集团上海总部,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他们的理财产品“大大宝”。同时还发现两个投资者要求在合同到期前提前兑付本金。
在“大大集团”门前要求兑付投资款的投资者
当天晚间,申彤集团官网称,最近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内部机构机制进行了一些调整,项目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个别对所在公司整体规划不够了解或者对个人利益不满意的员工散布了一些对公司不利、不实的言论。目前,集团资金充足、经营规范、运转正常有序。
12月17日。还是在长泰广场。这是一个饱受“厄尔尼诺”困扰的暖冬的下午,但聚集此地的兼具投资人和受害人双重身份的人们,真切地感受着寒意向他们身体的各个关节和骨缝里无情地渗透。人声嘈杂,喧嚷鼎沸。人们或捶胸顿足,或口吐秽言,或黯然神伤,众人无数次重复的一句话是,我的投资无法兑现了。有人的微信传来消息,申彤集团在某地的分公司支公司被砸了。有人喊道,操他娘的,该砸。有网友称,在上海警方查处同时,北京、唐山等地分公司停止运营,南京分公司也人去楼空,办公室里狼藉一地。
人去楼空的申彤集团南京分公司
当晚,总部的投资者说明会上,相关人员证实莫董在前一天失联。稍后,公司官方发布声明,确认莫董已被经侦总队带走。“大大集团”及其上级母公司“申彤集团”高层也正接受警方调查,集团账号、账户已被暂时封停。
几乎同时,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李海峰、探长陈修俊和探组的八位侦查员,也正在商讨着这起极受高层和社会关注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大案下一步的侦查方案。
在暂冻的被查实的集团账户上,警方发现账面上仅剩1亿多元资金,如果要实现完全兑付,可能需要40亿元左右。
一年多前,莫申柯已经陷入“不爽”的境地。说到男人,归根结底总为了两桩事体,要么事业,要么女人。而莫申柯似乎两头不搭边。在银行十几年干下来,没成啥气候,雪上加霜的是,谈了两年的女朋友也要和他说再见。莫申柯苦苦哀求,但女友心似硬铁,弃他而去。莫申柯在黑夜中独自发呆,一边发呆,一边心怀怨恨地看着自己和这个弄得他神魂颠倒的女人的激情裸照,心里倏然生出歹念,把你跟老子自拍的裸照放到网上,一个帖子就让你臭死。鼠标轻点,一段不雅视频就引爆了网络。
这天是2012年11月23日。仅仅三天前,人们的谈兴还聚集在重庆市局级官员雷政富与干女儿的不雅视频中。三天后,莫申柯 “网红”,进而莫申柯进局子蹲了十天。
十天之后,莫申柯以真名实姓在网上发出一份公开信,为自己的行为抱歉,也对被他伤害的女友及家人亲友表达深深的歉意。
谁都没想到,剧情很快逆转。“艳照门”之后两人竟然重归于好,领取了结婚证书。领证后的莫申柯觉得,再在老家混下去就死掉了。于是新婚夫妻决定南下闯上海改变人生。2013年,“申彤集团”在陆家嘴的招商局大厦隆重开业。2014年2月7日,上海申彤大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彤大大”)在上海浦东新区注册,注册资金人民币2亿元,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实业投资,创业投资,入驻浦东张江核心地块新崛起的商业中心长泰广场。集团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莫申柯。占据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金融城和高新技术城的一席之地,不得不令人惊叹。这简直是一个逆天的爱情加励志的典范,虽有“狗血”之嫌,但事情的确真实地发生在众人的眼皮底下。
更令人咋舌的是,仅仅一年多,“申彤集团”的扩张“突飞猛进”。莫申柯就像一个高超的魔术表演家,神奇魔棒轻点,分支机构就像一簇簇鲜花盛开在全国各地三十个省市,总公司、分公司、支公司遍地开花,仅上海的14个区、县就设有区公司、分公司、支公司300余家,员工达1.1万余人。截至2015年12月中旬被查处前夕,全国已有4家直辖市公司,229家市公司,374家分公司,717家支公司。三级分支机构近4000家,员工计10万余人。
扩张迅猛,“高薪”和“高回报”是它的杀手锏。
尽管很多人明知公司并无实体盈利点,但在资质“三无”(无学历、无相关工作经验,无从业资格证要求)和6000元-15000元底薪的招聘广告面前,应聘人被征服了,他们侥幸自认不会是那个最后的“接盘侠”。各路人马迅速集于集团麾下。在一位离职的人事经理看来,“这不叫招聘,这叫拉人头、抓壮丁。”
零门槛招聘来的业务员必然鱼龙混杂。某入职人员抱怨,“这么大的集团,员工众多,集团却从未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员工进行任何系统上岗培训。公司产品的销售要求也是自行理解产品的PPT,很多人学习后仍是一知半解。”
“高薪”的代价是成为员工之后,都必须购买集团的理财产品。一名员工称,“我第一个月工资是1万,拿到工资全部买了公司产品,等于白干。”因为集团有规定,入职第二个月,需完成相应考核,否则劝退。根据职位和地区不同,各个岗位都有相应的金额考核。这是集团的制度,完成了加薪,完不成走人。一位招聘经理解释,“这是集团对员工忠诚度的考验。”
忠诚度高的,拉几万元单子立马转正,每月还加发几千元。一位前员工透露,人事部有个女同事入职十来天,信用卡套现5万元投资,然后顺利转正,头衔也变成了人事经理。这不是变相的花钱买“官”吗?谁投钱多谁就能“年轻有为”。内部流传着一句话“有钱就能提前转正,投钱就能尽快升职。”一般情况下,升职以后就会越投越多,甚至有人把房子都卖了投资。集团老总普遍90后,姿态粗暴,“管理简单”。
疯狂招聘、涵盖金钱和地位的异乎寻常的员工激励,层层发展下线等营销方式,都带着典型的“庞氏”基因。然而,等到员工们明白这是招聘骗局时,都心存侥幸:这“盘”等到会有个笨蛋来接手之后,自己就可止损走人。
“申彤”旗下的大大集团有一则宣传口号叫“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如果这也算一种“成功秘诀”,那世上成功者岂不都成了“头脑简单的发疯者”。不过,你冲得过法律和人性的底线吗?
时尚平台加红色包装
“申彤集团”旗下聚有大大集团、迎智集团、茂坚集团、沛界集团、金领集团、静静集团和菲阳集团。听起来声势浩大,其实有的集团就是空牌一块,随便翻。涉及金融理财、建筑装饰工程、商品贸易、项目投资、财富管理、信息科技、影视文化传媒、创业培训、“未来公益”和“环保公益”基金等众多领域,令人眼花缭乱。
如此庞大如此疯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呢?说出来其实并不新鲜,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不过,莫申柯为它们包装了一层时尚诱人的外壳,让很多人为之迷醉。
其一是自销理财产品。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大大集团”推出“浅深休闲酒店投资基金三期”、“申彤、大大稳赢专项股权投资基金”等18个项目,线上以“大大宝”开路,向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线下招揽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这叫“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公司业务系统显示,上述时段内,共向全国4.13万名投资人募集资金99.5亿余元。共兑付本金63亿余元,涉及投资人1.9万余名,未兑付本金36.4亿余元,涉及投资人2.6万余名。
这个“大大宝”是个什么鬼?公司官网称,大大宝是互联网金融下的必然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给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大集团也将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转型。公司定位是做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大宝”是一款投资理财平台,是员工福利平台,也是小额资产保值增值的最新通道。低门槛、高收益,100元即可起投,年收益率超过10%。公司愿景就是让零花钱通过“大大宝”平台实现增值的机会,依靠公司的产品研发优势及严格的风控体系,让你的闲钱得以发挥更多的效用,享受在线理财带来的欢乐。
大大集团内景
“大大宝”页面显示,大大宝年化收益在8%-13%之间,为银行活期利率的24-39倍。
“互联网+”、“在线理财”,“风控体系”、“高收益”,新时尚,新平台,吸睛元素齐备,撩拨地你浮想联翩,跃跃欲试。果然有人捷足先登,再后来就趋之若鹜了。
世象吊诡。尽管,曾有一名财经记者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查询发现,“大大集团”并未按规定在协会对发售的私募产品作备案登记,但某知名财经网站的一篇“软文”《投资市场风云变化,“大大宝”小额理财为您的财富护航》,却也着实为其助力不少。
自销之外还有代销,这叫“自销代销双管齐下”。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大大集团”代其他公司销售“吉林省东北亚创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投资基金”、“万象和受让债权协议”等9个理财产品,累计代为募集资金37亿余元。“大大集团”从中收取6%至12%不等的费用,共涉及投资人1.8万余名。其中,已兑付本金9.5亿余元,涉及投资人4000余名,未兑付27.5亿余元,涉及投资人1.5万余名。
被这两个非法渠道吸入的投资人的投资额,多则几百万,少则十几万。
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麻袋,“牌子”为什么这么硬?它的选项是“红色加公益”。
看看它的形象宣言:作为一家当代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申彤集团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秉承“真实,一句真话胜过一切美德”、“中国梦,我的梦”的企业发展宗旨及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申彤集团的党建团建活动无比高调。在申彤集团官网“企业新闻”板块,有建党动态、团青风采、政策宣导、党务专栏等内容。 集团内到处可以看到“壮大队伍建设,扶贫攻坚双不误”、“心系民生,优化服务”之类的招贴。至于企业使命,那更是宏大而奇葩:保卫地球,建设家园。
大大集团公司官网称,2014年,在申彤集团带领下,通过上海申彤梦公益基金会和各类公益组织,大大集团积极投身国家的“未来公益”事业和“环保公益”事业。2015年7月,在“上海申彤梦公益基金会”启动仪式上,莫申柯表示要让关心和支持慈善事业的每一位申彤人都参与济困,赈灾等公益慈善工作。而后,锦旗、捐赠证书、荣誉证书、表扬信纷至沓来,琳琅满目。截至2015年10月, 已捐赠35,655,990元人民币,在全国援建希望小学85所,援建区域已覆盖25个省市及自治区。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集团获得了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查前一天12月15日,集团官网上的党建活动还有数十项之多。
张扬和高调,这就是它要的效果。置身陆家嘴,又拥有“红色基因”的民营企业似乎大可令人放心。
案发翌日,申彤官网继续发出一则报道:12月16日下午,中国老促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莅临申彤集团指导工作。双方就老区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表示会一如既往地为党和政府关注的老区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申彤集团将全力搭建“红桥网”(据称是一个专门为全国1599个老区、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需求而度身打造的信息流通服务平台,是推动老区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的全新互联网模式)推动革命老区建设。
于是,经侦一支队侦查员前往抓捕莫申柯时,就看到了本文开篇的那个场景。
莫申柯哪肯轻易服输。面对讯问,一张利嘴咬定他的项目是真实的,即使非法募集的资金也是用于项目经营,而不是你们所说的个人挥霍。他不知道,侦查员早已掌握了他那些伪造项目的证据,涉案公司都在,跑得了吗?还有,包括他和几个高层名下的账户资金往来,一笔笔清晰地解读着伪造的项目标的。莫申柯终于“喷”了,供述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募集大量资金的来龙去脉,并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和个人挥霍的犯罪事实。无奈归无奈,嘴硬硬不过明摆着的事实啊。
在查处之前,申彤旗下的私募基金公司已多次被一些投资者和内部人员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打着基金公司的名义做P2P,实际上是非法集资。”曾有人爆料,申彤集团多家子公司没有私募基金牌照,却公开销售未经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员工激励极不合常理,利诱员工疯狂销售以赚取提成,其年化收益高达20%,而对外宣称理财产品的收益是8%-13%;资金无第三方托管,钱都流向了企业自己的银行账户,且去向不明。
目前,本案79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已追缴18个亿左右。
金融投资“正规军”留下的空壳
比起“申彤”,佰强似乎没有这么大的立升,不过对投资人的侵害同样令人惊骇。
2015年春暖花开之时,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侦查员一贯敏锐的嗅觉触碰到一个热点,某P2P网络平台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再深探下去,这个点何止热,几乎已近沸腾,该网站涉嫌非法集资。4月29日,一支队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上海佰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3月在上海注册,经营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5月26日,公司董事长辛夏平在公司金融平台推出“沪易贷”网站。
“沪易贷”官网
据说这位辛某人商业履历极为丰厚,先后涉足房地产、建筑工程、工业地产、工程制造、旅游、能源、金融等诸多行业。经营项目跨越安徽、浙江等地,除了多个商会会长、副会长在身,还有十大创业青年、优秀徽商等荣誉标签。
业界将2013年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年”,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底层的物质技术结构,进而给金融市场带来革命性变革。互联网金融正倒逼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业态背景下,这个新兴领域很快成为追逐时尚的投资者的“众矢之的”。然而,人们对财富的渴求却在精心设局的高回报率下被碾得粉碎。
“沪易贷”网站宣称,这是佰强公司旗下独立运营的网络金融信息服务对接投资平台,“沪易贷由一批资深金融、互联网行业从业多年的精英团队倾力打造。我们用诚信、透明、安全、高效的服务理念和稳健的服务技术,健全借贷双方的信用体系,创造民间借贷历史性的变革。……沪易贷郑重承诺:我们是一个既不吸储、也不放贷的中介平台,绝不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绝不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我们把‘让客户获得最佳的投资体验,让投资人获取最大利益回报’作为自身使命,坚持‘诚信、公平、自由、合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规范,向成为金融投资行业的正规军、国家队、领头羊的理想努力奋斗……立志成为中国最安全,用户最喜欢,社会责任心最强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配对平台!”
“正规军、国家队、领头羊”、“最安全,最喜欢”,上海话讲“花好桃好”就是这个意思了。这广告词居然“很有用”。
“新型科技公司借款”、“亳州股权质押循环借款”等期限为3至9个月不等的投资标的相继出炉,承诺投资年利率竟然高达36%-48%。(投资人对如此之高的年利率竟也深信不疑?实在令人惊诧!)接着,位于市中心智慧广场1110室的佰强公司总部也热闹起来。据称,智慧广场是智能大厦,商家置身其中足不出户便可掌握环球资讯。跻身宝地,也是佰强公司的实力展示。而后,更多的投资人通过“沪易贷”平台进行了投资。至案发,共吸引近2000名投资人,募集资金3.6亿余元,涉及全国28个省市。
宣传的威力真是小觑不得啊。
“沪易贷”推出之后将近一个月,辛董事长亲率员工热情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投资人参观考察了这个金融信息平台,然后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在辛董事长不急不躁、从容和缓的推介中,投资人也信心满满,胜券在握。此时此地可借用一句话叫做,宾主双方气氛十分融洽。
但投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位风度翩翩、儒雅平和的董事长转身就将募集的资金投入他用了呢?部分被他用于网站宣传的投资项目,部分高息出借给安徽多家公司和个人,名义上是出借,实际上是把这些非法募集资金流入了他自己的关联企业和家族成员。算盘打得太精太好。然而到了约定之日,借款单位和个人均无法按约归还资金,捱到2015年4月7日,“沪易贷”P2P平台资金链发生断裂,其时还不到一年。
辛夏平和佰强公司人去楼空。好像一条蛇,冬眠之后褪下一个空壳。
到案后,辛夏平既不承认公开宣传,也不承认曾承诺保本付息的高额回报率,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在同事亲朋中推荐购买而已。好一个“而已”。他低估了专案组,经外围调查取证,投资人证言,涉案公司发行的虚假宣传资料和合同早就握在侦查员手里。实际上,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公开对外宣传所谓保本高息理财产品,向不特定公众大事兜售、募集资金的事实电脑里都存着,还原出来并不困难。
有人曾以“爱恨就在一瞬间”形容网贷平台的不稳定状态。它的突然出现和突然死亡都属于“常态”。它的跑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选择P2P投资的,必是被10%-20%的超高年化收益吸引,确实有人发了点小财,为此兴奋,然后赌徒一样续投,钱生钱,利生利,真爽。一觉醒来,平台倒闭了,不信,刚才群里还聊得火热呢。揉揉眼,的确倒了,接着看到,老板也给抓了,或者跑路了。而后捶胸顿足,该死的P2P,老子(也许是老娘)拖家带口砸进去了呀。血本无归呀。可这个时候,你就是把大腿拍红拍烂了又有何用呢?
沪易贷平台资金链断裂,投资人无法提现。半年多来,部分被骗的受害人家庭失和、纠纷不断、亲朋反目成仇,受害人无心工作,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精神压力巨大。绝大部分资金都是受害人大半生、甚至是一生的积蓄。
网名为“江中日月”的投资者在网上发飙,沪易贷法人辛夏平跑路,大户疯狂忽悠小散户接棒 。4月7日提交的提现4月22日都没处理,大户们一边忽悠投资人接棒,一边在群里自慰维稳,妄图力挽狂澜,但是任凭谁怎么叫嚣也是无力回天了。
一位广西的八○后在写给上海经侦总队领导的信中说,“我举全家之力投资沪易贷,期望依托这个平台参与地方投资建设,分享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可残酷的事实给了我们响亮的耳光,投资的失误给我们600多个家庭、近千人的个体带来无可名状的痛苦。有人自怨自艾,萎靡不振,有人大病一场,长久消沉,悔恨、自责和谩骂充斥着所有的信息渠道,有部分人的家庭濒临瓦解,甚至有人就医无门,卖房抵债。2015年的冬天,我们感觉从未如此寒冷。”
一位深圳的七○后在信中说,本人在沪易贷投资很多,对其情况也有所了解,平台集资的钱都流向股权项目、个人借款等,债权关系非常复杂……
一位年过花甲的江苏无锡市民在用钢笔亲手书写的信中说,他投资的是养老钱,现在整天恐惧、失望……另一位江西南昌的投资人称自己因为投入资金较大,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2015年12月25日,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辛夏平被执行逮捕。让民警最纠结的,是抓人与追损的平衡与取舍。在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长喻檬看来,追损与破案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是第一要务。嫌疑人当然要抓,老百姓的损失也要毫不迟疑地尽最大可能追回,还要千方百计安抚被害人,防止出现负面效应甚至群体性事件。在当下国家金融体制革命性变革给金融市场带来的新格局之下,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一种办案大智慧。
该案主侦警官林植表现了一个经侦民警的责任和担当。办案期间他正生病,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支队诉苦哭闹的投资者兼受害人,他嘶哑着嗓子尽力安抚解释。林植几次三番冒着严寒,抱病前往安徽合肥、芜湖、亳州等地冻结借款人资产,查封了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借款人赵某1300万资产,换来的是受害人真诚的理解和信任。
P2P向何处去
就在本文撰写期间的4月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警民直通车”通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中晋系”关联公司进行了查处。4月4日,“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翌日,20余名核心成员被抓获。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五十余家子公司,并控制一百余家有限合伙企业,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之前中晋已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这条重磅消息很快覆盖申城,成为热议。
守候在“中晋”门口的投资者
又是P2P,又一家规模超百亿的理财平台倒下了。
据其对外宣传材料,“中晋1824”之名源于晋商著名票号“日升昌”,有近代中国第一家票号之称。作为十九世纪中叶中国顶尖的金融机构,日升昌的确不同凡响。上海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地标建筑内几乎都有“中晋系”租赁的办公场所,单是小陆家嘴三足鼎立的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就占了两个,加上外滩的日清大楼和三菱洋行大楼,横跨浦江两岸白金位置,此外还有号称浦西第一高楼的会德丰国际广场。如此高大上无不显示它强劲炫目的实力。“中晋资产”还是上海知名节目《相约星期六》的独家冠名商,“中晋合伙人”代言人和明星合伙人是“九球天后”潘晓婷。
中晋系的方向是打造“新金融全牌照品牌”,凡融资担保、支付业务、典当经营、保险代理业务、拍卖经营,包括私募投资基金等等,人所具有的我都有,全部拿下。
据悉,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有投资人称,中晋资产回报率曾有超过15%、12%的项目。从2014年5月份开始,下调至10%—12%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为10%,达到12%要求是2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
就在被查处的前一天,中晋官网发布的“投资人通知”称,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共募得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第二天,一位“中晋合伙人”看到了中晋被查处的消息,当时他在中晋账面上共有680万本金和未提取的13万利息。这位投资人表示,他对中晋系的信心来自“经常看到与政府的互动”。
可以说,“e租宝”P2P罪案实际上是这个庞氏骗局“行业”一个爆发的引子。泛亚集团、鑫琦资产、申彤大大,再加上一个“中晋系”,纷纷倒下,谁是下一个?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的是,P2P正进入“崩盘”高危季。一次次危机,正无情地侵蚀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信誉。
守候在“中晋”门口的投资者
4月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调整充实本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增设案件侦办组(以市公安局牵头)、信访维稳组、宣传教育组。将建立非法集资黑名单制度……这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打击非法集资而出台的首个地方性文件。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表示,“各方面条件不太配套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在某些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问题。”
P2P危机带来众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的惨痛结局,使得监管层痛下重手,遏阻恶意跑路,防止投资者跌入惨痛境地。上海警方的主动作为是整肃互联网金融乱像的一个对症之举。
为什么P2P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可以得到运转,而在素有民间借贷传统的中国却变得水土不服?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供规模化P2P借贷的市场之一,P2P 是完全利率市场化的信贷市场补充,各项金融服务已趋成熟。美国对P2P借贷市场监管的核心是保护消费者。由于美国人大多不喜欢存款,P2P 平台就大有用武之地。更为关键的是美国人的信用对自身和整个社会系统都非常重要,违约成本相当高,借贷双方对P2P的接受和约束普遍较高,既不会有大量公司争着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也不会轻易跑路。
近年来中国P2P平台的发展情况是,利率市场化在中国才萌芽初现,平台没有严密严厉的审查监管,甚至违法成本阙如,更遑论社会征信和个人资信,本属信息中介的P2P以各种假模假式的面目变身为金融犯罪新平台。似乎只要有个网站,钱就会自动流进来;从最初的轻信、侥幸,到质疑、震惊、愤怒、维权,再到司空见惯和自认倒霉,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家P2P平台跑路。而某些平台本身就是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来,一开始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在跑路之后,竟还能改头换面上线新网站,继续“非吸”或非法集资诈骗,然后接着再次跑路。
P2P的门槛其实相当高,它的职业身份是平台,是信息中介。一边对接理财人,一边对接借款人。平台对互不熟悉的两端需要考察、征信调查、贷后维护和还本付息,这是一种极为专业、高成本的支出,哪里是哄退休老头老太“让你的零花钱变成大钱”的忽悠。
现代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监管和司法制度保障,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可能为蓄意侵害他人财产者如虎添翼。以P2P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犯罪,跨越2015年暖冬和2016年初春,堪称井喷式爆发。一旦案发,金额就是百亿,甚至几百亿。投资者都将跌落深渊。
这里引用一则统计资料,截至2016年3月31日,内地P2P借贷平台共4136家,正常运营1895家,占45.8%。问题平台2241家,占54.2%。其中有67家出现问题,失联和网站关闭44家,歇业停业13家。网贷平台数量的与日俱增与风险积蓄成正比,投资者与网贷平台之间的纠缠恐怕还将持续。
P2P行业乱象频仍
互联网金融不能触碰的两个底线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非法集资。金融关系国计民生,互联网金融不是随意出入的江湖,而是讲规则重信用的职业圈。
监管当为紧箍咒,自律也是自鸣钟。一位自称“青涩的投资人”的网友说,我衷心希望投资人和网贷不再是爱恨一瞬,而是百年好合。